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对话 > 正文 站内搜索: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2月30日 11:33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0638次

 

对话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对话人:刘春华、崔自默

时间:2009年12月

刘春华:

作为非美术理论专业的批评人,我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一直很感兴趣。另外,我对你的老师范曾的绘画也一直有看法,早就想通过本刊予以表达。今天再次与崔自默先生商榷中国画的创新问题,以期得到一些答案,或者坚定我的意愿。如果有不妥之处,还望同行见谅。

我认为,范曾的人物画早已形成了程式化制的模式,虽然他不同于徐悲鸿与蒋兆和的写实(完美的中西结合)来强调西为中用,但自从范曾继承了任伯年的人物画的“精髓”之后就少有变化,无非是些老头、童子、高士,他的仕女画尤为糟糕;书法则永远是一体不变,也少有几幅花鸟鱼虫。特别是近年来,作品更是形制单一,匠气十足。我知道,范曾的商业炒作是很成功的,但是学而不专,更有些东西经不起学术的推敲。谈到他的绘画,我觉得范曾没有白伯骅的仕女画之美感、生动,线条饱满、清丽;也没有马振声绘画的老辣深邃;更没有冯远之远、中、近以及现代人物画的多样面貌。他也比不上何家英仕女画形象的呼之欲出;也不及黄土画派刘文西等人物形象的纯朴感人……所以,我想说范曾先生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商业化、世俗化了。

齐白石大师不仅花鸟鱼虫生动传神,山水画如果用工再多一些,也一定会“天翻地覆”,名垂青史,这是“相由心生”是缘故。而范曾未跳出程式化是藩篱。所以,尽管他很好地继承了任伯年、叶浅予、蒋兆和等前辈的技法,开创了写意与写实结合是先河,但几十年下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这是商业与学术结合出现的失衡导致的结果吗?崔先生可以从这里开始谈谈吧。

 

崔自默

先说“程式化”问题。其实,不光是中国画存在这个问题,其他的艺术也是一样的。没有“程式化”,就没有艺术风格,就没有“符号”。比如京剧,一个人的唱腔、动作,总会因为个性、习惯等等固定下来,形成风格。“固定”了,似乎就僵化了、不变了。这其实是一对矛盾:没有“程式化”的东西,没有不变的东西和符号,就没有艺术风格;而另一方面,你只要不变化,维持住固有的风格,别人就会说你不变化、墨守成规。那么,怎样来协调这对矛盾呢?怎样在已有的风格和程式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创作,同时相对保持自己的面目,让人认可,非常难。难能,才可贵;这需要大本事、大能力。

《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常识,告诉我们需要不断地洗心革面。我们从小到大,我还是我,但是,确实在不断地变化着。真正的大师,应该不断地自我革新,敢于打破自我的格局,重新塑造自己。可是遗憾的是,很多大师都做不到,包括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等,当代的画家就更别说了。以往很多有成就的大师,其绘画面目应该有更多的创新,可惜,他们都没有做到。

这种现象,也许是中国画的一大缺欠,或者说是我们传统文化认识的一大误区。文人画、笔墨,等等说法,过多的强调了,期望于那种过虚的所谓老辣、境界、神韵,就失去了更多的鲜活的元素,好比“知足长乐”的说法,阻碍了前进的动力。

站在人类艺术史的高度上,站在世界美术史的高度上,中国很多所谓的艺术家其艺术含量很低,至于叫“大师”就更是荒唐了。简单的模仿、复制,是匠人要做的事情,是用劳动来混饭吃的做法。很多工笔画,就更没有意思了,只要有精力,就可以无限制地复制,没有意思。当然,市场有需求,是另外的问题,与艺术的本性很有距离。

 

刘春华有人说齐白石如果在山水画上再花费一些精力应该更有成就。

 

崔自默:那只是设想,可惜他已经活到100岁了,却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了。假如齐白石活到150岁,又会画什么?又会怎么画呢?“假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我们可以这么假想、推理。人到很大岁数时,就会“人书俱老”,是生理功能的退化使然,是自然现象。人老了,心有馀而力不足,会出现质拙、天趣、童贞。老人和小孩说出来一句同样的话,其内涵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到“人书俱老”的状态,年轻人故意做作、忸怩,就没意思了。

假如因为市场需要,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风格,或者不敢改变自己的面貌,就可怜了,因为完全是为别人劳动了。还有就是,因为本事不大、视野不宽、能力有限,无法变化自己的风格,那就更遗憾了。

