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似乎不是一个太受欢迎的词。任何“不受欢迎”的,大概也只是基于传统的习惯的认识与观念。“放任”,与“约束”对立。说放任自己,不如说约束自己让人认同。精神生活的成本最低,有时甚至是完全免费的,而享乐的层次却最高。“崇高”,就是指精神生活的丰富,一个人脱离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的物质生活阶段,能思考精神的问题,过精神的日子,是最享受的时候,也是他实现崇高的时候,这时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否则,何为“高”呢?
最大的批评是漠视,是置之不理,是不屑一顾,而不是郑重其事地批评它、关注它,想改变它,是难上加难。
不公平,即公平;你认为不公平,只是你认为的不公平。不合理,即合理;你认为不合理,只是不合你的理而已。夏天炎热,冬天寒冷,不公平吧?不合理吧?但是,这恰恰是天地之公平、天地之合理。庄子有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正是这道理,不用细说,无需议论,更不容怀疑。否则,假如夏天不炎热,冬天不寒冷,就没有了四季的分明,万物也因此失去了休养化育的机会,哪里还有春天?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没有了大公、大理。
有了好人的好,便显出了坏人的坏。好人不喜欢坏人,坏人也恨死了好人。好人处处想把事做好,怕得罪人,谨小慎微,难以实现“心无挂碍”的境界;一旦受到坏人的攻击,便不平衡,觉得做得好不应该受委屈受误解,不应该受暗算遭陷害,于是气得大病。坏人尤其是坏事做绝后的坏人,司空见惯,活一天算一天,反而吃得香、睡的着,心情好、身体棒。
很多有身份的人,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看惯了人情冷暖,知道了世态炎凉,明白人之间真情的不易得。所以有时你的小小的一点照顾,对他的一点关心,他就会感动,对你加倍的酬劳。但是,他有时会试探你,看你是否对他有目的,是有动机的对他的照顾。
奸猾的人我不怕,看出来了,不打交道便是,吃不了什么大亏。就怕实在人,人家那么真心对你,他能力又有限,你怎么能不帮他。帮一回行,总也帮不起来,就难办了。左右为难,于是,就怕遇到实在人,怕遇到一个给自己创造痛苦的机会。
愚昧实在是太酷了,故意装傻实在太酷了,故意犯错误实在太酷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在太酷了。酷毙了。
“习惯成自然”,是一句俗话,但是里面有大道理。
“齐一”之名,典出《庄子》,主要为道家师法自然思想,认为万物拥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在追求保护自然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今天,其思想仍闪烁着不朽的人文光辉。原文为:“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外篇·天运》)——与时而化,左右逢源,为至乐之道,无往而不利也。另有:“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外篇·秋水》)——所有物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下尊卑。“齐一”与“一齐”为同义。也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之意。
“里仁”之名典出《论语·里仁第四》一篇,是儒家关于“美”的思想。原文为:“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其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慈有道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选择的住处如果没有仁德可言,那怎么能算聪明智慧呢?
关于仁者,孔夫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进电梯,大家互相让,让来让去,于是,拥挤在一起。相信,如果是地震发生了,大家就不让了,就争着抢着为先,于是也会拥挤在一起。让,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尤其是被让的对象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时,这时的“让”就仅仅被当作一个礼貌的符号。礼貌,也是一种形式。别人对你客气、礼貌、尊敬,你就高兴,感到荣耀;反之,对你不客气,有失礼貌、尊重,你就大发雷霆甚至大动干戈,这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是一种非智慧。
人,也许就在一个非智慧的轮回中走完他的路。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容易解决问题。
“我只会花钱。”你要是想挣钱,别来找我。我是搞文化的,只会搞文化,不见得挣钱,起码眼前不能立刻见效益。你要想挣钱,别来找我,等你挣足了钱,想花钱了,你来找我,我告诉你怎么花钱。你可能说,谁不会花钱呀?未必。一边花钱,一边以便再挣大钱,这才是花钱的学问。这才是文化。玩文化,文化是好玩的,要看怎么玩。
文化就得扯。记得哪个朋友说,文化,就得扯,扯得越远越有意思,看的人越多。你看,围棋小、近,看的人少;乒乓球稍大,看的人也稍多;足球,场地最大,扯得远,看的人也越多;卫星,扯得更远,关注的人就最多,最有影响。当然,也不能扯得毫不沾边。
“至大无外”,是一个极限的概念;“至大”,是一种理想的说法,没有无限的大。绝对之自由,也是没有的。自由,总是相对的,不管在于哪一个领域。舌头,本来是自己的,言论自由应当是自然的,但胡说八道以致遭殃,的确是不聪明的。鲁迅先生在1933年4月17日写的《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中即劝告人们是“千万大意不得的”。把握“相对”,是一个科学而有智慧的思维方式。以“自由”为例:都自由了,就等于都不自由了;自由,也就此失去了谈论其存在的意义。——这好比一个人上街,大喊“我要刷牙”,绝对是精神病,因为本来人人都是可以刷牙的。
专心,才是专业。学什么什么就是专业,是错误的认识。
不要说怀才不遇,一棵树能否长高,是自然的事情。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都喜欢新鲜、刺激,喜欢打听奇怪的事情,甚至跟着别人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甚至落井下石,于是,坏事传千里,快!谣传胜过宣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第十二》),人性的弱点,在这里显露得最明显。
什么是人才,具有多方面才能,社会关系,自己会,还有拉动、调动整个局面的力量。
蚊子是要吃血的,你请它吃饭,并不能改变它的目的。
在路口,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自愿的,都是你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偶然的。但是,在几个路口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差距,就显出来了。本来在大路上的,在几个“偶然”选择之后,可能到了死胡同;本来在小路上的,在几个“偶然”的转弯之后,可能就上了康庄大道。偶然,铸就必然。
对着眼前的新客户,“这是好东西,你还真懂行。刚才那小子买走的,是个假的。没眼睛,那小子棒槌!”眼前的这位,也许就是很快也被骂的“棒槌”。骗了人家就别说出去了,还说。真是棒槌!!!
把妻子当别人,就会客气,就容易搞好融洽的关系,就制造出一股幸福的气氛。有时,别把自己不当外人,更别把自己的家人不当外人,任意使性子。把妻子当别人的,就有新鲜感。“自己的媳妇,得省着用”,就更妙了。
成功的不见得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差的。
孟子说“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体验“慎独”,实践是战胜自己的最好机会。当然,人们都不愿意选择孤独,而是不得已的孤独。享受孤独,随遇而安,顺势利导,需要学问。诚,言成之即可,而所谓“真诚”,即是真的诚实,言行一致,而不是假诚。
天下没有仅仅依靠谦虚而成功的。不谦虚,就骄傲,骄傲就失败,失败了就吸取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断摔倒、起来,就成功了。想骄傲,就付出努力,努力,就进步。骄傲是一种刺激,一种自信,一种自激力。不想骄傲的人,是没有上进心的人。当然,什么也不会,没有骄傲资格的人而盲目骄傲,是病人。
总共2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