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理性苍白之果
第五章 自然的呻吟
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人类活动在有意无意之间对自然发生着作用,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产生了影响。自然无私地把资源和环境奉献出来以供人类“创造”之用,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直率地给人类以脸色和威胁。正如历史学家爱德华。。。 “报复效应”(revenge effect)给我们以屈辱的教训。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如何继续满足人们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的同时,采取必需的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人类把自己生存的包袱转嫁给自然,且不顾它的死活,无论如何也是不道德的。 歌德在描述浮士德的传说时,不让他力量去发展私欲,而是排掉沼泽积水以利耕种。这是一个改过赎罪而非继续痛苦的选择。
1 自然的棒喝
20世纪饱含自然与人类诸多问题的冲击波,已经席卷全球,比起布尔什维克浪潮、法西斯主义浪潮、非殖民化浪潮与公开浪潮,其迅猛和强劲更胜一筹,有人称之为第五次浪潮。人口、贫困、军事化、废弃物和污染、气候、森林砍伐、食物、能源......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的生产成本问题、现代城市的压力、由于连续经济增长所引起的物质与能量日益不足的危机...... 光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已经大大超出了其自然平衡能力,人类现在的污染物,几乎弥漫所有可以接触到的自然介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这些污染成分复杂,层层迭加,贻害无穷。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不同区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开始退化乃至消亡。作为社会经济四大生态系统的森林、草原、耕地、渔场,开始呈现危机的苗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限制。 根据联合国组织的一系列报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土地、水、森林、能源等主要资源的危机。世界耕地面积的1/5至1/3正在消失,表土在大量流失。每年有620万公顷的土地遭受荒漠化,加之土壤退化,每年有2000万公顷的土地丧失生产力。森林每年以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其中多半是对维系地球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今天的物种灭绝速度,已达到人类有史以来的高峰,地球上每年大概有成千上万的生物种类绝迹。 成立于1970年3月的罗马俱乐部,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的科学家、作家和未来学家组成,在其第一部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人类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便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并提出“安定化政策”,即控制人口和投资政策、防止环境污染这些当务之急,首先,欲促进经济之发展,必须尽快实施“安定化政策”,其次,实施得越早就越好,一面后果不堪设想。 多年来,由于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一味的掠夺性开采和破坏性使用,我国开始遭受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难解难分的问题的困扰。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本意开始大相径庭。 百孔千疮的自然开始挣扎,给我们以“棒喝”。我们该反省了。 我们正坐在一个活火山口上,欣赏周围依然迷人的风景。这时,倘若我们安下心来想想自然与环境的事,绝非庸人自扰。
憙拕2 为什么挨饿 憗拕
在基督教纪元的初期,地球上的人口总不到3亿,到美洲新大陆被发现时,也不过5亿,到1830年,人口达到10亿,1925年到了20亿,此后一发不可收拾,1975年,全球已40亿人,1980年,45亿,1990年,已接近60亿。据预测,到200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65亿之巨,到下世纪中叶,将维持在120亿左右。 马寅初先生早在50年代就完成了《新人口论》这一预测人口危机的先驱之作,可惜,“阳春白雪,其和者概寡”,这一智者之音始遭冷落,善根终未结果。 要吃饭的人仍在不停地出生,然而,土地却不仅没有扩大,反而在缩小。1950年,世界粮食耕种面积平均每人为0.241公顷,到1975年降低到0.184公顷,预计到2000年将降低至0.128公顷。 人们会对土地资源的丧失无动于衷吗?不会的,到处都是人群、粮食等生活资料的供应短缺、处理不完的垃圾、物价飞涨、饥饿和营养不足、贫富悬殊和失业、能源危机、文盲和犯罪、战争军备、暴力和吸毒、空气污浊、环境破坏......够了,光饥饿一项就足以让人沮丧不堪。 据悉,印度土壤退化严重,土地侵蚀和枯竭正使国民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塔特能源研究所在一项针对印度独立50年来对环境破坏所进行的调查中说,印度大约57%的土地受到退化影响。这将使印度主要农作物减产11% ̄26%,并且,树木的逐年减少,更使土地的可使用面积严重退化,其中相当部分属永久性破坏。 责怪谁呢?虽然印度政府制订过有关减少土壤侵蚀的土地使用政策,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现在已告失败。“亡羊补牢”未为迟,研究所主任帕查瑞先生说:“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或许我们可以恢复到20年前的状况。” 没有了土地,粮食从哪儿来?其实,饥饿随时都会卷土重来,今天的世界并没有完全摆脱饥荒的困扰。 没有体会过饥饿的人们不会知道土地的对于生命的重要。 《人民日报》1985年3月20日发布消息: 憘拕 非洲经历着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饿。从非洲北部至南部有三十四个国家遭受大旱,二十四国发生了饥荒,一亿五千万至一亿八千万人受到饥饿的威胁。遭受灾害严重的地区河流干涸,田地龟裂,黄沙弥漫,牲畜倒毙,至少一千万人背井离乡,东奔西走寻觅食物。日内瓦红十字协会说,一九八三年非洲有一千六百万人死于饥饿或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一九八四年的死亡数字肯定更高。联合国称这次大旱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憗拕 可以想象,奄奄一息的流浪者们吃尽了沿途所有的牲口,然后是狗、猫、老鼠、各种虫子以及可以挖掘到的树根和看见的树叶,举目四顾,没有一丝绿色。 这里都是热土,没有乐土。但,这是上苍的不公平么?“救救非洲!”世界发出呼吁。 非洲,希腊语意是“阳光灼热”。“我们生活在热带的淫威之下,每时每刻为了最起码的生存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印度诗人泰戈尔语)。这是一片多么饥渴的土地。沙漠化土地侵吞了非洲三分之一的面积。正午时分地面最高温度可达50℃以上。从飞机上俯瞰这片土地,一片单调的可怕的红褐色。除了刚果盆地和几内亚一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他广大地区则是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降雨量都在干旱的临界线上,有的地方几乎终年无雨。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群,撒哈拉沙漠、纳米布沙漠、卡拉哈迪沙漠。严酷的热带气候和无边的沙漠使这里的粮食严重缺乏,人们难以摆脱饥饿的肆虐。 《老子》云:“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与“柢”,是丰衣足食、长命百岁的基础,一旦失去了,就要挨饿。
憙拕3 何以有沙漠 憗拕
玛雅文明曾经何等的先进和辉煌,中美洲雨林带也随之繁荣了1700多年,然而,到8世纪她却谜一样地溘然消失了。人类学家纷纷解释其中的奥秘,最后莫衷一是,但是大家都乐于接受一种说法,就是由于玛雅人口的过度繁荣,为了生存就大面积砍伐部落周围的树木作为燃料,砍光了以后再搬家。不知哪一天,“雪崩”出现了,没有遮拦的光秃土地被热带暴雨无情地冲走,留下一片不毛的沙漠,什么也没有了。 非洲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到中世纪时期的西非、北非以及东北非的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然而,非洲的人口膨胀率达3%,高居世界首位,这更是本来短缺的粮食更加紧张。这里的文盲占60%,这又是阻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遗憾的是,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使这里的人们彻底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生命危机。 零散分布的小农庄里,农民们在“刀耕火种”,懒散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粮食,过度开垦、缩短休耕期、忽视土地施肥,整个生态系统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游牧民的生存靠的是牲畜,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牲畜,有限的草地资源难以承受过度的放牧,植被遭受不断的损伤,雨水更加稀疏。人口的增长又加剧了森林被滥砍滥伐的程度。1940年的埃塞俄比亚森林覆盖率为40%强,40年以后竟然只剩下4%弱。森林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冲刷到下游的大量淤泥影响了那里的正常的灌溉渠道,也使水库的库存量日趋下降。 非洲的森林覆盖率本来为21%,但是以每年1200万公顷的速度“萎缩”。照此速度下去,到2010年非洲将变为一片不毛之地。那时的饥荒又不能与今日作同等观了。 不容易想象,在几千年之前,撒哈拉沙漠是广袤的草原和原始森林。不知肇事于何时何地何人,战乱?烧杀?这里开始“癌变”,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今天让人一筹莫展的景象。 由于人为因素如农药的不当使用,致使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1987年,非洲又出现了一场规模巨大的蝗灾,遮天盖地的蝗群洗劫了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苏丹等数十个国家,所有农作物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然而,人们不必失望。除了国际社会出于人道主义援助外,不少粮食专家认为,非洲仍然具有自己解决粮食问题的潜力。 非洲的不少国家,已经着手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绿色革命”,兴办水利工程、防治土地沙漠化、组织集约式生产和经营,并初见成效。 事在人为,不是说过“人定胜天”吗?在破坏环境时表现得那么生猛,在恢复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时可不该无能为力啊!
