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对话 > 正文 站内搜索:
(电视专题文案)亲历——崔自默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9日 12:31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626次

 

(电视专题文案)亲历——崔自默

亲 历 者:崔自默

身    份:书画艺术家

亲历事件:从工科、理科再到文科,经过曲折的道路,他最终走向艺术,成为大画家,这是一种机缘,更是一种责任。

(黑底纹是嘉宾讲话内容,其它部分是解说和导视)

[资料片断:大钟寺国际美术馆:“走近大众——崔自默博士艺术讲座及书画艺术展]

在经济发展、出现“收藏热“的今天,如何面对纷繁的艺术市场,当代艺术应该走向何方?崔自默提出自己的主张。
(切换成两个画面)大钟寺美术馆的“走近大众”录象、图书册、照片及贺敬之部长的题字,在自然生态园主持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活动时的录象、照片。
崔自默:艺术要“走近大众”,艺术要为大众服务,不能搞特别玄虚的东西,甚至是背离传统、“怪力乱神”的玩意。我们要搞积极的健康的文艺作品,要讲究“有用的文化”。[黑落]
1967年,崔自默降生在河北省深泽县大直要乡南张庄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崔自默说,在“文革”的那个特殊年代,即便在农村,他也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父亲在冬天农闲季节给他和哥哥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给他文学的最初印象。父亲教他写春联,使他开始接触毛笔。墙壁上有父亲画的山水画,还有中医解剖图、针灸经络图,那些都是他最好的绘画启蒙。
崔自默:我父亲可以说多才多艺,他是中学教师、又是中医。我母亲也十分贤惠,心灵手巧,喜欢在做饭时唱京剧,还精通剪纸、绣花、描摹。我老爷、舅舅,捏泥人、画戏楼,画新房、画影壁,在农村很有用场。我小时候就是看,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画画,什么是艺术、艺术境界,就更不明白了。父亲在墙壁上画王勃的诗意、题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印象最深。文革期间,农村学校也要求家家办小字报、批判专栏,“反击右倾翻案风”什么的,我和哥哥在自己的南墙上贴、画,记得还画孙悟空、猪八戒。在小学、中学、高中直到大学,都在班里负责画黑板报,别的同学羡慕,所以很惬意。题写报头美术字、画插画,这些应该是我绘画艺术的萌芽、“革命的初期阶段”。
崔自默说,18岁以前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对他的人生、学术和艺术道路都至关重要。
崔自默:我父亲18岁当小学教师,后来受家庭背景影响回家务农。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据说我爷爷他们是地主,但我没见过我爷爷,所以在小学时,我父亲不打算让我们好好学习,因为假如学习好,将来不允许考大学,孩子们一定很受打击。于是,我父亲想出了个“妙招儿”,就是耽误我们学习。比如,背大书包上树落榆树叶,回家来喂猪,这样既可耽误学习,还可以为家里做贡献,一头猪是家里一年来的主要收入之一。那时候野地里到处跑,还养兔子、土元,这倒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供了条件。我把这些故事,写过一本书,《从前》,与著名油画家王沂东合作,我的文字,他的画,都是反映农村题材的。
基础知识的储备,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一个学者型艺术家的发展十分必要。
崔自默:在高中,那是一个农村学校,辛集中学,但它确是全国首批重点中学,诞生于解放前战火硝烟的年代。学校有自己的校歌,“战火在飞腾,大地在动荡”,“一所红色的学校,迎着初升的太阳。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培育着革命的新生力量”,“看英雄的儿女,告别母校,奔向战场”……学校在整个石家庄地区招生,每个县两三千学生也就选十来个优秀学生,我考全县第二,我哥哥考全县第一、我堂哥考第二。学校生活简朴,节奏快,吃饭时学生都跑步去,边走边吃,晚上点蜡烛,较着劲地比学习成绩。在平房,蚊子、苍蝇、臭虫、老鼠,海陆空一起袭击,我睡着觉就曾经挥掌打死过老鼠,当时我喜欢过一阵子武术。那里的老师都特别有水平,要求严,学生能吃苦,这的确锻炼了不少意志。记得在高中三年级,冬天,学习紧张,我得了感冒,没时间治疗,春天暖和了自然好的,就有了咳嗽的病根儿。当时还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即便喜欢艺术、喜欢画画,也是偶尔一为,没有时间。在三年的高中,我的成绩基本都在班里是前一二名。那年的高考,各科题目都特别简单,我不适应特别简单的题,总怀疑有问题,所以成绩不算太好。
高考的“失利”,彻底改变了崔自默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而成就了他的艺术道路。
