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正文 站内搜索: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9月29日 9:5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4481次
 

回南昌老家后,八大继续佯狂近一年,57岁娶妻后即安居城西埠门,开始创作大量作品,并卖画为生,过起了“隐”的生活。

 

八大这一“隐”,乃造就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59岁(1684年)始,“八大山人”这一耳熟能详的题款问世[102]。关于“八大山人”这一名号的来源,说法不一[103],其中尤以出自《八大人觉经》之说最为可人。不管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可以断言,当八大此际复读“世间无常,国土危脆”[104]之句时,其感动与体会当是无法形容的。一切一切都无常,什么是永恒呢?

 

76岁,八大居“寤歌草堂”,“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105],独宿空斋、抱影而寐,直至80岁故去。“书画流传名姓隐,云山啸傲遁藏肥。”“学高中垒,才美协律。生不逢辰,凤隐龙蛰。自称山人,心伤无耶。不名不氏,惟曰八大。”[106]

 

19岁(1644年),八大山人即随家迁居新建县洪崖山避祸,次年即开始隐居奉新山中,尝试了隐居者生活:“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107]。八大的隐,动机比任何人都纯,甚至没有动机,乃不得已,一开始就注定其本质的“真”;他没有任何做样子的必要,也没有任何观望的可能,他与“一队夷齐下首阳”[108]的机会主义是丝毫不沾边的。“采薇”之志,是深根于八大心底的,所以对于八大而言,真正的儒名儒行他是欣赏的,而对韩愈所讥骂过的“墨行儒名”的欺世盗名之徒则是嗤之以鼻的[109]

 

“南山之阿,桂树婆娑,云嵯峨。下荫连蜷旧柯。秋思渺渺秋风多。王孙不见,扳援时寤歌,岑寂空山,良宵月华”,“人间岁月,惊心易蹉跎”[110],这首名为《反招隐》的词,拿来揣摩八大的隐居心境,最为切合;“扳援时寤歌”,八大以“寤歌草堂”名屋,当有此“隐逸门”之妙缘。八大喜画小鱼,环顾茫茫、无靠无依,“到此偏怜憔悴人”[111];那鱼也的确有几分木讷,算是他的自我写照。“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终观之,戚戚然,吾之感于中也。”[112]他不停地画,从自怜身世到排遣适意,世俗之乐、我已无缘,相忘江湖、离忧嗟叹,思君人老、此心谁与言。鱼之外,八大喜画水仙,那则是处士清高的象征之物。看《杂画册之一》[113]一作,水仙摆放的位置与造形表现,既是章法上“计白当黑”的需要,更是这种象征的最佳外现:后面和上面是山石,烘托出水仙的孤独之感;这时的水仙,恰似那“南山之阿”的遗世幽居的“王孙”,顾影自怜[114],任凭春流迅波,蹉跎远逝,其寂寞孤独,栖迟素心,荒忽淹留其奈何。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15]。隐者,与遗民和逸民一样,是中国社会历史上独特的人文现象。“隐”,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和精神信念,是不得意而又孤傲的雅士文人们一个象征性符号;独特的“隐逸文化”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审美标准与文化人格的变迁。天下之习,皆缘世变,而一时代之社会风气,必波及彼时之学术思想。汉晋南北朝之际,经学名教式微,老庄玄学兴炽,儒道之外更有佛家鼓荡交流,于是士大夫整体自觉、集体兴奋,从文艺思想到社会态度;于是,傲俗、清谈、任诞、逸乐、养生、避世、归隐等等,蔚为壮观,其中“隐”,是中国文化以及艺术发展链条中特璀璨的一环。

 

“隐者”,是另一种模样的“饮者”;饮者沉迷于酒,而隐者则浸泡于山水林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116],逃离宦海浮沉,既隐矣,了无冠冕之累,而多山水之亲。“世宁有知我者哉”[117],我一个隐逸山林、与世隔绝的鄙细之人,谁知我是谁,山人好言山林,不得已耳;人皆轻我,惟山林重我,捧杯晤言,日高风远,相与厮守,何其快慰,倘若“失身”,又有何脸面再见山林耶?

 

对待山林“小隐”的态度,似乎从来就有不同看法,赞叹固然有之,但以为“不足多慕”亦有之[118]。终归,让风流名士放弃世俗的热闹而在山林深居简出、过禁欲的生活,是不容易的[119];于是作为“大隐”的“朝隐”[120],临世濯足、跨世凌时,成为最高明的手段。倘若“大隐”与“小隐”不必择一而就,那么当然在仕与隐之间摆荡,入而能出、出而能入,最为“两全”、“吉且安”,于是,“中隐”[121]遂为多数人所钦羡,成为一种最佳选择。至于“廷隐”、“禄隐”之谓,无非都是企图实现“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的“君子之道”[122],可惜那大多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已。赵孟頫便是一例,当他结束遗民身份后,其“仕元心态及个性心理”[123]是复杂的,他屡仕屡隐、身心交瘁,林泉之志是难以丢失的,此足见扎根于儒家土壤的中国文人的行为规范与精神依托之所在。

 

“老庄告退,山水方滋”[12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25]。烟霞痼疾,泉石膏肓,“隐”对中国的“山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的山水诗与山水画,充盈着对自然的最真切的温情与最莫名的崇敬,一颗寂寞的心与遥远的造化息息相通。“远寄冥搜”,“驰神运思”,“俯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126];画中的山水,是诗心、是性灵、是道理,是升华了的认知;这时的山境水情,所展现的已非一般意义的山水记游,而是不可端倪的意象山水,在主观的“玄览”之下,有了“神趣”

总共3页  
1  2  3  

 上一篇: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相关文章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道日损——跋
·《为道日损》序 ——范曾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摘要(中英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学术创新情况概要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一)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二)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图片推荐
《艺术沉思路》清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崔自默画话《二十四节气》
·崔自默先生作品在北京瀚海2019春拍再创..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