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期予着社会家庭的彻底和谐。妻子想象着丈夫道貌岸然,美女当前,坐怀不乱;丈夫则想象着妻子花容月貌,诱惑在迩,守身如玉。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这是一个平静的乌托邦的幻想,这是一个没有爱情故事的乏味的人寰,小说家和法律家因此而失业。社会也因为如此,失去了很多人情之常,譬如忧虑、误解、怀疑、不患于得而患于失、不患于失而患于得,等等等等。——《手机》失去了生活中这些原始材料,这部精彩的作品也不会降临人间。
其实,我们研讨《手机》所展示的社会众生相,目的是希望人们在这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想出更好的保护隐私的办法,其中包括隐私法的制订和深入人心,包括人际关系(包括夫妻)的宽容和理解。
这使我想起了《廊桥遗梦》中丈夫临终前对曾经失身而又顾念丈夫和子女、勇敢地放弃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的妻子的那一段深情的忏悔: “您也曾经有过梦,但是我没有允许,我觉得十分歉疚。”妻子深感丈夫精神的伟大,觉得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也最爱丈夫的时刻,——在这儿,矛盾冲突的化解,是在博大的人性同情中实现的。丈夫和妻子,都在这儿,同时跨进了崇高的殿堂。——而不似在中国,倘使发现此类事件,丈夫暴跳如雷,拳脚相加,纵然最后离婚,却终难逃社会众口一词的“戴绿帽的王八”这类卑鄙肮脏的攻击;这用严守一和费墨的话说,是做人“不厚道”。
那么,我们就必须运用社会契约和个人心灵的约束,来使一切男女之间可能发生的事,限制在一个度上,而且,使爱情的故事不限于勾心斗角,那么,或许《廊桥遗梦》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男女之间的故事还会演下去,没有故事的社会永远不会存在。
“合气道”战法
废 墨(剧作家、《大众电影》编辑)
片名叫《手机》,我总觉得有些不妥。——
以此类推,反映科技与人关系的作品,可不可以还有《伊妹儿》、《笔记本》、《背投》、《DVD》、《家轿》……?
——这似乎不是文艺作品该起的名字,但却起了。难道天才的读书不多的冯小刚先生不明白,天才的读书甚多的作家刘震云先生也不知道?
我提这个问题,当然只能证明我傻。文无定法,文成法立。毛泽东“不须放屁”可以入诗,手机岂有不能成片名之理?创新,永远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片名的标新立异,自然无可厚非。
不过,窃以为,此一创新,文化含量少了,商业意味浓了;搭台的是文化,唱大戏的却是商业。
看看,寒冬腊月的大街上,那些穿短裙的小姐们为手机促销在台上欢蹦乱跳,以及手机厂商之间争斗得血流满地,早已是瞎子都能嗅得出的事实。
《手机》适时推出,便是诸葛武侯祭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用的是日本“合气道”的战法——借外力而克敌制胜。甚至,东风还是现成的;这就比诸葛氏为借东风搭祭台,披头散发、手舞足蹈、装神弄鬼地忙活好一阵子要更胜一筹。无怪乎影片还未公映,成本已收回大半。众手机厂商难道会放弃借《手机》宣传手机的机会吗?