憙拕4 地球的环境癌症 憗拕
目前,我国的地学环境愈加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之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愈加惊人。地学环境的恶化是地质灾害的主因,70年代以前,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速度是每年1400平方公里,80年代为每年2100平方公里,到本世纪末将达237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我国国土约17%为沙漠覆盖。 我国林业部最新发布的《中国荒漠化报告》表面,我国土地资源荒漠化的形势日益严峻,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6,而土地荒漠化已达到27.3%,每年现增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460平方公里。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草地和耕地,退化率达56.6%和40%。 据报道,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因缺乏治理,其流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遭受巨大危机。自7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连年减少,直至下游完全断流。但是干流近20亿立方米的水在中游漫流浪费,而到达下游的水则由1957的14.61亿立方米减少到1995的 3.37亿立方米,末端约266公里的河道和台特玛湖相继干涸。同时,源流水源因超量灌溉导致干流水量以每年0.3亿立方米的速度减少,而且灌区排泄的大量高矿化度水致使塔河干流在3 ̄6月间为咸水河,其他月份为微咸水河。石油开发、城市生活等也对塔河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以上河流水量的连年减少,塔里木河下游蜿蜒180公里的“绿色走廊”的地下水位下降近10米,自然植被和人工绿洲面积比50年代减少75%,濒临迹灭。阿拉善绿洲也萎缩了5.7万公顷。几十万亩胡杨林干枯,大面积的沼泽、芦苇、红柳灌木及植被消失。库姆塔格沙漠以每年3 ̄5米的速度向西推进,塔克拉玛干沙漠则以同样的速度向东扩展,两大沙漠已有上百处合拢。 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黄河泥沙淤积,河床每年填高10厘米。 苦心经营几十年的“绿色走廊”遭受威胁,联系新疆和内地的战略通道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为的中下游无计划的大量垦荒导致水资源的消耗和流失,更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虽说我国领土幅员辽阔,但西北部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高原难以实用,在本不丰裕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在人口包袱已然沉重且仍在加码的情形下,荒漠化,无异于雪上添霜。
憙拕5 釜底抽薪 憗拕
人类活动对于绿色的退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对肉食和奶制品的大量需求导致草原上过度放牧、对森林资源的持续砍伐、工业污染、以及人口的日益增长,使得土地资源重荷不歇。 在沙漠上,有很多水土保持工作者在想法设法征服沙漠、呵护绿洲,种沙棘、植柽柳、栽白杨,向沙漠进军。可笑更可悲的是,在大后方,有许多工厂在争先恐后排放废水、制造未来的沙漠。这也叫“釜底抽薪”罢,遗憾的是,发生在同胞身上。 到沙漠看看吧!地处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城,由于过渡带植物被破坏,风沙逼迫人们迁徙过两次,饱尝背井离乡之苦的他们,指着那一丛丛不起眼的沙漠灌木说:“我们要像爱护眼珠一样保护这些沙漠卫士”。 在沙漠上,区区小植物倍受珍爱,因为,大自然把厉害关系直接告诉了那里的人们。那么,当参天大树被轻易砍伐的时候,你作何感想呢?我们不需要“事后诸葛亮”。 如果说土地的荒漠化是客观的原因,人类没有能力完全控制它,那么,土地资源的浪费则是颇为值得反思的问题。据国家土地管理局调查报告,我国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惊人。城市无限制地向外扩展,呈“城市包围农村”之势,大面积地侵吞了可耕种的土地。 我国的31个大城市中,从1986年到1995年,实际占地规模扩大了50.2%,城市用地与人口增长率的合理比例应为1.12比1,而这些大城市都高达2.29比1。有些被批准为开发区的土地,长期闲置荒费,这些征而不用、待价而沽的土地,截止1995年初,全国有近200万亩。被占用了粮田和菜地的农民则或喜或忧,他们分了楼房,用不了可以租出去按月收金,变为城市户口,工作安排得不满意则长年休息。在我国农村,因房屋占地的现象十分严重,独门独户,庭院宽阔。农村居民人均占地达190平方米,超标27%,如此,全国土地又少了5100多万亩。 数千年以来,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工作是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什么社交活动,集居地规模不大,即便最大的城镇其人口也只在几万人上下。到了17世纪,已经出现像罗马和伦敦这样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促使人口集中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生产。19世纪大规模工业化的兴起,把大批的田间散作者吸引到城市,城市的面积迅速扩大,纽约、东京、莫斯科等已有700万居民。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20世纪,大城市之间日趋连成一片,3000万人口,无论如何开始成为“好大喜功”的城市的负担。 由于信息等新型产业的加入,人们对“便捷”的欲望与日俱增,“全球村”的提法开始酝酿成熟。虽说“全球村”是一种暂时的抽象的东西,并且与此相反,不少人开始逆流而进,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别墅、花园,大平方,偷享片刻的安静和疏朗,但是,城市膨胀的边界紧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原来的农村又要变成城市了。
憙拕6 屏障去后无凭仗憗拕
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间西非地区不时发生的干旱,就是由于位于尼日力亚、加纳和科特迪瓦等国家的热带雨林遭受破坏而引起,如果不及时得以妥善护理,西非季风系统可能彻底瘫痪。20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朱尔凡槟嵋烟岢隼嗨频木妫衔鞣悄诼饺龉瓖娭脖坏南П厝恢率菇涤炅康募跎佟M恚谖鞣茄匕兜厍纳执髰娒婊卦馐芷苹担溆跋煳抟山飨浴£ 本世纪初,西非沿岸有大约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后来,人类为了开辟农场以及从事采矿、放牧等活动,砍伐了那里几乎90%的森林。热带雨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雨水,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相邻地区降雨的形成。降落在森林中的雨水,有一半左右迅速蒸发,这便为下风向的云层形成提供了条件。西非沿岸的热带雨林,吸收了来自大西洋离岸风的降雨,因而也保障了内陆干旱地区的水源。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沿海地区大量的降雨直接返回大海或者渗入地下,蒸发量急剧减少,从而影响了内陆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如马里和尼日尔。 森林能大面积地净化环境,它强有力地吸收有害气体并杀菌。据测定,氟化氢通过40米宽的林带后,平均浓度降低47.9%,柏树可分泌杀菌素,消灭痢疾、伤寒、白喉、肺结核等病菌。 据《纽约时报》报道,保护自然世界基金会新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由于过度的砍伐和森林火灾,全球森林的现状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因此呼吁世界各国政府,确实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以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不要让它们继续消失。全世界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年42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欧美国家和地区的温带和寒带森林也在以相近的速度消失。尤其在近几年中,巴西森林的消失速度为全球之最。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在下个世纪中期将没有森林的影子。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森林,同时还失去了绿色、失去了健康。绿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种繁荣的标志。
憙拕7 “一次性”的悲剧憗拕
“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后汉书纺闲倥邸罚“青萍一点微微发,万树千枝和根拔”(元肺獠洹墩盘焓Α返谌郏瑣娛е晾濉⒉钪Ю铮说裙叛担瓴凰£ 可以肯定,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使用过木筷,尤其是在街上饭馆吃饭时使用的一次性方便筷,但是,你可曾想过,森林每年要因此牺牲多少吗?制造1公斤木筷,需要约1.5公斤木材。一个中等城市,每年要使用约400万公斤木材。据估计,我国每年要“方便”地扔掉170万方木材。 谁发明的一次性木筷机?日本。日本森林覆盖率为65%,但聪明的日本政府明文禁止砍伐本土树木制造一次性木筷,全部进口,从森林资源丰富的印尼还有森林资源匮乏的中国。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人均面积居世界第121位。然而,如此可怜的现状并没有让我们清醒,相反,浪费情况举世罕见。我们每年“奉献”给日本一次性木筷达200亿双,那是40万方的木材啊!光在东北地区就有不知多少个工厂,它们在把生长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优质木材化整为零、以几分钱的价格出售给日本。商业价值和生态价值一比九,太不划算了,可悲。 幸亏使用筷子的国家很少。一个环境学家把滥砍滥伐森林的事情称为“穷人的能源危机”。 发展中国家会碰上同样的问题。如果脑子里没有“可持续发展”这根弦,或者为图眼前利益而明知故犯,知而不行,杀鸡取蛋,遭殃的是我们的子孙。
憙拕8 记住那把火憗拕
森林怕砍伐,更怕火。 1997年,印度尼西亚经历了一场称为“世纪性火灾”的厄运,印尼及其周边国家尽皆笼罩在烟雾之中,数百架航班被迫取消,数十亿美元的旅游业资源化为乌有。在吉隆坡,很多人患上哮喘及连带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甚至埋下癌症的种子。一位经济学家的话不无启示:这场空前的大烟雾也有唯一的好处,就是使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这使我们想起了十年前大兴安岭的那把火。 1987年5月6日,我国大兴安岭大森林起火,大火漫山遍野,烧了27个昼夜后方得以熄灭。101万公顷地面被火蛇舔过,焚毁森林70万公顷、木场存材85万立方米,从塔河到古莲的数百公里铁路沿线被大火洗劫,2488台各种设备损坏、67座桥梁总长1340米、483公里的通讯线路和284公里的输电线路被烧毁,325万公斤粮食化为灰烬,61.4万平方米房屋、3座城镇变为废墟,193人死亡、6万多人失去家园。大兴安岭森林的1/19消失了。 木材、野生动物、天然中药材、矿产资源等蕴含丰富的大兴安岭一直是捞钱者或盲流们的趋居地。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使得漠河地区水资源匮乏,黄沙飞扬。大兴安岭气候异常,少雪而高温,空气干燥使植物水分降低。未经任何防火知识教育的盲流人员,无视林区的有关规定,随便乱扔烟头,违章操作不合格器械。如此,古莲林场、河湾林场、兴安林场、盘古林场等都有这样的森林“播火者”,几乎同时起火。起初,古莲林场火灾在数百人的扑救下熄灭了,但是,没有谁认真检查余火,结果,次日死灰复燃,在9级大风中,火蛇疯狂地四处窜突。漠河气象站发现情况后,急忙与县城联系却接不上长途电话。在群众还没有得到上级通知时,漠河城里已经一片火海了,人们纷纷逃命,霎那间,人性最卑微的东西暴露无遗,男女老少、各种车辆塞死道路,开车者竟然从孕妇身上碾过,鲜血与脑浆沾满轮胎。在巨大的热量中,水泥片裂,钢筋扭曲,火龙追着汽车跑。在大火奔腾的4个多小时内,阿尔木人竟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通知。漠河、图强、阿尔木及其山林,在5个小时内化为乌有。漠河一片废墟,消防科的人让县长的家完好无损,周围湿漉漉的。等救灾物资下来,老百姓牢骚满腹,“小灾小捞、大灾大捞”,“好东西被机关拿光了”。记者在看到极度疲累的官兵后也看到有人在大吃大喝。 大兴安岭火灾已经过去10年了。火,使我们失去了很多,火,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
