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 正文 站内搜索:
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6:40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21812次
 
[ii]。传统的知识似乎已经饱和,没有创造力是溶解不进去的。在中国画历史传统已然精彩纷呈的坐标系里,傅抱石与李可染能够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
三、笔墨特征
研究,需要具体而微、注意细节,才可能窥得奥秘。研究中国画的细部差异,必须从笔墨符号开始。笔墨是显示中国画家艺术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墨功夫与物象浑然一体,共同组合成艺术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艺术语言。
笔法与墨法,虽体用有所分,但实合二为一。笔法,通过墨法来实现;墨法,通过笔法来显形。“山川气象以浑为宗,林峦交割以清为法”[iii],倘不深谙画理、稔熟笔墨,何以辨“浑”与“清”?画的雅俗,也与笔墨有直接关联。中国画大谈笔墨,是因为笔墨其趣味与韵致可以作为独立对象来欣赏。有笔亦有墨,是为有笔墨,为画中极品,亏其一则大次一等。所以画作的赏鉴,也以笔墨为最先,舍此则失之。力、巧、神、胆、学、识,尽在其中,有所蕴藉,有笔有墨,有韵有趣,潇洒风流。
傅抱石与李可染,共同之处都在于掌握了中国传统笔墨的内质,能够笔墨统一无碍而不疏离。在纯正的笔墨基础上,傅抱石与李可染都有高追求,开始讲究笔墨之外的意、象、气、韵、趣、情、态,也正是因为把这些概念联结起来,使得他们的画作生发出更多的审美理想。中国画注重人的因素,出于人工而合于天趣,才更有价值。不见用笔的画,是不称其为画的,今人有吹、冲、喷、泼、印、揉等术,乃是不知画中之墨当由用笔而出。至于泼墨之法,如唐时的王洽,如《宣和画谱》所记述的,善泼墨成画,却是因象而加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为山为石,为林为泉,自然天成,烟雨惨淡,而不是一塌糊涂,不见骨法。无论是傅抱石还是李可染,他们的笔墨实践都是对传统与前人的一次反动。傅抱石的“抱石皴”纵横挥洒,痛快淋漓,绝非不知理路,其泯灭笔痕、脱略形骸,恰得氤氲混沌之象,是求言外之意。李可染的层层深厚,也不是笔墨的拖沓繁冗,而是惟形质为追求,是以形媚道。
傅抱石的山水画大气淋漓,壮丽沉雄,画多用皮纸,劲毫破笔散锋,章法不落常套,水﹑墨﹑色融合一体。他擅画风与雨,他独创的“抱石皴”法,动作看似简便易行,却需要深湛的造型功夫与笔墨技巧,更需要丰厚的文化学养和深邃的精神境界作为铺垫。在布局上,他常取山腰作为描绘的重点,烟雾缭绕,顶峰则常伸出纸外,不作大面积的留白处理,使画面气势磅礡。一幅巨作就是一篇“大块文章”,需要惨淡经营。他作画时解衣磅礴,猛刷猛扫,如闻疾风瀑雨之声,在大胆挥洒之后,细心收拾,于蓬勃生机之中见率真与精微。他在山水中布置的点景人物,虽然身材不高大,但眉目清晰,神采焕发。他的人物画则自成一格,题材多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以传统中国画艺术为母体,吸取外国画法之长,以过人的聪敏最终打造了一套自家的炉锤。傅抱石改变了传统国画勾勒皴擦之法的模式,彻底颠覆了甜俗萎靡的习气,展现出一种振奋蓬勃的活力,为近代中国山水画创新开一新途。
李可染的西画学习经历,对他的国画山水的创新至关重要。他的山水画勾勒用中锋颤笔,皴法则用笔肚侧锋,层层叠加深入,甚至把宣纸擦破了仍嫌其单薄而不够厚重。他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逆光造景,创山水画黑、满、崛﹑涩、重、亮的特色。《树杪百重泉》、《夏山滴翠》、《千山响杜鹃》、《林茂鸟竞归》、《雨后瀑声喧》、《人在万木葱茏中》、《万山红遍》等作品,笔墨腴润而苍劲,干笔不枯,湿笔不臃,重墨不浊,淡墨不薄,层层叠加,黑而亮,不着色而墨分五彩,笔情墨趣,光华照人。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华生客慧。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iv]先精微而后可以狂放,至熟练而后可以传神,问傅抱石与李可染,亦当如是说。痛快而不吃力的实现,是最大的成功。熟练了,驾轻就熟、举重若轻,用力虽少而见效最大。熟练至极时,如形影之随,如声响之应,乘奔腾迅,绝无间隙。写生与创作的大量实践,使傅抱石与李可染得以具体实现自己的笔墨追求,他们的用笔与用墨虽然有速度与力度的不同,但都是在刻苦实践中的悉心揣摩,总结出的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傅抱石与李可染的用笔,虽然速度不一样,但都是很有力度的。