宣传是灌输,那是宣传者的一厢情愿,或许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就是不买帐,这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当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必备品的时候,讲述手机的故事,便会激起手机持有人的共同兴趣;所以,与其说是《手机》这部电影吸引了观众,不如说是手机这个人所共用的东西吸引了观众。——由此看来,“题材决定论”在任何时代,都有它的合理性。
单就影片内容而论,《手机》处处让我想起《一声叹息》:同样是乱搞,同样是婚外恋,同样是男人狼狈不堪。还记得《一声叹息》最后一个镜头吗?那是张国立持手机接情人的电话,向观众蓦然回首;其实,在该片中手机已经充当了故事的重要角色,我敢肯定,冯小刚在拍这一镜头时,一定已经萌生了拍《手机》的念头。
《手机》的主题,大抵可以阐释为科技对人的侵害,科技在予人方便的同时,也在洪水猛兽般地破坏人类的生活,所谓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必然带来其负面的影响。这主题的确无甚新意,类似的话在前个世纪革命导师的语录里就有,而且在好莱坞大片里也不知演绎了 N多遍。
不管怎么说,《手机》还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它至少让我记住了“审美疲劳”这句台词。当然,这仅仅是一句台词。
“忠恕而已矣”
崔自默(艺术史学博士、《中华文化画报》副主编)
《手机》,是最现实主义的产物。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随时随地,家家都有,没有办法,这一切,都是戏剧性也是艺术性的不竭的源流。《手机》的精彩,便是抓住了生活中的这一部分;当然,生活本身的全部精彩,是远胜于任何一部作品的。
生活中的种种存在,包括手机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不用列出一大套诸如现代的商品的科技的市场的理论理由,就是单纯以我们古代的学术经典,来解读《手机》,已感到心里的空间绰绰有余。
譬如拿出儒家的一本经典《论语》,其中一句话,“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第六》),就足以说明手机的当下现象。夫妻之间,出了不该出的事情,不能“迁怒”于对方或者第三者,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道理,对于人适用,对于手机这一死物件,也同样适用,你当然不能责怪手机。至于“不贰过”,就更是指出人人都需要放聪明些,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简单错误。看看:严守一犯了又犯,最终露馅了,完了;紧随其后,费墨重蹈覆辙,原来他果真也有私,果真也没能严守其密,也完了,这岂不遗憾?懊悔?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第四》),这一句,竟然可以概括整部《手机》的故事和寓意:夫妻之间,在没事的时候,要打疫苗,要彼此“忠”;万一不小心有了点什么事情,也一定要“恕”。——如此,便可一切恢复正常,便可一切保持如意。“做人要厚道”,《手机》中的这句台词,是对男女双方的最好的劝诫。——“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第十二》),这句老话,便是这样的有其现代的意味。
所有的人们认为的重要的事情中,只有生死事大!严守一闹腾了一圈后,最后塌实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无私,他把手机放在家里,而这时的沈雪,随时有了最好的条件去接听来电的内容,知道他的隐私,但她没有了兴趣;也恰恰是在这个手机不在他自己手里的时候,严守一的奶奶离开了人世。——最需要手机的时候,手机却不在手里,悲哀啊!
眼前这件精美的瓷器,要彻底地打破它真的很容易,但是要想永久地保护它使它完好无损,却很难。
因为真实而失去了意义
孙言之(艺术理论家、博士)
《手机》提出了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
《手机》的台词,每一个字都很精彩;但是,细想来,却全都是实话、废话。
生活,精彩,但正常,太正常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其需要陈述的欲望和意义。
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是两码事,这是艺术学的基本原理。
理论是苍白的。生命之树常青。
《手机》的态度,是现实主义的,但也并非是完全的事实,也并非完全的可取,何况它还有其副作用和反面教材的作用。
当然,《手机》的票房收入没的说。于是,实在没的说了。
手机的故事还在上演
孟祥顺(著名画家)
手机的特殊现象还在增多,戏也还在上演。
有人害怕听到手机的铃声,觉得那是一种恐怖的声音,于是频繁地变换着各种声音……
因为业务,有些人睡觉都不能关手机,因此睡眠失常,梦到手机,忽然醒来……
在精神病医院,竟有因手机而直接导致精神病的患者……
于文娟,心怀感伤,抱着刚生下来的孩子走了,现在哪有这样的好人啊?这反而不是正常的了,这也许就是《手机》的“俗套”之一。
手机无罪
杨硌堂(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学博士生、副教授)
手机,是普及率最高的科技产品之一,它在方寸之内带给人们便捷,增加了人们对话的密度。但同时,手机也干扰了社会公共的和个体心灵的秩序。《手机》对此做了栩栩如生的刻画和折射。
在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有沈雪扔严守一的手机于垃圾桶以及严守一自己把手机扔到焚烧花圈的火里这两个极端行为。细想,宝贝手机怎么转眼之间变成了“怪物”?