憙拕9 能省就省憗拕
1997年10月,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在河北正定召开会议,提出中国在2010年能否达到木材的自给自足的问题,这表明我们已经将森林资源的问题提到了相当的位置上,并为发展前途感到危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专家声称,目前全世界工业原料46%为木材,美国每年消耗木材约2亿吨,相当于钢材、铝材、塑料、水泥全年消耗量的总和,而中国年消耗量也有1.5亿吨之多,建筑用料、造纸、家具用材、烧柴等等,并有消耗量逐年上升之势,那么,如此下去,对于木材资源相对不宽裕的中国(现在每年要耗资30亿美元从各国进口木材和林产品),如何解决木材的后备资源、满足供需平衡问题是一个早晚不容漠视的问题。就是砍树也得待几年等它长成材料。 那么,眼前能省就省,比如,发展人造板工业、提高木片质量、发展其他材料代替木料、加强废纸的回收再造、能省纸的地方(如水泥包装袋、大量的无用印刷物)就别再浪费。 “地球之友”,是香港影响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自1983年成立以来,该组织全力宣传环境保护思想,并创办香港地区唯一的一份环境杂志,《一个地球》。1997年岁尾,香港特区政府的48个部门积极响应号召,率先使用电子网页拜年,代替贺年卡,仅此一举,就使香港地区贺年卡减少50万张,这相当于保护了125棵树木。 在泰国,因苦于没有保护热带雨林的有力对策,有人便给北部8省的5000万棵树木“披上袈裟”,以使平凡的树木神圣化。这在佛教盛行的泰国,自然使乱砍乱伐树木者有所顾忌。 南面有墙,直走过去要撞脸,对于智者,是不需要等真地撞到南墙才知道回头的。
憙拕10 吃光了就去要饭憗拕
据报道,已连续开发36年的大庆油田正面临转型期,目前,以往作为稳产保障的可开采储量不断下降,老井已经进入后期开采,成本高而产量减,且外围已探明的油田并不理想,产量丰度小、开发效益差。剩余资源量少,品味低,这说明后继资源不足。 于是,作为我国石油重要产地的大庆提出:发展化工业及多元经济,产业跳出石油而发展多种经营和大农业,并准备挺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有关部门预测了中国2000年 ̄2030年原油的供需量、缺口量以及后备资源探明情况,见表5-1。 憘拕 表5-1 中国2000年 ̄2030年原油供需状况预测表憘拕
────────┬────┬────┬─────┬───── │1995年 │2000年 │ 2010年 │ 2030年 ────────┼────┼────┼─────┼───── 产量(万吨) │ 14975 │ 16000 │ 18000 │ 21000 ────────┼────┼────┼─────┼───── 需求量(万吨) │ 16065 │ 21000 │ 28000 │ 37000 ────────┼────┼────┼─────┼───── 缺口量(万吨) │ 1090 │ 5000 │ 10000 │ 16000 ────────┼────┼────┼─────┼───── 缺口量比例 │ 6.78% │ 23.81%│ 35.71% │ 43.24% ────────┼────┼────┼─────┼───── 需累计探明(亿吨)│ 174 │ 187.92│ 237.58 │ 379.84 ────────┼────┼────┼─────┼───── 资源探明率 │ 19.59%│ 21.59%│ 26.75% │ 42.77% ────────┴────┴────┴─────┴───── 憗拕
这意味:能源危机。这种危机,不光大庆会遇上,其他油田也会遇上,只是迟早的事情。不光中国会遇上,整个世界也会遇上,只是早晚的问题。 我国是煤炭开发和消费的大国。1996年出产煤炭近13亿吨,全国2000多个县有7万个煤矿正在不断挖掘。煤炭,在满足了国民经济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地面严重塌陷:全国塌陷土地达40多万公顷,平均每开采1万吨煤就要有0.2公顷土地塌陷下去。地面塌陷直接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水源污染和地面建筑物的破坏。 煤矿排放固体废物:目前,煤矿排放的固体废物量已高达30多亿吨,占压土地5000多公顷,并在空中形成有害烟尘和气体。 排放废气:据估计,每年因煤矿开采作业要排放30亿吨废气,对大气形成污染。 地下水资源污染:无休止的煤炭开采,直接破坏地下水资源,尤其在煤矿开采地区,浅层地下水以至地面水源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己地底下有东西偏偏舍不得用,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买。“人穷志短”吗?最好要发展也要节省。 为了人类的生存,自然失去了很多。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云南大朝山3大水利工程于1997年相继截流。我们获取了很多,我们也失去了很多。
憙拕11 谁不呼吸 憗拕
医学研究证明,大气污染对人体的恶劣影响有: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以至肺癌;二,急性病态乃至死亡,多由于严重的大气污染。三,生理机能的病变,起初可能只是身体不适,但长此以往损害肺的换气机能、血液输送氧气机能等。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协同北京协和医院统计结论:城市人口死亡率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无论二氧化碳还是悬浮颗粒。二氧化碳的危害性即使在平均浓度相对低的夏季仍然显著,悬浮颗粒在寒冷的冬季威力更大,是心脑血管病人尤其老年人的克星。 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然向我们的生存环境与自身健康亮了黄牌! 3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发生过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成百上千的人数天内死亡,如1930年比例时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美国多诺拉事件与洛杉矶烟雾事件(城市上空出现的浅蓝色烟雾导致2天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余人)、1950墨西哥波查防砑邮录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4日本富士山事件等,另外,强烈的大气污染引发区域性疾病,如日本的东京--横滨哮喘、美国的新奥尔良哮喘等。 大气污染的后果之一是酸雨,据最新资料表明,酸雨中因为含有大量的硫酸,落下后与土壤中的硅酸发生反应,产生出大量生物有效铝,而铝通过饮水或直接经由大气进入人体并沉积在大脑,从而引发早老性痴呆。挪威由于受到浓度很高的酸雨的袭击,在1969年到1983年间,大约5万人死于早老性痴呆症。在我国,1997年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29%的国土面积在酸雨区的覆盖之下。 城市大气污染有煤烟型污染和排气型污染等类型。这种含有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等的毒气在我们周围光与热的作用下,经一系列化学反应而生成称为“光化学烟雾”的二次污染物,内含臭氧、过氧乙酰基硝酸酯、醛类等强刺激性氧化物,遇上无风、闷热、高湿天气,悄然使树叶黄化,更连带着我们的眼睛红肿、头痛、哮喘、胸闷,进而引发诸如肺癌的恶性病变。 调查表明,我国某些城市大气污染造成的死亡率要高于欧美。早在1972年国务院就召开有关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防治的研究,20多年过去了,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却有增无减,而且,在许多城市肺癌发病率变本加厉,就连西北较为偏远地区如乌鲁木齐也未能幸免,这个工业城市1979年肺癌死亡率为0.416/10000,而1992年已然高达1.525/10000,上升4倍!原因何在呢?请抬头看看我们的天空吧...... 那令人神清目爽的蓝天,早已成为中老年人的记忆,只有坐上飞机,高过白云之后才得以回顾。那曾被李白吟咏“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悬挂了无数年的皎月,在今天的城市中已确乎被人们遗忘了,人们很久未能窥见她的真容,这不仅仅因为一座座庞然巨兽般的建筑物的遮挡与吞噬。 一夜之间,强劲而冷酷的秋风收拾掉了所有残留在枝头上的树叶,行在长安街上,无意间的一次远眺,我竟发现了西山的面目,在饱看西山的大喜之后,我开始彷徨,一则为自然的博大、宽容而感动,一则为人类对大气的肆意污染而伤心,一则担心将来有那么一天,即便毫不势弱的北风刮上三天三夜,西山仍旧是一片茫然、不会破啼为笑了。北京有风,会把尘雾吹散,其他城市也有此“幸运”吗?
憙拕12 狼烟四起憗拕
夏天不好过,冬天也不好过。冬天,绝大部分自然的绿色销声匿迹,留下天地一色灰蒙蒙。走在立交桥上身边,你可以看见来来往往密集的车流,无一不毫不客气地排放出含有多种危害的废气。你正考虑尽可能地少呼吸一次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伴随着高低不同的喇叭的鸣叫,可以看见高楼底下的平房群里正纷纷冒起煤炉的烟气,与此相呼应的,远近有雄壮的烟囱正把更浓的烟尘排向高空。你看不到的地方,更有亿万个小烟囱---香烟在冒烟。 城区错落有致的空气污染已然使人招架不住,你再往远处走走,大量的厂房正在漫山遍野地尽情地排放废气、废水,颇有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破坏城市之势。我国曾经清静的西部山区,在经济的不甘示弱呼声中,大气污染同样地后来居上。火车穿行在高原上,轰隆的厂房上空烽火狼烟,山坳间四顾朦胧,不见白日,大面积的污水覆盖了昔日虽穷犹美的土地。 想起一幅漫画,一家糖厂,建在半个西瓜上,糖是靠抽西瓜水生产的,如此下去,势必“地面”减少,最终工厂坍塌。这种“生产”,比“拆东墙补西墙”还不如。 必要的工业生产如发电、炼钢、化肥等带来的空气污染,我们眼前没有能力解决只能舍身接受,但某些附加性的额外的空气污染,我们不该自讨苦吃地接受。有人会出来反对说,坐汽车不是很方便很舒服吗?可是,对汽车尾气的检测与控制,最好严格一律,不要用窗口交钱盖章的手续代替检测仪器的真实功能。 严格控制汽车排放和汽油无铅化是对汽车污染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有尾气排放、燃料蒸发(包括曲轴箱、油箱和加油站)以及空调冷却剂蒸发等,对其规定限制的主要物质包括尾气排放的CO、HC、NO攬x攭以及燃料箱和加油过程中蒸发排放的HC。对造成地球温室效应主谋的CO攬2攭,不少国家都在讨论限制法规,而对破坏高空臭氧层的含氟空调冷冻剂,1987年31国家签署了限制使用的蒙特利尔协议。另外,含铅汽油可以在压缩比较高的发动机中使用以提高经济性和工作效率,要使用催化转换器又必须用无铅汽油才能充分发挥降低排放的效果并保证工作寿命,之所以要去掉汽油中的铅,目的是更好地使用催化手段来解决排气污染的问题,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又一个挑战。 诚然,无铅汽油的使用与汽车排气处理技术的提高,是汽车尾气污染的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可能到零,成本也相当大)成为可能。但是,眼前还不能完善,据石油部门的估计,大约要到2000年后无铅汽油才能大批量供应,并且,这一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能否得以实现还有一个关键条件就是,汽车要质量高。 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大约在2500万辆,其中汽车1300万辆,并以每年18%的速度增加。由于技术水平与管理力度欠缺,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国的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到十几倍,国产车辆的排放量更高出1 ̄5倍。以国产轻型吉普车为例,它的一氧化碳排放量是日本1975年标准的28 ̄38倍。在城市主要干线上,车辆密度大、行使速度慢、怠速运行发生几率大,一氧化碳和碳氢化物的大量排放尤其污染严重。 单纯呼吸由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可以在几分钟内置一个健康人于死地。在夏天,经常发生司机死于车库的事故,司机开着空调睡在汽车上,由于车库的空气循环有限,尾气中大量的有害气体聚集在一起,很快使司机窒息。 不久前,法国国家科学院微分子“生化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自然基因》杂志上发表文章说,由于生活环境的迅速恶化,人类嗅觉基因的3/4已经失灵,更不如狗鼻子了。人类鼻子最终成为“摆设”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严重的空气污染对鼻腔的损坏。
