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到的,不能全面表现出来;你要表现的,读者未必能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误解,有时产生错觉,错觉之美,有时是正常态也不能获得的。“小岛”误解为“小鸟”,而视觉也相关地靠拢,这不影响个人的欣赏,即便与作品的作者的本意相去甚远。
知音,是最难得的。主观与客观的协和,才有感受的一致,其难能可料。
艺术座谈会一般没有什么主题;有了主题往往就是辩论会。所有的辩论会,其实就是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的不认同;认同了也就没有谈论的必要了。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艺术家要表达的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仍然是未知数。
别人介绍并给你附着某种意思,假如你没有,不妨拒绝,那是个性的表现;但拒绝要委婉,没有必要枉生枝节。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有时便打消了自己心中的“我执”,就平静如常了。
高个——高大——伟大的区别,是精神成分的逐渐加大。
无私者,其所私异于人,故似无私。
不看不喜欢的,不听不喜欢的,不吃不喜欢的,不作不喜欢的,不想不喜欢的。
很多经历世面的人,很多好东西都淹灭在了肚子里,偶尔一聊,也就罢了。落实到纸面的东西,不见得是最好的东西。有兴趣来写作的人,不见得是最理想的人选。
“有悔少作”,是艺术家前进路上的必然现象;所以才要不留劣迹在人间,废画三千,自己销毁不满意的作品。不断熟练、完善,是精品产生的必由之径。
艺术品如何与市场接轨,需要热心人与专业人的投入。
艺术家不可有过多的思想,以至于影响到创作。艺术品不需要过多的言辞的解说。
儿子问“我的,你的,他的,目的,‘目的’是什么意思”。“的”是多音字,再次显现出字的音、形与意的组合与分离容易引发的问题。
熟能生巧,乃有阴阳向背,有参差光影,有远近高低掩映。荷花不易为,人物更不易为。胡来最易。
向前看,换句话说就是忘本,如何选用和理解词句有时关系重大。
悟性高者,其惰性低,其惯性小。
有小狗撒尿于道,不同心地之人,一定对此有不同之欣赏观点与心得。
简洁与严谨,是数学的语言特点。艺术的语言,“为道日损”,是不是一定也以此为最高明之境界,似乎还可以再思考。关键不在其形,而在其质、其神、其思——如此方可一律。
任何思维思想、学问学术,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只是一个符号的东西,“言不尽意”,是一个已经见惯了的现象,那么,我们过度地强调思维思想的意义,是否有些舍本逐末或者自欺欺人?
完全不做无意义的事,不可能,于是要设法调节无益时间与有效劳动的比例关系。当一个人没有接近成功的时候,其大量的时间一定用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事实上,认识到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并且从事之,不是尚处于一般状态的人所能体会到的。
不敏感之人,朴讷近乎厚道,其阻尼系数大,心态容易平衡而不受外物干扰。
每个人都在推销自己,只是技巧不一样,成功率高低而已。
扯淡、彻底、赤道、闯荡、春地、场地、出动、垂钓、尺度、长度、长短、纯度、传导、迟到、沉淀、吹打、唱段、传递、程度、承担、超导、充当、传达、传单、仇敌、冲动、查对、拆兑、倡导、肠断、长笛、掣电、承当、充电、触电、传代、朝代、承德、朝顶、插戴、穿戴、绸缎、褫夺、蠢动、触动、颤抖、颤动、岔道、差点、春凳、重叠、插定、床单、产道、畅达、痴呆、迟钝、茶点、成都、抄道、车道、冲淡、尺牍、酬对、称道、诚笃、揣度。ch-d声母相同词竟然有这么多,使用拼音一不留神会犯大错误。
日记的意义本来就是只留给自己的,至于我的“刻意”的日记只是督促自己想些问题,总结一些规律以便于更有效率地工作,还可以暗示或者提醒一些活动的线索。知识中的间接经验是重要的,但只是针对聪明人,他(她)必须善于借鉴。
人有懒惰之习惯。快乐是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有时需要采取不快乐的手段。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事情。之所以提出“寓教于乐”,是因为它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当然也就意味着不见得能实现。
读书以明理;明理以启智;启智以利生。学习不是目的,但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目的。
大千先生早年画作虽然不甚成熟干练,但是其感觉仍是陈厚的,有大家气象。
譬如一个东西,它本来就是一体的,人为地把它区分开几个部分之后,再来谈其融合——比如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是这个问题。再如今人大谈“天人合一”,其实明贤二程兄弟就说过“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河南程氏遗书》)卷六),只是没人细致领会而已。
人性是附着在肉体上的东西,除非肉体死亡,其中精神性的本质、内因才会随之挥发;本性改变的方法,是逐渐更化之,但在百年之内其效果并不明显。如果科技发展到相当地步的话,可以借助于其中的基因医学来改变人身上的物质的东西,以随之改变其性格上存在的一些弱点(其中简单实例是有的,比如调节胆汁质则相对地改变脾性);但是,能不能一律地和谐地全面地改变整个人类呢?这则是个大问题。清净一家一室容易,扫除整个地球就难了。“两害相较取其轻。”但轻重的衡量又是个问题,毕竟人性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不像科学和技术那样容易大家认同。 “天网恢恢”,漏网的也逃不了百年之大限,但坏人应该先休息。
坏人不能自己消亡,而实际生活中的坏事做尽后,心态反而容易平衡,活一天赚一天,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躺倒就着,鬼都不怕,他自己就是鬼,所以合乎了自然的混沌状态,身体容易条畅、长寿。他本来就不知有善恶之区别,所以天也不以此标准来衡量之。好人也要向坏人学经验,学习其心态的平稳,不能大事小事挂碍于心,放不下,影响生存的状态。
人类文明,一定是最后消失的,有生就有灭,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自然秩序不会遵循人类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来演化。一年的结果都难料想,一千年更是一种理想而已。理想,以理想之,毕竟不是现实。
我们都在一个时间的存在里,但你说“早上好”,我却说“晚上好”,因为我们有时差;时差是什么?也还是人根据地域的区分而人为地形成的一个认识和概念。不仅是物理上的成因能如此,其他的人文的比如地区的语言差别,就更明显。
出乎意外和意料之中,哪种成分最有意思,值得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功和性的大小比例有关系。文徵明说的“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有辨证意义。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