手机,包括其他科技产品,是双刃剑,它对于“慈俭而敢为天下先”的高尚灵魂,是绝好的仆人;而对于“胸有挂碍,心存颠倒梦想”的贪嗔痴之徒,则是最坏的主人。越高级先进的科技品,虽可以方便地造福人类,也越可能被假丑恶之徒利用,成为摧残人性的工具。
手机本身无善无恶,而使用者的心灵却有善恶之分。只要使用者守护“如影随形”的良知良能,正心端行,谎言便失去市场。
相报以诚,是约定俗成的心灵游戏规则,人们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必将迎来宽容和谐幸福的境界。
《手机》三思
郭长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副教授)
——科技就这样成为暴力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前,我们可能再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需要的,正是科技进步所泯灭了的。
过度舒适和精致的生活,也会造成心灵生活的粗糙化。比如,互联网带来空前的阅读方便,也使得整个人群的阅读习惯普遍肤浅化,电视媒体的普及,带来整体人群的图像感受麻木化,是近在目前的例子。费墨“还是农业社会好啊!”的感叹,也就油然而生了。
问题是,即使跟“农业社会”或者更“愚昧落后”的社会比较,我们“当代人”在智慧、心灵、艺术等领域的“进步”也是很令人怀疑的,甚至是退步。科技对心灵的暴力,我们不得不有所防范。
——我们要憎恨什么
有人说,《手机》不是喜剧片,不是贺岁片,它是一部恐怖电影,它使人们对手机的功能产生恐惧。
“雷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发明指数”调查的结果显示,有30%的美国人认为,手机是令人讨厌、却又不可缺少的发明物。
人需要掩饰的不仅仅是非法行为、负罪感等负面的东西,还有一些生活中的伤了大面子的小尴尬、可以招致大冲突的小误会、不宜发展成大仇怨的小怨气,这些往往需要有教养地隐忍,善意地泯灭,也就是说,是不能硬碰硬地“有一说一”的——此时,手机“将人们连结在一起”是不是很可怕?
有古人自负地说:平生无事不可对人言。这话我很怀疑,尽管我很崇拜说这话的人。对人言的事情不仅涉及自己,还涉及别人,别人却不一定是全部光明磊落的圣贤。如果“言”,就构成了对别人“隐”的揭露和彰显,也造成了自己“私德”的有亏,因此这是一个二律悖反,即使是在“农业社会”。
我们该憎恨什么呢?还是憎恨自己那些粗鲁的技术使用习惯吧。
有了路,才出现交通规则,有了飞机,才有了空中管制。任何技术的出现,都会带来一次社会规则的变化。只不过,手机的发展太快,我们只来得及制订使用的技术规则,却不能及时形成使用的社会伦理。
我们想到过手机使用的规则、伦理吗?
对当代人在心灵领域里面的进步之缓慢,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失望。
——我们在哪里
既然手机是如此恐怖的一样工具,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它呢?
因为,对于亲人,它意味着天涯海角都息息相通的温情;对于朋友,它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分享痛苦快乐的友情;当然,对于共同秘密的保持者如通奸者,它也意味着保守秘密必须的一致性。
问题是,我们现在如何界定“个人隐私”?严守一那样的非婚姻的性关系算不算个人隐私?不想说的实话算不算?如果算,那么为了掩饰而进行的说谎算不算谎言?
即使在“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社会里,谎言也有被揭露的可能,人们也有局部地“连结在一起”的状态。
不同的社会群体内部都有一些共知的秘密,行业里叫做“行业秘密”。魔术师就对戏法的谜底秘而不宣。
《手机》的恐怖性就在于,它说破了某些男人群体在使用手机方面的“行业秘密”,所以冯小刚、刘震云算是这个群体的规则破坏者。
当然,潜在的、通行的规则不一定是合理的规则,但我们终于可以思考:规则需不需要?破坏规则后带来的破坏究竟有多大?
