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乙酉日记 > 正文 站内搜索:
随感笔录(4)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8日 16:3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07298次

  

引“郎”入室,乐此不“皮”,好句。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

 

“诗意的裁判”,把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可以说妙用,也可以说无当,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反复中辨证中成立下去,正如烧饼,在翻转中成熟,当然不能最后烧焦了。

 

“三分法”没有道理。二分法,是必然的,可以无尽地分下去,这一自然物理,也是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很多东西,都是形式、符号,所以类似于政治的娱乐化倾向、表演化倾向,也是合理的,也符合人生如戏、生活是大舞台的普遍理论。

 

演技,就是能力。

 

杂技和京剧等国粹,锻炼时需要那么刻苦,上台时获得却那么少,简直是很“悲壮”。当然,成就一个歌星、影星,看来容易,也很不简单,其几率和难度不亚于杂技和京剧演员,这也许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

 

为乐趣而工作的人,不知疲累。再美妙的事情,一旦职业化,就累了。

 

“正好”——不管怎样,总是如此。存在即合理,便是此理。

 

吃滹沱河畔的西河肉糕,那是我少时跟随父亲到县城时最喜欢吃的奢侈东西,现在吃起来,仍然可以回忆当年的味道,可我的儿子,却不喜欢吃,我们的距离已经那么远,想来有些感伤。

 

人之影响,或因拘于一地而不能利,奈何。

 

我们的交通道路,什么时候能有了明确的标志,就代表了文明程度的升级。

 

回到家乡的土地,心情总是意外的塌实,非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之故。养气,这里的水与土,是滋养我生命的根。只是懒于行动,又畏惧回到家中想起自己的父母,所以很少回来“寻根”,奈何奈何。

 

谈论与评价某人的艺术水准,若不想说,又不想得罪人,可以说:他比比他差的强,比比他强的差;他比过去好多了。

 

一问三不知——符合乎道,或许才是大学问者的态度?行不言之教,道与教,不是靠有限的言能解决的。傻子的学问最大?庄子说的木人、畸人、至人,是什么样子?痴呆之状?肯定不应该是眼睛灵活、巧舌如簧。

 

事在人为,日日发生,苟无其人,虽有而不能大。事而流传而称其大者,必得其人焉,而后众能知之察之。

 

科技的进步,总是以前人的进步为基础,所以很快,而个人的大脑,经验却全靠自己直接地积累,别人的间接经验的奉劝与忠告、教育,不见得能完全起到作用,所以,人性没有所谓的进步。

 

保定直隶总督府。“清风肃政”匾可读“政肃风清”。“恪恭首牧”四字为朱家晋先生书。与儿在门前大炮前留影。进南门“公生明”牌楼上有黄庭坚书《戒石铭》,词甚可读,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保定莲池书院池东碑廊有王阳明诗碑,其一词曰:“野夫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耻。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上雷声一村雨。”其书法质朴,但大气淋漓,一如其诗,不刻意作态。

 

今人集古人字,虽曰集,通篇气息尚能圆融一气,因其笔法无碍也。今人书法,虽是一纸,曰呼应曰行气,却往往通篇气息混杂,因为其笔法之不精湛也。

 

当仁不让,则不能多忍,否则,使之落于不当之所,亦不义也。

 

境界、高度,都是有距离感的概念。距离,是客观的存在,要达到它,需要速度与时间的积累。实践,就是实际行走。悟,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都只是心性、脑际发生的精神上的东西,不是实际的距离的接近。悟性好,就如同车子的速度快,达到目的地可以省时间。

 

 “万感销非易,思君于朝暮”,“非惟无情故,但有奈何处”,是等句最贴近现实。

 

最傻的人是我。

 

寂寞的高手,才能品尝到慎独的滋味。一般的人不能轻易见,不一般的人也不能轻易见。

 

 “我们进步了!”

 

财富的终极目标只能是与人分享,还有其他珍贵的东西,比如阳光、水、空气,那么爱呢?

 

忙里才能得闲。只有在纷乱复杂矛盾难解的条件下,人才可能有开悟的机缘。

 

光明时混沌;大地皆蒲团。

 

“成法破法,皆为涅般”;“智慧愚痴通为般若”;“一切障碍即是究竟觉”;“永断疑悔”。——《圆觉经》。“无有佛涅般,亦无涅般佛”。——《楞严经》

 

成于不成,有破有立,循环不止,变之易之,境界升华,精神高级,此“涅般”之谓。智慧愚痴,本当有异,不便区分,允称量异,无有质别,视以性趣,是为“般若”之意。无有障碍,无有困顿,无有困顿,无有疑惑,无有疑惑,无有智慧,此为“究竟觉”之意。佛即当觉,不生不灭,何待涅般,本多差别,无始无终,面空而嗟。

 

吾当面壁,惟在思理,无有四围,一向而已。壁有藤蔓,不见真趣,经夏而秋,众叶当去。时光如水,水落石出,自在随缘,默然以伫。

 

以我童年的信仰,永断疑悔。

 

高僧语:“看破是觉悟,放下是功夫。自己不觉察,习以为常,不做真功夫,怎能骗得了人?”

 

据说林徽因是一个有韵致的女性,据说在外面一般人眼里她表现得一派温雅脱俗,而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却经常烦躁失态。这种现象,出现于很多名流身上,似乎性格分裂。可见,没脾气的表象,是控制于大脾气之下的。

 

要想成事,脑子一定要不比别人笨,所下的工夫一定要比别人大。

 

最大的蔑视,是不知之,更不论之;任何的谈论不管是正面的与负面的,都是重视。

总共33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上一篇: 随感笔录(5)
 下一篇: 随感笔录(3)
  相关文章
·随感笔录(5)
·随感笔录(4)
·随感笔录(3)
·随感笔录(2)
·随感笔录(1)
·[图文]怀念母亲
·只缘不在那山中
·关于书法的“为道日损”
·谁不旅游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章草>(上)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随笔
戊子遣兴
乙酉日记
丙戌随笔
丁亥闲墨
己丑述怀
庚寅随笔
辛卯随笔
壬辰随笔
癸巳随笔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