憙拕13 无处藏身憗拕
躲进挂有空调的家里就万事大吉了吗?不会,你一天仍然要呼吸1万升空气,体表面积25倍的、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肺泡,仍然要接受那些空调拒绝过滤的悬浮颗粒与有害气体。 另外,在你的家里,肯定也有蚊子,而你大概没有使用蚊帐,因为那太不方便,于是,你使用喷雾式杀虫剂。殊不知,这些杀虫剂虽然对你的身体无甚危害,却或多或少影响着周围的空气环境。杀虫剂中有对大气臭氧层极为不利的物质,如甲基溴,几乎了10%的臭氧层破坏归罪于它。现在,已有许多国家开始限制或停止这些杀虫剂。蚊子实在可恶之极,该杀,但,投鼠忌器,我们也要考虑考虑自己。 “方便”,颇值商榷。方便面的确实方便了不少懒人和游人,但是,一次性方便筷确实牺牲了大量森林,杀虫剂的方便确实造成了空气污染,如此,可否一问:不使用方便筷行不?使用蚊帐行不? 总能看见奔跑在人行道上的机动车(颇像鲁迅先生所描绘的孔已己:“站着喝酒而唯一穿长衫的人”),拖着一道烟尾、带着刺耳的噪声。这种三轮车,本是为残疾人的“方便”所设计,但成了某些四肢发达的生意人的“方便”。 眼前的景象我们能看到,因而担心,远在天边的,比如北极,又如何呢?北极离开大陆工业区数千公里,但是据说那里的烟雾有时可与洛杉矶媲美。北极动物如北极熊,其体内也聚集了相当数量的杀虫剂和PCB等化学污染物。 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层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没有它当然不行,地球温度会比现在低30℃而成为火星那样冰凉。但是,过犹不及,由于人类向空间无休止地排放它,致使全球气温呈上升之势。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英国等是“制造”二氧化碳的大户。 世界能源委员会1996年公布一份报告表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到1995年增长了12%。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数十年内“地球变暖”1℃ ̄3.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列出了很多副作用,其中有,到2100年,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海平面会上升15 ̄90cm,把人口密集的三角洲地区变得无法居住。因为地球温度的普遍上升而导致南北极厚积冰雪的消融,本来的陆地可能一片汪洋,而不会“水涨船高”的陆地因而减少。并且,地球气候模式的变化使得一些地区或者干旱或者水涝,农业、林业将遭受深远的危害。 这也许不是杞人忧天之想。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研究人类捕捞鲸鱼时的活动范围发现,南极海洋冰盖面积在本世纪缩写了将近1/4。英国剑桥大学学者解释该现象为地球气候变化的结果。英国南极考察人员约翰方鸩┦咳衔霞侨诨似蛑芷诒浠脑颍蓫娔芫褪侨宋目掌廴镜贾氯蚱律咚隆£ 与此相左,有一些科学家正在试图证明,含硫污染气体也许使地球变冷,其“冷却效应”足堪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相提并论。正像医学研究时常发生意见分歧一样,不管科学家对地球气温的走势怎么说,我们少一点空气污染总是好事,起码呼吸起来清心畅快、皮鞋穿上一个月依然闪亮、衬衣穿上两个星期脖领仍然雪白。
憙拕14 灾难来自哪儿憗拕
1997年12月1日至1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在此次会议上,讨论了全球被称为“本世纪气候大事件”的“厄尔尼诺”现象的有关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想减少“厄尔尼诺”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我们所能采取的最好的举措就是保护全球的自然环境和大气空间。 “厄尔尼诺(ELNINO)”,又名“圣婴现象”,其意是指:太平洋赤道热带范围内海水剧烈增温并在东太平洋上空出现大气暖流,进而产生的一种季节性气候异常的现象。“厄尔尼诺”原为西班牙语,其意为“圣婴”或者“上帝之子”,因为它的高峰期大多在圣诞节开始。 “厄尔尼诺”会给海岸线的广大地区的气候带来突变,搞得一团糟,飓风、龙卷风、海啸、泥石流、干旱、大涝。 自1950年以来发生过的十余次“厄尔尼诺”中,1982 ̄1983年间的那次最为凶猛。历时17个月之久的这次“厄尔尼诺”造成澳大利亚出现本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农业和畜牧业均遭受巨大损失。印度尼西亚也因干旱而引发数场森林大火。至于本来干旱的非洲地区,更是火上浇油,颗粒无收。哥伦比亚、秘鲁、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一度风行的虐疾。从厄瓜多尔到秘鲁,6个月降雨量2500mm,民房倒塌,100万人失去家园。全世界损失130亿美元。 消失100年的霍乱在1991年于秘鲁再度露面,不久,蔓延到墨西哥等地,据统计先后已有1万余人死亡。1994年7月,“图尔”霍乱袭击卢旺达难民,数日内7万余人感染,1.2万人丧命。 9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有增无减,变本加厉。1991年、1993年、1995年,来势汹汹。 1997年3月,150年来最有杀伤力的“厄尔尼诺”来了。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美、亚洲、欧洲、非洲,相继“沦陷”。智利:洪水汹涌、大雪封门。西班牙:飓风忽至、暴雨冰雹。巴西:旱涝失常、冬行夏令。墨西哥:暴风骤雨、屋倒人亡。澳大利亚:禾苗枯萎、空前酷热。加拿大:旱灾又起、麦田无望。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四处饥民、嗷嗷待毙。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均受到“厄尔尼诺”的威胁,印度开始遭受50年来最严酷的干旱。菲律宾降雨量减少40%,据预测,水稻产量将大幅度降低。此外洪涝或者干旱的异常气候还将对亚太地区的油料、咖啡、椰子等农作物发生不利影响。 据估计,仅在1997年,“厄尔尼诺”就给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50亿美元。 发生“厄尔尼诺”时,西太平洋的暖水会向东太平洋推进,使东太平洋沿岸水温升高,来自于深水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和养料相对减少,而且,水温的上升使鱼类难以适应,开始大量死亡或迁徙。这样,自然会给南美国家的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栖居于此的大量海鸟如鸬鹚等被饿死或者背井离乡。 众所周知,地球表明为大面积的海水所覆盖,可以说全球气候的状况受海水的影响极为明显。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升高温度,引起水面上风力的变化,如此大面积地强烈作用,致使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差与水位差加大,进而引发空间大气的对流。国际海洋学界和气象学界公认,位于热带太平洋区域的海水如果上升0.5℃以上并持续半年以上,就要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当我们一边面对“厄尔尼诺”,一边来讨论如何保护全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时候,或许要更有的放矢一些、思想紧迫一些。在上面我们曾谈过全球气温升高的问题,虽然不敢说与这里的“厄尔尼诺”有什么类似的特点或者必然的关联,但是,“防胜于治”,我们从大局着眼,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或许,能阻止、至少延缓“厄尔尼诺”们的反扑周期罢。退一步说,我们把周围的“小气候”保持完好,生活得自然清新,也积攒了足够的“粮食”,就是“厄尔尼诺”再来了,最起码可以抵挡一阵,不至于饿死。 的确,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空前肆虐,全球部分粮食产地大幅减产,使得世界粮食储备下滑,部分地区再度面临饥荒的威胁。1997年11月12日,世界粮农组织在罗马发表的“粮食展望”报告指出,因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严重,这些地区的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减产15%,因而使粮食价格上涨。有关专家指出,南半球的酷热和干旱气候,很可能再度导致类似于80年代初的大饥荒,贫穷落后国家售当其害。 1997年9月15日,美国航天局公布卫星观测结果,南太平洋暖水区已达美国大陆面积的1.5倍,而在5月时暖水区还只是美国大陆面积的2/3。而日本气象厅9月10日的观测发现,8月时赤道地区海面水温比往年升高了3.1℃。法国的气候变化专家让啡缭蠖芯恐っ鳎阂粛姼鍪兰鸵岳矗厍蛴涤械哪芰吭诿科椒矫 240瓦的基础上,增加了1%强,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其他高达100亿吨。其言外之意,就是说人类的活动(比如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影响了全球气候。 如此看来,“厄尔尼诺”也许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行为,它与人类活动对全球影响有关;但愿这只是一种猜测。
憙拕15 水不可缺憗拕
尽管地球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人类活动所需要的淡水资源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以下,其中,69%是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高山区的固态水,30%是地下水,0.2%是大气水,所以,地表占水还不到1%。并且,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随着人口用水、工业用水以及水资源遭受污染,到下个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将受到淡水资源供应缺乏的限制。 人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消化、吸收、循环、代谢、呼吸、生化反应、体温调节、神经活动、肌肉与骨骼运动甚至哭泣等,生命的任何一种运动都要有水的参与,人一生光喝水就得50吨。 联合国发布的《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估》报告说,目前全世界1/5以上人口面临“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3亿,届时除非更有效地使用淡水资源并控制河流污染、净化废水,否则将有1/3人口遭受缺水的痛苦。 中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世界13个最贫水国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平衡,南方山地丘陵多而水资源丰富,北方为大面积的平原但水资源相对短缺,尤其是地域辽阔的西北部地区,水资源极为有限,加之大面积的沙漠和土地的继续荒漠化的倾向,水,就成为一个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最大因素。因为缺水,我国每年工农业产值要损失近1200亿元,受旱农田4亿亩,粮食减产200亿公斤。 预计到2000年我国淡水的供应将出现290亿立方米的缺口,估计到2020年每年将缺水500亿立方米,到达水资源短缺的高峰。 1977年,我国有2848个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总面积在8万多平方公里。到1985年只剩下2305个,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新疆自治区湖泊面积比50年代缩小了4952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降至1983年的2343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已大部分变为泥沙淤积的陆地。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0%,因灌溉系统不完善,致使渗漏严重,水资源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0%。黄淮海平原每年用水500亿立方米,其中60%蒸发和泄漏了。在设施相对完备的城市地区,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供水管道漏失率平均都在10%左右,加之居民对生活用水节约意识淡薄,洗车、洗碗、洗衣,无处不在浪费着难得的水资源。
