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天人辨析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庄子·杂篇·天下》
崔:“天人合一”是我国儒学和其他国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李:是的,近年来学者们对“天人合一”的谈论甚多,2004年科学界与国学界还为此引起了一番争端。
崔:但是基本上还是一个概念的辨析问题,产生歧义则发生争端。
李:导火索之一,据说是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1923-)在“2004北京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杨先生认为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包括归纳法和推演法。中华文化受《易经》的影响, 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有归纳法,但没有推演法。《易经》对中华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崔:中国传统学问中,文、史、哲是不分的,很多具体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关联,没有明确的边界区分。所谓归纳法与推演法,其实也没有明确的区分,这在中国传统学问中尤其如此。《易经》中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但这种哲学思维方式的产生,也同时体现在同时期不同的经典文献中。解读传统需要辨证的态度,不能一律。
李:杨先生认为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比如天人一物。《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也就是说,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受《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和复杂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和复杂现象,这两者(天、人)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
崔:真理,都是如此的简单!
李:归纳法和推演法的兼备,是西方近代科学的本质特征。杨先生的本意,也许只是对学术界的一个善意提醒。他也承认“天人合一”的内涵不止是内外一理,而是远超过内外一理的。从“天人合一”产生的“天人和谐”观念,对中国传统思维与社会的影响,比因为植根于“天人合一”而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影响还要重要。
崔:我有同感。杨先生不过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和科学理念,就事论事,希望警醒国人罢了。当前,能够这么大视角地观照问题的学者毕竟是少数,一般人只能以管窥天。在神州大地上,中国没有发展起来近代科学是一个令人惋惜的事实,那是文化与历史传统的综合因素所致。
李:善意的批评,胜过虚假的恭维。对于“天人合一”,我们不妨追本溯源,辨析一下这个概念。
崔:好啊!我非常愿意做的学术事情就是概念辨析。概念,作为语言的基本因子,离开它就没有了思维活动,它几乎是学问和学术的全部内容。
李:传统文化典籍中,“天”是什么,“人”又是什么?我想,“人”应该是指芸芸众生,一般的人,普通的人,
崔:这个应该没有太多的争辩。
李:“天”的概念,则相对复杂。“天”,到底是天空(sky),还是天帝(god),还是天命(destiny),还是天然(nature),还是天理(law of nature,即自然法则),抑或是其他?
崔:“天”,学术界有所谓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感应之天、义理之天、人格之天等分类。根据史学与考古学,中国在周以前,“天”的概念并不发达,盛行的倒是“帝”的概念。
李:“帝”,带有主宰人命运的意味,迷信的色彩浓厚。
崔:周时,“帝”的概念为“天”所替代。“天”虽然似乎还执掌人的命运,但是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到孔、孟、老、庄,天的意义已有了越来越强烈的哲学意味。
李:自然之天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的抽象,这个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阐述得最为彻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崔:对,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这也是指自然之天。
李:自然之天,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崔:是的。孔子还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这是命运之天。他又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这是义理之天。不管怎么细化地辨析下去,反正“天”这个概念,既有完全客观的唯物的意义,也融合进了主观的精神的内容。
李:看来,在孔子心目中,“天”是一个有道德倾向、与人不可分割的天。
崔:这便是中国哲学的特色,没有绝对的唯物与唯心,没有绝对的客观与主观,这两方面总是融合着的。
李:这就有点意思了。西方学界流行“东方神秘主义”的说法,可能与此颇有关联。
崔:这正是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分野。再举两个儒学经典的例子。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子思的后学孟子进一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
李:西方的“上帝”与中国的“天”应该有相通的内容。
崔:当然,只要是地球上的活着的人,他对于不可知的形而上的存在的思考,都应该是有一致性的,总得有一个概念来表示它。用天、帝、上帝、神、存在、形而上,等等,都一样。
李:这也许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复杂的根源之一。
崔: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有其更远的源头,只是文献资料久远,较难考据。《易经》即《周易》,旧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另一说法是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易经》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代表作。
李:《易经》通常被归入儒学典籍,列“六经之首”,对吧?
崔:对。《易经》问世之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哲学,特别是作为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天人合一”论,就此成型。
总共3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