崔自默:按理说,我的成绩还不算错,比我分数低的,我们班上北大和清华的好几个。录取通知书下来了,我一看,西北轻工业学院,地址“陕西咸阳”。我当时正走过我们村的大水塘,心理一阵困惑、失落,却忽然不知怎地想起杜牧《阿房宫赋》里的句子,“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样,我到了咸阳。陕西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咸阳,那是秦代的都城,地下文物蔚为壮观。站在学校的楼顶,看西北方向,茂陵、阳陵、长陵,一座挨一座。“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向晚意不适,驱车到古原”,那种感受,是特别开阔胸襟。刚到学校,我特别的失意,是那年全校招生最高分。觉得这学校没有名气,所以失落,学习不用劲,尤其是英语,靠吃高中的老本,也是全班前排。学有余力,就到处溜达,到北郊原上去登高,到农民挖渠刚翻出的土里去刨陶片、瓦当,还真捡到一些秦砖汉瓦。
有了艺术的萌芽与初期,在适当的阶段,具备了适宜的条件,会迅速生长。
崔自默: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请校外画家讲书法,我大感兴趣。同宿舍的学生没事就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是课外兴趣,而我,则一下子受到吸引,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大量临摹书法,阅读美术类的图书,艺术史和美学的图书。在星期六晚上,我会坐长途车赶到西安,找在西安的同学借宿,周日大早起来看碑林博物馆,然后买字帖,然后遍访西安的书画名家。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奔走,有时一天也不吃饭,晚上再赶回咸阳,吃馒头、方便面。那时开始搞篆刻,磨石头、刻印、参加书法比赛。直到好多年后读研究生时,还有在宿舍磨石头的习惯,楼里下面一层的学生听到嚓嚓的声响,就知道我又在刻印了。在大学时,开始画画,学石鲁,长安画派的,是大气象的山水。晚上,我经常到画院韩舒柳老师的家,听他拉二胡,看他画画,他是石鲁的学生,有才气。外面下着雨,那种满足和超脱至今难忘。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但崔自默的艺术之根却越扎越牢。
崔自默:课余时间我会找附中的美术老师们在一起玩,画油画,一画就是一晚上,也不困。还在大三那年与设计系的同学一起办过一个书画展。西安和咸阳当时最有名的书画家都给我题了字,校长也来了,受到鼓舞。记得当时展览的前言,是陈丹写的,他当时在学校是设计系新分来的年轻老师。陈丹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我们在一起玩,他穿衣服很特别。后来大概十年后在北京,在王府井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廊,我又遇到了陈丹。多年不见,他已经是国内出色的设计大师,他设计了“中国电讯”、“中国网通”、“清华同方”等著名的品牌标志。陈丹看到我的字画,继续鼓励我,说你已经很厉害,不要太谦虚。在我前进的道路上,有很多大师鼓励我,那是我前进的动力之一。
从咸阳到北京,是崔自默艺术道路的大转折,但求艺的路途并不平坦。
崔自默:大学分配我分到廊坊,是轻工业部安装公司北京分公司。在北京,我走过很多工地,北京吉普车厂、北京啤酒厂、北郊乳品厂。安装工人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居无定所。工地转移,人也跟着转移,通讯地址跟着变化,心给人感觉是浮着的。白天在工地上,我看电气安装图纸,也爱摸各种器械,好奇、兴趣。在晚上,工人们打牌、喝酒,我看书、写字、刻印,别人觉得我不合群、“有病”,还有一个人有意挑衅,把我的印盒给摔碎了。星期天我会到中国美术馆、琉璃厂荣宝斋、中国书店、三联书店等地去学习,晚上骑自行车很远到清河外西三旗工地驻处,平房到秋冬之季觉得很冷。看着南去的大雁、北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我感到分外的失落。艺术与现实,距离那么远。
艺术需要知音,幸运的是,在崔自默发展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知音,他也主动创造着机会。
崔自默:在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咸阳中国画院的韩舒柳院长在西三环的中国画研究院(现在叫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咸阳风物画展”,约我前去。我在那里看到很多好画,遇到很多名家,开阔了视野。晚上,骑自行车回工地,“回到现实”,仍然是失落之感。不久,我随所在的安装公司到江苏镇江造纸厂,那年江南发大水。下雨登北固山,望茫茫的大江,想北方的家,心情激荡。闲暇时,我去扬州,去金山,去焦山看《瘗鹤铭》,那是传世的书法名作,访郑板桥故居,做有“修竹一竿一板桥”的句子。偶尔去文物商店,去文玩市场,看书画和瓷器。不久,也就是在我工作了两年之后,借着休息的机会,我先回老家看父母,然后回到北京。与我大学的一个同学见面,我们一起开公司,到深圳学习,在饭店工作,后来又到中国中医研究院,搞医疗器械。这样,展转了一年多之后,因为户口关系在廊坊、不在北京,我觉得找新工作很困难,没有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进不能攻、退不能守,很难受。
在工作了四年之后,崔自默开始读硕士研究生,可是,他所学的专业仍然不是艺术,而是计算机。
