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书法史 > 正文 站内搜索: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4:2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37406次
 
对现实事物的盲点,同时也会变为对文艺作品的幻觉,因为它一方面目不转睛,只注视着陶潜,在陶潜诗境以外的东西都领略不到,而另一方面可以白昼见鬼,影响附会,在陶潜的诗里看出陶潜本人梦想不到的东西。这在文艺鉴赏里并不是稀罕的症候。”客观与主观不完全的自欺与欺人,是文艺研究时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
读者对于作品的作者,认识或不认识、了解或不了解,其效果是明显有别的。比如要确切、深入和全面地欣赏一件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相关知识以及作者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等,都进行一些综合的把握是必要的,否则,即使有相当丰富的主观的审美经验,也必将产生不小的隔膜。这种“隔膜”,会是贴切的读解的阻碍因素。
我曾缘得夏丏尊(1886-1946年)先生家书七封,在瞻阅其书法墨迹的同时,对这位我喜欢的近代作家便增进了一分了解。丧子之痛、亲离之苦、生孙之喜、战乱之扰……为了生活开支,他要为存款利息、黄金价格、股票等日常琐事操心,但是,他一片淡然地经受和承担着这一切。像夏丏尊这样了不起的人物,也依靠着一颗平常心,时时譬解、开脱。这一切,我们从他的文章中或许可以体味到一些,但是,如何能从他的书法笔墨中读解出来呢?
夏丏尊是20年代引人注目的所谓“白马湖作家群”的领衔人,这群作家,包括了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俞平伯、经亨颐、匡互生、刘薰宇、郑振铎等,他们以友情把艺术、文学与美育等融合为“华彩乐段”,至今令人艳羡不已。弘一大师曾记述1913年时的一件事:“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那时我和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而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当时夏丏尊曾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那时候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天生的佛性,当然是他出家的更直接的原因,不过,其“远因”——当时夏丏尊的一席话,也是不可忽视的“催化剂”。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挚友知己的一句话,的确就成了自己人生转捩点上作出抉择的重要外因和动力。弘一大师在《致夏丏尊遗书》中偈语有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些话,与他圆寂前三日绝笔“悲欣交集”四字一样,可谓情理之极、实在之极。佛性与人情、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都会交集到每个人身上,不光弘一大师,还有夏丏尊,还有我们。读解弘一大师绝笔书法“悲欣交集”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比起空中楼阁式的玄释,大概从平常处着手更容易些,也更容易真的有所受益。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之语,当我们品评任何艺术比如书法时,都可以引以为鉴。庸俗化、市井化、简单化固然不行,而神话化、虚幻化、抽象化也不足取。对于某人其艺,最贴切的观察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地去读解其人。其人等于其艺,信然!
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张旭《肚痛贴》等传世名作或者八大、青主、弘一等墨迹,若问:“我怎么就看不出书上形容说的那么多内容来?”问的好。读者与作品之间,是需要互相沟通的。在你对某人不甚了解时,你与其作品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层较厚的隔膜;而当你熟悉了相关的背景资料之后,自然会从作品中发现更多的此前难以发现的东西。这个“发现”的过程,虽然溶注了你自己的个性欣赏因素,但决非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你与物化的作品之间,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沟通。
书法风格的多样化,也是由人的性情的多面性而产生的。对于某人的书法作品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当你洞察其人之后,这种感觉才愈加强烈。当代的书法艺术家,之所以缺乏无尽的魅力,大概也与其人背景的暗淡和平凡有关系。
(二)培养过程
读者是可塑造的。起初稚嫩而不成熟的读者,需要一个变化过程。文化(culture),文以“化”之。“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语“ colore”,意为“耕耘”;因为文化的修养过程,和种庄稼一样,都必须经过一个辛勤的劳作过程,才有望丰硕的收获。文化的含义,可以引申为教养、修养、文明、陶冶、教化、锻炼、发育、培育、培植、栽培、培养等意味。
“化”的过程总是缓慢的。培养和塑造读者,也同样的不是朝夕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开始阶段的适应读者,不是毫无边际的,不是毫无原则的无限的迁就。适应,是为了征服。艺术家的从俗、媚俗,是对艺术水准的出卖,是屈服于经济利益的行为。保持艺术品的档次,而能“通”(“通”,不等于“同”)俗,是一种智慧,也有性格因素存在。
