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对话 > 正文 站内搜索:
《此岸彼岸》第1章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2日 12:5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01204次

崔:听说“软件开发”是一碗青春饭,从业人员年纪大了便力不从心。未来有没有想过要转行?别浪费了你的好文笔。我一直觉得你将来如有机会从事文艺方面的工作,必定能出成绩。到时候,我们可以同行切磋,更有意思。

 

李:谢谢。我希望先写几本好的科普书。自1999年出版《新科技启蒙》之后,这五年多来我一直在加拿大移民生活中奔波。现在终于算稳定下来了,但回头发现自己没有新作品出来。

 

崔:永远别遗憾,每走一步都是可贵的经验。只是难得你对科普创作的浓厚兴趣,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弄出来的东西,既需要对科学的精深理解,又需要一枝“生花妙笔”。其实,我们不妨就利用眼前的因特网这一美妙的现代通信工具,对科学与其他领域进行一番交叉思索和讨论。也许,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一个辩论接一个辩论,之后便可合成一本谈科学的越洋对话集。

 

李:好主意!如果你不介意在这方面花费一些时间,我非常乐意奉陪。

 

崔:科学与人文,艺术与社会,以至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都是智慧的创造物,是一种实在、存在。人类是宇宙间已知的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而智慧的诞生,则是一件非常奇妙而偶然的事情,所谓形而上,“未知”,也许就是这个意思,东西方用不同的词汇,比如天、上帝等等,其实本质都一样,是精神、智慧。

 

李: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也是智慧的摇篮。回顾地球及生命进化的历史,也许我们可以找寻到人类智慧演进的一条轨迹。

 

崔:轨迹,应该是无始无终的吧,这很可怕的。你想,不知最早的地球生命诞生于何时、何地、何因,也不知道何时消亡……

 

李:不过研究一下它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要追溯最早的生命,必需从太阳系的创生说起。距今约45亿年前,一颗中等大小的恒星诞生于原始星云的宇宙尘埃中,这便是我们现在的“家恒星”——太阳。从那时起,约5000万年后,原始地球形成并加入了太阳系的行列。38亿年前,坚硬的原始地壳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35亿年前,最古老的生命形态——单细胞原核生物诞生了,这是地球以至太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的微生物化石,可能就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崔:我不怎么相信现在的考古学。人类才多少年?考古学发展又才多少年?何况,发展的曲线规律,有突变的点存在。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就应该“假设”。

 

李:当然。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通过发掘和调查遗迹、遗物,研究史前与史上的人和社会,目的是为现在的人服务。其实,在人类诞生之前,对生命的研究问题在于地质学、古生物学的范畴。我理解你对地质、考古记录不完全、材料不充分方面的怀疑。英国博物学家查理士·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所著《物种起源》的第十章标题便是:“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他在第十五章中也提道:“一切博物馆内的标本数目与肯定曾经生存过的无数物种的无数世代比较起来,是绝不足道的。” 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性,在研究中便需要假设、猜想,进而做出科学的判断。

 

崔:万物存于天地之间,故有天地然后生万物。太阳系与地球的“横空出世”,乃是一切生命诞生的基础和根本。万物起始于简单,生命也不会例外。原核生物,顾名思义,想必是简单之极的生命体吧?

 

李:对。原核生物是一些由无细胞核的细胞组成的单细胞低等生物,一般没有细胞内膜,也没有染色体和细胞核膜。现存的一些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这种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在地质年表(Geologic Time Scale)的划分上,一般以“宙(Eon)、代(Era)、纪(Peroid)、世(Epoch)、期(Age)”等来记录不同的年代。其间不同的生命在地球上产



总共2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上一篇: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下一篇: 《此岸彼岸》第3章
  相关文章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崔自默在波士顿与文怀沙翁一起访问哈佛大学及各博物馆。
·【默语】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水墨味》杂志崔自默访谈录
·《崔自默“画外话”》(1)“画马说”
·崔自默vs姚传玉--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艺术跨界”对话——崔自默vs舒楠
·世界与视界——关于“默纸”的问答(6)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默纸”与默观——关于“默纸”问答(5)
·“默纸”与解脱
·撕画的困惑
·关于“默纸”的问答
·关于“默纸”“默画”的对话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与一个老学究的对话——关于学术成绩及其他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