崔自默:为了考研究生,我孤注一掷,准备了半年多。原本想去北大或者人大,考艺术学或者文学,但人家听说我的本科是工科,自动化,说不行,我只好再度忍住自己的艺术欲望,考了北京轻工业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我英语好,所以没费多大力气就考上了,1993年,我入中国工商大学读硕士学位。我仍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读的是美学文学哲学史学的书,搞的是字画、篆刻。我的毕业论文是计算机自动处理火箭火工品测试数据,我搞的计算机程序,用的是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面的内容。虽然离我喜欢的艺术差距很大,不过,我觉得,计算机和数理逻辑的知识,对我面对文艺学、哲学研究,很有好处。可以使研究更科学化,可以使艺术与科学融合,不是两张皮,而是真正的妥帖、剀切。研究生期间,我开始大量接触社会,参加艺术活动。对艺术可谓痴迷,有时,我一天骑七八个小时的自行车,拜访前辈大家,像王朝闻、周汝昌、张中行、启功、刘炳森等大家。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成为朋友,但是,参加他们的活动,总被认为是外行,很尴尬。
更让崔自默终生难忘并痛苦的是,在他准备毕业和找工作、结婚的关键时刻,他的父亲病倒了。
崔自默:那天,我正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书法展,有我的篆刻作品。忽然,传呼机响了,我赶紧出美术馆,给哥哥回电话,他沉重地告诉我,父亲得的是肺癌。我一下子觉得脑袋要炸,不知怎么骑车来到友谊医院,哥哥和嫂子都是医生。我们在楼道里商议对策,不能让父亲知道实际病情。可是,父亲是中医,不动手术,开始化疗,他很快意识到病情的严重。哥哥找遍了京城所有的专家,可是父亲一天天消瘦下去。我一边做论文、毕业答辩,一边找工作,还一边与女朋友商议,提前结婚,让父亲看到我的结婚证书。父亲没有能参加我的婚礼,也没有能到我的小屋子看看。我告诉父亲,我的小屋子旁边是池塘,后面是花园,前面窗下有竹子,等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时,我领你转一转。父亲坚持了四个月零二十天,他忍着入骨钻心的疼,也不打杜冷丁,他说别上瘾。他说自己要死在星期天,免得耽误孩子们的工作。那天夜里,父亲去了,我和哥哥、堂哥三个人推着父亲的遗体,穿过福州馆前街,到太平间。瞬间,我似乎明白了很多道理。
人生痛苦的经历,都是品尝幸福的宝贵财富。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曲折,都是可以欣赏的风景。生活,教给崔自默选择坚强,接近目标。
崔自默:研究生毕业后,1996年,我找工作,到劳动出版社做编辑。编辑,又是一个独特的职业,可以转换角色,从理工科转向文科。妙在有意无意之间,这也许就是造化的安排。开始,我做教材编辑,大多也是理工科的,是技工培训教材。在劳动出版社呆了一年,此间我完成了《章草》一书,是中国第一本关于章草的专著。第二年,我又“不安分”,调动到了离我家很近的中国工人出版社。开始在总编辑室,后来到文学编辑室、美术编辑室。这个期间,我完成了一件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编辑出版22卷本860万字的《王朝闻集》,历时一年半。
王朝闻是新中国第一代美学大师,著名雕塑家,《毛泽东选集》封面上的毛主席像、国家博物馆的《刘胡兰像》等均出自他的手。
崔自默:我与王朝闻先生接触多年,他的很多生活习惯我都熟悉。我结婚他还送给我一个条幅,祝愿我“艺术与家庭双丰收”。他的美学特色是独特的心理体验,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每次去看他,我都能听到他的心声。他也愿意听我说一些新鲜事,从中挖掘新材料。我给他看砖雕、看碑拓、瓦当拓片,他都很感兴趣。有时,我领着我的儿子去看他,他会抱着我儿子,看石头,还拿着筷子在板凳上敲打节奏,与我儿子一起伴奏鼓点。他的童心,使他健康长寿,也使他不断领略艺术与生活之美。
在短期内集中、全面、细致而系统阅读王朝闻的美学著作,使崔自默获益良多,并对美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
崔自默:编辑王朝闻先生的全集,有缘分得到当时河北教育出版社王亚民社长(现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以及张子康(现为今日美术馆馆长)的支持。我儿子一岁多,我把他放在桌子上,他睡觉,我校对稿子。发现问题,及时与王老沟通,与出版社沟通,有的一篇东西要反复多次。记得那年的正月十五,我还在石家庄,在出版社校稿。晚上,我把好友李凌叫过来,月光之下,到了毗卢寺门前,因为这个寺里独特的壁画,就是在王老的关注下得以保护和开发的,他在书中多处提到。庙里的壁画,我在白天看过,晚上再来,就是想再度揣摩那种意境,独特的意境。周围很安静。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崔自默担任全集总特约编辑的《王朝闻集》获年度“国家图书奖”,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发式和新闻发布会,也正是在因为这个会的契机,他的艺术道路又往前大踏一步。
崔自默:在新闻发布会上,很热闹。因为王朝闻先生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所以院里有很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当时,我有意要考博士,只是犹豫不定考哪个学校的、考谁的?我曾经问过王老,他当时已经91岁,已经中断多年不带博士了,说再重新申请不合适。我说考你的学生们的博士如何?因为他的很多博士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他摇头,说“你不怕丢人你就考”,我当时也很诧异。王老有时很个性,比如,我出版我的篆刻集,想请他写序言,他说,你给我编辑全集,我给你写序言,不成了互相吹捧、互相利用了?我看他为难,就没强求,而是到楼下,到第二个门洞,找周汝昌先生。周先生是红学大家,更是文化大学者、大书法家,不几天,他就给我写好了,还给以极高评价,说我胸中烟云、宛如大涤子石涛,当然那是鼓励我。
