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艺评论中的“同情心”
崔自默
摘 要:文艺作品出于有情之作者,使得文艺评论的“科学化”成为难题。“同情心”的提出,抓住“情”与“理”,跨接“史”与“论”,在间接中找直接,在相对中求绝对,在辨证中得永恒。
关键词:文艺 评论 判断 同情 史 知音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1] —— 庄子
一 判断之难
“文艺”,是人的作品;而人,是有情的。
“批”,比也,比较、对照之意;“评”,平也,平衡、评判之意;“论”,伦也,比并、类比之意。有了“批”、“评”与“论”,还不够,尚需要有“判”、有“断”,否则,文艺作品的整个欣赏过程就不能算完成。
判、断,即划分、裁定之意,那么,如何来“判”来“断”呢?这即涉及到文艺批评中的一个至为重大的问题,即:标准。没有这“标准”,判断就一点也进行不下去,批评的最后结果,也只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
然而,文艺批评中的“标准”,却是一个无法统一的大概念;虽然我们明白“标准问题是一切批评的中心问题”[2],但对于“标准”的标准认定,对于“标准”这一概念的概念认可,我们从来就没有达成过一致的意见。于是,批评被委以“学”之名,得出“批评学”这一概念,乃是基于批评观念与批评方法的科学化认识与尝试,其中,包括着客观性、全面性、辨证性、合理性、普遍性等等考虑。不过,以往在“艺术科学的方法”[3]方面的实践经验,很不能令人满意。“人们都想把释义弄得‘客观’些、‘科学’些,以此来克服危机”[4],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努力。文艺作品,毕竟不是科学实验品,即便科学实验品,又怎样呢,不仍需要人性与人情的判断么?
事实上,“学”,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体系,而是立刻牵连到直觉的、感悟的所在,这也许是问题的根由。直觉的、感悟
总共6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