说到底,功能可不可怕,还是与我们的心灵有关系。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在空前连结的地球村里面,我们有独处的权利,那是我们在很久远的时代在山洞里面养成的。对付恐惧是我们的本能,更是我们的权利。
《手机》散谈
刘 波(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不光是手机,当今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快餐文化不同程度地侵蚀着人类心灵的健康。信息轰炸着人群,当物理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人与人心灵的距离并不如预想的那样乐观。《手机》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社会问题,通过一幕幕真实可感的画面,使人性的假、丑、恶、伪、巧暴露无遗。
《手机》反映的问题,相信或多或少地在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着,这也许是该片获得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在貌似轻松的表情里,饱含了对人性欺人自欺的巨大嘲弄。人们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私欲的同时,将自身推向一个巨大的黑暗的陷阱,最终面临的是孤独无助和懊悔。
倘若人们在嬉笑、品评、嘲讪、惊悸之余,有些微的自我批评的话,那么该片便有了高层次的审美价值——警世。“手机”也便成为一个揭露人性弱点的符号,便有了意义。
“慧智出,有大伪”(《老子》),《手机》验证了先哲的预言,科技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麻烦。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再度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科技无罪,利器无罪,但是对它的过度的依赖,使人性迷失、精神扭曲,于是,对于一个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的期待,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有关《手机》的话外话
0. 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手机》,有它积极的意义,是告诉男人要自我约束,而女人要有适当的宽容心,如此,才可能维系家庭的稳定;《手机》也有消极的意义,就是提醒男人,要更伪巧,方法要更隐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外《手机》让很多本来幸福的女人,激灵了一下,真的就去邮电局查丈夫的通话记录,无端地制造出许多事端,成为家庭的新的不稳定因素,如此看,其诲奸诲诈之功盖不可没。 1. 是悲剧,还是喜剧?人生如梦,都是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上演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戏。戏,演好了是喜剧,演砸了便是悲剧。本来可以幸幸福福的,可以平安无事的,可以彼此谅解宽容的,但是没有;必然有矛盾,矛盾又必然不能解决,——这就是悲剧。 2.“太近了,都喘不过气来了” 人之间,远得失去了联系,或者虽然近在身边却无法沟通,都极其可怕。你就像被一根线扯着的风筝,手机,就是那根线,让你无处藏身。的确,“太近了,都喘不过气来了”,但是假如你心底无私,自然宽广得很,何憋闷之有? 3.手机乎?手雷乎?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是两个有关联但又绝对不同的概念。科技的进步,变换着文明的内涵,也变化着人本身的内涵。 “啊?我不在啊……”——手机,让人瞎话张嘴就来。震动、无声、关机、不在服务区、呼叫转移、来电显示、定位……便捷,也有边界。方便与麻烦,总是同时到来的。《庄子》中提到的那抱瓮而灌的老者,只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是一种理想之谈,谁也无法阻挡科技的使用。除非你不融入社会,不与别人沟通,否则你就必须使用手机。 “心惊胆战”,不光来自于现代科技的紧逼,更来自于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孤单、渺小、无望,谁说了也不算,你只能跟着历史的车轮往前奔,到哪去,谁也说不清。严守一害怕了手机,但更先进的手机在流行着…… 你,不能只是你自己,这,就是“社会”的意义。 4. 别总翻我的包!——装傻如何?人,需要隐私么?隐私有其存在的价值么?人也许都有别人不方便听的话,即便是夫妻;对方就给以方便吧,不要听那些对他不方便而对自己也没用处的话。怀疑,总不是良好的习惯。女人多疑,男人就隐藏;就越有心机、有预谋的隐私。 “是找老婆,不是找间谍”,女人的分析越有条理,就越不省心。聪明的女人,对丈夫的看管一定有一个“度”的概念,不松不紧,正合适。