为了考博士,崔自默曾遍寻导师,因为他知道,在研究生毕业工作了四年之后,走出这一步很关键。
我曾经还去过北京大学,文学系和哲学系统,还去过社科院,找导师,可惜,我愿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愿意空对空地搞所谓的学术,所以,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就暂时搁置着。在大会堂,由张子康介绍,我认识了当时在《深圳商报》的侯军先生。我们一见如故,聊得投机,没有与大家一起吃饭,就来到我的家。两居室,显得局促,我给他刻印,他给我写字。晚上,他去了范曾先生家,他们是老友。第二天,侯军打来电话,问我,你愿意不愿意考范曾教授的博士生,他今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招第一个博士生。
成为范曾教授的第一个博士生,是崔自默艺术生涯的一大转折,从此,崔自默走上了绘画艺术专业化的道路。
崔自默:我跟着侯军,拿着我的篆刻集,还有为于右任、康有为、谢无量、胡小石、郑孝胥书法集做的年表和序言、论文,到范曾教授家,给他看,聊天,他很高兴,很性情,一拍大腿说招一个博士生一定就是你,我说,如果我考试成绩不行,我不会去的。结果出来,我的成绩最好,争取到了国家计划内公费的惟一名额。
2000年5月,就在崔自默将要走进南开大学读博士生的前夕,一个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母亲忽然病逝,崔自默再次经受生活的一大创伤。
崔自默:父亲去世后,哥哥去了美国。母亲在老家我不放心,在城市她又不适应,觉得孤独,她还不愿意跟我住在一起,怕打扰我,我当时也没有跟母亲住在一起的条件。她自己在哥哥的平房住,我星期天或者去看她,或者她自己过来。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农村田间的劳累又使她过早地消耗了健康。用车送她,她会头晕,每次我看她走下地铁,心理都十分担心,怕她出事。哥哥有了第二个儿子,请母亲到美国探亲,我开始为母亲准备护照。星期五晚上我还去看她,当天晚上,她洗衣服受累,那夜,风雨如晦,母亲自己,撒手人寰。第二天清早,邻居打来电话,告诉我这个噩耗,晴天霹雳。母亲去世的消息,我没有敢告诉哥哥,因为那些天,他正准备博士毕业考试,他也很辛苦,在这接骨眼上,告诉他,无济于事,反而耽误了他的前程。在哥哥毕业后的第二天,他发来邮件,欣喜地问我母亲的出国手续办的如何了,我没有多答,只把准备好的噩耗和父母一起合葬的照片发给了他。我可以想象,哥哥收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情景。
两次突然失去双亲的沉痛打击,使得崔自默少年老成,可以淡然面对生活,欣然面对艺术。

[空镜]
崔自默:在博士生三年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周有四五天的时间与导师范曾教授在一起,可以系统观摩和学习绘画技巧。此间,我还为范先生编辑出版了《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画传》、《范曾临八大山人》等书,反响很好。其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我做的跋,被作家贾平凹看到选在他主编的《美文》里。在绘画技能之外,尤其是诗学、文学,闲暇之余,范先生会和我做对联、做诗钟。对联和诗钟,是做律诗的基础,有了这种本事,做诗就好办了。有时,题材很怪异,把任意两个不沾边的东西放在一起,做诗钟对联,很锻炼思维。记得一次在飞机上,是从景德镇回北京,范曾先生看报纸,看到山东“即墨”这个地名,让我做对子。大概过了20秒钟,我对出“离朱”,先生一拍大腿,叫好。“即墨”是古代地名,“离朱”是古代人名,地名对人名,立意巧妙,平仄很工整。范先生还说,“即墨离朱”,可以作为一个新成语用。
在崔自默的笔记本上,留有很多范曾教授当时的笔迹,那既是难得的学习资料,更是珍贵的记忆。

[导视]
崔自默:在与范曾教授朝夕接触的几年中,还陪他走了梁山、崂山、蒙山等地方。他好客,举办活动时会请来很多名人名家,我最难忘记的是在南开大学,一起去数学大师陈省身寓所,听陈先生谈数学。那天,我刚考完英语六级,拿着证书,上面请陈先生签名留念。还有一次,是杨振宁先生演讲,完毕后,一起去陈省身先生处。外面所有记者都被拒之门外,屋里除了陈先生和杨先生外,还有陈洪和葛墨林先生。我给他们照相,可惜,照相机没法自动,所以合影里没有我。《天津青年报》请杨振宁题字,题完字从门里递出去,题字时的照片只有我拍摄了。还有就是见叶嘉莹教授,她是著名女诗人、专家,她的《迦陵文集》也是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她与周汝昌,还有鉴定专家史树青等读是顾随的弟子。
与大师们的亲密接触,耳濡目染,崔自默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崔自默:陈省身先生作为数学大师,思维很特别,跟他聊天是享受。他的纤维丛理论、拓扑学理论,里面都蕴涵着哲学。用在艺术上,就是对美的规律的探寻。他说数学公式是美的风景,简练的公式,真是美。还有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诗学文学都有造诣,理解是独到的。杨先生说,假如没有对中国哲学的深入认识,也许他不会在物理学上有建树,不会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会有绝对的对称,统一场论,这些,都是美的,都是艺术的。我反思自己的艺术创作、美学理论、艺术哲学,也应该往深透、全面里挖掘。《中庸》讲“尽精微,致广大”,就是要使艺术与科学的研究实在化、辨证化、透彻化。