力度,来自于准确。一条或快或慢的线条,需要具体分割到局部的切片来观察;快与慢不是区分用笔好坏的标准,快慢之中各自有自己的节奏、韵律与力度,搭配得当,就是好线条。譬如做文,所用文字没有好坏之分,只在如何把文字组合与搭配起来,这才是学问,才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的“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而枚皋、曹植、祢衡的“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无论是长、短还是快、慢,要做好都不容易,所谓“难易虽殊,并资博练”[v]。熟练程度制约着的艺术创作的快慢,反映出的问题更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都需要“博练”;否则,没有这样一个熟练的条件准备,“学浅”“才疏”,必“空迟”“徒速”。艺术创作的刹那,应该看上去很轻松、愉快,虽然这种技法是通过艰苦劳动而获得的。完美的作品,也应是一挥而就的,要获得这种超凡的技巧。只有再再熟练;知其妙,才可以享受其妙,游刃有余的超妙之感,是一种高峰体验。
笔墨的厚重,不来自于手臂的使劲或者墨色的浓黑,而在于用笔落墨的简捷、确切、中肯、到位,此理需明。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论作词标举出“三要”,即“重、拙、大”,借用来研讨绘画艺术,更有意趣。重,即沉着凝重;拙,即郁勃朴拙;大,即境界广大。李可染与傅抱石的笔墨,可以说都有这“三要”。厚重与沉稳,以画面气息的简净渊雅为物质基础和视觉因素。用笔毛糙油滑,致使画面气息浮躁流俗,清末画家中不乏画手,然多气格不高,此为病根之一。颜真卿所谓“屋漏痕”,正是道出用笔的凝静与圆融、厚重之意。“纸犹石也,笔犹钻(錾)也,指犹锤也” ,“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包世臣《艺舟双楫》),锋一着纸,即需转换受力方向,笔得势则锋得力,行处皆留,留处皆行,这般感受,如果没有笔墨实践中的悉心揣摩,是难以明白的。
李可染用笔缓慢,是老辣;傅抱石用笔迅捷,也是老辣。用笔迅速、快捷,不等于浮躁、油滑,而用笔的缓慢、稳重,也不等于迟滞、臃肿。中国画讲究以书入画,横空而过,极有质感。“笔墨相得则气韵生。”[vi]有笔有墨,劲挺而含蓄,同时也有着时间与空间性的意味与暗示。线,虽然是瞬间的一挥而就,却有着永恒的动感与张力。线条质感的极致,在于透露出生命般的活力。大量的笔墨实践,就是要获得这种不温不火、刚柔相济的感受;或者老笔纷披,或者润笔掩映,惟识者能妙悟毫端理趣。“落笔细虽似乎嫩,然有极老笔气,出于自然;落笔粗虽近于老,然有极嫩笔气,故为苍劲者,难逃识者一看。”[vii]笔墨的有“老”“嫩”,还有天成的与做作的,这是笔墨的微妙体验。“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靡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viii]“老重”与“轻靡”之分别,微妙之间,过犹不及。
用笔的油滑,不等于流畅;笔墨构图的臃塞,不等于丰富。线条的由技而进道,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用笔若疾却涩,含蓄、厚重、朴拙,一如严沧浪论诗词所谓“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一曰优游不迫,二曰沉着痛快”[ix]。“沉着痛快”四字,为论书者所特重,“沉着”与“痛快”,须辨证施用,不可偏执,诚如丰坊《书诀》所谓“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繁芜而油滑的笔墨,与简净而塌实的笔墨,相去甚远。西人如波洛克的“滴墨舞”式的滴色主义和行动绘画,号称把握了这些艺术运动的含义,已使艺术领域出现了一种“酒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篇: 关于“心裁”答客问(10)
 下一篇: 中国山水画小论
  相关文章
·关于“心裁”答客问(10)
·关于“心裁”答客问(9)
·关于“心裁”答客问(8)
·关于“心裁”答客问(6)
·关于“心裁”答客问(4)
·关于“心裁”答客问(3)
·关于“心裁”答客问(2)
·关于“心裁”答客问(1)
·关于工笔画的几点思考
·崔自默著《章草学》目录
·再读董其昌
·“就书法谈书法很无聊”——答文化报记者问
·书画真假之“辩”
·禅画刍议
·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