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对话 > 正文 站内搜索:
《此岸彼岸》第1章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2日 12:5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01218次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李:正确。

 

崔:从猿到类人猿、到类猿人、再到人,想必是一个极其缓慢的渐变过程。

 

李:是啊,这一过程历时数百万至上千万年之久。灵长类最早出现于古新世。灵长类祖先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化,分化为猿与猴。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占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经历了腊玛古猿(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和南方古猿(中、晚上新世)两个过渡阶段。气候的变化与环境的变迁,迫使古猿从树上爬到了地面。为适应新的环境,它们开始使用和制造最粗陋的工具,进入能人阶段。能人受它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手(上肢)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下肢)不同的活动,在平地上行走时也逐步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实现了--能人进化到了直立人。部分直立人于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洲和欧洲。直立人继而进化为智人,而现代人指人类进化史上的崭新阶段:晚期智人。

 

崔:那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部分猴子没有演变成人?

 

李:猴子都演变成了人不就没猴子了吗?

 

崔:哈哈……智慧,千呼万唤始出来!智慧的演进,从低级到高级,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磨难与抗争。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应该是猿和人的分水岭。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强调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李:这是一个公认的科学创见!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根据达尔文的生长相关律,一个有机生物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总是和其他部分的形态相联系的。越来越灵巧的双手,以及越来越适应直立行走的双脚,反过来作用于身体的其他部分,早期人类的肌肉、韧带、骨骼机构也日趋完善,通过遗传而代代相传并优化。

 

崔:人比人气死人,人以群分,猴子也一样,千差万别。

 

李:是呀。在一切动物中,人是最社会化的动物,人的远祖应该也不例外。早期人类身体结构完善了,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能力就强了,相互协作的场合也就多了。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到了彼此间非交流不可的的地步。可以想象,不发达的喉头随着音调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加,缓慢地得以改良,口部器官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产生了! 这当中,运动、感觉、语言器官的锻炼,促进了思维器官大脑的进化,猿脑的体积变大、结构趋于完善,逐渐变成了人脑。而脑的进化,又反过来加速了其他器官的进化,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当时最古老的工具,多数是用于打猎和捕鱼,从而获取肉类食物。肉食几乎现成地包含着身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材料,使人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是大脑的发育有更多的营养。

 

崔:那时活着比起现在来,才叫“真不容易”。

 

李:大约在50-60万年之前,人类开始用火。最初他们只是利用火山爆发、雷电击中树木与石油物质所产生的天然火。当品尝到用野火烧熟的肉食比生肉的味道鲜美、并且更易咀嚼的时候,人类开始变生食为熟食。原始人还利用火来驱赶洞穴里的野兽,为自己争得居住的场所。水是生命之源,而火则给人类带来了光和热。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天然火(野火)远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存在于地球上了。动物都惧怕火,人类一开始也不例外。

 

崔:有了温暖的洞穴,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凄风苦雨。不过,对火种的保存和火堆的管理,想必是一个大难题。

 

李:智慧解决了这一难题!原始人类在使用天然火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火的认识,到了晚期智人阶段,开始了人工取火。最早的取火方法是钻石取火,即用黄铁矿钻击燧石,冒出火花点燃引火物而获取火种。

 

崔:远古时期,中国便有“燧人氏教人钻石取火”的神话传说。

 

李:这个故事我也听过。在人类进化史中,唯有智慧使人类脱胎于动物界,并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生命之树,大致就长成了。

 

崔:往后呢,有了智慧了,吃饱了没事,就一扎堆,成了社会,一“社会”,就复杂了。

 

李:但在发现和利用火之前,人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

 

崔:接着,很快,最可怕的事情就产生了——文字。于是,天雨粟,鬼夜哭,是形而上的存在意识到人类的文明的开始……“慧智出,有大伪”,老子的这个说法,也适合对这个萌芽阶段的判断。

 

李:智慧也是进化的,复杂了,也就进化了。“进化论”其实在达尔文学说提出之前,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



总共2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上一篇: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下一篇: 《此岸彼岸》第3章
  相关文章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崔自默在波士顿与文怀沙翁一起访问哈佛大学及各博物馆。
·【默语】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水墨味》杂志崔自默访谈录
·《崔自默“画外话”》(1)“画马说”
·崔自默vs姚传玉--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艺术跨界”对话——崔自默vs舒楠
·世界与视界——关于“默纸”的问答(6)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默纸”与默观——关于“默纸”问答(5)
·“默纸”与解脱
·撕画的困惑
·关于“默纸”的问答
·关于“默纸”“默画”的对话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与一个老学究的对话——关于学术成绩及其他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