艺术与科学的对比研究,是崔自默的兴趣点之一,这与他综合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有关。
崔自默:现在流行讲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实际上,很多人是“两层皮”、“夹生饭”,因为对艺术也吧、科学也吧,必须对两方面都有所深入地学习,才可以谈“融合”;假如对其中任何一方面隔膜,都会隔靴搔痒、人云亦云。好玩可以,真正的有所获得,登堂、入室、窥奥、探秘,就难了。那年中国美术馆搞艺术与科学的大展,我在工人日报写了一篇《艺术与科学:岂是那么简单》的文章,针对的就是浮华的研究。用客隆羊做成鼎的三条腿,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就是现代与古典的融合?初一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上是概念混淆。科学不等于科学产品,艺术也不等于艺术品。形而下的“器”,应该与形而上的“道“,区分开来对待。这样,不是为了摆弄辞藻、搞文字游戏,而是为了使人类的研究,真正地推向前进。文明,不是科技的进步所能代替的,知道了这些,就会明确我们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李约瑟难题”。中国的文化先进,未必能代替科技先进;西方的科技先进,并不能打消我们的民族自信力。这些,都与科学与艺术的本质的东西有关。
把科学的思想、数理逻辑,应用于美学研究、艺术哲学研究,是崔自默的主要目标之一。
崔自默:“Who wrongs where?”谁错在哪儿了?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容易,涉及到文化、学术、学问的本性。科学也不科学,全世界的科学家在一起商量,什么是“科学”,连科学这个概念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何况是“艺术”?我欣赏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艺术史》开篇说的话:“其实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这话很本质、实在,说明了我们很多人类劳动分工的职业化本性。艺术家这样,科学家也一样,他们在干什么,外行不明白。一次,在范曾先生家,杨振宁和陈省身先生都来了,看范先生刚完成的他们两人的大画像。画陈先生拿着一本线装书,当时范先生在创作时,我当模特,坐着,手里拿本书。中午范先生休息,陈省身和杨振宁两先生没睡,我跟他们聊天,谈到我的学术经历与研究兴趣,从工科、理科到文科,我希望借机在科学与艺术融合方面做点研究,他们都鼓励我,说我真是跨学科人才。我还谈到我对国学研究的一些看法,一写案例。
崔自默说,文化艺术也不是个人的事情,文艺研究更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崔自默: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没错,但不能再度进行无限制的衍生,要有所“收敛”。现在讲究科学发展观,讲究节约型经济,那不仅仅适合于自然资源的发掘、开发,更符合于文化和艺术传统资源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检索,可以瞬间完成,一个人皓首穷经,也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科学可以瞬间完成。那么,思考过去,如何接受、继承;思考现在,如何发展、面对。不能无限制地谈发展,那就是浪费。
“著作等身,不是好事”,崔自默真诚地说。
崔自默:我们过去的很多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很不实事求是。攀比、浮夸、竞争,浪费的不仅仅是大好的人力资源,还是自然资源。读了传统,就有感受,你写一书,他可以写十本,“著作等身”,先不说说的有没有道理,这种做法,很有问题。感觉似乎很光荣,其实,是变相地等于糟践森林。可是,没有办法,传统理论主张,文人要立德、立身、立言,要写;现实生活里,单位评职称,要学术著作、论文,还有文字量要求,你不完成,既是无能,也没法混。
“我们要讲究‘有用的文化’”,崔自默真诚地说。
崔自默:我们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这是事实,也没有错误,可是,有什么用么?这么问,不是功利主义,而是要实事求是。“博大精深”,用不上,甚至起反作用,互相嫉妒,心态失衡,不利于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用。“Excuse me”、“Sorry”、“Thank you”这话很简单,却实用,调节群体的关系,健康幸福,就是有用的文化。否则,为一个概念争执不下,由学术矛盾转化为人际斗争,就可悲了。前一段时间针对刘心武个性化的《红楼梦》研究,引起一段争论。《艺术评论》杂志约我写段文字,我写了一篇“和稀泥”的文章,叫《只缘不在那山中》。苏东坡“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离得太近之故,我说的“只缘不在那山中”,是离得太远之故。对于客观道理的探讨,即使我们觉得已经很近,实际上还是远得很。
崔自默的这篇文字,得到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大加赞誉。
