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中间功劳最大的两人吃,意图就是让他们自相残杀。
勇士公孙接说,“当年主公在桐山狩猎时遇到猛虎,我赤手空拳将它打杀,救主公一命,此等功劳可吃一桃”,说着就拿了一个桃子。勇士田开疆说:“当年主公被敌军围困,我一人两次退敌,救出主公。这样的功劳也可吃一桃”,说完也抓了一个桃子。第三个勇士古冶子说:“且慢。我曾经跟随君王渡黄河,鼋鱼咬住左骖马,拖进砥柱山下漩涡,我潜水逆流追出百步远,又顺流追出几里远,擒杀鼋鱼,左手抓住左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鱼头,觑洪波巨浪,如登平地。像我这中流砥柱之功,该单独吃一个桃子吧?而你们两个,应该分吃一个桃子才对。”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听罢,说:“我们两个的功劳赶不上你,却不知谦让,太羞耻了!生不如死!”说罢,公孙接、田开疆二人竟都拔剑自刎了。看到这惨烈的场面,古冶子说:“他们两位都死了,如果我还活着,是不仁爱;用语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是不道义;悔恨自己的行为而不去死,是没勇气。难道惟独我没有气节,还接着来享受这两个鲜桃子吗?”说完,古治子也欣然自杀了。
三位勇士把勇敢和气节视为生命,结果为了二枚鲜桃,都自杀了。是桃子杀了他们么?当然不是,杀他们的,正是他们自己。离间计也好,借刀杀人也好,总之,只要出现欲求与供应的脱节,数量有了差额,机会有了不均,人与人之间就因为只思占有而忘掉了谦让,危险也就随之悄悄地来临了。
有人说是晏婴公报私仇,刻薄毒辣。有人认为伴君如伴虎,是历史的事实,三勇士虽然勇猛,但终于难逃卸磨杀驴之祸。不管如何,晏婴晏平仲想出的这一计策来,能不会吹灰之力而灭了三士,无疑是抓住并巧妙地借用了人性致命的弱点:争强好胜、死要面子活受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
又有人说,其实用不着两个桃子,用一个桃子就行了。“一桃杀三士”,也是可以的,更为经典。
在此,我接着说,一个桃子也用不着。阴险狡猾之人,是一流的心理学家,他(她)聪明到足以不花费一点点成本,仅仅凭那三寸不烂之舌。他(她)会死死抓住你的性格弱点,在你和你的朋友之间,画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烧饼,然后怂恿你们争抢,让你们彼此猜忌、互相矛盾,甚至反目成仇、大动干戈,待你们彼此隔离、失去交流之后,他(她)便可以单独利用、分而蚕食。
无欲而刚,知足长乐。面对不平衡,不管是几桃几士,只要自己心理平衡,只要不起心动念,谁的阴谋都不能得逞。《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唯其不争,故天下不能与之争”,这话听来虽然似乎有点情绪低靡、不思进取,也有点阿Q精神,或者老生常谈,但的确包含着一种不为常人注意的大智慧。
我不需要
有朋友夸我说,崔自默十八岁以前都在农村,可以说是农民,但从他身上却看不出一点农民的习气。听到这话时,我基本是很高兴的。不过,说到“农民的习气”,是小家子气、目光狭隘、认识短浅、贪图小利么?我不太清楚。
习气,是人天生带来的素质本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说我能脱尽农民的习气,那不是我的后天修为的不简单,而是也许,我根本就不属于农民。我写过一篇《农人告诉我》,是我极为欣赏农民的质朴和直接,而不喜欢市井的委曲与圆滑。
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巨大的阴影里行走,不由得你心理不城府起来,不由得你不渐进圆滑之境。我小时候曾经在农田里劳作过,虽说当时绝对没有今天在城市里的心里的慌失之感,但在暴烈的太阳的照射之下流汗,的确不是什么舒服的状况。所以,我知足。今天每逢在大学里给研究生讲课,我总是提到这种知足和感恩的心态。人应该知道感恩,文艺工作者,坐在书案边,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应该感到幸福。看一眼旁边工地上大早起就开始劳动的民工,这种幸福之感,就能持久一些。人,都是人,只是因为社会分工不同么?当然,没有那种辛苦劳动经历的人,感受不到这种幸福,不会设身处地地想问题,那就无可奈何了。
感受,就是要修心。心失去了感受,没有了情性,一切虽然摆在眼前,就都形同虚设、无能为力了。有些东西,虽然存在,但与不存在是一样的。
很多东西,我们不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我们总在紧张地追逐着,当有机会回头看时,就会发现,当初热烈地追逐过的东西,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甚至是早已经彻底忘却了。难道说幸难,仅仅在追逐的过程中与得到的那一刹那么?家里有很多东西,但不知道放在了哪里,也用不上;有,等于没有,而它们的确占据了我们有限的空间,实际上还不如没有。
为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而急忙忙地追逐、争抢,是人群中发生着的荒唐的事情。“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相当惨烈,三位勇士竟然为了两个桃子,在顷刻间先后自杀,化为乌有,那景象听起来已足以令人震惊。他们三个,需要那两个桃子吗?没吃过桃子吗?似乎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虚荣、面子,或者好听一点说,是道义、气节。难道说,生还不如死吗?
天底下,只有两件事算得上是大事:第一件,生;第二件,死。除了生和死,其他的事情虽然在当时看似重大无比,但转眼成空,全都是一些枝枝节节罢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苏东坡的豁达,帮助他度过很多心理的困难,给予他无上的快慰。
“我不需要”,面对很多事情时,我希望自己能说出这句话。因为我看到,很多人为了不紧要的东西,瞬间招惹出巨大的麻烦来。忙中出差错,亟亟于事物,便可能有岌岌之危险。疾者,疾也,可不慎诸?
龙也什么也不像
——关于我的随笔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