憙拕16 百病之源憗拕
把含有很多内容的垃圾倒进河流,同时,从中打水吃,这不是人类的聪明之举吧? 确实,水中很多看不见的溶解物,虽说不会立杆见影地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危害,但顾虑依然存在。铅污染是世界卫生组织判定的头号威协,如,含铅汽油燃烧后进入空气,伴随着雨水回归地下、重新从你的自来水管道流出来,它可能伤害你的神经系统、肾脏功能以及性功能。如,自来水中用以漂白消毒的化学品本身就可以产生一种叫作氯仿的东西,会做害于消化道、膀胱、前列腺。再如,工业废水中的汞伤你的神经与肾,源于农业化肥的硝酸根伤你的血液与胃,含氟过高会使骨骼畸变,含盐过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早在1953年,日本水俣海湾附近的渔民中出现了一种“怒病”,患者症状是害怕、焦虑、易怒和幻觉,以至精神失常而死亡。后来调查表明,其原因就是吃食一种贝类,而种种贝类摄入了相当数量的甲基汞,这种毒物长期滞留并屯集在人脑中而导致“怒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测出的水中有机化学污染物达2221种,仅一发达国家的自来水中就有765种,其中20种确定为致癌物,18种为促癌和助癌物,46种为致突变物。 城市用自来水“平安无事”吗?据测定,在高层楼房的二次供水水箱里,有8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里面可能有:肠道病毒和致病病菌,其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耗氧量、氨氮、混浊度、亚硝酸盐等明显超标,甚至出现水蛭、淤泥、毛发、苔藓物、死鼠之类。由此饮用水引发的疾病,可高达80%。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除却人迹罕至的地方,你能找到多少河流的水清澈见底、取瓢可饮吗? 我国27条主要河流的流经地区水源,56%受到污染。 据《科技日报》报道,原本以清亮闻名的湖南浏阳河(《辞海》浏,水流清澈貌),自80年代起两岸“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小造纸厂一时泛滥成灾。据测算,1995年全市排入浏阳河的包括造纸的工业废水达3060万吨,河水“旧貌换新颜”,由清澈变为深褐色,白沫翻滚,恶臭飞扬。经分析,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铜含量为2.5mg/L,锌含量21.8mg/L,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243倍和216倍。人们守着大河没水喝,水生物也面临灭顶之灾。浏阳河原有鱼类资源9目16科51属68种,藏量在万吨以上,现在却踪影皆无!另外,大量高浓度碱液使沿河上百台水轮机、发电机、闸门严重锈死报废,数百座木堤坝被腐蚀一空,河堤坍塌860处长达93公里,农田被毁2100亩。“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浇田洗衣,80年代臭气扑鼻,90年代鱼虾绝迹”。活生生的残酷现实令人们不得不醒悟。浏阳儿女终于开始向污染宣战,关停掉不合格的工厂,严加监督,尽快削减污染负荷,争取早日找回浏阳河昔日的光景。 痛定思痛:原本条畅的自然一旦羸弱,就难以康复,并且,想恢复它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养猪不下崽,喂鸡没有毛,河水变酱油,渔民怕光脚”,这是淮河支流地区传来的歌谣,足以表现出那里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程度。 水利部门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78%的城市河段不能直接饮用,38.9%的地面水对农作物有不利。预防医学研究部门的调查则表明,我国大约79%的人口被迫饮用细菌超标的受污染水源。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环保局近年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治污措施,并制订到下世纪中叶的环保宏伟目标,第一个10年,基本改变现存环境恶化的状况,使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争取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控制,城乡环境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到下世纪中叶使环境质量达到现代化的要求。这样的目标不是靠说的,要扎实的行动。截止到1997年8月,淮海流域4省1562家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工业污染企业,实现排污达标和治理的有525家,治理工程正在施工的有608家,已关停和准备关转的有158家。另外国家环保局还抓紧了对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污染控制和治理计划。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是为治理被污染的淮河流域而专门颁布一项国家性政策法规,这在中国的立法史上绝无先例。“达标排放倒计时”,更使人感到一种紧迫感。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完全让人乐观,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奔赴淮河两岸调查时发现一幕幕令人气愤的景象:一家工厂在离达标排放倒计时仅10天时,“制污措施”竟是一条浅浅的小水沟;一家污染严重的工厂,一边声称没钱建造制污设施一边却投资上千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一家被报纸选场为“制污明星”的大工厂,在口口声声“提前达到排放标准”的背后,排污管道里仍在滚滚流出超标数倍的废水......这是怎样的一些现象呢?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在“达标”这一硬性指标下也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说吗?地方管理部门难道就敢无视于国家三令五申的政策法规吗? 在有些局部地区存在一种论调,即:对于经济发展地区,环境保护只能放在第二位,因为只有地方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有实力保护环境。这无疑是一种歪论,其颠倒因果关系的荒谬显而易见。 还有一种荒谬思想,即认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是单纯的“罚款”,根本无视于有关法律法规。 1997年12月4日,山西运城地区某造纸厂厂长被以“污染环境罪”依法逮捕。他那年产1000吨的小造纸厂早已是被取缔的对象,但他以各种手段继续开工,不断排放污水。未经处理的污水蓄积成一个大水塘,紧挨作为居民饮水的引黄水渠,终于有一天污水池决口,造成了严重的水源污染事故,居民饮水被迫停止,直接损失达40多万元。事故的发生有其明显的必然性,但造纸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大家共同的利益,姑息养奸,得过且过。那个厂长到了铁窗里时才知道犯了什么法,才明白《环境保护法》中的有关条款已经受到了《刑法》的支持,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那是犯法。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播出该案件,足以使正在污染环境者引以为戒。 水与我们关系太密切了。病从口入,人类疾病的80%几乎都与饮水有关。把水烧开,可以杀死细菌,但灭不掉铅、汞、铬、砷、硝酸根离子、放射性元素、有毒农药以及各种工业污染物质。 纯净水,将成为下个世纪的首选健康食品。但是,谁也明白,比起自来水,纯净水需要花更多的钱买。 百川东去归大海,陆地上的水资源遭受污染的同时,海洋也难以幸免。8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每年要向海洋排放污水65亿吨,而近年已增至87亿吨。而渤海湾每年接收污水28亿吨,大大超出它的承受能力,来自于河北、山东、辽宁、天津、北京的工业及生活废水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及污染物,致使渤海水体的55%遭受损坏。 人在严重污染的自然环境面前,无处“逃跑”,损失的岂止诗情画意?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恨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污水。唐人有名句“掬水月在手”,今人恐怕是难以体验了;因为,难以找到让人愿意捧在手心的清泉,天空中也少见那朗润的娇月。
憙拕17 泪也没了憗拕
“黄河还算河吗?”有人如是问。由于黄河的断流,尤其在下游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90年代以来,山东省因为黄河断流损失将近185亿元,尤其在1997年,山东再遭百年不遇的大旱,天不下雨,省内河流无不断流,67%的水坝干底,90%居民饮水受限,60亿元又没了,20亿公斤粮食又丢了。 自1972年,黄河开始出现断流,自1991年,黄河每年都要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达到历史最高峰,时间最长,从2月至11月;上沿河段断流最长,断流河段占下游总河长的近80%;主汛期竟然也开始出现断流现象,洪峰与断流同时出现,洪水到来之前断流,洪水过后又断流。黄河90%的耗水量用于农业,其流域远近矗立着2571座大中小型水库;胜利油田因注水需要和地方工业用水,由于缺水只能“以水定产”,所以黄河缺水后果难测。这种后果不是单方面的,黄河断流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受影响的气候使温度上升、湿度降低、土壤盐化、植被破坏。 “母亲河”“断乳”了。这使人们不得不忧心忡忡。为减少下游的断流现象,人们开始考虑加强中游骨干工程建设、对有限的黄河水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合理利用、建立节水型的蓄水及灌溉体系、水资源实行有尝使用制度、改变地下水与引黄水的不平衡利用状况等等一系列方法,以期尽快使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加强黄河的管理和调度水平。人们提出“兼顾全河,开源节流”这一解决问题的途径。 不需什么成本就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对于地球人是宝贵的。在沙漠地区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水比油贵。幸福的北京居民水管里总是有水,但谁能看见由于地下水的超量抽取,北京的地面每年要下沉10 ̄20毫米,城区形成一个面积为2100平方公里的大漏斗。是的,我们把封存了上千年的地下水都“坐吃山空”了。 缺水的困难平常我们的确体会不出,所以,在公共场所我们不难发现常流水的水龙头、打伞踩砖的公厕(不知是人们不注意省着用还是设施的质量太差)、让花草涝死的喷泉。在家庭绝无此景观,因为水表走字需要自己掏钱。 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事实,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绝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人把水源短缺(water scarcity)称为最后的绿洲(last oasis),信然! 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土地沙漠化引起水源干涸、大量的地下水用以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人口用水、生物型污染、农业现代化污染、化学污染、工业现代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水资源持续利用要遵循的原则:经济、效率、政策、法规、生态平衡。 “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可能就是自己的眼泪”,不知道谁说的这句话,很有趣。但是,可以肯定,谁也等不到看自己的最后一滴眼泪,因为,不等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时,人类早已绝迹了。 但愿谁也甭看到地球上最后一片绿洲。
憙拕18 噪声也杀人憗拕
