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正文 站内搜索: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9月29日 10:30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7839次

 

 

3.“无可无不可”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46]《论语》中的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八大山人之宗教观、处世观以及美学观,有重大意义。

  

 

3.1  惟学惟一

中国的人文基础,向来是问学之道,而不是宗教。筑基于儒,成就于佛,浑化于道,八大山人打通三教,其脉络是浑沦的,不能确分;有理无宗,有学无教,是八大的宗教实践,他越来越脱略形式,越来越落到实处、平易处、简便处。

 

宗教对于八大艺术的影响,虽然不像元时赵孟頫那样直接地在绘画题材上体现出来[147],但却全面地影响了他。儒家的信条,根深蒂固地左右着八大的生存观念,道家的方法随时随地启发着八大的处世方法,而佛家的思想则具体而微地影响着八大的艺术模式。八大的艺术,是其贯道之器,是其对理的问求、对学的体验。

 

“学”与“教”是不可便分的。即便儒家,其“中庸”理论“差不多是一个完整的宗教体系”[148];而“伦理”,亦有“宗教之用”,“中国以道德代宗教”[149]。只是人们更愿意更习惯地接受“儒家”或“儒学”的说法,而不称“儒教”。说“三教”,是以宗教信仰观区分之,而说“三学”或“三家”,则以思想派别来分类。中国的学问,大体可以文、史、哲三类概之,代表并融合了美、真和善三元素。儒、道、佛三学,互融互合,对中国的学问影响至巨至细。

 

儒、道、佛三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各有相当势力,北周时出现“三教”之称,至唐则普遍认同于朝野上下。“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更为不易之论”[150]。将三家之学融合起来,的确产生了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与文艺理论。如著《文心雕龙》的刘勰,既为儒生,又曾到定林寺“吃教”,“博通经纶”[151],故其立论,能在“宗经”理路上[152],既赞《老子》为“百氏之冠”,又务求折衷,除融合三学之外,还兼收法、墨、名等家,故“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153],通渠而贯用。

 

东汉学者的“游谈之风”,至于魏晋而变为中国文化史上很有趣味的“清谈”[154],此既是一时之学术风气,又是一个集体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思想家乃至艺术家们握麈清谈、挥斥方遒,视名位财利如粪土[155],陶醉在幻境中。玄学的兴趣不是神异,而是痴情于奇思玄想,于是为新儒学与禅宗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156],俗人听骗不听劝,对奇怪的东西容易接受。佛教的初期借助了巫术咒语等怪异趣味来惊世骇俗,渲染不可思议的事情[157]。印度文学借助志怪之风,“谬远荒忽、怪诞离奇”[158];这也的确容易被民众接受并迅速流布。佛教能最后征服人心,则是抓住了人类内心潜在的一种困惑和信念,如寄托来生、脱离苦海、达到彼岸[159]。中国志怪文学早在先秦已臻其盛,故接受这种外来的“志怪”也不费力气。最初以道术面目流布的佛教,至于魏晋,正好与当时的“玄风”同气相求。文化的渗透力最大,文人士大夫接受了,整个社会民众中便扎稳了根。“斯文之作,有补于宗教”[160],其实士林的加入是一种必然,因为译经和解义等环节都需要士人阶层的参与,深谙儒学与道学传统文化的学者们,在研习佛学体系的同时,批判地接受,汉语佛教化词汇日益增多,同时也把佛学中国文化化了。此时的佛学,“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161]。“此固可见东晋佛道门户之见不深,无大抵触,实因当时名士好玄学,重清谈,认佛法玄妙之极,而名僧风度又常领袖群伦也”[162]。其间,名士与名僧交往,又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晋、宋以来,有道林、道安法师、休上人,所游者则谢安石、王逸少、习凿齿、谢灵运、鲍照之流,于是,佛法与儒典、道学雕理入神,“自得为和”[163]

 

佛教以“学”的面目出现,遂与儒和道之外另立门户。隋唐之季,佛教兴盛,于皇室与官僚阶层势力之外,多出一个强大的僧侣集团,在经济和思想上对社会形成了威胁,于是开始受到批判和贬抑。“这种矛盾把出世的高僧与世俗的贵族都号召到卑鄙的经济战场上来”[164],此说虽激厉,但从侧面显示彼时佛教的发展势头。宗教的存在,除社会的实际价值之外,便是纯粹的精神理论意义;文人之崇佛,大抵从后者考虑。韩愈从社会功利角度出发,斥佛“伤风败俗,传笑四方”[165];韩愈此举,亦为后人非议,若包世臣[166]等,大抵指责韩愈疏于佛理;但从韩愈有关禅宗的信札中,可知其斥佛决非纯然的意气用事[167]。在对待佛的观点上,柳宗元似更客观,亦对韩愈做出了合理的评价与支持[168]。至于宋代,苏东坡对为僧之道提出具体要求,即“笃志守节”,也就是敬业,否则“其中无心,其口无言,其身无为,则饱食而嬉而已,是为大以欺佛者也”[169]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篇: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相关文章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道日损——跋
·《为道日损》序 ——范曾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摘要(中英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学术创新情况概要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一)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二)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