崔自默: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写东西,周汝昌先生来电,谈到我针对“红学之争”写的这篇文章。因为我提到,很多学术之争,其实仅仅是“概念之争”,说偏激一点,是文字游戏,离活生生的历史与现实,远得很。周老夸赞我,说这等通透的文笔,“不做第二人观”,我知道这是周老偏爱我、鼓励我。不过有一点我是要坚持的,就是学术研究要厚道、实在,解决问题,不重复浪费。
针对“国学热”,崔自默首先提出置疑,不要盲目,不要“沉溺于旧学”。
崔自默:在《艺术评论》上,我写了一篇《毋溺于旧学》,针对的就是“国学热”。人微言轻,这篇小文不会引起什么关注,但是,这种科学化的理念,值得坚持。国家还不算富裕,我们不能搞那些没有太大用处的东西。就像一个家庭,堆很多东西,觉得有用,其实永远也用不上,在搬家时才会体会到。我们占有物质,却被物质占有。
崔自默的著作《为道日损》,学术内容涉及广泛,但陈述的却是一个“求简单”的理念,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后,影响很大。
崔自默:我们要不断淘汰没有用处的东西,才能进步,才能接近事物的本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老子的思想,它不仅仅可以用于艺术理论与创作,更可以用以现实生活的认识与问题的处理。东西多了,用不上,就是累赘。起初,人都是“健康的童年”,慢慢地社会尘垢蒙住心灵,发不出光来,“为道日损”,就是要洗涤尘垢,在混沌里放出光明。
“一朵不染之莲”,范曾教授在为《为道日损》一书写的序言中,如此赞誉崔自默。
崔自默:搞学问,搞艺术,就要实在、落到实处,但求放心,朱熹说“乐其日用之常”,就是要利于改变生存的现状。心态要好,要平和,既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文怀沙翁可谓当代哲人,我们是忘年交,他总说我们是车轱辘转的关系。我知道他的名字是很早了,第一次见面,是在范曾先生家,他是范先生的老师,邵盈午写的《大匠之路:范曾画传》有专门一节。文老的豁达、睿智,是他健康快乐长寿的依据之一。“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老子》这么,十分科学。只记忆别人的好处,忘记不好处,多么大度啊。还有我常接触的张岱年先生,我们是河北同乡,冯友兰说他“刚毅木讷,近仁”,那的确不易做到。每次去,他都与夫人坚持送到门口,很谦和,值得我们晚辈效法。
北京大学教授张帆先生在《一默如雷》一文中,给崔自默的《为道日损》一著给以极高的评价和定位,认为崔自默以“学术的深厚与美的灵动”,“完成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心理史学”,“为艺术史人物研究创造了一个学科模型”,并预言了“崔自默和崔式之学的价值”。
崔自默:“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八大山人在沉默了三百年后,遇到了很多知音。知音,才能真正地解读八大山人,中国文化的极致,是依靠互相的筑成和观照,来完成。我在书中说:“靠被同情是成就不出大师来的。”在三个半月内,正赶上那年“非典”,没有下楼,认真,用了心,完成了这部自己也满意的作品。
[黑落]
“大师眼里的奇才”——《河北青年报》、《北京电视报·人物周刊》、《环球工商》等报刊这么记述崔自默,但他却处之泰然。
崔自默:文怀沙先生偏爱我,他为我起名号“无言”、斋号“祝语堂”,都是鼓励我。我的老师范曾教授的名号“十翼”也是文老起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文老有这个胸襟。向年轻人学习,以未来为师,这是多么智慧啊!他还给我起个雅号,叫“崔三士”,意思是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科交叉型。文怀沙先生给我一本画集的序言中,跟说我是“五百年来一奇才”,实在令我汗颜。
崔自默之“奇”,不仅仅在学术研究各方面的理论贯通上,更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上。
崔自默:传统认识上,觉得画画要专一,选一个主题创作,比如梅花啊、竹子啊,我觉得,那是小本买卖、小农意识。视觉,上宽泛的,无论中西绘画,都是视觉的,只是工具材料不同,审美体系不同,到底,还是要反映一个内容。内容才是关键的,没有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样式、画法,都是浅层次的。篆刻、书法、绘画、摄影、油画、瓷器、雕塑等等,都是美术,是视觉艺术,我愿意普遍涉猎、尝试,那既是一种乐趣,也是挖掘艺术本质的不二法门。
号称“天下第二快刀”,崔自默篆刻速度惊人,不假思索,一两分钟可以完成一方印章。他还可以做微书,不借助放大镜,字体在米粒大小。
崔自默:刻印无外乎单刀和双刀、细分析是冲刀和切刀,我使用单刀、冲中带刀,瞬间完成。既要有单刀的爽利,又要有双刀的厚重;既要有刀味,还要有笔意。我喜欢做白文,见刀法,不做作。周汝昌先生就喜欢我的白文,他在给我的《崔自默篆刻集》中特别提到过,我给他刻印,他看不见,就挨着桌子,听刀刻在石头上的喀喀声。做微书么,是偶尔为之,因为不用放大镜,用小毛笔写,靠的是眼力,更靠的是心力、定力,手几乎不动,所以特别耗神,觉得心血在滴沥,写完头晕、心累。
崔自默喜欢摄影,不断发现周围物象的独特,用镜头记录下来,并作为绘画素材和美学研究资料。
崔自默:摄影的艺术空间很大。我认为的摄影,不是简单的技巧的、视觉的,更是内容的。在镜头里面,必须有形而上的思考,更要有对“未知领域”的思考。似曾相识,很多东西看起来熟悉,实际上很陌生,不是么?这些东西,我觉得最有意味。