科学资料表明,人正常生活环境的声音强度在15 ̄45分贝之间。过于寂静人会发呆变痴,受不了,但是,我们现在无缘尝试这种可能了;相反,我们正在“享受”源源不断的噪声污染,侵害着听力、神经、心脏、消化系统等等身心健康。 有人会习以为常、久处闹中而不觉其闹吗?不然。据悉,城市居民所患的神经疾病中,50%要“归功”于噪声,而30%的自杀与噪声有染。 噪声,不止使人心烦意乱,还能杀人于无形。 噪声的来源很多,按物理性质分类,有机械振动噪声(如锻造、气锤、机床等发出的振动声响)和气体动力噪声(如喷气发动机、汽笛、鼓风机等发出的空气撕裂声与振动波)。按噪声源性质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噪声、生物噪声等。 1997年7月24日,郑州市花园路15号院的18位居民,通过诉讼途径每人获得4000元的噪声伤害赔偿金。他们周围的施工单位无视噪声超标连续3年日夜“骚扰”,使老人病死率明显提高,这种伤害,虽说不能眼见,但确实有甚于刀枪处。他们忍无可忍,诉诸法律,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最终讨到了个“说法”,他们获得的,仅是4000块钱的胜利么? 我国的城市交通噪声近10年来一直高居不下,主要交通路线的噪声平均在72dB左右,居城市各类噪声之首。据统计,全国各大城市交通道路两侧噪声污染超标的城市有73%之多。我们在包括交通噪声的各种噪声污染的包围之中。
憙拕19 纯属过剩憗拕
拥有光明当然是人类的幸事,但是,过犹不及,光也可成害。有色光的频繁变换与闪烁是偏头痛的帮凶,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娱乐的人可诱发眼部及心脑血管疾病。正常人一旦受强烈光线的刺激和照射更是贻害无穷,皮肤、眼睛、血压、体温、心跳、食欲、心理、情绪、神经、等都会受到打击。 且不说从母体方出的婴儿,暴露于强光会有使眼睛有36%的损伤率,夜间行车忽受对面灯光扫射更是危险十分,就是进入舞厅的人,在五彩灯光的变幻缭绕下,不知觉地使体内细胞过早衰亡、位循环失衡。 如今街市的林立高楼虽说愈加气派辉煌,但,玻璃墙壁反射而出的粗大的光束,正把或近或院的人们置于光污染的压迫之下。还有,铝合金装饰、釉面瓷砖、刨光大理石,明晃晃夺人二目,不知不觉伤害人的视力,还是造成突发性交通事故的隐患。 大面积的水泥地面,更形成一座座“热岛”,酷夏,它们不愿吸收太阳的光线,而是四处散射开去,包裹住挨近它的人们。直至深夜,热浪也久久不散,这时,第二天又开始了。有事须办的行人往哪里躲呢?有钱人钻进汽车,打开空调,汽车在使劲排放废气的同时,再努力挥发热量。 夏天本不该这样热。空调把空间分为两部分,舒适的空间越来越大,但,受罪的空间却并没有减少。很多人,把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热,推给了别人。
憙拕20 谁要垃圾憗拕
可以想象,在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复杂,所以,产生的废弃物垃圾很少,也很简单,其中没有什么土地所难以消解的化学物,所以,查遍古籍,几乎没有关于垃圾问题的记载。也许,自从人类开始了工业化行动,有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垃圾,以及垃圾问题。 偶然走到城市的边缘,见到巨大的垃圾堆放场,正值深秋,北风卷挟起股股污屑与霉臭,路旁光秃秃的树枝上,都一律挂满了白色的塑料包装,哗哗作响,让人徒生荒凉凄惨之感。 城内又何尝脱离垃圾污染的干系呢?出自医院的带有大量病菌的各式垃圾令人见而生畏,马路边、草坪上,你不用费劲就可以看见被人随手丢置的快餐盒、塑料袋。电影院里,更有潇洒者把嚼腻了的口胶糖抹在椅子上,这种“白色垃圾”粘性持久,你一沾上就麻烦。 被称作“白色污染”的塑料包装袋顽固持久,即使埋入地下也要200年不坏。寻找替代塑料的材料是一条思路,但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有:回收利用、用降解制品替代、焚烧及填埋。 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立杆见影的一种办法是:把垃圾分类堆放并回收处理。再简单的方法也需要实现的条件,那就是人们需要具备起码的社会公德。先不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只要不随便扔垃圾就行了。 可悲的是,大家不能做到“从我做起”,你扔我也扔,地反正是脏的,不扔白不扔。就像吐痰一样,本来污浊的空气使人不断地产生痰,就要吐,都在地上吐,于是,谁也不愿“吃亏”、谁也不主动吐在纸上扔进垃圾箱,大家习以为常,大街是一个巨大的公用厕所,谁规规矩矩就是“有毛病”。如此,恶性循环,谁也没有好日子过。 垃圾+“白色污染”+“视觉污染”=? 诸如塑料袋、快餐盒等用品,大多作一次性消费使用。方便确实是方便,但问题在于,我们有方便的必须和资格吗?且不说这些物品浪费掉多少资源和材料、人力,就是它们的残骸造成的大量垃圾污染何以处置?粗略估算,上海市的快餐业每天就要制造这样的一次性餐具垃圾达200吨,而北京每天光扔掉的塑料手提袋就需要约4.4万公斤的聚乙烯。还有,一次性的牙刷、淋浴液、拖鞋、卫生巾、纸尿库、鞋垫、月饼匣子。 除了制造更多的垃圾,现代文明的“一次性”有什么好呢?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家有一次性消费的钱,咱管不着更不该跟人家攀比。况且,人家有好多高级宾馆已经开始停止使用一次性的卫生用具,以响应环境保护。那么,我们呢?环境保护意识是否也要考虑一下与“国际接轨”呢?方兴未艾的商家可以想想别的生财之道,进货部门也不要继续订货而因私利碍大局。 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各式各样、长期堆放。“垃圾包围”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先污后治”更走入一个怪圈。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大多作露天堆放,总量可达数亿吨,2/3的城市有垃圾围困。本来就不宽裕的土地,完全可以种庄稼、养花植树、盖高楼,怎能让给垃圾呢?据统计,1996年全国工业固体垃圾堆放占地约51680公顷。 据悉,我国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为每年10%,垃圾侵吞土地并污染环境的现实一直困扰着市政部门。城市垃圾的种类繁多,来源丰富。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还有洋垃圾。我国每年大约有 5.2亿吨生活垃圾,6.6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光上海每天就要扔出6180吨生活垃圾、7300吨粪便以及3000吨建筑垃圾、722万吨工业废渣。 “洋垃圾”进入国门确是个稀罕事,垃圾,人家没用,咱有用?人家没处放,咱就有地方放?可是有些人一时昏了头,没有“放出眼光”,把人家的精神垃圾拿来的同时,也拿来了物质垃圾。真不知写《拿来主义》的鲁迅先生对此等“拿来”作何感想。
憙拕21 两种回收憗拕
垃圾回收处理是一条健康有益之路。西方国家已捷足先登,日本90%的垃圾要处理变用,法国每年40%的造纸原料靠废纸回收,美国每年回收废纸需200亿美元。 一车车污秽的生活垃圾经过流水线,分拣、烘烤、合成,生产出了有机肥等有用物、变废为宝。但愿这样的“生产”多一些。 据《Waste Age》杂志透露,美国有垃圾公司近1000多家,其中80%属于私人公司,分门别类,相当专业化,包括垃圾清运服务、垃圾填埋场和转运作业、垃圾再生、垃圾处理设备及技术咨询、污染处理、环境保护公益服务等。 为了告别“白色污染”,“绿色包装”工程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课题。据悉,我国将在2005年禁止使用发泡塑料包装袋,这是继我国签约“蒙特利尔议定书”和“维也纳宣言”后的明确规定。在1994年4月1日,我国就已经颁布了有关废弃物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原则。 我国也已经把“垃圾资源化”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1995年全国工业废渣2.7亿吨,是1985年的1.2倍,垃圾利用率从25%上升到40%。1983年北京的垃圾可回收成分为38%,到1996年已可达80%,基本与国外先进技术看齐。 如果我们不糊涂的话,很容易解答的一个问题是:垃圾是怎样形成的? 艾伦范拍禜ow Much Is Enough》(《多少算够》)一书中第十章标题是“持久的文化”,有一段这样的话: 憘拕 我们的子孙要继续生存在这个星球,要保持它的富裕和美丽,我们这些消费者阶层的饮食、交通以及使用能源、材料,就必须照顾到现在的中间阶层,同时寻找先进的清洁技术。倘若我们能懂得这样做,也许我们会更感到幸福;因为在消费社会里,“富有”已经把我们引向歧路。一个世纪以前,谁能断言富有的文明将由私人轿车、购物街和一次性消费品污染区构成?的确,这不该是我们命运的归宿。 憗拕 包括垃圾的产生(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把一切落后的东西归之为文化的某种脱节,是值得同意的观点。 应该回收的,不只是物质垃圾本身,还应有产生物质垃圾的精神基础和行为方式。
憙拕22 噩梦难醒憗拕
能源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能量和动力的物质源,木柴、畜力、风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等。 当人类忽然发现核能这种新能源的时候,着实激动了一番,它的威力是那么神奇,可以代替大量的煤炭和石油,它为人类解决地球上的能源危机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核能,也称为原子能或原子核能,是由人眼看不见的小小原子核内反应后释放出的巨大能量。1克铀原子核经裂变反应能释放出相当于2.8吨煤燃烧所得到的热能。 19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同年12月又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室完成了著名的“芝加哥一号”自持链式反应,为人类掌握核裂变反应、建造核电站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截至80年代末,全世界已有核动力反应堆370个,占全世界电力总量的17%,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利用核能发电量将占20%到35%。 但是,“核”极具个性,不轻易对人类唯命是从,它是如此的难以驯服。 1957年,前苏联赫鲁晓夫当局疯狂地发展核武器,在南乌拉尔大型核工业区建设军事核反应堆,并不顾科学家的反对,直接把核废料大批堆集在林区内以图节省核废料处理的费用。核废料中存在大量的钚元素,难于溶解而长期被土壤直接吸收,大量积累,与水发生作用后触发链式反应,在水蒸气的高压下忽然引发大爆炸。 这次爆炸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百倍能量,放射性尘埃像火山爆发般喷薄而起,随风蔓延开去,数千平方公里内在核污染的强大危害下草木凋零,土地荒废,无数人口遭受核放射损伤,3年之内数万人死于核放射病。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失控,又发生特大爆炸。现场焰火冲天,危机四伏,扑救和控制的难度非同一般。在极其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成群的飞机进行空中“降魔”。半个月后,5000多吨的沙土总算把“核魔”的出口封杀住。附近的十余居民被迫疏散,病变和死亡时刻会降临到每一个背井离乡者的身上。 美国医生华荣博士在作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后报告说: 憘拕 切尔诺贝利的灾难,造目前为止,才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事故中间核反应堆溢出的大量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物质,使事故现场的放射性物质的剂量超出了人体允许剂量的20倍。附近的居民受到了600拉德以上的辐射,而且必须提醒注意的是,450拉德的辐射就会使受到辐射的健康人死亡殆半。所以并非耸人听闻---由于这场事故而受到辐射的人,其死亡数将达到10000万到35000人,还要50000人可能因此而患上癌症和其他疾病。 憗拕 距离核电站两公里的普里皮亚特市,现在成为一座死城。只剩下各地赶来的专家们,正在冒着生命危险处理事故现场,这里仍然潜伏着莫大的灾难。该好好处理的地方太多了,普里皮亚特河流、水库、河岸、周围地面和屋顶......数十架直升飞机,载满专门制作的褐色液体大面积地喷涂着。为了防止核污染的扩散和尽可能地消除污染,附近区域的农作物全部废弃深埋,电站周围表层土壤全部掘地掩埋。河水被截流引入特定地区处理,空军派出飞机消除雨云以避免再度污染扩散,各类建筑物及设施清水冲刷。 这样就彻底踏实了吗?人们心有余悸。 素有“面包篮子”之称的乌克兰,粮食产量占苏联的15%,因此次核泄漏将减产2000万吨。在今后数十年内,事故现场附近数十公里范围内将荒废,不能耕种和放牧。 核辐射所能笼罩的范围出人意料的大,整个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一片惊慌。人类根本无法阻挡“核魔”的肆意吞噬。核泄漏尘埃物形成的一股放射性云层,从东南方向风卷而来,继续向东欧和西欧的其他国家飘去。 在瑞典,国家核研究中心发现,瑞典东部沿海地区放射性污染物含量超出正常值100倍。在芬兰,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现核辐射尘埃急剧增加,数值比正常值高出近10倍。在丹麦,发现核辐射数据超出正常值4倍。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测定的核辐射程度超出正常值近1倍。在波兰,受到核污染的威胁更严重些,因为其首都华沙距出事地点仅400英里,专家们告诫人们,不能饮用草地放牧牛羊的产奶。在罗马尼亚,由于发现放射性污染物含量大数值超标,不得不向18岁以下居民发放碘化钾。在南斯拉夫,居民停止食用新鲜蔬菜。 这次核泄漏灾难,使近万人死于非命,数十万人受到核辐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各方面长期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据称,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核事故,它令人类谈核色变,将给人类留下百年后患。
