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叶开花——《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32)
崔自默
[主题词]预防 免疫力 药 缘 若有所失
翻看“自默文化网”的留言,在《关于生死》一作的下面,发现一个名叫“依依”的留言,说:“你的作品对人们的思想会带来两种极端后果:1、腹内翻江倒海,狂呕不止。2、寻根溯源,参禅悟道。个人有个人的造化,普通人最好别接触你。”
这真是知音啊。可惜,无法联系。很多知音虽然存在,但无法联系;能面对的,却又未必是知音。
楼底下有迎春花,上面挂着介绍它的小标签,其中有四字:“先叶开花。”意思当然是说:先花后叶。“先叶开花”就是“先于叶而开花”,“开花先于长叶”。假如不知倒装句、被动句或者生活物理、植物常识,也许会解释为:先长叶后开花。阅读理解错误,那么,有这个小标签,倒起了反作用。
有了反作用,前车之鉴,受了刺激,原动力也许更大。自己焕发出自我教育的动力,自我鞭策、警省,效果最佳。
为什么先花后叶而不是先叶后花?问得好。天知道。
儿童时期的种牛痘、打预防针,自有道理。必须自身产生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抵御病毒侵袭。
病了吃药,未必管用。更糟糕的是,还会因药生病。“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有缘,就是有心。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再优秀的母鸡,遇到鹅卵石也无济于事。
也有因为打预防针出毛病的,无可奈何,谁也不是事后诸葛亮。没被敌人打倒,却被自己人给收拾了,历史的无情此是一端。
敌与友,不是一概而论、一成不变的。误解,便是促发这一转变的因由之一。不要给人犯错误的机会,所以遇事要先深刻检讨自己。
误解,因为误读。同样一个文本,可以有多种释读方式,当然,绝对的吻合与适度是难能可贵的;大部分的情况是过度或者不及。
有心计的,会有意让人误读,造成反作用力,与正面影响相互激发,产生更大效能。捧杀与棒杀,绝对值等价。那么,适度的温暾水,就不总是需要的。
虽然说大味若淡、君子之交淡如水,但真正可以甘之若醴的,少之又少。说“不挑礼”有时却也是情绪,你怎么知道?
唐人孙过庭《书谱》论书法,有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以前,我没怎么注意到他前面的几句话,曰:“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这哪里只是论书法的艺术学习,而是讲人生的经验总结。
老而愈妙,少而可勉。血气方刚,少时卤莽,不知欣赏细节,失去了在普通生活中体验乐趣的机遇。人老心不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能么?可勉,美哉!
为水到渠成事,做心安理得人。为学与做人,当行经正道,倘行不由径,终有遗憾。然而路径可预设乎?不法常可,大道恒变不居,所以走路必须左右逢源,因地制宜、因时而化。
虽说知足常乐,但狂者进取。进与停与退,只要没有目标,结论是一样的。可是,目标又该是什么呢?
人有准备预防的病毒,也有假想的敌人,所以总有闷闷不乐的原由。原由、因素,却未必合乎逻辑、道理。
若有所思、容止若思、思理为妙、常怀千岁忧,莫名其妙。君子的忧患,与小人的“常戚戚”,其距离几何?知道愤怒,却未必拥有足够的理由,可悲。
狐疑、犹豫、彷徨、徘徊、踯躅,神情恍惚、首鼠两端、抑郁症、提心吊胆,都是因为不能坦然、坦荡荡,都是因为有所求、多欲,都是因为要进取而且“行不由径”。
踏踏实实走,虽然慢,但心里踏踏实实。算计着走,虽然也许省力、便捷,但究竟忧虑劳心。“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人总是自己完成这样的过程。
心里“若有所失”,其实究竟又失去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