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农村生活经历,对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是别人不具备的。
国画作品没有一点寓意,当然不是好作品,但是寓意太着相、太肤浅,也不是好作品。国画作品不是漫画、连环画,更不是哲学插图。
“给一点同情的掌声吧。”
“一字为师,终生为父”,需辨证而客观地对待。倘若“一字之师”也可为父,其父不亦过多乎?为君子不齿。
哲人啊,你是思维没辙的人。胡思乱想,足以惊“哲”。
“学问须验证于人伦事物之间,出入食息之际。试思尔等此番何为而来?能无愧于所来之意,便是学问实际。”——明·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有学而不能移性易习,不算有学,苟一言不如意,即以声色相加,此匹夫也。
虽或有所学,然不能行之而益生,不算有知。樵者有歌曰:“离山十里,柴在家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但求放心,更方便生存,是学问之初衷。
明道理,做好人,是道理所在。改变习惯,自日常事物始,洒扫应对,以除其惰傲。惰傲既除,则心自能虚,理自能明,于容色词气间,无乖戾舛错。
信是银瓶秋水满,当知圣域素心长。
没文化,但喜欢文化、喜欢表现文化,总比虽然有文化、但表现得没有文化,要好得多。
阅历就是学问,讲究就是文化,认真就是力量。
做生意需要学问,不需要文凭。
为人处事,无器之用,需虚实相间、相得益彰。
以利起意者,倘利不逮,其事必坏;不以利起者,名既成,持既久,利亦随之。
有了温暖,就只有春天,没有秋天的寒冷,树叶就不会凋落。
讲感情,既而讲道理,最后回到讲感情甚至情绪、性格。很多行为,不是品质的问题,而是性格使然。
妓女生存在哲学的第一线,用身体实践生存的意义,她们的哲学体验是用屈辱和眼泪换来的,她们的生存行为很辛苦,她们不淫荡,她们不是情愿的,比起那些情愿地卖弄灵魂的荒唐者,要高尚的多。
幸福,是用糊涂换来的。
“像花一样”,言下之意就不是花。“你是世界上最像人的人”,接受或者否认这句话似乎都不合适。骂人不带脏字,是水平。
人之不通泰,乃因遇事而太不通之故也。
虚心,实体。
“本分”二字,特别难得。增一分本分,便多一分本事。
复制别人可悲,复制自己更可悲。
命运——性格——习惯——惯性。脸皮、心理素质,这些阻尼系数的修正,是修养身心的主要可行的渠道。
读书之法,在于一以当十,反复咀嚼一种,在实践中验证,也可以读很多书,从侧面“印证”实践之不足。
真假学问,自己是冷暖自知的。不关系自身性命和生存状态的东西,都不是真学问。表面上眉飞色舞、夸夸其谈,背后却艰辛无比、痛苦不堪,那他的学问也只是隔靴搔痒的。
眼界越大,胸襟越阔,而得力着手处,却仍要细致、收敛。
“以约失之者鲜矣”,约束自己,恭敬谨慎,没有坏处。情绪化,容易失礼。
帮忙之事,往往越帮越忙,悠闲之事,却往往效果颇佳,如何调整两者的比例关系,是学问,也是自省生存状态的一个指标。
做编辑而没有水平,却自以为是,任性地随意地更改或者判断一般作者的稿子,可是遇到所谓名人名家的稿子则又亦步亦趋、盲目崇拜,是等编辑最为可恶。
时间不是抽出来的,而是挤进去的。
如果谁跟你说他很忙,没时间做你的事,那一定是你的事对他还不够重要。
人都愿意锦上添花,追捧名人,于是名人不堪重负,架子不得不大,于是遭到非议,看来彼此都有问题。
谁愿意付出最初的努力,来培植和包装一个新名人呢?这大概是借势总比造势要容易一些,而都愿意投机取巧之故吧。
要注意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两个问题的区分。杂事太多,就耽误很多想法和战略意图的实施。要拒绝很多枝节的事,有主线,以长期的、有效益的事情为主,抓住,小事则可以得过且过。
不是说人多就能干成事,用得上的才是人才。安排事情要细腻、细节、具体。
事情,也要区别开来,“事半功倍”的事才是正经事,很多事不值得细干,点到为止。寻找并挑选那些起到催化剂作用的事情和环节,首先处理,处理好。
总共33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