他撒谎,是因为他觉得有撒谎的必要,那是因为他还有道德的规范和约束。他处心积虑,有隐私,那还是他觉得有隐私的必要,因为他还在乎你,否则,他大明大放,不在乎你,或者向你彻底亮牌,你又如何?“寡人好色”——他真的“有一说一”,真的承认自己好色,承认自己没有道德,你又拿他有什么办法?方案:夫妻之间的有些事,还是装傻的好,时间过去了,情况也许就变了,有了转机。假如发现一些苗头,敲敲边鼓,预防一下也无妨,切不可当即小题大做,往邪乎里整,最后不可收拾,散伙拉倒。这好比病,不检查出来,也许病自己就好了,检查出来了,心理有了负担,边治疗,身体边坏下去,病还没治好,人先完了。等等,等彻底没救了再说。谎言因人而异,影响也不同。“晴天修水道”,何时有雨,天知道。 5.“我写好了一份检查” 夫妻之间,假如一方出了问题,另一方能不能宽容,是最检验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 "崇高”,是要付出巨大牺牲的,是要忍辱负重的,是要把牙齿往肚子里咽的。 “绿帽子”,当然不好戴;心上愧疚的皱纹,也绝对难以熨平。写份检查吧,事就算过去了。——人,要是能活得如此轻松,就好了。女人固守的贞操,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精神的,而不是身体上的。在夏天,那些不受蚊子叮咬的人,是有福气的人。 6. 太实诚了=缺心眼? “实话”,什么是实话?他心里到底怎么想、他说的与做的究竟是否一回事?只有他自己知道。 “实话实说”,简直就是开玩笑,难怪逗得人一会儿笑得腰疼,一会儿又禁不住掉泪。太实在,就等于傻。街上四处找找,傻子还多么?欺骗了你一辈子,就等于忠诚;怕的是把你撂在半路上,不再骗你了。 7. “麻烦啊”——可不可以不离婚?严守一,基本是个善人。说“麻烦”,是因为还有良知,还有善心,有责任,否则,他可以彻底变脸、毫无情分、残酷得一塌糊涂,那时他也许就不感到“麻烦”了。他和三个女人的故事,“麻烦啊!”但往理想处看,他可以不可以鱼肉熊掌兼得,可不可以不离婚?到底是什么东西阻挡了他? “麻烦”过后,是平静,也就是孤独。 8. 武月错了么?女人进取的途径有多少?最方便的是哪条?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才”中,尤其包括着天生丽质的“色”。女人的大踏步前进,比男人更容易,也更难,她要付出非常的代价。 9.“审美疲劳”——“要是……就好了” 丈夫要是见到美女诱惑而不动心就好了;动心而不出事就好了;出事而不被妻子发觉就好了;妻子发觉而能原谅能宽容就好了;丈夫就此真的“改邪归正”就好了; …… “要是……就好了”,——这完全是假设;世界上最厉害的是“假设”,最不值钱的东西也是“假设”。好色,是天性,谁也没办法,包括理想中的圣人,否则就不是正常的人了。为什么有克制力的人,往往被视为有道德的人呢?性欲的快乐,虽然是暂时的,但永远发生着作用。这正如肚子饿了,就要吃,吃饱了,什么也吃不下去了,但是不久又饿了,又要急迫地吃。——没有办法,否则,就不是人了。课题:男人,要以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为主;女人,要以降低自己的诱惑力为主。——这似乎显然不对劲。方案:食色,性也。男人,在自己家里“食”,很少有感到疲劳的,那么,是否可以依此类推,对于“色”的问题,也借鉴一下“食”的道理?高明的女人,来解决吧。男人们,还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啊,向圣人努力啊…… 相关链接 —— 《手机》连载前言(自新浪读书网)——这是一部关于人们日常“说话”的小说。据作者统计,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要说三千多句话。如果有人夜里说梦话,还得再加上三十多句。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嘴,有人不爱说话,有人在说假话,有人在说傻话,有人在说实话,有人是话中有话...... 刘震云新作《手机》研讨会(摘自新浪读书网)周百义:《手机》引发了男女之间的信任危机,刚才有人说感到惶恐,我说没有必要,如果说危机是由小说引起的,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感情不牢固。王蒙 :手机给人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人们在享受方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时候,他的人性不会同时和现代技术一样,人性里面所有的狡诈、欺骗、软弱都会在现代科技里表现出来。……《手机》是非常生活、非常有思想的作品。有时候我又觉得他有一种嘲笑,对人性的一种嘲笑,有一种对农民的嘲笑,有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嘲笑,这个嘲笑里面,有一点点——我绝对没有恶意——有一点点坏水儿。雷达 :《手机》开创了一种东西,它抓的很敏锐,《手机》就是把我们生活中无名状态的存在,大量的、但是被我们忽视的,现在人的生存状态解放出来了,同时也通过《手机》概括出来了。