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29)
可航:
时间过得快,所以才要抓紧时间,才要努力进步。这似乎与我的“慢步主义”相背离,事实上,世界上不矛盾不对立不背离的事情有多少呢?此一时彼一时,就是这个意思。客观事物是变化的,主观情绪也是变化的,以变化应对变化,能不疲累么?所谓知识,之所以难以学习把握,也于此变化有关。
信息变化太快,本来的知识也变为垃圾了。大众的网络视频,本来也都是可以成为精华的,但是,都要成为精华,就要拥堵。瓶颈是时间的有限,是话语权的优先。
关注是经济,但应该关注什么呢?你关注他还是他关注你?
画画、读书、习字、弹琴,这似乎是与这个快速的时代脱节的,但因为脱节,似乎又领先。先与后,有什么一定的方向之规定么?
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自己的感觉才是方向。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觉又来自哪里呢?万法唯识,知识、意识、认识、常识,都会落实到主观自我的经验与感觉,怎样才能符合普遍的公理,需要思考。有时着急,就是自己不得不遵从集体的判断标准。只以自己的价值标准为标准,个性太强,有时在现实中行不通。个人的价值只有让社会承认,即便是荒唐肤浅的,似乎才有意义。自己承认自己,那是疯子的境界,精神强烈者无意是精神病。现在我发现,一些精神病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众媒体,这似乎是社会的开放于进步。大家以欣赏精神病为至高的娱乐与认识的提高,也好。当然,什么又是“精神病”呢?
“一根线条,究竟落在何处,才能够足够剀切地勾勒出对象的一颦一笑呢”,问得好。“剀切”二字就是我说的确切就是力量。细线条之所以能包裹和承担大体积的重量,就是因为它精准、准确、确切。在现实中,线条是不存在的,那是科学的假设与艺术的抽象。
你可以借助电脑来把具体的相片或图案抽象出线条,再来描绘。当然,线条要过关,就是要下传统的白描功夫。
让技术解放艺术——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有效。
艺术研究科学化,要不断探索和使用新方法。
崔自默 2010/12/27 12:21
【附录】可航来函
自默吾师:
转眼已过冬至。时光在寒来暑往的交替中默默流逝。近来一直在赶所里的科研项目:新媒体与热播影视剧。几乎每天都要上线观看六七个小时的网络视频,实在疲惫。影视本已是俗文化,网络视频更是俗中之俗,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垃圾多,精华少。
今晚是平安夜,好容易完成了论文终稿,我也没出去玩,吃过晚饭就趴在画案上开始“用功”了。画画、读书、习字、弹琴,是最令我开心和放松的事情。
按您的要求,我用黑水笔画了四幅您的白描肖像,尽管只是草图,依然花费了大约三个小时。起先,我以为白描比素描容易多了,线条少,也不用表现光影的细部变化,一上手,才晓得有多吃力,由于白描的线条简洁,反而更不容易将人物的特点把握准确。一根线条,究竟落在何处,才能够足够剀切地勾勒出对象的一颦一笑呢?
四幅肖像,两个正面、一个半侧面、还有一个稍微有点仰视的角度,相较而言,正面的稍微好画一些,其余的角度难度翻倍。每根线条似乎都“对”了,然而局部组合在一起,却总觉得差那么一点,全部画出来,简直是谬之千里。我对您的样子好熟悉,可却无法描绘出令自己满意的那个“您”,不禁怅然。
刚才用相机拍下了白描草图,本想传给您过目的,后来觉得,还是过几天当面请教您比较好。收起画作,关上相机,心里却一点儿不踏实,恨不得此刻就能见到您,听到您的指点。于是,又重新打开电脑……
还是将其中的三张草图(还有一张,我需再作修改)发给您。并附上这封信函,盼读到您的教诲。
平安夜,愿吾师平安快乐。
可航 2010-12-24 23:56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