对于美,人们有一定的同感。但对于艺术品的欣赏,尤其是对不同风格的认同,却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俗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非常有道理。阅读一部《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一部《红楼梦》,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王熙凤、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刘姥姥。对于利益的追求,众人基本上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幸福的体味,却也各有差异。有人喝粥最感幸福,看见大鱼大肉就恶心,而有人则就喜欢吃大鱼大肉,喝粥就根本不能接受。生活习惯如此,文化态度亦如此。
面对和欣赏同样一幅书法作品,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平淡——险绝——平淡的欣赏历程中,分布着不同的读者群。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云:“其实名家之书,又岂出横平竖直之外?推而上之唐碑,推而上之汉碑,亦孰有不平直者?虽六朝碑,虽诸家行草帖,何不一横是横、竖是竖耶?”沈曾植所要辨析的书法结字笔画的构成问题,便是一个欣赏习惯问题,能“见怪不怪”了,便自然上了一个认识层次。然而这个习惯,是绝对不易扭转的;提笔时,总是难以逃脱自己的思维定势和视觉感受。
人们对于同样一幅艺术品,比如书法作品,其认同程度之所以产生大的偏差,不外乎主观的和客观的两方面原因,而主观的原因则居于主要地位,其中包括对书法知识的了解、对书法风格的认同、对作品作者的熟悉以及自己的久已形成的欣赏习惯、审美倾向,等等。“众口难调”,要想博得所有读者的欢心,客观上根本不可能。
大众具有盲目性和从众性,其欣赏能力往往是不成熟的。大众不可能都是专家,不能要求他们都具有识别艺术品水平高低的眼力。艺术市场,是靠大众支撑的。假如都是专家了,都是书法行家了,谁还会买别人的字?真掏钱买字的,还是那些外行。说外行“附庸风雅”,是对不起他们,是忘恩负义,因为他们的广泛存在,是艺术家们安逸生存的保障。想想看,令人佩服的内行们、专家学者们,还不都是你无偿书写并求人家“赐教”的对象吗?你可以不承认某些名家的作品水平,但你得承认他的字值钱;所以,即使你讨厌他,他送你作品你也接着,大不了转身送人或者卖了。你可以说:“我才不会这样没有骨气呢,白送我也不要”;但别忘了,人家到了那份儿上,还会白送东西给你,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读者需要培养。人总是要有所爱好的,在业余时间干什么,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兴趣的发生和培养,起着关键作用。艺术不能只属于艺术家,应该属于大家,大家来共同营造市场、扩大市场。现代社会中许多的新现象,致使通俗理论的流行,比如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乃是通俗化了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如此似乎自然界的动物规律完全适合于人类,因此,这无论如何都是大家的一种悲哀,毕竟人类是已经文明和开化了的。倘若一切都由着市场规律,由着自然的力量慢慢解决,也许我们将来会失去更多,后悔莫及。
 
(三)经验积累
艺术品的欣赏活动,是在欣赏者参与下的一次再创作。再创作,当然需要经验。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云:“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凡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书法艺术不是一重特别通俗的形式,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客观上可谓“音实难知”,所以书法家及其作品被欣赏时可谓“知实难逢”。只有读者有了相应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相当的丰富了,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广泛地播布。
俗语云:“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此语应用范围甚广,可以针对杂技、耍猴子的,可以针对说大鼓书、扭秧歌的,还可以针对京剧艺术、书画艺术等等。比如理解叶恭绰《遐庵谈艺录》中的这段话——“务使大字如细字之精练,细字如大字之磅礴;大字缩小,固有气势,小字放大,亦有气势”——只是说明写大字与写小字的“气势”,但不懂得结体与取势、中宫与用笔等关系的读者,就无法全部领会其奥妙,虽然说这个问题还不是一个有无实践经验的问题。
简单的艺术形式,读者的反响如矮子观场,随人起哄、瞎乐,也无关紧要;复杂的艺术形式,有些读者虽然也可以说出很多似乎很有道理的东西,但到底是否贴切,是否真懂其文化内涵,则难以轻易识别——这也是俗文化之所以盛行的一大原因。对于书法的欣赏,外行的看热闹无所谓,但书法家中,也存在不少私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的观念。“久病成医”,是经验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作诗”,也是经验的积累。算得上戏迷、票友的,都能哼上几段,对传统的剧目如数家珍,倘若演员在戏台上有所创新,对某几句唱词唱腔有所变化,他们是能察觉的。