……这个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对若干人命运的关注,转而对民族群体的新的历史文化语境、包括在高科技的现实之下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思考,所以有先锋的精神和传统的白描,是对今天人们生活生存的思考。何镇邦 :《手机》,利用艺术的辩证法,怎么个辩证法,比如说中间是一个很现代的故事,高科技下的手机,这个手机的故事前后是两个土得掉渣的故事,前面的李桂花是60年代,到现在还不到半个世纪。还有一个上世纪初的故事,不到一百年,但是这一百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说时间的。另外一个辩证,很朴素很生活化的,特别是写农村土得掉渣的那种,特别是严守一他爸骂人的话,里面有很多的味道。所以这种语言上朴素的白描和他很深广的哲学的、生活的含量,不光是生活,还有哲学。陈晓明 :如果说要去概括一下《手机》的主题,我想虽然是零碎的,但它是第一次明确的概括、对当代信息异化的情感生活的洞穿。在信息社会到来的时候,给人们的情感生活造成的一个重大影响,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价值论、人们的内心延伸出的精神寻求发生变化,刘震云率先的作出了这样的一种概括,这种概括把我们每时每刻的、消费社会的动荡不安、分裂的困扰的生活状态,这样的情绪,这样的一种心理变异揭示出来。李敬泽:简单谈两点,有一点,昨天晚上没事看《史记》,里面有韩非子,引用了《说难》这一篇,主要是讲说话之难,战国时代,说话有多难,怎么难?是因为说话者难知仁者之心,话说出来正好说到对方的心理去,这个很难,他列举了种种的难,以及如何解决困难的办法。我看了以后,忽然想起《手机》来,觉得很感慨,我们的古人,包括刘震云写的所谓精神家园的时代,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在话语过程中,在我们说话的过程中,都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一个扎扎实实的,非常强大的权利在那。白烨 :问题是,通过这个来看,严守一也罢、费墨也罢,他们并不是成心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也不是其本人就是说谎作家,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因为陷入了某种具体的情景不能不说谎话,包括生活本身。所以,通过手机和谈话节目两个重要的意向,把手机的双面性,说话的两面性,以及人的生活状态的多面性和人的心理的复杂性都表达出来。邱华栋 :电影《手机》的票房突破4500万,在国产电影是奇迹,在冯小刚和刘震云的强强联合"狼狈为奸"下达到这个效果,我表示祝贺。我觉得刘震云像一支敏捷、弹跳力非常好的青蛙,他写的新写实主义的《塔铺》和《新兵连》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精神性长篇像《故乡面和花朵》,很多朋友讲,这部书没有看完,我实际上看第二遍了。而《手机》是第三次的跳跃,据我所知,刘震云老师习惯写一部长篇,手里还筹划另一个作品,现在他手里也有一部,大概今年下半年出来。我觉得刘震云的三次跳跃非常的耀眼、成功。郭宝亮 :女人成为欲望的符号,这在信息时代尤其显得突出。只要想象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无一不是权利和金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权利和金钱是男人的标志,而女人通过其他的来实现。所以,严守一在三个女人中不断的说谎,在道德和责任中疲于奔命。最后在严守一体会的就是人该不该撒谎,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媒体制造了泡沫,但是媒体在撒谎吗,媒体也不是在撒谎,是代时代说话和说谎的,严守一是一个机器,说话是费墨策划出来的,背的是台词,费墨的台词也不是自己真实的话。所以,费墨这个名就是浪费笔墨,就是胡说、废话。后来费墨出了一本书就是废话,严守一看后,说一个讲说话的书,满书没有一句人话,知识分子没有人话。就是说把知识分子的商品时代的不作为、不负责,甚至出卖良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代的错误是知识分子的错误。冯小刚 :对刘震云老师,我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大阴谋家,我一直对他所有的话都表示特别大的怀疑。我看刘老师的小说,觉得他是绕了一个特别大的圈,实际上根本对手机没有兴趣。他一开始第一部分说打电话,打电话看似传达了一个温馨的惦念和问候,实际上是少年情感初开的阴谋。第二部分是这个人长大以后,在手机变成手雷时代,成为了一个高手。这不是刘震云感兴趣的一部分,他最感兴趣,真正要说的话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如果拍成电影,就根本不叫《手机》,和《手机》没有关系。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阴谋。