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书法史 > 正文 站内搜索:
第二章、书法史述略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2日 12:36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36234次
 
今陕西西安),曾作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曾封鲁国公(故世称“颜鲁公”)。 家学渊深,五世祖颜之推乃北齐著名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为后世所重。秉性刚直,有正义感,后因劝谕叛将李希烈而遇害。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张旭得笔法,兼取篆隶及北魏,一扫先前书风,开创朴厚雄强的“颜体”楷书。其书结体左右呈相向之势,中气内充,气度恢弘;用笔沉稳厚重,点画丰满而不失峭劲,尤其那带有“燕尾”的捺笔,一波三折,顿挫振拔。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亦有“颜筋柳骨”之说。
其楷书代表作若《多宝塔》、《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颜勤礼》、《颜氏家庙》、《告身帖》等,皆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对后世影响极大。《颜勤礼碑》(见图18)为颜真卿撰并书,为其曾祖所立,久埋土中,故历历如新,现藏于西安碑林,其雄劲雅壮可传颜书真面目,最宜初学临习。六十岁后楷书《麻姑仙坛记》,遒峻紧结,庄严雄秀,是颜体成熟期代表作。《颜家庙碑》(篆额有李阳冰书“颜氏家庙之碑”六字)则骨格风华,笔意老到,如屋漏痕,为学书者宝。
至如其行草书墨迹,有著名的“三稿”——《祭侄稿》、《祭伯稿》、《争坐位》,以及《自书告身帖》、《刘中使》、《湖州帖》、《送刘太冲》等,以楷法为基,收放得宜,法度森严,为后世推崇,其中《祭侄稿》墨迹稿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颇可显示用笔之妙,为元代鲜于枢评为“天下第二行书”(见图19)。
5.“颠张醉素”
张旭(7-8世纪中,?—?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右率府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工楷书,尤善狂草,革新历代草法,下笔纵逸,变幻多端。张旭草书一出,彻底变革了“二王”草书的理路,时有“草圣”之誉。张旭嗜酒,放旷不羁,醉后呼叫狂走,乘兴挥毫,而每成佳作。画史上记载,他曾经用头发蘸墨写大字,人称“张颠”。 斐旻舞剑、张旭草书、吴道子画壁,时人谓“三绝”(或谓李白诗歌、斐旻舞剑、张旭草书)。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与李白、贺知章等称为“酒中八仙”。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冠军帖》、《古诗四帖》(见图20)等。《肚痛帖》草书6行30字,笔墨纵横,一气呵成。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难能可贵的是,张旭狂草,笔墨纵横,然左右逢源而游刃有余,乃苦工使然,其楷书《郎官石柱记》颇为谨严,可见其来由;《宣和书谱》云“其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或谓张颠不颠是也”,所言恰切。诗人高适《醉后赠张旭》赞之“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杜甫《酒中八仙歌》赞之“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狂草,出乎天性,而力运天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述之更确,云:“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身,而名后世。”
怀素(725—785年),字藏真,俗姓钱,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幼年即出家,受法于颜真卿(颜真卿受法于张旭),学书甚刻苦,书法史上的典故“笔冢墨池”即出自他。其书在章法、结字、笔法等方面均有突破,脱开章草及“二王”派系草书字间独立的格式,参差错落、欹正多姿,下笔连绵不绝,鼓荡奔流,其痛快处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充分展示了线条艺术的造型能力,具有强烈的空间节奏和韵律感。怀素狂草书代表作有《自叙帖》(见图21)、《食鱼帖》、《苦笋帖》。李白有诗赞之:“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扫却山中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忽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韩偓亦有诗赞之,曰:“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苏东坡跋怀素《食鱼帖》赞云:“素公自序,尤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倜傥,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如此。如没人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今观此帖有食鱼、鱼肉之语,盖倜傥者也。至于行笔遒劲,如屋漏,如屈铁,非工其能如是乎?”除狂草作,怀素《圣母帖》、《小草千字文》,则冲和雍雅,尚有几分章草馀意,可窥其草法变化之源。
张旭与怀素草书相比照,有不同处:张旭字肥,参以隶意,或直接用章草,伏如卧虎,起如腾龙;怀素字瘦,笔画圆转活脱,活如游丝飘举,劲如刚绳绕空。
 
