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丁,卯是卯——《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33)
崔自默
[主题词]错位 误解 误读 自私 动机 裁判 过度提醒
电影《功夫王》里,连神仙都对凡人的生死无能为力,承认人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何以然?大概这就是宇宙间的客观规律,物质运动的法则。
因果关系,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主观与客观,本来为一物。
武术的精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以德服人,在攻心为上,在避实就虚。亦如围棋,能寻找到对方的虚处、弱处,能从缝隙中穿过去,能大度地大气地围地,才是高手。不能只顾厮杀,杀气腾腾,一个好汉浑身是铁又能撵碎几根钉?攻或者退,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声东击西,欲左先右,委曲求全,不能直来,意图暴露于人,无形中增加了麻烦和难度,难免措手不及、大动干戈。
力量化于无形,才会更有力。不能“务虚”,是本事不到。
这些话,也是纸上谈兵,除非早已进步了,到达了相当高度、层面、境界。真理,是绕不过去、回避不起来的。只知道用傻力气,一定事倍功半。当然没有相当的积累与经验、挫折,想“偷懒”都不可能。技巧都是反复熟练而得来的。
想熟练,却未必有精力、眼力、能力。知之,未必能行之。知行合一,需要造化。于是,在必然因果之际,就有了“不可说”的成分。
常言“钉是钉,铆是铆”,连阴阳公母都不知道,还干什么活?“丁是丁,卯是卯”,连天干地支都不知道,还敢给人算命?
也有胆子大的,信口开河,驴唇不对马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枪林弹雨,楞是走过去了,毫发无损,你说怪不?见怪不怪,就得服气。
只知道议论别人,不考虑到其背后的因果关系,是幼稚。“耳顺”,应该提早。觉得不合理,其实很合理。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是自私的表现,是主观主义。“小人常戚戚”,是客观规律。
误解,就是自私。为什么不转念?为什么不设身处地?为什么没有同情心?敌人不善,你也跟他一样么?敌人仍需教育,同志更当努力。
很多不悦,都是因为错位。
自私之人,用模糊推理,算糊涂账,但总是胳膊肘往里拐,往里撒而不往外撒,他傻么?不傻,但不等于智慧。
污蔑别人,有恶劣影响,有时会立即波及到他自己。如出一辙,何况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狗咬狗全是一嘴毛。
恶搞的时代,人的公共社会性被忽略,于是一切形象、声誉,都靠不住。人心不古,人心惶惶。秩序树立难,毁坏易。“小品时代”,统一正经不起来,危险。靠道德自觉、自律,规范才有着落,才有价值。“布朗运动”的群体,不堪一击。一颗胡乱飞动的石子,只要它不落地,势能可以相当于一颗原子弹。教育的角度、媒体的方法、英雄的责任,都是值得辨证思考的细节。
新时代,“道德”应该包含新内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也是“不道德”。“不道德”,基本等于“缺德”。
“动机”是什么?有意与无意在分不清楚时,只能看结果。心理暗示,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恐慌与无依,会恶性循环。重视理论指导、心理鼓动、新闻监督,必要而重要。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误读的时代,不会是节约型社会。
亡羊补牢,只可私下努力,不可过度声张,否则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时无英雄,使术子成名”,不当的方法会无形中鼓励“行为艺术”的再度泛滥。哗众取宠,是治理上的一大死角。得过且过,不是长远之计。要科学地发展,就不能糊里胡涂。
有诗意的裁判么?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歪嘴的和尚”把真经也念坏。《高僧传·唱道篇·论》曰:“夫唱导所贵,其事四焉:谓声、辩、才、博。非声则无以警众,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无依据。”“四美具”,人才难。宫门修德,沙门修道。官修德易,造孽也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善根广植,源远流长。
先别说搭桥修路,把路口的路标整明白,我们的文明就会长出一大截!
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你听听,这话说的。
劣根啊,不知再有几代才能彻底灭除。这是“过度提醒”么?这是恐吓么?
“无价”与没有价值,固然一线之隙,但也看如何理解。Sometimes……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