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书法史 > 正文 站内搜索:
第一章、书法的表象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4:30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5043次
 
 
2.墨
墨,也是中国文化产品中的尤物,它的发明使用,至少不晚于殷商时代。史前的彩陶纹饰,如山东龙山石器时代遗址的墨色陶器,以及河南殷墟的墨书待刻的甲骨文,都足以证之。
当我们第一次看见敦煌汉简上的墨迹时,在惊叹于汉人书法雅健多姿的同时,不得不对当时的用墨产生好奇。同样,在一些出土的汉墓遗址去参观时,我们会发现墓穴拱门的石头上,有用毛笔书写的记号,那墨迹依然如新。逾数千年而不坏,墨之神奇如此。
人工制墨发明之前,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均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作为书写材料。至汉代开始出现人工墨品。墨的制作,有松烟和油烟两种。《天工开物》记载:“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猪油烟为之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之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两种墨中,以松烟墨为普遍。历代制墨高手名家,不乏其人,各有绝技。墨之名称,亦琳琅满目,如桐华烟、漱金墨、再和墨、漆边墨、李墨、仲将墨、断金碎玉、紫霄峰墨、玉泉万笏、南海松烟、豹囊丛赏、五百斤油、墨妖、天瑞、金不换等等。选墨,有所谓看、敲、闻三步骤,即看其细腻,敲其清脆,闻其香气。
墨汁的生产开始于清光绪年间,它方便省力,但书写效果远不及磨墨。现代有讲究的书画家,大多使用磨墨,有时也搀杂使用。
3.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发明以前,书写记事工具经由陶石、甲骨、钟鼎、简牍、缣帛等,或不便于书写,或造价昂贵,直至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陆机《平复帖》即使用西晋时麻纸。至宋代,造纸工艺发达,著名者有“澄心堂纸”。
清胡韫玉《朴学斋丛刊·纸说》有记:“胡侍珍珠船云,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故名‘宣纸’。而泾县所制尤工。今则宣纸惟产于泾县,故又名泾县纸。”宣纸的特点,是着墨凉干后便定型,虽水浸而不变,可经千年,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纸主要分为生纸和熟纸两类,生纸吸水墨快,熟纸则慢。宣纸名目繁多,如玉屑纸、罗纹纸、蚕茧纸、染潢纸、金银花纸、葵笺、薛涛笺(芙蓉皮纸)、匹纸、凤翔白麻纸、高丽纸、凝霜纸、粉蜡笺、金粟笺、梅花玉版、毛边纸等等。
宣纸,是专为中国书画艺术而存在的。一张书法,倘若不是写在宣纸上,而是在印课本用的一般纸张上,那么,即便出自名家之手,其收藏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现代人,已无千年之想,别说千年,似乎百年后地球将要消亡,所以在物质材料和工具上首先让人失望三分。再比如装裱术,古人何其讲究,其工艺流程何其复杂,而今人用快速装裱法,用塑料纸、电熨斗沾上,损坏字画本身而不顾;再看那卷轴,古人有玉、瓷、木等优良材料,现在人聪明,偷工减料,轴用纸桶,里面灌的是土。简单是简单了,便宜也便宜了,然而彻底令人伤心惨目。
 
4.砚
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曾发现一套原始陶器彩绘工具,其中即有一方有盖石砚,砚面微凹,可见,砚台的使用最少有五千年历史。
砚,又名砚台、砚池、墨池,为磨墨之用,根据其质地的不同,可以分为陶砚、玉砚、水晶砚、木砚、漆砚、纸砚、瓦砚、铜砚、瓷砚等,以细腻、发墨为上。砚,不光为了磨墨使用,其本身的价值历来亦被优先考虑,到明清之季,砚台更受尊崇,有的纯属书房供物。
各类砚中,以石砚为上,其尊卑品第,又以石质而定。最名贵者为端砚,其石有优劣,据质地有火捺、天青、青花、石眼、翡翠、鱼脑冻、蕉叶白、冰纹、金银线等名石;石又因所出之坑不同而不同,名坑有所谓龙岩、宋坑、梅花坑、坑仔岩、麻子坑。唐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诗句赞之。
端砚、歙砚、洮河砚、红丝砚,在宋代即合称“四大名砚”,因红丝砚罕见,后人便以澄泥砚代之。歙砚有罗纹、眉子、龙尾、金星砚等品类。此外,有山东鲁砚(包括徐公砚、淄石砚、田横石砚、金星石砚、龟石砚、燕子石砚、温石砚等)、浙江西砚、青海贺兰砚等几大类。
 
(二)其他
    在古代的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之外,还有与一些必备的配套器具。
    明代屠隆《文具雅编》中列出四十余种文房用具,如笔架、笔筒、笔洗、墨床、墨匣、镇纸、水注、砚滴、砚匣、印章、印盒、笔掭、臂搁、诗筒等。
 
 
 
(崔自默/文)


总共3页  
1  2  3  
 上一篇: <章草>(上)
 下一篇: 第二章、书法史述略
  相关文章
·<章草>(上)
·<章草>(下)
·第一章、书法的表象
·第二章、书法史述略
·第三章、书法的学习
·第四章、书法的认识
·后记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