6.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宋(今陕西西耀县)人,是历史上不多得的专业书家。为人刚正,穆宗皇帝曾问用笔之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谏穆宗”遂则成为千古美谈。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博贯经术,书学王羲之,后融北碑方笔于楷书,取“欧体”之密瘦硬险峻,又削减“颜体”之肥厚,结体中宫紧缩,宽博开张,用笔瘦硬挺劲,骨峻气遒,成自家楷体,人称“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作品有《玄秘塔》(见图22)、《金刚经》、《神策军》,传世墨迹有《王献之送梨帖后跋》、《蒙诏帖》、《兰亭诗》等。
 
7.其他
  孙过庭(约648-703年),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率府隶事参军。唐代著名书法家及书学家。草书最工,法王羲之,出规入矩,寓刚健于婀娜。张怀瓘《书断》称其“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传世墨迹《书谱序》(见图23)既是书学理论名篇,又是难得的草书杰作,为后世习书之法帖范本。
        唐人擅篆隶者,有李阳冰、韩择木、徐浩、史惟则、尹元凯、李隆基等。唐诗人中,雅善书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迹鲜有流传,因此贺知章《孝经》、杜牧《张好好诗并序》等弥足珍贵。
        隋唐墨迹中,名家之作固可珍贵,但敦煌隋人写经楷书《大般涅槃经》,唐人写经草书《因明入正理论后疏》等,均挥洒自如而妙合法度。
 
8.杨凝式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关西老农等,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居洛阳(今属河南)。五代时仕梁、唐、晋、汉、周五朝,唐末为秘书郎,代时官至太子师,故称“杨太师”,卒赠太子太傅。畏于政途之险,常以“佯狂”外示,时称“杨风子”。尝作《题怀素酒狂帖后》诗,中有句云“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全唐诗》卷715),可见其心迹。兴来挥毫,洛阳寺观院壁为之题写殆遍,黄庭坚遍观后云:“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并有诗赞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传世墨迹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韭花帖》(见图24)为杨凝式行楷书代表作,风格凸出,结字独特,变幻多端,点画遒丽,意趣超脱。苏东坡尝赞之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尽扫地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中豪杰。”行草书《卢鸿草堂图跋》奇逸雄浑。狂草《神仙起居法》则纵横恣肆,“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海岳书评》)。
 
(六)宋
1.综览
宋初书家,杰出者有徐铉、李建中。北方金朝以王庭筠(米芾之侄)的行楷、党怀英(资料缺)的篆书为代表。李建中传世作品《土母帖》、《同年帖》,“字形瘦健,始得时誉”,直追晋唐。然而真正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还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 苏、黄、米、蔡
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宋代最杰出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博通经史,才华横溢,词开豪放一派。绘画则为宋代文人画之领袖人物。书法远绍“二王”,中年后“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黄庭坚《山谷题跋》),结体笃实,笔墨润朗,列“宋四家”之首。其书法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开启宋人“尚意”书风。清书家刘墉《论书绝句》云:“苏黄佳气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染尘;笔软墨丰皆入妙,无穷机轴出清新。”著有《东坡集》、《东坡词》、《东坡志林》等。传世墨迹甚多,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书归去来辞》以及《致季常尺牍》、《赤壁赋》、《祭黄几道文》、《洞庭春色赋》、《天际乌云帖》、《新岁展庆帖》、《李白仙诗卷》、《江上帖》等。《黄州寒食诗帖》为纸本手卷,行书五言诗二首,17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汇编》、《石渠随笔》等均有著录,《戏鸿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亦刻入。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此间其诗文书画之成就达一高峰。该帖书于元丰五年(1082年),时东坡46岁(见图25)。章法跌宕,用笔以侧锋为主,凝重而潇洒,“悬针”长笔势如破竹,激情宣泄。“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君门深九重,填墓在万里。也擬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读之,其凄苦状况如在目前。卷后有黄庭坚大字题跋,云“东坡此诗似李太白,尤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后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於无佛处称尊也”,并称绝倒。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山谷、山谷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文章天成,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为苏轼门生,合称“苏门四学士”。长于诗词,开“江西诗派”。书法宗晋唐而自成一家,为“宋四家”之一。其书结体中宫内敛紧凑而外围疏放宽博,用笔奔腾恣肆,左右纵横,如摇双橹,线画之间错落呼应,摇曳多姿。传世墨迹有《松风阁诗》、《书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廉颇蔺相如传》(见图26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篇: <章草>(上)
 下一篇: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
  相关文章
·<章草>(上)
·<章草>(下)
·第一章、书法的表象
·第二章、书法史述略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
·后记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