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汉元帝时(前48-前33)黄门令,传其用韵语作小学字书《急就篇》,并“解散隶体粗书之”(南朝王谙《文字志》)。对史游所用的草体,唐张怀瓘《书断》云:“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义,谓之草书,后世谓之章草”。“章草”始自史游,并因之命名,是一说。
传史游说《急就章》(图103,帖本以“玉烟堂”本为最佳)。史游所作《急就章》,似应视为最早的章草书范本(有云其“最存章草法度”,未必然),而稍后的三国吴皇象书《急就章》,亦据此临本,实际上两本之间无甚大出入。因章草书体始自史游之说不能成立,近有疑此帖为伪托之作,则是情理中事。
2.汉章帝《升字文断简》
汉章帝刘烛(58-88),东汉肃宗孝章皇帝,显宗第五子。少宽容,好儒术。
旧传章草为汉章帝书,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亦云“章草本汉章帝书也。今《淳化阁帖》有‘海咸河淡’,其书为后世章草宗;其实,章草书体并非章帝所“创”,只因章草书体名称由来的一种说法与章帝有关面已。至于说“其书为后世章草宗”则未确,只是其“海咸河淡”《千字文断简》可作为后人临写《千字文》的参考资料之一种罢了。该残卷是否为汉章帝所书,向来有疑问,顾炎武《日知录》云:“《淳化帖》有汉章帝书百余字,皆周兴嗣《千字文》中语。《东观馀论》曰:‘此书非章帝,然亦前代人作,但录书者,集成千字中语耳’。欧阳公疑为汉时学书者,因时人多为此语。”
章草《千字文断简》(图104所示)拓本,即上引《法书要录》所谓“海咸河淡”帖,传为章帝所书。该帖行间疏朗,字形隽秀,用笔亦清雅脱俗。
3.张芝《秋凉平善帖》
张芝(?-约192),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徒属弘农华阴(今陕西境内)。幼有高操,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称“张有道”。
张芝善章草,并创今草,始作一笔书,时有“草圣”之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卫恒《四体书势》)。“章草入神”,“伯英好书,凡家之衣帛书而后练。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为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是非”,“其章草《金人铭》,可谓精熟至极;其草书《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合于自然,可谓变化至极”(张怀瓘《书断》)。张芝的突出成就在于今草,“学崔、杜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惜其迹不存。
《秋凉平善帖》,亦称《八月帖》(因行首有“八月”二字),为张芝传世章草范本。该帖章草少有夸张形式的“燕尾”,收笔含蓄,大多作点或捺点,或者回钩下连,具有今草气息。请王澍《跋临伯英章草》曾云:“《淳化》所载伯英狂草,皆俗手伪书。惟《秋凉》一帖,笔法淳古,为伯英手耳。余以右军《豹奴帖》笔意临之,亦略同其趣。”
图105与图106所示为两种不同刻本,虽说字形一模一样,但由于单字大小、字距、行距的不同,而使得两帖判若两物;可见,不同刻本所反映的原作的风貌也不同,学书者选本很重要,能否透过刻本来尽力追摹原作的真容也是一种工夫。
(二)三国
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帖》、《顽闇帖》
皇象(?-?年),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三国吴人,官至侍中。
皇象“幼工书,时有张子井、陈梁甫并称能书,陈恨瘦、张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与严武棋、曹不兴画等,谓之八绝云”(《吴志·赵达传注》)。“工章草,师于杜度。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唐张怀瓘《书断》)。“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名重海内”(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之善书者,皇象、刘纂、岑伯然、朱季平,皆一代之绝手”(东晋葛洪《抱朴子》)。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天发神谶碑》,传出皇象之手,观之,亦合“沉着痛快”之法。
皇象书《急就章》,传世者明拓松江翻南宋刻本为最佳古本,“松江本”系明正统四年(1439)吉水杨政据宋人叶梦得颖昌本摩刻的碑石,因刻于松江而得名。叶梦得在宣和二年(1120)原题有名云:“此书规模简古,气象沉远,犹有蔡邕、钟繇用笔意。虽不可定为象书,决非近世所能伪为者。自李斯作《仓颉》,其后《爰历》、《博学》、《凡将》、《元尚》与《急就》五家继作,皆为小学所宗,故字书略备。今《仓颉》而下皆亡,独此书有颜师古注本尚在,乃相与参校,以正书并列中间,临拓转写,多不无失实。好事者能因其遗法,以意自求于刻画之外,庶几绝学可复续也。”清人王澍《竹云题跋》亦云:“章草自唐以后,无能工者,而皇象书迹尤少,故悉心临写,以示后昆。”此帖本为真书和章草二体并刻,横竖皆成行,法度严整不苟,历来被视为模范(图107)。
《文武帖》为皇象书传世范本,其书文而不华、质而不野,见图108与图109;两图所示为不同刻本:后者有楷书释文,因刻画规整而失去章法魅力,前者则较随意,尽量显示笔意,似更能传原作之神。
《顽闇帖》(图110),为皇象又一传世刻本,与《文武帖》书体类似,虽基调为章草,但使转圆活,收笔也并不一律“燕尾”,或点或回钩,有今草端倪。
(三)晋代
1.卫瓘《顿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