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通信选之<<答鹤兵>>
鹤兵:
你提的问题很高级,难以一言蔽之。
现在的电视台,以所谓的“收视率”为目标,虽然说在商品经济的竞争时代在所难免,但是因为急于求成,就难以塑造文明健康的观众。
观众在劳累了一天之后,需要放松、轻松,不需要再来接受教育或思考问题,这才使娱乐类节目大行其道。可是,观众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股天生俗气,他们也需要塑造和引导。
现在揭密和探秘类的节目不少,有的很有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还有的是魔术手法的拆解,也很有意思,但大概不会受魔术界的欢迎。但是有的节目就全是故弄玄虚,没有什么真东西,却扯得很长,不断地“这是为什么呢?”调人兴趣不当,就是倒人胃口。
还有的打着“文化遗产”的幌子,镜头却很“残酷”,让人看了极不舒服。有的情节和镜头很玄虚,迷信色彩很浓。这除了是显示地方民族的陋习与落后,误导不辨是非的观众,还能有什么意义呢?文化垃圾不需要保护。
迷信与文化的界限,需要认真区分,但期望确切区分又不容易。佛教、佛学、佛家,概念要清晰,涉及范畴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不能打着宗教的幌子来搞迷信;也不能喊着破除迷信的口号来扼杀宗教。这中间的度很难揣摩,需要学术的真正眼光。上世纪曾经辩论过“有鬼无害论”,指出民众认为有鬼存在并没有什么坏处,因为有所惧怕,对于维系世风的善良有补偿作用。连鬼都怕,什么都敢做,社会就麻烦了。一切都等待法律的最后裁决,只能是亡羊补牢。
信息时代很容易混乱视听,一不注意会被垃圾信息掩埋,成为牺牲品。
央视10套的节目我还是愿意看的,起码科学教育的味道较浓。你说的《走进科学》之《解密山水画·破解笔法玄机》我没有看,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角度和目的,方法又如何。但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我觉得也有些费解。“笔法”是一个很正常的概念和东西,没有什么“玄机”好“破解”的。至于你说它“颠覆了我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概念,觉得不可思议”,也令我奇怪,这个片子能有那么大的力量?
上山有很多条路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山顶却只有一个。不能否认,技巧可以帮助达到目的。传统的技巧的确有很多讲究,所以费力费时,不能投机取巧。倘若使用“邪门歪道”的技巧,也能实现相同的视觉效果,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
我之所以说“无可厚非”,就是因为传统告诉我们传统是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传统不是什么;传统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却没有告诉我们不可以怎么做。否则,就没有了所谓创新。事实上,传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本身就蕴涵着无数的变数。
大道圆通,真正融通透彻之后,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歪门邪道”了。“六十耳顺”就是这个意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是,在不能透彻之前,半瓶子醋、夹生饭,就容易不伦不类;不过它也并非毫无意义,相反却仍然可以启发聪明人的思考,作为进步的台阶。
“欣赏尺度”,是相对的,虽然传统知识体系已然完备、客观,但艺术欣赏必然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不朽的法则。绝对一律的公理、定律,很难出现在艺术欣赏领域里。科学和艺术的分野,此为一主要细节;当然到了更高层面,科学和艺术的界限也模糊起来。科学应该是客观的,但也会附着科学家的主观性。
标准是人定的,标准也无法使所有人必然遵守。法律应该是严格的,但不也是需要法庭上的反复辩护、陪审团商量而后裁决么?
今不如古,是一个人类的惯性问题。后来的人,都希望回到理想而健康的原始童年时代,但可惜,时间不会倒流。明清羡慕唐宋,唐宋羡慕汉魏,汉魏羡慕先秦,先秦还要羡慕远古,追溯先民。
事实上,“前进”是没有方向性的,属于中性词。在茫茫宇宙空间里,没有上下前后。
崔自默2009-3-30 16:30
[鹤兵来信]
崔老师,你好:
昨日观看中央10台《走进科学》之《解密山水画·破解笔法玄机》,颠覆了我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概念,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人竟可以凭借所谓的“技巧”,达到应用传统技法几年的功力才能达到的高度,难道“技巧”真如此重要?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不由替那些大师感到惋惜了,究其一生的精力、财力、才力留下后人的精品,竟如此的不堪一击。
节目中,记者为了表现“技法”的效果或为了体现节目的中立性,请一些专业画家或评论家来印证,这就不免涉及到一个欣赏的尺度问题,究竟对一件文艺作品的欣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有一定的法则,亦或是根本没有这些标准。完全是今人看古人,古人必妙;今人看今人,从古人妙。
学生:鹤兵 2009-3-30 13:35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