“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索靖俱善章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汉末张芝善草书,论者谓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晋书本传》)。“尝云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靖得其肉”,“采张芝法,取父书参之,遂至神妙。天资特秀,若鸿雁六翮,飘繇乎清风之上,率情运用,不能为难”,“章草入神,小篆、隶、行、草入妙”(张怀瓘《书断》)。
《顿州帖》(图111),6行58字。此贴曾刻入宋《淳化阁帖》、《大观帖》和明《宝贤堂集古法帖》、《玉烟堂帖》等。虽是章草体段,但时出匠心之笔,收笔波势特弱,整体节奏轻重有致,行气疏朗,流美自如。此等气象,正如上面张怀瓘所形容的“天资特秀”、“飘繇乎清风之上”。
2.杜预《岁终帖》
杜预(222-284),字元凯,京兆(今西安)人。拜镇南大将军,进爵当阳县侯,谥曰成,汉杜度六世孙,杜甫远祖,三世善草书。张怀瓘《书断》章草能品十五人中,列有杜预。
杜预《岁终帖》(图112),与上述卫瓘《顿州帖》类似,接近今草格局,基本已脱尽章草体势,笔短意长,夸张式的“燕尾”已然敛迹;字距自由,注重行内行气,字形亦大小参差。
3.索靖《月仪章》、《七月帖》、《载妖帖》、《出师颂》等
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张芝之姊孙。少有逸群之量,博通经史,为当时名士博玄、张华所赏。官尚书郎、雁门太守,拜左卫将军,人称征西将军,谥庄。著有《无行三统正验论》、《索子》、《晋诗》及书论《草书势》一文。
索靖擅章草,“传(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南史·王僧虔传》)。与卫瓘齐名,有“一台二妙,天下为希”之称。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誉其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张怀瓘《书断》谓:“幼安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据《国史异纂》云:“王 得索靖书《七月二十六日帖》一纸,每宝玩之。永嘉中,乃四叠缀衣中以渡江。今叠迹犹在。”又据《宣和书谱》云:“欧阳询以翰墨自名,未尝妄许可,路见索碑,初过而不问,徐视乃得之,至卧碑下,不忍去”;“以章草名动一时,学者宗之”。刘熙载《艺概·书概》亦云:“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其为沉着痛快极矣。”这些评述,均可见索靖章草书的魅力及其影响。
索靖的传世章草书刻有《月仪帖》、《出师颂》、《载妖帖》、《七月帖》等。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评曰:“索将军章草,下笔妙古今。《七月二十六日帖》、《月仪帖》、《急就篇》,此著名书也。春兰秋菊各不同,而花花自有佳趣。”
《月仪章(帖)》(图113),为索靖传世法帖,但历来又有异议。清王梦楼跋此帖云:“此《月仪帖》高古奇宕,具云鹤游翔之势,结字用笔,迥异常蹊。”清姚鼐则有异议:“观此章草,诚以精熟,然用笔圆媚,恐只是唐人六朝人写,先集遇名辄避作‘君’字,今效之日‘君白’,晋时殆无此体。梦楼跋此誉之太过,鄙意正谓其简古之韵不足耳。梦楼往矣,安得见而论之哉?”清王澍《竹云题跋》则论述颇详:“李嗣真曰:‘靖有《月仪》三章,观其趣尚,大为遒竦’。米元章调:‘《月仪》不能佳,只唐人耳,无晋人气格’。董广川所得十一章,称其‘笔画劲密,他人不能端倪;殆唐人临写近似’。黄长睿亦以《月仪》为赝物。余窃以《月仪》为幼安真迹者固非,以为唐人书者亦过。观其文字卑靡,殆齐、梁间人所为;即其书,虽乏晋人澹古风韵,亦无唐人方幅气习,亦应出齐、梁间人手。余曾见齐、梁碑刻数十种,笔法峭劲,形貌虽不同,精神正与此合。以其近似靖书,故目以为靖耳。”此帖被认为出自唐人而非晋书,盖其下笔轻松随意,圆熟自得,别于晋人风范;但审其笔势峻爽,法度谨严,亦非唐人轻易可为。
《出师颂》(图114),为索靖传世章草刻本(另有传隋人所书同名帖本一种)。《出师颂》,后汉史(岑)孝山作文,索靖作书。明文彭《跋索靖书<出师颂>》云:“《出师颂》,相传萧子云书,索靖更出萧子云上。世所传《月仪帖》,刻在秘阁续帖,今亦不可得矣,况真迹乎?”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曾评此帖云:“若欲复古,当写章草。史孝山《出师颂》致足学也。”此帖章法、结字与运笔节奏似颇异于《月仪帖》,《月仪帖》斩截方劲,而《出师颂》更古雅苍郁,其中当然还有刻工原因在。清秦文锦曾集《出师颂》字联,四言至八言凡五种,可供学书者参考(图115选项)。
《七月帖》(又名《七月二十六日帖》)(图116),4行37字。虽作章草,但字间独立而不连带,收笔有今草意,首行起笔浓重,使得通篇章法奇崛。
《载妖帖》(图117),曾刻八宋《淳化阁帖》、《大观帖》和明《宝贤堂集古法帖》等。从帖本看,字体以章草为基调,个别结字、点、捺笔清丽端庄,有楷书笔意。
4.陆机《平复帖》
陆机(261-303),字士衡,西晋吴郡(今江苏苏州)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陆逊之孙,陆抗之子。少负才名,工文章,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太康末与弟俱如洛,官至太子洗马、著作郎。后事成都王司马颖,表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惠帝太安二年(303),颖伐长沙王,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为颖所杀。南齐王僧虔曾谓:“陆机书,吴士书也,无以较其多少。”“机能章草,以才长见掩耳”(《宣和书谱》)。
《平复帖》(图118),9行84字,无款,宋人定为陆机所书,著录于《书史》、《宣和书谱》、《墨缘汇观录》、《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此帖是目前传世最早的名人法书墨迹,曾经明清多人鉴藏,著录亦多,辗转易主,至1956年,始由张伯驹先生捐献国家、化私为公。
《大观录》评《平复帖》云“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评之曰“章草奇古”。该帖草法独特,结体峻拔,似用秃笔书写,凛凛有风神;收笔“燕尾”含而不露,介乎章草与今草之间。与传世章草法帖与王羲之今草比较,该帖别有情趣。近代西陲出土汉晋简牍及墨迹残片中,颇有类此者,从中可窥晋人章草之风貌。明董其昌跋此帖云:“盖右军以前,元常之后,惟此数行,为希代宝”(《墨缘汇观》)。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曰:“《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靖)《出师颂》齐名。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昔贤称羲献为变体书,良是。或云《平复帖》乃张芝书,岂此纸出蔡伦手耶?”
总共3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