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书法史 > 正文 站内搜索: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4:2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39289次

 

第四章 书法的认识
 
 
一、关于风格
(一)风格与个性
风格如同人的面目,是不能没有的。艺术没有风格,便可有可无,其存在就没有多少意义。风格,是最能吸引读者的东西,也是最能体现作者个性的东西。完全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存在的,说某人没有个性,意即其个性之含量低下而已。没有个性的人,亏缺才气,随人俯仰,也就不便站到艺术家行列,勉强为之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独立、独创、独特,少了个性不行。“才”大气粗,是有道理的。
风格、个性,与之相关的同义词和近意词甚多,如天性、天才、本性、天生、天质、本质、本性、天赋、秉性、属性、秉赋、个别、心性、心情、风度、风尚、习惯、习性、性质、性情、性格、情性、情绪、情结、情怀、倾向、趋向、兴趣、喜好、爱好、癖好、独特、品质、品行、品性、品德、品位、品味、德行、脾气、脾性、胸襟、胸怀、怀抱、气质、气度、气象、气量、特质、特异、特性、特征、特别、特色、特点、特殊、特类、异常、非凡、超长、专长等等。
作者思想感情的“隐”与“显”、“内”与“外”,基本是吻合的,但是偶尔也有所“隔”,正如人的个性,不会完全在面相上流露出来,否则,“知命”也就太简单了。
风格,人人都可以有,只是要想出类拔萃、让人欣赏就难了。面目,有美丑之分,也有气质之别;而气质,则不纯是表面的、形式上的,还决定于内在的、精神的。书法的风格,不光是要追求新奇独特、与人不同,更需要丰厚的文化内涵。面对一张漂亮的脸,众人同美同好焉,容易达成共识;但是,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欲评判其优劣,却因人而异,答案复杂。应该承认,除了视觉效果的差别之外,不同的书法风格背后,毕竟还蕴含着格调之高低与趣味之雅俗。
个性,是艺术风格形成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有个性,未必就有像样的风格,其间,有基本技巧、学问修养以及命运气数存焉。个性如何,是一回事,如何表现个性,又是一回事。充分发挥个性,达到目的,臻达孔夫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的境界,是绝难的。《中庸》开篇即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大义所指,其玄妙非愚言可说。单从书法表象观赏,颜真卿、张旭、怀素、杨维桢、徐渭、傅山、朱耷,均个性浓郁非凡,再详察他们的身世阅历,又无一不超群拔俗。世上有傅山个性之人当非少数,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然何以不人人如傅山?
个性可以张扬,但要善于把握,不能出格。取值再大,也要在定义域内,否则,就是非解。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所谓“纯粹艺术家”,具有流氓性,其文化含量因之降低。个性,有时是需要隐藏的,文质彬彬背后,仍然可以有强烈的个性。
 
(二)风格的形成
没有风格不行,所以需要风格意识。从书法的几个构成因素着眼,如章法的、结体的、笔法的、墨法的等,可以大体设计出一种风格,并可以不断完善之。但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揠苗助长会使苗子死掉,催肥不是真正的自然的成熟。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专论风格与个性的关系。“体”,即体貌,作品表现的风格;“性”,即作者的个性。“体”因“性”而区别:“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一出京戏有一定唱腔和一定的程式,但却因演员个性的不同而演出效果大异。书法也一样,字都一样,因书家不同而书风变化。然而,虽然各有区别和原因,但是作者的个性与其作品的风格,却是一致的,“表里必符”:“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写书法虽不是做文章,但异趣而同理。正如人的面目各异一样,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有风格不同的书法存在。
书法风格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其必有所本,有所出处,诚可谓“没有真正的创新家”,查看书法史上书体与书风的整条发展轨迹,莫不如是。
初习书法,总要临帖,因此肯定要受到某种风格的影响。书法风格的形成,用启功《论书札记》的话说就是:“古代纸笔,及其运用之法,俱有不同。学之不能及,乃自有各家设法了事处,于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论书札记》)。不能因此以为,风格等于毛病:风格,近似于个性,有好坏高低之分;而有毛病,则大多指为不如人意之处。试把启功书法与清人施闰章书法相对照,其结体和线条之间,颇多仿佛处;只是启功书法的结体、用笔与线条更加系统化、程式化,风格也因之更加凸显。
 
