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 正文 站内搜索:
关于“心裁”答客问(1)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6:46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6094次

 

关于“心裁”答客问(1)

崔自默

 

 

一:大小、距离、写意、心力

问:我可能问不出高明的问题。

答:别谦虚。但愿你能问出高明的问题。实际上,世界上没有高明的问题,也没有不高明的问题。切磋琢磨,互相启发吧。

问:不敢启发。

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观机斗教”,你问的好,我才答得好。

问:最近我看到你的小画,贴近了看,很激动。

答:远看就不激动?能近看,是机缘,也需要心净。观画需要心态。心要能进去,才能看出境界。

问:你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家现在时兴画大画。

答:我走的不是反道,也是正道。小画和大画,是相对的。大画相对于更大的画就是小画;小画相对于更小的画就是大画。

问:大画平方尺多,挂起来展览有震撼的视觉效果。

答:小画看进去了,有触动心灵的审美感受。

问:作小画省力气吧?

答:不对。作小画需要心力,心力无法衡量大小。不过作小画省纸——我是响应中央号召,节约型社会就应该处处节约,少糟践纸。再说,房间里挂小画,显得房间面积大、空间开阔。

问:看你的画得需要放大镜。

答:我可以代言放大镜厂商了?我的画当然不全是小画,只是偶尔为之,其他的画不需要。

问:你画小画时也需要放大镜?

答:不需要。在小面积内,考心力远望,营造出大空间。要能把小东西看大,才是境界。

问:对,古有《纪昌学射》。

答:《列子·汤问》里的故事,甘蝇、飞卫、纪昌,一代比一代强。“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这种本事不简单。

问:你是怎么练的?

答:我没工夫练,只要心能静下来,就能致远。心进入了画面,就可以了。

问:心怎么进去?

答:静,然后能远。恽南田说过“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意,就是心态。

问:宁静致远。静就能远?

答:是的。《淮南子》也说过,“萧条者,形之君;寂寞者,音之主也”。在深夜,声音传的远,花香更浓郁,就是因为静。周围环境静,人的感官也静。

问: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远呢?

答:问得好,我也不知道。不过,那么小的一块纸,就画眼前一只虫子,当然也可以,境界是不是就小了?

问:不知道。是不是要画很多东西在里面,境界才大?

答:不见得,东西多了,反而可能杂乱无章。很多东西放在一个画面上,大概只有让人觉得“远”,才行。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里说,“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则千里在掌”。能“展方寸之能”,才可以“千里在掌”。

问:“千里在掌”?可能吗?

答:这需要广视角、大胸襟、高境界。视觉在造形之外,无外乎颜色与距离。颜色搭配古有“随类敷彩”的技巧,距离的把握有“应物象形”的本事。空间造形,以距离为要。距离,既是客观的,更是主观的。

问:客观的距离,怎么个主观法?

答:是的。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有客观距离,也有主观距离。

问:画面是主观距离?

答:正确!境界大小、层次高低,是心理距离使然。大小是相对的,其中有观察距离这一大因素。万物一齐、众生平等、诸法无有高下,要有宇宙观。参照系大,才能跨越时空,看破、放下、超脱,不拘泥、无挂碍。

问:参照系?

答:方寸藏大千,咫尺之远而有千里之势,是造境、意象,是中国传统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心,是最玄妙的参照系。

问:“写意”就是这个意思?

答:有这方面的意思。很多东西存在,不可能都一一进行细致的描写,又要让人感觉它们都历历在目。所以,只好笼统、概括、模糊,抽象化、象征化、符号化。

问:那需要什么技法?

答: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说得很明白:“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廻。”当然,这很难,需要笔墨熟练和恰当手段,当然,首先需要明理。“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以目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理,则可围以寸目”,“令张素绢以远应,则昆仑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问:妙啊!

答:是很妙。很多文艺经典,需要细致读。古人也有很多细心人,说话有逻辑、讲辩证。文科的人,最缺少的是科学的精神和逻辑的方法。

问:比如?

答:山那么大,千里之势,要“围于方寸之内”,只能写意,还需要写意的本事。浓缩法、压缩法,就是“写意”,大概、概括、梗概。

问:在方寸之间,一笔糊涂了那可就差远了。

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过,也许会是另外的景象。既然写意,不具象,就可能阴差阳错。要善于利用“视错觉”,来进行转化意境。转换——念力,是心力的表现。不能执着,非要画个什么东西部可。可以偶然必然啊,可以不期而遇啊。

问:不怕画错了?

答:什么叫画错?既然写意,就是大概齐,笔不周而意周也。笔,很难全面;意思,最容易周全。

问:你不用放大镜,要控制毛笔,不容易啊。

答:用放大镜,就更不容易了!用也白搭,宣纸吸水墨快,毛笔相对局部空间的东西是巨大的。瞬间的相对运动,需要眼力、腕力的感触配合,更需要心力的笼罩、操控。

问:你总强调“心”,“心力”是什么意思?

答:“心力”就是意念。中国画讲究意象、意境,既具象又抽象,没有心力的配合和管理,是难以凑效的。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关于“心裁”答客问(10)
 下一篇: 关于工笔画的几点思考
  相关文章
·关于“心裁”答客问(10)
·关于“心裁”答客问(9)
·关于“心裁”答客问(8)
·关于“心裁”答客问(6)
·关于“心裁”答客问(4)
·关于“心裁”答客问(3)
·关于“心裁”答客问(2)
·关于“心裁”答客问(1)
·关于工笔画的几点思考
·崔自默著《章草学》目录
·再读董其昌
·“就书法谈书法很无聊”——答文化报记者问
·书画真假之“辩”
·禅画刍议
·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