其实,艺术之路是很宽广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空间,只要站得高了,自然能发现。有人说中国画没有前途,那是因为他的视野太窄。像一只蚂蚁,遇到一块石头都好比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山;对于一个大恐龙而言,一座高楼都没有放在眼里。佛学讲到三种般若智慧,即三种境界:初级阶段叫“文字般若”;中级阶段叫“观照般若”;高级阶段叫“实相般若”。文字智慧使我们能够获得语言形式上的彼此交流,这种交流因为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会产生差异;但是不管你用什么语言形式,发出什么声音,我们只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根本内容。鸟有鸟的语言,我们读不懂。除了声音语言,还有身体语言,以及看不到听不到的语言,就更复杂了。形式需要摆脱之后,才能抵达内容。

在“文字般若”这个初级阶段,就已经让很多人一辈子都读不懂了。谁能听懂所有国家的语言呢?我们连中国话都听不太懂,因为中国有那么多民族方言,临村隔壁的语言都很不一样。语言学家研究的问题也很值得研究,诸如古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等等,对今天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学问最大的等于疯子》,用推理的方法举例说明:有人以懂各种稀有语言为能事,比如世界上只有100个人能懂,够稀有够高级了;随后有人说自己掌握的稀有语言世界上只有10个人能懂,就更高级了吧;那么现在有人出来地说,他掌握的语言世界上目前只有他一个人能懂,那算什么?还不是精神病院里的疯子么?可见,稀有和奇缺,不是衡量问题的关键。

文化,我认为应该讲究“有用的文化”;而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增加一种能力,来判断什么是“有用的”。

从初级开始,层次上升到“观照般若”后,就可以俯瞰一些现象,了如指掌了。宛如在迷宫中行走时,你的身高不比墙高,你的眼睛又不能穿透墙,你就只有在迷宫中摸索。当我们已经是站在迷宫旁边的山上时,俯瞰下面的迷宫,就会清楚地知道出口在哪里。此时,也就开始发现在下面摸索迷宫出口的人玩这种游戏是多么可笑。如果只站在中国画这个范围内徘徊,难免鼠目寸光,钻牛角间,井底之蛙,发出种种顽固的声音;当然,出于个人的一相情愿或者爱好兴趣,也无可厚非。把中国画当作永垂不朽的东西,或者说中国画没有前途,都是蛤蟆坑里的声音。再进一个层次,到“实相般若”的境界,一般人到达不了的,一如真理的找寻,只能是相对的无限趣近的过程。宇宙自然的本真、存在,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是通才、每个人都能“观照”,因为个人能力有限、光阴有限、机缘有限。一个人能够吃自己的饭,不给社会添乱,就已经不错了。中国画艺术,只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其他还有音乐、舞蹈、烹饪、文学等等,丰富而庞杂。文化艺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世界上没有艺术家又怎么样呢?换言之,每个人也都是艺术家,不是吗?其实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艺术,有的只是艺术家这种职业。

职业不等于专业。很多人把艺术当作职业,但并不专业。专心才识专业,要全身心地投入,生命与之,在所不惜。职业则是吃饭的工具,可能并不喜欢去干。

我有时候也很困惑,总觉得站在“十字路口”,有很多方向可以走。知识储备多、能力强的画家,创造力强,总会觉得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这很危险,不自觉中就被埋没了;因为他的风格很难定型,很难被人记忆住。然而那些本事一般的画家,却掌握了一点技能、“一招灵”,只画某一种画,却被人喜欢了,丰衣足食,这也是福报——当然,这种运气不能转移到艺术价值和地位上,他们不会站到艺术大师的高度上。

 

刘春华:中国画创新很难,难在国学基础薄弱,你以为呢?

 

崔自默:我觉得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国学问题。国学也只是传统中的一部分,何况其中也有不值得继承的东西。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毋溺于“旧学”》。我把“国学”和“旧学”有所区分。国学的精髓是什么?值得思考。如果研究国学对当代的民生没有意义,那就是旧学,是浪费社会资源。“国学热”不能是简单的背诵古书,复制和保护那些没有时代意义的旧资料。“旧学”,就是没有现实用处的学问,就是过时的学问。“假经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让孩子们都背“四书五经”,有必要吗?时代不需要的东西,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垃圾一样,应该暂时丢掉;至于可以利用,那是垃圾回收站的业务。不加辨析地傻学,就等于胡乱吃药,会因药生病。

