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范曾研究 > 正文 站内搜索:
范曾与杨澜对话
http://www.cuizimo.com  2011年5月3日 14:56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6056次

 

范曾与杨澜对话

主持人:杨澜

嘉宾: 范曾(国画家)

引入语: 中国水墨画源远流长,但在国际市场上,仍无法与西洋油画平起平坐。中国画的前途如何?又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请听画家范曾的一番分析。

(自明清以来,中国的人物画多以工笔为主。而范曾则继承了南宋梁楷以来简笔泼墨的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段时间以来,围绕范曾有不少是是非非、风风雨雨,七月份,他在香港举行了大型画展。他自己说:自己归根到底是一位画家,所以希望人们更多地从画上去评论他。)

F(范曾):我觉得这些年以来,你也看出来,新闻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对我报导很多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范曾会什么样子,恍兮惚兮。我觉得这次一个展览,万面目还他自己,范曾是一个画家,一个书法家,一个诗人。

Y(杨澜):也就是说这几年对你的报导,往往都是在画之外的事情上纠缠不清。

F:艺术之外的事情关怀过多,对我艺术之内的事情,人家关怀过少。所以讲这一次规模比较大,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思想问题。那么对整个社会来讲,我想还是希望对2000年作一个奉献。另外,对香港回归一周年,也是一个祝贺。

Y:办这样的一个展览,从前期的准备到画册的印刷,都是很花钱的。大概要有多少的投资?

F:大概要花五、六百万。

Y:那做这样的一个大的画展,对于你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F:是我六十岁以前,整个艺术生命的带有总结性的一个画展。这个画展它不同于一般的回顾展,它是近几年的作品,近几年的作品就能代表我六十岁以前的全部奋斗成果和水平。

Y:对于自己六十岁以前的艺术创作道路,您觉得它一直是很顺畅、很平坦,还是比较崎岖?如果您觉得,有人说好象活到六、七十岁要是从头走一遍,每个都可以成为圣人的话,您愿不愿意?如果您从头走一遍,会不会走得跟现在道路一样?

F:我想,路假如重新回过来走一遍,认为人生的经验经验丰富了。

Y:老谋深算,不会再做义气冲动之事。

F:人生也就没有色彩,也就没有它的光辉。一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在坎坷之中渡过的。我曾经讲过一句话,不知道你还记得不记得,我说:“有大坎坷者有大成就,有小坎坷者有小成就。”

Y: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F:对,无坎坷者无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希望呈现在我面前的生活道路永远是清新的,永远是不可预料的。

Y:在说到您的画展的时候,很多人也非常想找到您画风中发生了哪些改变,特别是跟几年前有些什么样的变化?那么就从这里面现有的这几幅画里,我跟几位同事看过以后都觉得,您的画比过去更简约了,而且人物无论他们的表情和传达出来的那种神韵,不象过去那种非常张扬的,现在有了一点这种沉静,有一种沉淀的味道在里面,不知道我们说得对不对?您有没有觉得是非常自觉地,或非常主动地去改变风格,还是说这只是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

F:艺术家都是当局者迷,自己到底什么面貌,这个可能你们旁观的人看得更清楚。因为我的前进是连续性的,而你们已间隔了好多年没看我现在作品,因此你们可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就我个人来讲,并不着意地去追求这种风格的变化,中国画的前进,尤其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不在形式上花很多的脑筋去琢磨、去理念先行,去希望能够炫人耳目,而是自己在整个的创作时间里,抒发心灵过程里的一种不自觉的流露,就不会有那种矫情,那种故作姿态,这个是很重要的。

Y:矫揉造作的东西。

F:对。

Y:那您这两年在巴黎呆的时间也挺长的,跳出了中国文化的这个圈子,到外面的世界以后,可能你也有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这样一种发现。那么您觉得在西方再回头来看中国东方艺术,有一些什么样的心得呢?特别是象国画艺术这个问题。太大了!