憙拕23 拒绝扩散憗拕
核安全问题是人类心头难以搬动的大黑石,核泄漏是一把时时盘旋于人们头顶的利剑。 从燃烧木柴到核能,人类是怎样大的一个进步!木柴的失控会引起火灾,而核能的失控就不简单了。木柴烧完,留下的灰烬是一种肥料,滋养土地,而核能反应剩下的却是100%的废料,对人类后患无穷。 人类起初对“核能”的美妙幻想和兴趣被不断打消。除了核安全的疑虑,核能所遗留的废料是那般的难缠。随意丢弃当然不行,要妥善处理和安置又需要太大的本钱。 在利与弊之间,人类总是彷徨难断。 如果人类还打核能的主意,如何安全发展和平原子能,在今后数十年内,仍然是不容人类回避的问题。 “核不扩散条约”最好不是一句成语式的空话,最好大家都自觉遵守。核污染的“浩劫”对谁有利呢? 人类为了起码的生存条件,已然习惯了向自然伸手,甚至是超额索取,不惜破坏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如果仅此还算罢了,人类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和欲望,自私到了极点,有意无意地开始破坏自然。比如战争,便是人类过度的要求。人类这个聪明的动物不断发明厉害武器,到20世纪上半叶,忽然发现自然界还有核元素这些东西可以巧加利用,于是,人类自己作践自己、也伤害生之养之的自然环境的时代开始了。 核污染固然可怕,但比起超级军事大国之间因为核竞赛的实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来,真“小巫见大巫”了。 1945年到1977年间,美国进行了600次原子核装备的爆炸实验,或在空中,或在地下,或在海上。有数十万军人及相关科技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大面积的地区遭受核污染。 退一步说,如果人类为了和平发展,彼此协议销毁核武器装备,那又是多么巨大量的核污染啊!早知今日遗憾,何必当初创造。
憙拕24 孤家寡人憗拕
6400万年前,横行了2亿年之久的恐龙,不知何故突然灭绝。不久,四肢虽不强大的灵长目动物,人,凭借自己出类拔萃的大脑脱颖而出,肆意开拓居地,并成为地球的新主宰。沧海桑田,风水轮流,5000万年之后,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多行不义必自毙”,重蹈当年恐龙的覆辙,最后一个人类也消失了。很快,地球上另一类动物有了翻身出头之日,它们,就是鼠类,在人类的时代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洞穴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那时鼠类也许窃笑人类,这种局面可是人类不愿看见但又不曾预料或者无法阻止的。 这是科学家的预言,但愿这个日子不可能到来。“反正我们这辈子也赶不上”,如此庆幸的人可谓不负责,需知时间无情。 与人同属于灵长目的猩猩,据说绝非“善类”,动物专家曾经见到它们把小猴子咬死并一块块地撕着吃小猴子脸上的肉,然后将小猴子的头颅砸碎,吮吸脑浆。 人类毕竟要比猩猩不知文明多少倍,但,霸道者难免成为孤家寡人。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需要更多第一个称女人为鲜花的聪明人,但不需要更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 人类为了养生、壮阳、驻颜、防癌,现在几乎什么都想吃。煎鳄鱼排、炒蝙蝠、烹狐猴、炸朱顶雀、烤天鹅、焖豹子、泡虎骨、炖熊掌,于是很多这样的动物成为“珍稀”物种。 吃吱吱悲鸣的活猴的脑浆据说味道鲜美,比豆腐脑要柔嫩许多。如果说吃鲜猴脑需要勇气的话,人类的这种勇气也许并不值得夸耀。据说有地方吃新生的幼鼠,筷子将没睁眼的幼鼠夹起、蘸一下佐料、吞进嘴里,幼鼠要叫三次,所以这种“美食”名曰“三叫”。老鼠毕竟是害虫,吃“三叫”虽说也不甚文雅,但毕竟要比吃其他珍贵物种好得多。 自从人类认定吃具有高蛋白的鱼类利于健康时,鱼类就遭了殃,在大海,装备有雷达导航系统的渔船能准确定位目标鱼群的方位,然后一网打尽。全球捕鱼量从1970年的3000万吨至增加到现在的9000万吨。地球上的人口在剧增,而水中的鱼类却不会剧增,有些鱼种甚至在面临灭绝之危。太多的人在捕杀太少的鱼,1997年9月份的美国《时代》周刊发出“鱼类危机”的呼声。 近读报道,有人提出要“克隆”珍稀动物大熊猫。这种想法固然是对熊猫家族的好意,因为它们濒临灭绝。但熊猫专家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熊猫的年增长率为3.5%,比人类增长率1% ̄2%还要快。可见,现在熊猫之所以珍惜、数量不断减少,并不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弱,而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至于造成熊猫栖息地越来越狭窄。 治病要治本。与其劳民伤财地费劲琢磨“克隆”大熊猫,何不专心致志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于人类于动物都有好处的一劳永逸的事情呢? 中国现存大熊猫数量估计在1200只左右,数量可谓有限。尽管它们受到严格的保护,但由于它们“身价”的高昂,难免成为好利之徒的牺牲品。在日本、香港、台湾的黑市上,熊猫皮以1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如此看来,人类很需要的是“自律”。在人口数量如此巨大以至地球不堪重负的今世,不但根本没有必要考虑“克隆”人,而且,对于其他动物,当务之急也是怎样与它们和平共处并适当地给予保护,而不是自私地惦记着如何如何牺牲它们。 目前在我们尚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了给一些珍惜动物治病,常常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日理万机的领导也要亲自关心过问,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人为了一时私利,铤而走险倒卖或枪杀珍禽异兽;也有些人宁可挥金如土也不愿意做些仁义之事,不用说给非人类的动物,就是连伸手帮助失学儿童或者无钱就医者的想法恐怕也没有。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自私地剥夺了许多其他生物的生存领地。人类在占有自然生命及其家园的同时,自身又怎样呢?人类过度繁衍以至于人口过剩、爆炸、危机,于是人类不得以而采取一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行为,计划生育(当然,随便生育绝非高度进化的人类可以接受的)。加之科技为工业生产提供高度自动化,机器取代手工劳动,难免使有些人“没事干”。
憙拕25 三条腿的蛤蟆憗拕 1997年,生物学家在佛罗里达海湾调查表明,这里的红海龟10%患有纤维乳状瘤,而幼年海龟难以幸免,不寿而夭折。从巴西到佛罗里达海岸,从夏威夷到澳大利亚或者印度尼西亚,我们都不难发现长有各种肿瘤的海龟。红海龟、绿海龟、橄榄绿里德利海龟等属于世界珍惜海龟,数量正在日趋减少。但是,由于人类把农作物废弃物和化肥倾入大海,使很多海龟因此感染而患肿瘤。在一些海龟经常活动的水域,患肿瘤率高达90%。这使我们想起早在1971年和1972年在日本濑户内海发生的“红潮”死鱼的事件,大约1500万条鱼死于“红潮”,即因红藻大量繁殖引起海水变色,而红藻大量繁殖的最初诱因,就是含有大量白需氧污染物的污水排入水中。 海洋是广阔无边的,人类企图将来把它开发出来,一边陆地食宿困难时给自己提供空间。但是,人类的污染没有放过海洋,在不知觉中拆断自己的后路。每年,人类有意无意地向大海倾倒着原油,在全世界,目前至少60%的石油生产是通过航海油船来运输的,而这种方式无疑使漏油事故在所难免,其后遗症是久远且深重的。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这句俗语现在被打破了。 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些中学生举办野游活动,在靠近河流的湿地附近发现一些畸形青蛙,有的三四条后腿,有的只有一条后腿,有的眼睛出毛病。这消息顿时引起生物保护专家们的注意,此后不久,专家们相继在美国的中西部、西北部、南部和北部发现类似的畸形青蛙,尔后,加拿大也发现了大量的畸形青蛙。 专家们起初提出各种猜测来解释造成青蛙畸形的原因,但是经过两年的研究,最终证明,青蛙发生畸变是由水源污染造成的。水源污染物多种多样,比如杀虫剂、氯化物、重金属元素等。加州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些青蛙畸形发育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杀虫剂。 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开始做一项实验,他们取来非洲爪蛙的正常胚胎,将这些胚胎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污染水中,96个小时以后,记录胚胎畸变和死亡的数字。结果很令人震惊,未经稀释的污染水能使正常胚胎100%畸变。专家们立即行动起来,分别取湿地附近的池塘水、地下水及私人井水做同样的实验,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只是程度有差异而已。接下去在明尼苏达州的87个县54个地方发现同样的结果,尤其是生活在一些热水池塘中的貂蛙,由于受到更为严重的污染,其畸变率竟然高达75%。 青蛙能因污染水源而发生畸变,那么,人能畸变吗?谁也不敢保证。于是,附近的居民胆怯了,他们开始饮用瓶装水。 在现在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中,化学毒素大量存在且有增无减,畸形青蛙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青蛙生活在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机会直接与土壤、水和空气接触,所以首当其冲受到迫害。人类也存在于这个大的食物链中,该小心从事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巴西马度格洛索州联邦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位于该州的世界最大的沼泽地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旅游者的骚扰与污染,这里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一些稀有动物濒临灭绝之危。全长420公里的262号国道横贯这片沼泽,每天经过1700多辆机动车。很多野生动物在穿越公路时死于车轮之下,仅去年就在这条公路上留下了1300多具各类动物尸体,其中有食蚁兽、美洲豹、野狼等。另外,红河河畔60公顷的候鸟栖息与产卵地也因每年高达10万人的关顾而被破坏严重。过去一到季节,这里会有成群的候鸟自由活动,上万只小鸟出生,如今,再也没有昔日的壮观景象。 地球上几乎50%的潮湿土壤,已经被人类破坏,垦荒种地、盖屋修路、开采地藏等等。比如沼泽地,本是许多生物的避难所,现在却是人类生产废水处理的目的地。 1997年11月26日,在都江堰市聚源镇乡村,从西部飞来的数百只乌鸦忽然纷纷坠地身亡。事后解剖化验表明,乌鸦的死因是觅食了田间掺有灭鼠药的麦粒所致。乌鸦虽说形象不算光彩,但它是益鸟,可以吃害虫,保护农作物。近年,由于人为的环境污染,自然界固有的生物链遭受损坏,对人类有益的乌鸦、猫头鹰、秃鹫、蛇、青蛙等的数量明显减少,各种害虫及鼠类异常活跃,不知它们替人类消耗了多少粮食。 自然界有其固有的生物链,有自己的平衡能力,人类一旦越俎代庖,强加干涉,这种本来脆弱的平衡就会断裂,而这种断裂,是人类的能力所难以弥补的。所以,无论人类的初衷如何,最好还是请归还自然的权利,这不仅仅是尊重她,也是为了人类自己的长远利益。 早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房ㄑ罚≧achelCarson)就发表了知名世界的著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指出自从使用化学农药DDT以后,许多鸟类濒临灭绝之灾,并给整个野生动物造成连锁性的威胁。所以,无知和滥用杀虫剂的行为,是有充分的理由来反对的。事实上,人们使用各种喷雾剂来消灭蚊子,蚊子没有灭绝,反而表现出更惊人的生命力和躲藏技巧(为什么不提倡用蚊帐,始终令人不解;也许,蚊帐会砸掉化学公司的饭碗)。 春天来了,没有鸟的歌声,只有寂静;不久,有了蛙鸣,它们三条腿,在诉说什么,谁能听懂?