文化保护,应该有所辨别;刻意地去保护那些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只能是浪费资源。假如国学中哪一个细节在将来哪一天有用处,它会重新焕发青春。应运而生,就是这个意思。一度死去和腐朽的东西,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化生”出来,化为神奇,其中的原由,全是社会的需求。

说国学“博大精深”有什么实际价值呢?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会说三句话,等于博大精深》,就是看到了我们生活中真实需要的学问,是很简单的。只要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就是进步,就是文明。假如满肚子学问,却满肚子牢骚,互相嫉妒打击,彼此拖累受罪,那么文化的意义何在呢?文明何在呢?还不如原始社会的粗糙来得痛快。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对恒定的。水涨船高,变本加厉,恶性循环,看起来大家都在学、都在进步,其实等于都没学、都在倒退。把精力和资源用在有意义的地方,会促进社会和谐、升华文明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大家都去种一棵树,总比都去伐树变成纸浆再去印成书好。

 

刘春华:哈哈,我忽然觉得你的观点有点把人往沟里带,不是吗?

 

崔自默:庄子说“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就是指出平与不平的相对存在性。把本来不平的当成平的,那么本来平的就反而成了不平的了。是沟不是沟,应该以什么来区分呢?以什么作标准呢?

科技的物质的发达,不等于人类的精神的社会的文明。真正的“沟”,是人心的欲壑。欲壑难填,把地球全消耗掉,也难以弥补。科技进步,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庄子提倡“抱瓮而灌”,就是反对机心。现在物质文明进步了,精神文明需要大家关注整个社会的和谐,关注整个人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也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国学可以学,但要看学什么、看谁学、看什么时候学、看怎样学、看怎样用。知识和常识,有所区别。未知之前,算是知识;已知之后,叫做常识。在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我们拼命学的很多所谓的知识,最后都要转化为常识。一个人必须有常识,必须常识丰富,才叫有文化。没有作为的人,可以学些小东西消磨时光;有抱负的人,应该不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人的生命短暂,鲜活的蔬菜还吃不完呢,看那些腐烂变质的东西干吗?

既然要学“有用的文化”,那么什么又是“有用的”呢?人类发展这么多年,竟然不能回答什么是“有用的”,岂不悲哀?

2009年10月我在《十月》杂志发表了一篇二万多字的长文,《批评学笔记》。我说到“文明的标志是路标”、“文化就是一张地图”。走了就知道了,没走就不知道,无所谓愚蠢不愚蠢。你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证明你走过了,并不能说明你比别人聪明。炫耀知识,有什么好玩的呢?信息爆炸,文化垃圾充斥,我说是“乱码时代”。个人都总觉得自己出类拔萃,很有思想,不平则鸣,其实都是在排泄垃圾。人的思想是变化的,从幼稚到成熟,于是只能越说越多。《著作等身疑》,我写过这么一篇文字说,指出学者学术文章的繁荣等于糟践森林。前些日子社科院开了一个“老子道学文化国际研讨会”,我写了一篇论文叫《老子“为道日损”思想对艺术研究科学化的指导意义》,就是再行申述“艺术研究科学化”的意义。“拉动内需”不能理解为鼓励浪费;文化艺术的繁荣,也不能沦为制造矛盾、观点对立。我曾经写过适当控制信息流量和控制文字出版量,认为迟早应该立法,就是预言经济与文化的交叉问题。人为了吃饭而生产,是物质的、不得已的,在精神领域,不能为了生产而生产。

 

刘春华:你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崔自默:社会理想、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文化理想,都是相关联的、不能割裂的。艺术家、教育家之外,应该是思想家,虽然这种思想更多地流于理想,成不了现实。

敬畏心、感恩心、慈悲心、平常心,是我总结的人生《四种心态》。我还总结出《为学四境界》:为稻粮谋;为名利谋;为修身谋;为济世谋。以及我总结的中国文化的“诚、虚、净”三字,还有“慢步主义”(Sysism),就是希望生活在一个理想国。

现实就是现实,很多东西说不清楚,才有继续存在和继续说道的必要。比如什么是艺术,就很难说清楚;说不清楚,才可以养活一批糊涂蛋。都清楚得成了体育竞赛,也就不好玩了。体育竞赛,大家可以参与,但最后冠军只能有一个。

由于艺术没有标准,所以不同艺术家可以有不同的玩法。艺术行为整个过程需要细致化,个人与集体、评论与市场、理想与现实、眼前与将来……就会清晰很多。把不同范畴的东西混为一谈,问题就会复杂化,糊涂账,甚至驴唇马嘴,没有意义。

