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正文 站内搜索: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2月31日 14:21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05534次

[25]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见:《孟子·尽心上》。

 

[26]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见:《尚书·大禹谟》。

 

[27]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28]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建德二年(573年)大开三教义理大会,四年后开始“灭佛”,为了统一政治思想,随即搞了一个“通道”,即会通三教,合称为“道”,并下诏有云:“至道弘深,混成无及;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济养黎元,扶成教义者,并宜弘阐,一以贯之”。见:《周祖废二教已更立通道观诏》,《广弘明集》卷十,引自王仲尧《易学与佛教》,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136-137页。

 

[29] “吾国道学,殊重形上,契同于易;下接神话,非止于巫。”见:《崂泉铭》,《范曾诗稿》,华宝斋书社2002年版,第77页。

 

[30] 《周易·系辞下》。

 

[31] 此黄宗羲对儒学史的概括。见: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32] “佛也者,体道者也。道也者,导物者也。应机顺通,无为而无不为者也。无为,故虚寂自然;无不为,故神化万物”,见:孙绰《喻道论》,《弘明集》卷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册第642页。

 

[33] 南朝僧慧琳《白黑论》以白代儒,以黑代佛,说明黑白无高下,乃殊途而同归。见:王仲尧《易学与佛教》,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85页。

 

[34]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又:牟子《理惑论》释“佛”曰:“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认不伤,在污不染,在祸不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释“道”曰:“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蜿蜒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另:“禅”本老庄,不必从印度传来,深悟禅法的黄庭坚与董其昌,便都指出这一点,可谓知言。“《列子》书时有合于释氏,至于深禅妙句,使人读之三叹,盖普通中事不自葱岭传来,信矣。”(《豫章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卷二十七)。又:“古德有初时山是山、水是水;向后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又向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等次第,皆从《列子》心念利害、口谈是非;其次三年心不敢念利害、口不敢谈是非;又此三年,心复念利害、口复谈是非。不知我之为利害是非,不知利害是非之为我,同一关捩,乃学人实利悟境,不待东京永平时佛法入中国,有此葛藤也。读庄、列书,皆当具此眼目。”(董其昌《容台别集》卷一)

 

[35] 《论语·里仁》。

 

[36]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见:《庄子集解·外篇·知北游》,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8页。

 

[37] 《老子》第21章。另:“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老子》第14章。

 

[38] “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见:《道意》,《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0页。“恍惚”、“若有若无”,就是不能明确表示,能明确表示的,是自然语言比如数学,而哲学语言不能“明确”,假如要给“道”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的话,似可用数学中的“函数”表述形式来仿佛之:“y=f(x)”。简洁而丰富、模糊而明确:右边给出一个数值x,左边就有一个数值y与之对应,xyf的确有明确的关系,但它们是什么,又都不确定。

 

[39] 《中庸》第一。

 

[40] 《庄子集解·外篇·秋水》,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4页。另:“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见:《庄子集解·外篇·缮性》,同书第135-136页。

 

[41] “理”,“《说文》:治玉也。”见:《订

 

总共3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上一篇: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相关文章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道日损——跋
·《为道日损》序 ——范曾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摘要(中英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学术创新情况概要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一)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二)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