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对话 > 正文 站内搜索:
《此岸彼岸》第6章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2日 12:55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2887次
 

 

 

6-2 暗淡蓝点

整个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小点,而我们自己居住的地方仅是它的一个极小的角落。

 

——(古罗马)奥里利厄斯(Marcus Aurelius)《自省录》卷4

 

 

 

李:上次我们的对话,谈到了宇宙的创生与终结、星系的起源与演化。今天,让我们把视角转回到我们的家行星——地球。

 

 

 

崔:对,我们的“家”。

 

 

 

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成员。普通,我想是指地球的轨道和大小;特殊,那是因为地球上有生命,而且还有高等智慧生命——人类。

 

 

 

崔:把自己置身在宇宙里看地球,太可怕了,它那么渺小,又那么脆弱。

 

 

 

李:是啊。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其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和无数小行星、100多颗卫星(包括月球),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

 

 

 

崔:太热闹了。听说天文学界对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论和怀疑。

 

 

 

李:因为冥王星太小了,轨道也很反常。20043月,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之外的另一颗小行星——塞德娜(Sedna),其大小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于是新的一轮争辩开始了。有人建议将塞德娜归入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又有人建议将冥王星逐出大行星的行列。

 

 

 

崔:热闹。但最后结果还是得维持现状,毕竟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九大行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叫“习以为常”,很多社会事情都是如此,科学问题也如此。

 

 

 

李:确实。在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半径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高;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

 

 

 

崔:研究这些以便将来我们移民到那儿。哈哈。

 

 

 

李:咱说地球。地球是一颗不能发光的蓝色行星,其外观像一个椭圆球,最主要的成分是岩石,约71%的表面是水,29%是陆地。这颗行星有较稀薄的大气层,主要组成是氮和氧。因为拥有充沛的液态水,地球维持了种类众多的生命形态,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

 

 

 

崔:关于地球的生命形态,我们在第一章的“智慧演进”中提及过。生命,已知的别的星球上没有,这的确独特,也很奇妙。

 

 

 

李:地球,顾名思义,是圆球形的。不过,人类对球形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科学探索过程。从很久以前开始,人们就一直虔诚地认为地球是平的、方的。

 

 

 

崔:《周髀算经》说:“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天圆地方,古人将所知的世界称为“天下”,并自以为是住在天下的中心,“中国”的名称也由此产生。“南方无穷而有穷”“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南,越之北是也”,“天下”的概念显见。

 

 

 

李: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海洋都是平的,而天空是圆的,太阳神每天驾着马车把太阳从东向西拉过天空,夜里再从地下拉回东方。

 

 

 

崔:看来古代东西方的人们都想到一块去了。有趣的是,那时古人还想像,如果地球是圆的,一切物体都会从地球表面滚落下去。

 

 

 

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500)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提出朴素的球形大地理论,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篇: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下一篇: 《此岸彼岸》第9章
  相关文章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崔自默在波士顿与文怀沙翁一起访问哈佛大学及各博物馆。
·【默语】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水墨味》杂志崔自默访谈录
·《崔自默“画外话”》(1)“画马说”
·崔自默vs姚传玉--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艺术跨界”对话——崔自默vs舒楠
·世界与视界——关于“默纸”的问答(6)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默纸”与默观——关于“默纸”问答(5)
·“默纸”与解脱
·撕画的困惑
·关于“默纸”的问答
·关于“默纸”“默画”的对话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与一个老学究的对话——关于学术成绩及其他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