 

刘春华:有人说,一个艺术家要在有生之年获得实惠,他的艺术作品不要超前5年。凡高超前了50年,所以一生清贫,死后那么多年才被认可。

 

崔自默:这个问题还是现实与理想的区分对待与混合复杂的问题。你说艺术不要超前5年以上,是现实的、市场的。我主张艺术要跨越五千年,是纯艺术的、理想的。

艺术可以娱乐自己,也可以娱乐别人;同时娱乐,两全其美,那当然更好。一般艺术工作者,为了市场和饭碗而劳动;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为自己和真正的知音而创作。当然,细致分析,这中间还存在问题。事实上,完全为自己和完全为别人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我的作品也有好卖的和不好卖的,好卖的是为了挣钱,不好卖的是我的内心思想的表达。我的理想是做真正的艺术家,摆脱职业性,根本不去考虑哪些作品好卖钱,哪些不好卖钱。我写过一篇《价格决定价值论》,指出市场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性。把垃圾卖到钻石的价格,垃圾就是钻石;反之,钻石就是垃圾。

当看到别人幸福收获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人家辛勤耕耘的时候。世界上根本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真正的千里马,一定会跑到最前面,怎么还需要伯乐的发现呢!我们不需要伯乐。伯乐的主观判断,也会失去真正的千里马。适应,就是为了征服。存在即合理。我常说一句话:“成功的不见得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差的。”

我写过一副对联:“有古法未必尊之;无古法从我开始。”时间在前进,变化是必然的。没有绝对的旧,也没有绝对的新。绘画艺术亦如是,社会选择它需要的东西,保留下去。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等是一个全息化的东西,我们不能仅盯着艺术风格、绘画技巧、传统还是创新,这些都是细微末节的东西。艺术家的成功,往往要靠他的“非艺术家”的身份。社会是大的,比艺术圈子大得多。

 

刘春华:你能谈谈画家师承关系的问题吗?

 

崔自默:“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老话,很辨证,很实事求是。至于是否完全值得学习,或许出于不同的想法和目的会产生一些差异。

我想说:“我爱我师,我更爱艺术”;“我爱我师,我更爱我徒。”学生找一个好老师难;老师找一个好学生更难。

“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底下只能长草。小树要不断长高,大树的阴凉会有所阻碍。既然是大树,就只能远离大树。行星围绕恒星转,但恒星不能围绕恒星转。如果老师是窝囊废,那他非常希望学生出色,他会引以为荣耀。如果老师已经很厉害,他希望学生超过自己吗?“同行是冤家”,是一个社会心理。在很窄的小路上,人们看到有两辆车子相撞了,到底谁对谁错,很难说;如果其中有一方一向值得怀疑,就似乎好判断了。可惜,真正知情的内行少,附庸风雅起哄架样子的人多。

真正的历史,有时是写不明白的。真实的历史,总会被一时的故事所迷惑。历史研究家,需要心明、透彻,才能悟出究竟,无需更多地去辩论、转述。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庭广众下冠冕堂皇那是理所当然的,但不排除他裸体不堪的时候。

历史是个时间概念,很多人没有兴趣去关注其中的细节,所以只能进行误解。艺术家的名气,有时也是被误解出来的。我有一幅粘贴作品,叫《影子2》:画面的上方是一支灯泡,中间是一个方形的红块,下面是投下的椭圆形影子——这种现象,你说可能吗?凭简单的直觉,会说不可能,会认为是“歪曲”;但是,谁告诉你没有其他光源和物体呢?很多光源和物体的巧合,也许会形成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影子!

真正的前行者,只管往前走就是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追吧”——“追”比“说”要好得多,里面包含着更多的认同,而不是非议。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上一篇: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下一篇: 与一个老学究的对话——关于学术成绩及其他
  相关文章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崔自默在波士顿与文怀沙翁一起访问哈佛大学及各博物馆。
·【默语】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水墨味》杂志崔自默访谈录
·《崔自默“画外话”》(1)“画马说”
·崔自默vs姚传玉--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艺术跨界”对话——崔自默vs舒楠
·世界与视界——关于“默纸”的问答(6)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默纸”与默观——关于“默纸”问答(5)
·“默纸”与解脱
·撕画的困惑
·关于“默纸”的问答
·关于“默纸”“默画”的对话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与一个老学究的对话——关于学术成绩及其他
  图片推荐
《艺术沉思路》清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崔自默画话《二十四节气》
·崔自默先生作品在北京瀚海2019春拍再创..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