由于将近十年的编辑工作,崔自默养成了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崔自默: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后,2003年6月,我从中国工人出版社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支持我主编《中华文化画报》。我首先改变了开本、设计,LOGO编制的“文化”是我刻制的。我当时请很多人印在手掌,作为支持文化的象征。包括文怀沙、刘梦溪、范曾、梁晓声、月照上人、杨飞云、张晓凌、翟墨、陈丹、刘墨等等,蔚为壮观,也算是一次“行为艺术”吧。从编辑、实际、印刷到发行,我都亲自处理,很累,也的确学到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年多以后,我调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图书是我的本行,这期间,得以有时间写东西,搞创作。
开始专业绘画创作之后,崔自默的艺术才能得以全面开发和展现。
崔自默:2005年5月,在全国政协礼堂的华宝斋书院,我和刘墨举办“逸笔余兴书画展”,那算是专业绘画的发端。在大学展览过,在1997年我到山东展览过,当时刘炳森先生还给当时曹州画院院长李荣海(现为中国美协副秘书长)写过一封推荐信。展览的确能促进创作。刘墨是北京大学的博士后。作为学者型画家,也许在一般人眼里只能“墨戏”,缺乏专业画家的“技巧”,其实,那是很偏见的。“技巧”虽然也不易把握,但相对而言,画面内容、学术涵养、气象品格,才是最重要的。
文怀沙先生为这次展览做前言,给文人绘画风格以充分肯定。
崔自默:展览虽然画不多,面积也不大,崔如琢、庄则栋、王刚、梁晓声、董浩、张金凌等朋友都来助兴。通过展览,我觉得应该大力加强创作实践,熟练、再熟练,“技进乎道”。
“废画三千”,岂止是三千,在一年之内,崔自默挥洒宣纸数千张,夜以继日。
崔自默:没有大量的笔墨实践,光想是想不出来的。我喜欢画画,画起来不吃不喝,也不累,也不饿,一天也顾不上去厕所。有时也烦恼,是因为画不出来而烦恼,是因为不满意而烦恼,是因为没有自己的风格而烦恼。
2006年6月6日,“荷·和——崔自默艺术展”在四分之三画廊开展。
崔自默:李文子工作特别认真、细致。她与刘翔等被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开办女性画廊,关注女性主义。她为我举办展览,我不是女性,可谓破例。她为《荷·和》画册写前言,还一下子写了5篇文章,其中一篇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赞扬我的画,包括荷花和达摩、山水系列。文怀沙翁、梁晓声、陈丹等先生等都来了,给我捧场。梁晓声先生还专为我写了一篇文章,《论崔自默和他的画》。
荷花是纯洁的象征,崔自默更把它作为精神的符号。
崔自默:中央电视台社教频道的记者、播音员王建川兄,给我写过《自默画荷》、《自默精神》等文章,那不仅仅是谈荷花,还谈到人格追求和精神寄托。
“行走的金刚”,作家老村这么评价崔自默,因为他的勤奋是少有的。
崔自默:作家老村很有才气,我喜欢他的文笔。我的一本画集,老村兄给我写了序言,《自默之行,金刚行在》,也是鼓励我。我在工人出版社做编辑时,我们就开始认识。国家画院的著名画家、理论部主任梅墨生兄,也是我多年的朋友,他们看着我进步。梅兄给我的一本书法集《余心有寄》写序,也是鼓励我。没有鼓励,没有在鼓励之下的自省、自觉、自策,是成就不了人才的。
为了内省,在2005年一年之内,崔自默记录了自己每时每刻的行踪与思考,完成了近50万字的《乙酉日记》。
崔自默:人都是懒惰的,今天不开始准备完成的事情,也许一生也完成不了。干不成大事,是因为把时间全用在了小事上。我在2005年一年之内记录自己的痕迹,就是客观地分析时间,记录。美国有个行为艺术家连续一年每一小时打一次卡,是纯行为的,我也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不过我是为了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水滴石穿。走到哪里,几点几分,记录下来,不容易坚持。我坚持了,觉得很好。
“自默文化网”,是崔自默自己的网站,那里面有丰富的内容。
崔自默: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个人文化网很大,有学术文章,有随笔杂文,有评论、时事,有绘画和摄影,有我的资料照片等等。我的文章都公开全部内容,供大家阅读。有的读者买不到我的书,就全文下载打印,装订成册,我很感动。
为了画好佛像,崔自默几下敦煌,钻进洞窟,考察临摹壁画。
崔自默:戈壁滩、沙丘、雅丹地貌、洞窟、雕塑、壁画,无一是震撼人心的。敦煌那样的大艺术,人类文化经典,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可见,伟大的艺术,虽然出于普通的手,但最终来源于心灵,发自精神的力量。
儒、释、道三学,崔自默都感兴趣,都有涉猎,他说对学术和艺术重要,对人生更重要。
崔自默:儒、释、道三方面,必须融会贯通,其实是物的三面,本来不区分的。它们都是优秀的哲学思想,都有助于今天思想的推陈出新。中国优秀的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为世界所推广、推崇、有用,需要有心人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一提到“佛”字,有人立即想到“迷信”二字,这种想法实在太片面、浅陋、荒唐。佛学、佛教、佛家,应该区别对待,宗教的意义和学术的行为,不是一回事。我研究各家的思想,都是作为文化来理解的。
不管是什么文化,崔自默说,都必须向善,必须有益于当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和谐、社会的平安幸福。
