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岩柏是多才多艺的,在这里,我只谈谈与他书法艺术有关的事情,所以便用了“书家柴岩柏”这样的词。而且,既曰“写意”,是因为我不敢企图在这么一篇短文当中,把他的前前后后写得多么清楚全面,暂不说我的拙笔不可能作到,就是他之于书法艺术的所有情结、所有专攻、所有思考、所有获得,等等,我也最多只是窥测而已。
古人有谓“百步之内有圣人”,是的,很多有成就的人就在你身边不远处,你却无从识得,失之交臂是常有的事,以后回想起来,遗憾也在所难免。当然,我言及此,并非想说柴岩柏是圣人,不可误解;但是,他确也不是一般的人,他是足可当得起贤才的。当初,我认识他,也纯是偶然的。我的爱人是他儿子的老师,早听她说这孩子挺独特,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缘于对书法的兴趣,我便立刻警觉起来,想有机会见识一下。有一天,饭后散步,便到了他们家,原来,我们竟只相距两箭地之遥。主人端上茶来,我稍一品,便知那是好茶,苦味的新茶,我当即对主人先产生了三分敬意。接着,我开始四下观看,这是我的陋习,到人家,东瞧西望,看有没有书柜,看有没有满架的书,倘若墙上挂着几轴像样的字画,最好是出自名家里手,无疑,我就有话说了,或许,还能与主人交上朋友。在这里,我所希望和习惯的一切,都历历在目。而后,我们聊了起来,初一相识,竟丝毫无碍,极为融洽。
事实证明,那一天,我绝对不枉一顾,我与岩柏,很快成了好友。于是,晚饭后无事,我常前去坐一坐,常常至夜半,惟恨时间过得快。我的前去,有时竟是不约而至、不速之客,其理由,自己清楚,除了以谈论书画为由,还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喝他那带有苦味的新茶,二是可以随时下几盘棋以放松神经,三是可以伺机兴来浪费他的宣纸。此外,我尤其喜欢听他慢条斯理地讲话,讲他的故事,更想听的,还是他那些独具会心的处世哲学。“禀书以阴阳,惚兮恍兮得意忘象;悟道于老庄,虚乎静乎返朴归真”、“杂书一壁学五柳,柴纸千丈写二王”,这是岩柏的联句。他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从中味理,从中求趣。他那圆融的脸上,似乎永带着微笑,但就从这微笑的背后,我可以体味到他的阅历、他的艰辛、他的磨练和他从中凝结出的对现实生活的达观和对未来理想的求索。
“三柏堂主”,是岩柏的别号,我初次在他的作品上读到时,就一下子与冯友兰的“三松堂”联系在了一起,共有一股大气之感。他的南窗前,有三棵柏树,三柏堂之室名,即由此得。松柏总是绿色的,不会凋零的。如果说我不是有意胡乱联系的话,柴岩柏,作为一位军官,作为一位杰出的军旅书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极有军人气质,坐立端正,步履稳劲。
因人论艺,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一种现象和习惯,虽然说它是科学而客观的艺术评论的忌讳,但是,我基本上深信它的合理性和恰切性。我与岩柏是朋友,知之较多,当然就免却了别人立论的那种隔鞋瘙痒式的隔膜,没有了“只缘不在那山中”、故而只好远观的遗憾。实际上,真正的贴切的批评,往往发生于朋友之间,只要这种批评不是有意的苛刻化或者亲密化。
单就书法艺术而言,无论谁,他的书法总是有优点和缺点的,重要的是,他要有特点。岩柏的书法,却正是得了这从事艺术的可贵之处——特点,其特点,我以两字概括之---雅壮。其实,这“雅壮”二字,不也正是柴岩柏的人吗?“字如其人”,此语虽已让人用得滥熟,可我仍愿在此处再度引用它,因为,衡诸柴岩柏,信乎其然!
岩柏曾经出过一本精美的书法作品集,即《柴岩柏书军旅诗书法选集》,他的心性之高风亮节,他的笔墨之骨气洞达,悉展露无遗。作为军人,岩柏行为谦慎,待人坦诚,好学上进,可称典范。早些年,他在基层搞电影放映工作,当时他就刻苦钻研业务,热心于有所发明创新。他的业余爱好也不少,能琴、笛、诗、词,还曾作歌曲发表,但于书法艺术,他用功尤多。后来,他到了总政文化工作总站,仍搞技术,于书法则仍是业余,但他用志不分,临池不辍,读书有恒,加之所来往者,皆学者名家,不虚度光阴,如此切磋琢摩,水平随之日长。记得他初出茅庐,便在一次全军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天性内向,淡泊时务,更加闭门自励。他有自知之明,因为他不想就此止步。
于书法的传统,他开始下苦功,远窥秦篆钟鼎、汉魏碑版、居延汉简、楼兰残纸、晋唐法帖,渐得书体变化之旨要,又下顾宋、元、明、清诸家墨迹,细心揣摩,终悟笔墨运用之妙奥。每遇所喜欢的字帖或者画册,他禁不住罄囊购置,十数年下来,他已是坐拥书城了。岩柏的书法,得益于碑书之方厚劲拙、简书之率直奇纵、汉隶之宽博大度,又有章草之峻拔、敦煌写经的之捷便、黄道周使转之奇崛,而终以行草书为见长,若以“谁爱风流高格调”誉之,当无愧色。古人有“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元人杜本《论书》)之语,岩柏则谙熟于兵法,亦常以兵法布势之理,移喻书法变体之巧,诚识者之参悟。
晴窗佳日,他或览闲书,吟佳句,或展素纸,挥健毫,何乐如之?对书法,岩柏由知之而好之,由好之而乐之,其间,他赋予了不知多少才情。有时,好长一段时间听不到他的声音,原来他在思辩。一次,他对我说,因自己的才气不大而写不好,是一种遗憾,但格调不高、不能摆脱时俗的左右,则更是一种遗憾;文人,总是要讲格调的,不能“走江湖”
总共5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