刘震云 :我原来认为写作是一条河,最后的话,我知道的是写作是一个海,但是在岸上看着海岸,一浪一浪的向你扑过来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潮涨潮汐决定着太阳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已经游了三十三公里,但是这个时候我发现我身上穿很多的外衣在游泳,这些外衣的重量超过了自身的重量,我开始把外衣一件一件的往下脱,像歌厅的小姐一样在海里游泳。……我觉得《手机》这部小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觉得作为作家,他的写作不在写作之中,而是在不写作的时候,写作的空档里面,总觉得下一部作品找到的自己的东西,是找到独一无二的,我觉得可能叫乐趣,也在其中。《手机》第三部分,可能写的符合现在的状态,可能脱的就剩下背心和裤头,我想下一部作品是不是再脱一些。《手机》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曾做客新浪聊天室,与网友交流创作感受。提问 : 冯导,你讲的男女关系变得口是心非,你的言外之意,就是人类对历史有厌倦感,对生活也有厌倦感,某种时刻,生活要建立在虚幻上?冯小刚 : 是这样的,可能看法不一样,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是靠谎言支撑的,这非常现实,大家都言不由衷。我这次和刘老师去河南,河南的记者问我:说你为什么让严守一这么一个说谎话的主人公是河南人,是不是你觉得河南人爱撒谎。我说,说河南人爱撒谎,是一个误会。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说谎的人很多,不仅仅是河南人。当然,对谎言有两种态度,我比较欣赏王朔老师的态度,有的人说谎是充满了悲愤,有的人觉得是喜剧的效果,王朔认为,很多作家认为处的生活时代是悲剧的时代,而王朔认为是喜剧的时代,我更欣赏王朔的看法,因此,我认为口是心非是有趣味性。我也是借鸡下蛋。刘震云 :真正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我觉得冯导演起的作用比我大得多。冯导演起的作用是90%,我起的作用是10%。冯导演作为一个导演,考察他的经历,他是从编剧走到导演的人,这是他和其他导演不同的地方。另外,从对生活的发现来讲,我觉得冯导演一开始进行创作,总是会发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走自己的路。凡是走自己路的话,总是对生活会有一定的发现。所谓发现,无非是在世界中找到不同的东西,而不是找到相同的东西。相同东西的话不叫发现,我觉得不同的东西,里面会有许多创作性的东西,所以冯导演的电影在国内的话是这么受欢迎,包括到国际市场上,也都有非常好的口碑,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具体《手机》的话,真正的创作,我和冯导演是在北京郊区一个叫“马唐地”的地方,是冯导演操作电脑,他在写剧本,我在旁边给冯导演倒一杯水。 崔永元怒“打”手机——冯小刚拍这个电影初衷可疑。崔永元说:“冯小刚拍这么一个电影,其创作初衷非常可疑。我甚至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它通过,还在全国放映,然后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去看,弄得人人疑神疑鬼、互相揣测,我不明白它到底代表了一种什么标准?当然如果已经实行了分级制,把《手机》归入三级片我认为还是很合适的,那也算标志着电影的开放,什么都可以拍了。” (引自2004-02-03《北京青年报》) 结 语 —— 据说崔永元是真生气了,其气之所在,大概是《手机》扰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秩序,体现了“度”的概念。干什么,都得有“度”,没有了这个“度”,就失序,就离谱,就乱套。人们的生活中的“度”,是扑朔迷离的,既不可太糊涂,也不可太清楚。男女之间,包括夫妻之间的事情,也是这样,遵循这一似乎不太成原则的原则;一旦“彻底”抖落出来了,捅破了,也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据说,很多对夫妻或者恋人、情人,在电影院看着《手机》,当即开悟,顿悟,醒觉,——对呀,原来你小子的“不在服务区”是有原因的,一直是在骗我,——于是,当场打了起来,于是第二天便好离好散了。又据调查说,自《手机》公映以来,很多原本平静的家庭立即发现了问题,平添出一股风波和热闹来,而且具体细节和电影《手机》里的情节一模一样,这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热闹,本来只是为了看个热闹,作为娱乐动机的电影片《手机》,却有点过了劲的意思,为此,它让很多人付出了娱乐的代价。于是,“引以为戒”,在预防因手机信息、网络交友、电话聊天等形式可能给自己的家庭制造出新故事来的同时,很多人开始反思《手机》这类的作品到底有没有意思,于是也不得不思考一个老问题:文艺作品的用途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