崔自默:一个艺术家的价值,不是个人决定的。艺术品创作的过程,如果说还有主观个人性,但走向社会,流入市场,就是客观的了、集体的了。所以,一个艺术家的影响,也必须与社会接触中才能更好地体现。现在是信息时代,早已脱离纸媒体时代的单一性,艺术家也不能沉溺“一个人吃了全家不饿”的想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慈善活动,崔自默说,这是快乐的,也是个人价值的一个体现。
崔自默:现在大家都喜欢谈“艺术大师”,大师之“大”,就是他的价值。我给大师定了“三维度”:宽广的视野、深邃的思维、崇高的境界。艺术地位、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是铸造大师之鼎的“三足”。“崇高的境界”和“社会地位”,就是影响力,包括他对社会的贡献。他必须关注社会,对时代有所贡献,才是大师,否则是名家、大家。至于要做巨匠,更要有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眼光。
人们怀疑崔自默每天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要写文章、画画,还参加各种活动,他道出了个中甘苦。
崔自默:成绩需要代价。成绩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时间就是生命。我研究生毕业时父亲病逝,开始读博士生时母亲去世,我是没有了牵挂,是有了时间来全身心地搞研究、创作。但是,我相信,没有人愿意以此沉重的代价,来换取时间、换取所谓的成绩。我怀念我的恩父,我的慈母。同时,我感激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没有时间更多地陪他们。对于艺术,我乐此不疲,有时明明知道那是一个无意义的陷阱,但我无能为力。文化深深吸引着我。我时时都在思考、在记录,那几乎是我的全部,“我思故我在”。在艺术家身份主外,我愿意做一个教育家、一个思想家,当然,这需要很多条件来实现、完成。
产业化和国际化,是崔自默在艺术化之外,着力发展的方向。
崔自默:我给首都企业家俱乐部讲座,以《艺术收藏与快乐人生》为主题,阐述和灌输的,就是产业化思路。在中国传媒大学,我讲《当代艺术思潮》,也在传统知识基础上,注重现实性。文化产业,是国家的文化战略,就要遵从文化的规律,又要研究产业的方法。
国外的考察经验,促发崔自默的文化思考和艺术思维,力求使视觉艺术语言获得更大的通融。
崔自默:在哈佛、耶鲁,在波士顿科学馆、美术馆,我感触很多。中国如何才能出现自己的国际大师?不会空穴来风,需要走出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大师会被打造、认定。“认定”,我喜欢用这个词。设计大师陈丹给我写了系列文字,是用品牌的意识来解释和批评我的艺术的,对我很有意义。
默艺空间,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沙龙,崔自默在这里与朋友喝茶、畅谈。
崔自默:集思广益,众擎易举。我有一个“一口井理论”,就是大家一起挖一口井,才能很快有水喝。要整和资源,资源共享、互补。这里常来一些企业家,还有知名人士,我有时“苦口婆心”,倒也不是好为人师,或者有想讲话的“瘾”,只是想不断沟通、交流,促进发展。既是针对文化产业,又是针对民族传统、艺术市场。
坦博默艺空间西山新馆,正在紧张地施工,里面将是一个全新的展示空间。
崔自默:这里是一个从江西移来的祠堂,是木结构的,全部移过来,放在我们的大框架里面,是保护,也是观赏、利用。这里空间更大,既可创作、展览,也可文化交流,艺术需要平台。
国际化道路,是今天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崔自默如是说。
崔自默:我们的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它属于我们,我们要继承、保护;同时,它也需要我们去发展、弘扬,我们责无旁贷。站在国际舞台,再来审视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就能领略到很多东西,优点和差距,方向和方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好在物质经济发展,人民有文化和意识的需求。“走近大众”是普及的道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则是提高的途径。

 

(mk/文)



总共1页  1  
 上一篇: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下一篇: 毕加索进京任评说——崔自默、梅墨生关于毕加索展览的对话
  相关文章
·求是杂志社主办《红旗》文摘专题报道崔自默博士
·崔自默在波士顿与文怀沙翁一起访问哈佛大学及各博物馆。
·【默语】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水墨味》杂志崔自默访谈录
·《崔自默“画外话”》(1)“画马说”
·崔自默vs姚传玉--真正的思想,永远不会谢幕
·“艺术跨界”对话——崔自默vs舒楠
·世界与视界——关于“默纸”的问答(6)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默纸”与默观——关于“默纸”问答(5)
·“默纸”与解脱
·撕画的困惑
·关于“默纸”的问答
·关于“默纸”“默画”的对话
·再谈中国画创新问题——兼及当代画坛现象
·与一个老学究的对话——关于学术成绩及其他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