虽然能拿毛笔的人不少,都可以充内行,但深层次的书法学或者书法艺术,毕竟是一门很不通俗的专门知识和修养。今天,毛笔已不流行,书法艺术相对陌生起来。不知书法为何物,或者仅仅知道书法就是篆隶行楷草,而不知关于书法的历史的和文化的相关内涵,要谈清楚什么是笔法、墨法、笔势、字态或者品味到其中蕴藏着的气息、韵致、格调、趣味、自然、境界等等,就不可能。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者,再能有机会影响一批人,则误解产生的深广度是很大的。“书法,不就是写字吗?”倘若外行不服气,拿这样似乎真理的话来反驳,也确实难以用几句话说清楚书法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样才算好,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
子曰“道不远人”,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道之有无,虽有客观,然道之远近,亦由主观,信哉。能“不泄迩,不忘远”方为达观。
 
(四)丑美有别
以丑为美,是艺术思想、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一大误区。
清人傅山提出的“四宁四毋”说,是对甜熟和俗气的一种反拨,是对一味因循传统的守旧派的一种矫枉过正,但千万不可作偏激理解。傅山提出“四宁四毋”,是有其原因的,他有资格提出,因为他有传统;后来学子不明真相,不曾知道传统而反传统,是有违傅山之道的。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点就是美到极点”;作为观赏石的“怪石”,以“瘦、漏、透、皱”为四要,但是,此“四要”怎么能就确定为“丑”呢?又何谓“丑到极点”呢?显然不可回答。书法,更与“怪石”之观赏法则大相径庭,所以,书法之“丑”,更需要明眼洞彻。丑终归是丑。
丑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俗”,俗的章法、俗的结体、俗的笔法、俗的墨法,等等违背美的造形原则的东西,都是丑。忸怩作态、半生不熟、鼓努为力、满纸涂鸦、形同枯柴、肉如墨猪、歪七扭八……毛病越多,丑态就越多。
美,应该作为艺术追求的永远目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有许多人在以丑为美吗,旁人嗤之以鼻,他们却丝毫不会觉察到,即使觉察到了,也根本不介意,此则美丑标准泯灭之征兆。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记:“孔子谓弟子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存耳,政事无如膺之矣。’”此言虽为喻政理,但于艺术亦然。美的事物,对人的作用是深远的;人对美的反应,是久长的,岂止于“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五、文艺批评科学观
(一)角度
辩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论点不同;论点不同,是因为立场(standpoint)、观点(viewpoint)不同所致。
一个鸡蛋,从侧面看形类椭圆,从两头看则形同正圆(又有大小之差别),倘从其他角度看,既非椭圆又非正圆。所以若问鸡蛋是什么形状?假如各自偏执一隅之见,必然发生辩论。宋明时期崇尚理性的唯心哲学“理学”中,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也由“理”而派生;后者则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两种不同观点的论辩,有类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二难论辩,其实,都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观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任何事物都有很多“面”,就看你选哪一面研究。按照生物进化原理,鸡与蛋是一个互生的因果关系链,这个关系链是不能断然截开的。假如硬要截取一段——一鸡一蛋,那么,就要看你站在哪一边着眼。如果站在鸡一边,就是鸡生蛋;如果站在蛋一边,就是蛋孵鸡。两种意见看似势不两立,实则是对同一物的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参照而已。
唐人韩愈《石鼓歌》有句云“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可见他认为右军书法的“姿媚”是“俗书”之属,原因应当就是他对“姿媚”书风的衡量,是出自个人化的“角度”,请看,他是“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的。对于书法风格的认知,也有同样的问题存在:得剽悍,就难得婉秀;能老辣,就难能秀润;方笔难有圆笔之气,藏锋难得露锋之趣;结体扁当然如蛤蟆委地,笔画长当然像僵蛇挂枝。矛盾是消灭不了的。事实上,人们看问题时,只要择取某个特定的角度,那么他的观点就只能是偏激的。面面俱到,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书法界存有很多争论,比如对现代书法的认识,但是,只要静心坐下来一起明晰一些具体概念,大概很多看似难解的疙瘩会迎刃而解。
 
(二)条件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篇: <章草>(上)
 下一篇: 后记
  相关文章
·<章草>(上)
·<章草>(下)
·第一章、书法的表象
·第二章、书法史述略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
·后记
  图片推荐
《艺术沉思路》清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崔自默画话《二十四节气》
·崔自默先生作品在北京瀚海2019春拍再创..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