F:对,比较大。我也可从大口入手,来谈谈这个问题。从明朝末年以来,西学东渐;近代以来,西方人对东方,他是采取一种鸟瞰的视角,而东方人往往采取一个仰视的角度。这种心态造成我们两种倾向:一个是对西方的先进的科技,或者文明的一种推崇、一种吸收,如饥似渴地,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以不懂西学为耻。那么另一种就还包含着一种西方中心说的影响,也包含了一些民族自卑的情绪,这些都是很复杂的情绪。那么今天我到西方去,觉得很先贤们有些区别的是什么?因为世界已经早已不是个封闭的世界,过去的文化由于地域的阻隔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在今天我们很快可以看到。尤其我在法国,就住在很靠近罗浮宫的地方,可以很快地看到西方的一些最精华的作品。在这过程中,我的心态是什么呢?我想我和当初康有为到西方去是不太一样,因为他当时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内心非常沮丧,到了西方以后,感到凡尔赛宫里面米克朗基罗的画、雕刻太精美,他说我们国家太落后,必须改革。可是这种心态在我是没有的,我觉得康有为当时的这种看法还是肤浅,因为他毕竟还太年轻。他到了后来著他的杰作《广艺舟双楫》的时候,他对传统文化就有了透彻的了解,那是真知灼见。我当然不敢说我现在象康有为老年写《广艺舟双楫》那么有敏感的眼睛,可是至少可以说,我不会那么冲动。

Y:去做一些盲目的评断。

F:我一个最强的感觉,就是我和徐悲鸿先生、林风眠先生、刘海粟先生一个不同一点。我不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到西方去,我是在东方已经有相当名望的画家到那儿去。我就有一个心态,我是不是可以站在东方的高度去看你们西方的东西。

Y:是一种平视的眼光,而不是一种仰视的眼光。

Y:即不要鸟瞰,也不要仰视。我就发现真正要使中国的艺术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唯一的出路还是拉大和西方艺术的距离。使民族的更民族,西方的更西方,这是中国的艺术能够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个必须的前提。

(范曾说他最为崇拜的中国古代画家,是明末清初的朱耷,也就是“八大山人”。做学生的时候,他曾经与同学们一起观摩“八大山人”的画册,每翻一页就跪拜一次。然而众所周知,如今在西方,人们对于如何欣赏中国画还有点摸不着门道。在绘画市场上,中国画的售价从整体上来说,也不能够和西洋油画相提并论。有人认为这与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本身缺乏透视和光影的变化的局限性有关,那么范曾本人又怎么看呢?)

F:其实中国画它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纵深的三维空间,仅仅是语言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可以用光、色,我们用线条。过去徐老讲过“试看笔从烟中过”,试看我的笔从烟云中过去。我也有一句诗,“一线穿空若有声”,是希望线条在三维空间里运行。同时更进一步,中国画家在画画的时候,他是有种情绪的,有感而发的,激动的。他这种情绪使他的用笔有种速度,有种气势,有种派头,而这种东西却是有时间的因素在里面。所谓至高的中国画,不仅有三维空间,还有一种四维的运动感,一种时间的感觉。

Y:一挥而就,能够在那种气场里。

F:就象苏东坡形容吴道子“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这种感觉我认为就是西方绘画所达不到的。

Y: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人也好,我们今天谈画家也好,一直在考虑能不能。

F:对。这个我可以在历史上举出很多例子证明,一个有强大文化的民族,它是不容易消失的。你比方清朝入关以后,它建立了二百七十年江山,可是它最可悲的一点,连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全没有了,这是为什么?

Y:被汉化了。

F:因为汉族文化强大。同样当时满州所征服的另外一个小民族锡伯族,锡伯族文化没有了,因为它顶不过满州人。现在懂满州话的是锡伯族,而不是今天的满族的学者,很多满族学者对他的文化、文字、语言不知道,可锡伯族应该被满人同化了,这就看出来,还是要自己内心很强大。

Y:您过去提到的一个观点,我觉得也很有意思。您说:“实际上中国的绘画很代表了中国文化一些精髓。”因为在古代来说,音乐是作为悦人耳目的一种东西,是供人娱乐用的,而绘画却是知识分子一种修身养性,表达自己情怀的这样一种比较极致的表现方式。

Y:您现在是不是还认为自己肩负着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使命呢?

F:从艺术的门类来讲,音乐、舞蹈等等在中国的历史上,汉代把它和百戏合在一起,舞乐百戏。唐代就是教坊,都是这样的人所从事的。当然近代产生了了很多大音乐家,这是另一回事了。可是中国的诗歌、绘画和书法却完全不这样,完全是最优秀的文人渗透到这里面,因此,这个领域的承传很有关我们这个民族的最高度文化的继承问题,我认为我是应该肩负这样的使命。

Y:其实也有一些人说您比较持才自傲,不知道您自己怎么看的?

