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书信 > 正文 站内搜索: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小岛》(2)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1月2日 15:49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1981次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小岛》(2)   

 

小岛:

“很好的帮我完成”应该是“地”字;“书评,影评等”中间应该是顿号。还有别处,我顺手帮你改了。——这些个别字的用法与小标点等细节问题,都要注意,养成好习惯。我当编辑多年,眼里不揉沙子,虽不好,但没办法。中央电视台的字幕也不分“地的得”,也是“其它”而不是新闻出版规范的“其他”,又能怎的?要能容忍别人的错误,要能对灰尘视而不见,要有免疫力才是。

佛学是个人身心自在的修养之学,也是社会和谐的哲学。佛学、道学与儒学,都是国学的基础知识,应该掌握,才可以游刃有余地搞学问,与人交往而图发展。

出版社与报刊记者和编辑的工作,都是替人做嫁衣裳的活计,年轻人可以干而且很好,如你所说能增长社会与人生阅历,但一般人“熬”下去,不是立身之本,顶多是生存的工具罢了。“万金油”,也只是做事情,而不是干事业。

你现在意识到,为时不晚。

你可以加强写作,那是自家的本事,可以立德立身立言。要想有大作为,就要有大准备、大付出——准备是多方面的,知识文化的和社会经验的,大付出则是精力的时间的等多方面物质的。多方面的修养,才可能成就一支大笔杆子,这样的笔墨才有分量,才有影响,才有更多的读者,也才有更多的“客户需求”。没有影响力,写了也白写,社会民众是世俗的,也是最实际的。

“您说,事在人为,道理好懂,但是如何实践,是门学问。”——当然,事都是人干的,把握住了人,才能成就其事。大事是大人物干的事,小事实小人物做的事,本无他,惟此差别而已。

弱国无外交,要先强大自己,才可以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不断晋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风光自是不同。爬上去的过程,是辛苦的。人生若如登山,则成功的路由无数条,失败的路则只有一条,就是没有爬上去。

外国人心理纯净,不仅仅是文化传统背景使然,重要的是法制规范的环境约束。敬畏心产生平常心,习惯成自然。我们似乎有点“正在进步”的感觉,所以很多人都慌慌张张。管不了别人,照顾好自己就是。

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经验和本身,也是在曲折和辛劳中体验总结出来的。

认识十年了,弹指一挥而已。奈何。秋风落叶黄橙橙,或凉意或诗意,得失在心。道在迩,会心处不必在远。

崔自默2010/11/2 13:21

[附录]小岛来信

崔老师好:

好久未联系,刚才巧遇,话有未尽,诚惶诚恐。

工作近3年,并非收获和长进全无,甚至作为我的第一份工作,它很好地帮我完成从学院到社会的转变,也脱掉了不少学院里的生硬和晦涩,对香港社会有了更具体的观察。因为采访对象有各类名人及普通人,通过他们的故事分享,也给自己打开了窗户。比如从去年开始,对佛学的接触和粗浅的修行。也有缘与几位年龄较长的受访者成为忘年交,成为精神安慰。

只是,报馆本身的定位与自己不同,前者重政治立场、重新闻评论,而我喜欢有关怀性的议题。做“人物专访”有数年,间中也写书评、影评等,开始觉得新鲜,后来发现进步日缓,甚至自我有些懒惰和懈怠,尤其在于自己的“万金油”角色,对什么都知道一些,但浅尝辄止,要迅速地并且很粗线条地将讯息处理掉。于是,开始觉得不安,因为似乎看不到可以赖以立身的专长。而加上传媒文化在香港社会远无法与内地相比,快餐式的文化思维,压力沉重而压榨你的工作时间,所以,就连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思辨,到后来,都发生了动摇:要不要彻底转行?

看到您在微博里提过,伯乐不是等来的。我没有等,应该说,此时眼前有点混乱,有些怀疑,而时间又如此匆匆。我和家人提起我的焦虑,他们总以“熬过”就是胜利来劝慰我,而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说让我专心,而说“熬”。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对香港、内地两地间的文化影响很有兴趣。一来,内地文化是我的母体,二来我有香港在地的经验。有时我会想摆脱纯粹以写作为主的工作,想要通过别的方式刺激自己的思维。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创作对人的意义。不然,我们永远是复制别人的机器。

说这些都很抽象,说明我的思维还是很混乱,我也不晓得要做什么,下一步又怎么走。您说,事在人为,道理好懂,但是如何实践,是门学问。

恳请崔老师指点。

今年夏天,分别去美国亚特兰大和纽约旅行半个月,大开眼界,但硬件上的落差并不觉得大,尤其在香港待惯了,很多地方觉得还没香港便利。但民风比我想象的要单纯和宁静,对物欲的需求没有国人那么强烈,可能我朋友的家庭是知识分子有关。

和您断断续续的联络快10年(我大一2001年第一次认识您),还记得你分别在工人日报、艺术研究院的情景,想来真不可思议。

盼回信,保重身体!

 

小岛 2010/11/2  00:19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关于“流水作业”答正文君
 下一篇: 致许宏泉君——对《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文的点批
  相关文章
·关于“流水作业”答正文君
·答磐石山人书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9)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29)
·与陌生女子的通信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9)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8)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7)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6)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5)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4)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3)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2)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1)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小岛》(2)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