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释意“高”字下边的图181 《章草草诀歌》首页作=,而这些草体中的点,要注意区分它们是横摆布,还是竖摆布。
说明:“高”字与“齐”字,无论篆书还是隶书,它们的上部写法虽都不同,但草书都写作奇;而下部,之所以草书写法有—上述歌
诀所谓“点分横直”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篆书或隶书的写法有区别。“高”字的下面原是“口”字,草书变为窜参;而“齐”字的下面原
是“二”字,草书为;,基本未变。《草诀百韵歌》有“欲识高齐马”之句,亦可参考。至于“受”,篆书作,是从隶也。章草书时,图182 《章草草诀歌》选页**骚鞘泌裳牛面取异字下面取梦字下面的乡。
说明:此句歌诀,便于记忆“骨”字的章法。同时,说明了偏旁假借符的使用,即上面已述及的:上部”中“日字符”,“骨”字上部
的“呀”与“异”字上部的“田”均可以“日字符”Qf代替。至于“骨”字下部的“月”字,草法作“dD”,形近‘夕”,当然与“梦”(3)减笔 (寒)与 (塞) 释意:叫/或廿这样的减笔,使用在“寒”和“塞”章草写法。
说明:在章草草法中,“寒”或“塞”中部的其,常用交笔符1代替(或用交笔符iS)。
释意: “无’’字,章草作仑, 是仍从“亡”毛。“不”字,章草作录,竖笔起笔加“蔷苫’燃磁瑞,据事说文》:前者作“亡也,从亡无声”,后者作芒区别,一变为今草,再变为怀素、张旭:书,而卜下牵连矣。”章草变为今草,章法变化尚不算大,至乎张旭、怀素狂草:下笔连绵,由润至枯,使得章法、结字、笔法、墨法都开始了一次大的变革。
章草虽与楷书有相通处(楷法用笔、字间独立),但是章草毕竟是草书,其字终而意不终、行尽而势未尽,笔气连属,此则楷书所无有。同样,章草虽然与今草以及狂草有差异,但章草书的字间、行内、行间也讲究气息融合,刁二能支离。
2.结字之别
A.有无隶意之别
章草与今草,除了结字方面的明显差异,就是有无隶意之别。章草因为有隶意,笔画多平直,以方正取势;而今草则化乎直为更多的圆转,欹侧多姿。由篆书的长形,到隶书和章草的方扁形,再到今草的长方扁圆三角等形状自如,书体逐渐摆脱了汉字方块布置的窠臼。隶书的规矩整肃,被章草忘掉,章草已经能适意娱情,至今草乃至狂草,彻底自由,从此书法开始了笔歌墨舞的时代。
B.法度宽严之别
章草: 草体楷写, 省变有源,法度毕具;今草:任情损益,信手挥洒,想象意造。也就是说,章草结字严谨,笔画符号化,一点
一画——勾一连长一短,比较固定;今草(尤其是狂草)则束缚更少,可以任情发挥。如上面“辨似”中例举过的“才”(告)与“等”一点、笔画长短、笔画连还是断,区别大—了。顾炎武《日知录》云:“右军作草,犹是典型,故不胜冗笔,逮张旭、怀素辈出,则此法扫地矣”,此言即是从结字法度的宽严角度立论。于右任《标准草书》曾说章草有三个长处:“利用符号,一长也;字字独立,二长也;一字万同,三长也”,此“三长”,正是章草书体法度规整的具体表现。巳亦可相通章草与今草,虽体态有殊,然亦可相通。章草与今草之“通”,表现在:首先,·在书体方面两者有承传关系。唐张怀璀《扫断》云:“草亦章草之捷也”,今草中的大部分字,直接继承了章草的衣钵,所以体近章草是情理中事。其次,在书写时,一篇之内,章中可今,今中可章,两者可以相互挪借、彼此参合;取章草以求其古朴渊雅,取今草以得其流美潇洒,兼而用之,互通.有无,不亦妙哉?章草虽“死板”,但也并非不可灵活,那要看书写者驾驭草法与笔墨的本事。不仅在一字内可以今草化,甚至一行之内、行与行间,亦可采用今草之笔连或者意连;这样的佳制,并非理想不可实现,在汉简章草书中可以找到例证(请参见图78、图82)。只是,章草与今草之搀杂,须应“不同而和”,不能做成“夹生饭”,不能互相排斥失去体统。章草古朴渊雅而又劲骨天纵,正中有斜,今草则流美潇洒而变化无穷,斜中有正,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