F:也就是说我狂。

Y:有点自命不凡。

F:其实能做到狂,是对我的一种表扬。做到狂这是很不容易的,李太白讲:“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蒲松龄也讲:“遄飞逸性,狂固难辞”,这样的人才够称上狂,我觉得我还得进一步提高。

Y:范先生这几年也写了很多的诗。

F:对。

Y:我读到这样一首觉得很有意思,这是您在巴黎写的,“庭芜又见正春韶,厅隔窗外和鸣喧嘈。番语枝头雀,不似家山鸟,梦醒今朝,但觉音书香杳。”这个挺有意思,连枝头的麻雀说的都是外语。大概是法文,听不懂。能跟我们描述一下在巴黎的生活怎么样,寂寞吗?

F:寂寞是难免的,因为我不懂外语,所以我对……

Y:连鸟叫都听不懂。

F:对。另外还有我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语言,没有一个接受的对象。虽然有人讲,寂寞是种享受,可是享受得太过份也是不行的。“天涯何处,又见无情飘柳絮。雨冷丁香,忍识他乡是故乡。浮生旷放,报国书生馀痛怆。目眇家山,早悔东辞函谷关。”

Y:那时候后悔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F:对。

Y:您觉得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对于整个下个世纪人类文化的一种走向,有没有一种宏观的预测呢?

F:我想,二十世纪人类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经过了各种制度的探索,也经过了各种斗争,民族之间的、种族之间的、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艺术家也是百相纷呈。到今天我回头来看,这里面是有诸多败笔。就拿人类的艺术来看,现代诸流派发展到法国杜桑的“尿器雕刻”、德国波伊斯的“对啤酒桶吹了一口气”,这样都是艺术的,艺术本身不复存在,人类唯一的前景就是古典精神的复归。古典精神的复归并不意味着复古,或者是因循,而是在一个新的基础上,从人类自身的历史的资源里寻找最优秀的东西。你看现在的蓬毕德艺术中心,那陈列了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诸流派作品,现在怎么样,门可罗雀,没有什么人去,很多人去可是看门口很多的杂耍表演。

Y:对。可是在罗浮宫,人们却怀着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谦敬之情,人流都是排了几百米的队伍。这可看出,真正美仑美奂的古典作品,它是具有审美的永恒价值的。我们今天如果讲回顾人类文化的前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作品里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值得在新的世纪所推崇的东西。

Y:那么作为一个画家,您觉得二十一世纪中国画的前景又在哪里,也是复古吗?

F:我只能很概括地讲,要使中国画能够前进,并不要借助外力,不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定要用西化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画,或者中国人一定要在皮毛外向上学习西方的东西。我觉得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里吸取那些最精华的东西,比如讲哲学,老子、庄子那种感悟的哲学体系,它所带给文艺创作的可以讲是功德无量。你看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到近代的象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它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强调一个以真为美的原则。我们过去中国人太多强调儒家的以善为美的,重人伦、成教化这样的思想,疏忽了艺术发展。那么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绘画又应该是文学的,因为中国的文学在中国古典的文艺传统里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所以一切画论都受文论的影响,中国绘画如果讲失去文学的因素,也是不可能的。还有,中国画一定要强调它是书法的,如果讲没有雄厚的书法的基础,你很难画出一张优秀的中国画。那么,哲学、文学、书法我们都可以在古典中复归的精神这个总的原则之下,吸取最优秀的东西。我想我们国画的前途是可以估计的。
 
(范曾透露从他成名以来,已经有五、六千幅作品散布于社会之上。有人指出范曾的作品有媚俗的成分,而范曾本人则提出这样的一个标准来区分雅和俗,那就是仅仅能够愉悦人眼目的为俗,而能够触及人灵魂的为雅。那么按照这样的标准,他自己的画究竟是俗还是雅呢,就要靠大家自己来判断了。)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下一篇: “一线穿空若有声”——与范曾先生的对话
  相关文章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先生《鲁迅小说插图集》读后
·范曾我为何捐千万 撰《共赴国难》袒露心声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的一张现代书法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与范曾先生练对联
·申奥成功那一天
·先生赠我慰腰诗
·题壬戌年人物画信笺
·范曾先生对自己书法变体的陈述
·抱冲斋素描
·婉转附物 心密语澄——读范曾《画外话》
·跋《范曾散文三十三篇》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