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哗啦——《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6)
崔自默
[主题词]语言 语气 确切性 模糊性 度 付出
无事真贵人,不是指闲得无聊,绝对没事,而是说心里不把事当事,不管事大事小。心态,有时决定一切。心能转物,艺术活动表现得最为突出,它给每人以机会。《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偈云:“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此众无枝叶,惟有诸贞实。”天雨法雨,下面未必全是等待甘霖的良材,更多的可能是杂草,然而“天何言哉”,因为它知道各有造化。
林中鲜物,樵夫先尝。机缘有数,存焉因果。围绕好东西,总容易生发出无限的感慨来。可是,什么是好东西呢?好坏的判断,大概没有绝对客观永恒的标准,即便有,那对个体的生存也许没有太实在的意义;好东西,是主观感情的一时一地一人的判断,值得珍惜的才是好的。
年轻的父母图自己的娱乐,卖掉自己的孩子,不认识自己的孩子,原因可以举出很多。爱、珍惜、珍贵、价值、好,都不只是理智的判断,理智有时不解决问题。理智与感性,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它们必须结合。爱,是以心像受。失去感情、没有感觉,无话可说。
不知道珍贵,其原因之一,是没有付出。得之太易,失之不惜。
艺术的价值认定,真知与大学问,亦如是。司空见惯、老生常谈,有大意义,前车之鉴,事非亲历不知难。
付出,就是验证,是实践知识的机会与条件。没有机会付出,有不愿意付出的成分,因为付出总要牺牲。没有付出的学问,不是学问。由布施、持戒,而忍辱、精进,而禅定、般若,是渐渐崇高的,一般人甚至连布施也认识不到其高明。由文字般若而观照般若而实相般若,也是境界次第攀升的,靠说是不能实现的。“口头禅”容易,可惜只是口头,甚至解决不了自己的心头挂碍。不解决、不理解,反而还可能产生出误解、曲解、邪念、迷信。
人怎样才能主动付出呢?怎样才能使人主动付出呢?付出越多,价值越大,一分恭敬一分功德,付出与吃亏看似一回事,只是角度不一。桥,是不动的,它不能约请人来经过它。没有这座桥,还会有别的桥,还会有船。人们甚至连修桥的人都记忆不住,何况一座桥呢?人们乘船,交摆渡费,基本没有自备舟楫的,天天背着一条船,何其愚蠢?
语言,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曲,要适度。适度,才确切。然而,确切并不是最终目的。语言交流的最终目的,不是交流语言本身。不吐不快,不是好办法,不是智慧。直爽,是没有技巧的表现。语言,要注意语气。出言“不逊”之前,要预测后果,能事先调节语气的,所谓“阴阳怪调”,是高手。阴谋与阳谋,看谁用,用在哪里。然而光明与黑暗共生,力量对比发生转移,性质发生转移。时间是历史,历史由后人书写、改写、续写。“越抹越黑”,人总这么说。你不抹,别人也会“欲加之罪”。有的大抹特抹,粉饰登场。针对适当的时间、地点、人物,适当地“抹”,就是艺术。
得与失,公平与不公平,在自然状态下得到平衡。
“为学日益”,多多益善。溢能溢到哪里去?小杯子体量究竟能有多大?“为道日损”,少而又少,多少是“少”?少到一张白纸如何?一张黑纸又如何?
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语言要有相应的变化。更主要的,语言要留出空间、余地。模糊化,是技巧之一。“稀里哗啦”,对十几岁、二三十岁、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人,虽然都同样是这几个字,心理体验却不同,都会把你认作知音。
模糊,有时就是清楚。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填补语言的空白区,这是心理学常识。文字太多,意思会模糊;文字太少,意思也会模糊。对多或少的认同,需要经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什么“稀里哗啦”?南辕北辙,痴人说梦,只要没有危害,就不失其妙。还是心态问题,文字究竟只是游戏。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