憙拕26 不能没有朋友憗拕
12月19日,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区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有很多物种属于古老孓存者,大熊猫、白暨豚、金丝猴、银杏、银杉等,由于长期以来忽略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加之滥捕滥杀,导致不少品种濒临灭绝之危,甚至灭绝,如动物中的麋鹿、犀牛、白臂叶猴、新疆虎、野马、高鼻羚羊等和植物中的雁荡润楠、出崖柏、盐桦等已经销声匿迹。在沿海海域,有些地区因为污染导致赤潮发生,鱼虾和贝类大批死亡。尤其在近20年来,随着捕捞船只的大量增加,渔业资源的后备储存量受到严重损伤,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渔业的产量一再剧减。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物种,它们是我们人类潜在的资源。比如橡胶树,它的被发现和被利用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没有它不知今天的汽车轮子是什么样子。我们之所以要追求生物的多样性,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虚言,而是为了给我们人类自己留下一些退路,也许将来某一天的某一种生物,就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成为人类不被灭绝、继续生存的一线希望。今天我们没有能力研究和完全认识它们,何不保护它们留待将来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这里的“人”,不应只指人类本身,还应包括其他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某一种现在看来不起眼的小草,也许就是将来挽救人类命运的唯一希望。 地球上大约有3000万种生物,但是,它们当中现在每年就要有300种左右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这种速度,大大高于它们的自然进化的天然速度,比起遥远的冰河时期,这个速度也是吓人的。 过去,我们总是把动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着固有的敌意,就是在儿童故事和漫画中也不足为奇。听一位学生家长讲,老师让小学生填写“大灰狼与小兔子”的故事的情节发展,前面的故事大意是说:小兔子助人为乐,帮助大灰狼度过难关;接下去它们怎样呢?大多学生填写:大灰狼把小兔子吃掉了。这种答案被判正确。但是有一位学生,他的答案与上面的不同,却很简单:大灰狼和小兔子成了好朋友。遗憾的是,这个最具和平魅力的答案被老师判为错误。这位小学生大惑不解,回家向他的妈妈哭诉,大灰狼和小兔子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好朋友呢? 人类的活动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知道,一个物种的消失,会牵扯到其他物种,甚至造成数十种相继灭绝的连锁反应。不容争辩的事实是,地球上的一些物种的消亡,其决定权中人类占有很大的比重。 具有“海底恶煞”之称的鲨鱼,由于其肉、其鳍(鱼翅)、其骨的美味与高能,今天已在人类的狂烈嗜欲下成为“濒危动物”。由卫星的导航和雷达的搜索,人类可以不费劲地把想弄到手的鱼大批网尽,“水上沙漠”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物以稀为贵”,这一点也表现在人类的吃食选择上。什么东西快要灭绝了,什么东西当然就最珍贵,好像人们对它的食欲就越大。相反的情况,据说澳大利亚的袋鼠繁殖力旺盛,在眼下有过剩之嫌,于是政府提倡大家来吃袋鼠,它的肉据说也鲜嫩不凡,但是很少人来积极响应,于是,袋鼠被制作成罐头,成为猫、狗等宠物们的美餐。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其不足”(《老子》)。自然界其他物种在大量灭绝的同时,人类在大量繁殖并成为自己的负担,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是一个好的征兆。 于是,人类不得以而品尝施行计划生育的切肤之痛,在这本身就有违天道的事情中,人类或多或少集攒了经验。 生于维也纳的世界著名的科学与社会问题专家卡普拉,在表明其知名的生态世界观的《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一书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话: 憘拕 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我们赖以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和生命本身,取决于我们与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谦恭的相互关系。忽视这个原则的任何政治和经济制度,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的自杀。 憗拕 据推测,到本世纪末,由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球性问题,不仅人类的生存受到相当的影响,其他生物的灭绝速度加快了成百上千倍,50万到100万种动植物将从地球上销声匿迹,到2050年,地球上原有的生物估计已有半数以上消失了。
憙拕27 谁管人类憗拕
任何事物,靠自我约束力而正常运作,往往是不够的。思考一下并不费力,人类的太多麻烦并不是来自于人类自身,而是人类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东西。 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就被传染病盯住了。到了本世纪30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于是,在与传染病的决斗中占了上风。到60年代,有些病毒学家曾自信地预言,人类彻底消灭传染病的日子不远了。然而,人类高兴得太早了,人类低估了病毒极强的再生力和抗药能力。90年代以来,有些对于人类已经不在话下的病毒,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且功力强悍,让人类疲于抵挡。而一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新病毒,更是凶猛无比,招招制人类于死地,人类似乎只有束手就擒。 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10余年后,艾滋病已经蔓延到全世界,到1996年全球累计有2790万感染HIV(免疫缺陷病毒),估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3000万到4000万人,其中50%的感染者将在10年内彻底加入艾滋病病人行列。此外,还有埃博拉出血热病毒、0139新型霍乱弧菌、0157病毒、疯牛病、白喉、登格出血热、流脑、结核、性病、乙肝等等,不时向人类发起突袭。于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声呼吁:“全球警惕,采取行动”。 细菌和病毒,它们虽然微乎其微到几乎让大多数人一无所知,但是它们确实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也在进化、发展,只是人类对它们的发展动机和趋向知之甚少罢了。现在医学界不主张多用和滥用抗菌素,原因之一便是,病毒抗药的能力与人类抗菌素创新能力“水涨船高”,真应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俗语。 抗菌素不灵了?人们发出疑问。尽管唯利是图的假药随时可能碰上,但是,就是货真价实、越来越贵、越来越劲大的抗菌素也难以立竿见影地将某些病毒迅速消灭,真是莫名其妙了。 传染病为什么会再度抬头呢?专家认为,其一,人口的过度膨胀使得公共卫生状况相对恶化和卫生条件相对减弱;其二,随着国内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加速和广泛,病毒交叉加重、散布加速;其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奇异病毒走近人类;其四,随着抗生素的日益普及与滥用,病原体也在与抗生素的生存竞争中提高了抗药能力。此外,还有空气污染、水源恶化、全球温度的升高等等。 人类在发展,其他生物也必然在进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害虫的本领也在增长。现在老鼠领能鉴别耗子药、能爬电线杆。冬天有暖气,室内温度高,蚊子一年四季精力旺盛。农田里的虫子更是一代比一代强,今年喷“敌杀死”虫子死光光,过几年再喷“敌杀死”就等于给虫子洗澡。 也许,造物主给人类的本事定了额度,人类就像戴上了一个能大能小、与头俱长的“紧箍咒”,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老老实实尚可,一旦骄傲自大、欲越雷池,就会自讨苦吃,忙乎到头也是徒劳无功。人类自己又怎样呢?据资料表明,法国巴黎男性的精子数量在近20年内下降了32%,在工业国家,睾丸癌的发病率在大为上升,据分析,这与化学药物比如DDT的使用污染物有关,因为它的迭加效应可以分解人类的激素。 人类对于自身生命及宇宙空间奥秘的破译还远远不够,不是愈加清楚甚至是愈加糊涂,那么,人类对于各种生物的非常举动是否有必要适可而止、收敛一下呢? 浑沌(chaos)学说中有名的“蝴蝶效应”也许有些玄乎,但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两名科学家所作的“沙堆实验”足以说明一些问题。桌面上,沙子一粒粒落下,逐渐形成一个大沙堆,这时,偶尔一粒沙子就能引起局部的小沙崩,继续下去,越堆越高,忽然,随着一颗小沙粒的落下,一场大沙崩发生了。 其实,人类过于自负的理由并不是特别充分。人类聪明,可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征服许多种类的病毒,癌症、艾滋病就是典型。小小的寄生虫活在人的肠胃里,足吃足喝,可以长到数米长,要消灭它们并不容易,惹急了它们,会四处乱钻胡咬,要你命。苹果洗不干净,带着虫子的卵进入人的身体,条件适合就迅速发育,甚至往上蛀噬人的脑子,再蚕食人的眼珠,要消灭它们,就得动刀开颅,因为药物难以奏效,“投鼠忌器”,谁也不想为了制虫子而喝毒药与之同归于尽。也许,一旦生态平衡遭受极度破坏后,这样的虫子会横行,人类对它们无可奈何,怎么办? 现在,且不说有些病毒我们根本无法把它们斩草除根,如果按传统的正常眼光看,就是远在乡村的一些生活“琐事”也足以让我们吃惊。“犬守夜,鸡司晨”,鸡在天亮了叫才对,甚至古语说公鸡在夜晚叫不吉,但是,现在情况似乎变了,有些公鸡随时叫几声,不分昼夜。苍蝇和蚊子在冬天被冻死,这“未足奇”,但是,现在有些苍蝇和蚊子的生命力极强,经夏历冬,不时展翅而飞,尤其蚊子,在正月十五这样大好的日子竟敢叮人的鼻子,可它聪明得很,你亮灯侦察却发现不了它的踪迹。枣树上近年长了一种虫子,个头不大,带毛,形似叶子,人的皮肤一碰上,立刻发生难忍的刺痛感。臭椿树因其气味难闻,本来是不长虫子的,可是这也成了老皇历,近年,有一种蝴蝶专门围着臭椿树转悠、撒卵,当春天来临,树发嫩叶,幼虫出生,蚕食嫩叶,幼虫身体很快发育大,约寸余,束叶很快被蚕食一空,众虫暂作休息,化蛹遁匿到一个丝悬的茧窝里面,这个窝实在太结实,足以经受一个季度的风吹雨打。待到夏秋之季,臭椿树再次长出叶子并日趋繁茂,但是,歇足了劲的蛹们再度化虫,轻装上阵,爬过细丝,一头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这种虫子的天敌也许早已不知什么原因消失了,于是它们肆无忌惮,可惜了这些命苦的臭椿树。 益鸟日渐灭绝,而恶虫的本领越来越大,世界好像不正常了,这是怎么了? 当然,自然环境是一个比沙堆调节能力强出许多倍的有机整体,然而,并不排除自然环境也能发生忽然的崩溃。相信,只要我们从此收敛些,对某些破坏“亡羊补牢”,这个“沙崩”的临界点会无限期的推迟。 人类需要自制力,自己管住自己总比被动灭亡好得多。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