(三)风格的认可
1.符号化
符号化,是技巧熟练、笔墨定型、风格形成的标志,也是风格表现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因之一。符号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因素。积极的便是风格的独特和明显;消极的便是缺少变化、千篇一律。
善变,是以牺牲风格为代价的。风格,本身就有相对稳定的意味。偏重变化而忽视统一,今天这样用笔,明天那样结构,还谈得上什么风格?风格既成,其符号标志愈是强烈,愈是难以被打破。
人们常埋怨名家书法老是一个模样,但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一来由其个人方面的主观原因,二来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从书家本身看,想创新,也许艺术才能不逮;可是,他一旦变了,若变不好,人家会不再接受、不再喜欢,大概无人愿意冒此险。例如启功书法,人们说他缺少变化,艺术性也因之不高,不过试想,启功忽然过几天变了模样,人们会说:“启功就不写这样的字,这肯定是假的。”
一位书家的风格成熟与确立之后,并不等于说从此他就可以不思进取了,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单调下去。风格,在“一以贯之”的条件下,总是可以深化的,“尽善尽美”的高境界,大概谁也没有理由和资格说。真正的大师,除却阻于寿限,是不会迷失方向的。
 
2.习以为常
书法风格评判的标准,也像其他类艺术一样,模糊而不确定、主观而不客观,同时,还要受到社会的和经济的等多元因素的影响。由生到熟、先入为主、胜者为王、从众心理,这些都是生活常识,人们看待书家名气和风格的眼光,也大多如此,有一个被逐渐认可的过程。某家风格,起初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是其作品发表的多了,人见多了、习惯了,也便成了风格,犹如鲁迅先生说的“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起初没人走,固然不会踩出路来;路一旦形成,后来的人们又不断地走,就是对它的认可。
笔墨专攻,一来可以尽快达到技法的熟练,实现风格;二来容易使人记住、接受。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毛驴,都是这样。遗憾的是,对于风格的思辩和深层次的认知,人们大多无暇或无能顾及,所以曲高和寡也就成了正常事。一种书法面目,开始读者看着或许不顺眼,慢慢就习惯了。倘若这种风格能让内行人(外行人的看热闹不足为据)望而却步,它就是高明的;反之,让人看了不服气,说,这种胡涂乱抹,我也会弄、比这还好,就不妙了。
风格的认可,除了习惯成自然的过程,还有一个从众心理的问题。开始少数人说某人的字不错,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喊好,他最后就真地成大名家了、家喻户晓了。再接着,求他写字的人多了,他也真地应接不暇了,于是就要钱,于是就越要价越高,于是人们就又越加地觉得他的字“珍贵”了。
以值不值钱、价钱高低来衡量艺术品如书法,是一个不准确的标准,但是,大家一时又拿不出一个更为直截了当的标准,所以这个“权宜标准”就在社会上广泛地使用着。即使你不承认某位名家的作品水平,你得承认他的东西值钱;所以,即使你讨厌他,他送你作品你也接着,大不了转身送人或者卖了。你可以说,我才不会这样没有骨气,白送我我也不要;但别忘了,人家到了那份儿上,还会白送东西给讨厌自己的人吗?群众不都是专家,也不能要求他们都具有识别艺术品水平高低的眼力。况且,都是专家了,都是书法行家了,谁又来买别人的字呢?真掏钱买字的,是那些外行。说外行附庸风雅,是对不起他们,因为他们的广泛存在,是艺术家们的幸运;而内行的专家学者们,都是你无偿书写并求“赐教”的对象。
常言“众口难调”,事实上,艺术品的接受跟食品的被喜欢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就像没有一样食品可以让所以人喜欢一样,没有任何一种面目风格可以让所以欣赏者满意,甚至他们之间的趣味根本对立。单从艺术角度出发的个性,有时从实用眼光看,未必合辙。艺术家有时毋需埋怨大众,最重要也最难的,是探求雅俗共赏之路。简单地讲,要想让人喜欢,个性就不能太孤傲,曲高未免和寡。“反对骛奇---当艺术穿着破旧衣衫时,最容易使人认出它是艺术”(《出自艺术家和作家的灵魂》),尼采此言颇幽默,亦颇理智,并不像大家相象的那般疯狂相。不是吗,谁喜欢破衣烂衫?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篇: <章草>(上)
 下一篇: 后记
  相关文章
·<章草>(上)
·<章草>(下)
·第一章、书法的表象
·第二章、书法史述略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
·后记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