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 正文 站内搜索:
关于“心裁”答客问(8)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6:53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5840次

 

关于“心裁”答客问(8)
 
崔自默
 
八:习惯、奇取正守、顺性、感应
问:意外?
答:剪裁的用处,首先在构图方面,它打破陈规、成规、套路。
问:打破习惯?
答:是啊。比如,山色变幻,妙在有无之中。远观山色,好一“青”字了得:晨而青,午而绿,晚而黑。明云栖寺栖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有论“山色”,云:“近观山色,苍然其青焉,如蓝也。远观山色,郁然其翠焉,如蓝之成靛也。山之色果变乎?山色如故,而目力有长短也。自近而渐远焉,青易为翠;自远而渐近焉,翠易为青。是则青以缘会而青,翠以缘会而翠,非唯翠之为幻,而青亦幻也。盖万法皆如是矣。” 创作方法如此,欣赏方法也如此。
问:欣赏习惯好打破么?
答:不易,需要如莲池大师所言,具体发力。笔墨熟练、自己风格熟练的画家,容易走套路,俗气、没有活力。心裁之后,构图可以方便地打破习惯的束缚,时出新意。构图追求匠心独运、惨淡经营,这种剪裁的方法有时的确出奇制胜。
问:奇取正守。
答: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后,能否继续进步、完善、出奇,值得思考;甚者反其道而行之,另立坐标,改变标准,别开生面,机杼独出。
问:平中见奇?
答:正确,构图是奇了,还需要经心收拾,耐心打磨,赋予它意义,包括不可测的思绪。有时,宛如探险,变幻莫测,像走进一个异域,未知的空间。
问:“陌生感”也就是不可测性,是吧?
答: 有这方面的意义。有发现的、创造的喜悦。
问:你画了一批“画说诗品”,是不是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答:诗意,有朦胧的;画意,也有朦胧的。不可尽知的意象,不能完全靠语言传达,要揣摩。
问:言外之意,意外之象,额外惊喜。
答:是的。《诗品》的语言,大多是意象的。从具象生发出的景象,难以描绘传达。类比和仿佛,是联想的意象,它不具象。完全具象的画面,就减少了这种趣味性。妙处,有时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可把握与不可把握之间。
问:完全有把握不好吗?
答:对于生活,无常是自然现象,很难做到完全把握。对于艺术,十拿九稳、四平八稳,就缺少戏剧性、冲突性、矛盾性,那么艺术审美力也就降低。似乎合度,往往庸品。司空图《诗品》论“冲淡”,说“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意象之美,有时几乎无迹可求;似乎就要把握住了,一旦着力去取时,却忽然不见踪影了。
问:美,是有距离的。
答:是啊。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就不觉得美了;得不到的,才是美的。
问:哈哈。
答:“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这是弘一大师的偈子。
答:是他在示寂之前给好友夏丏尊居士的。人生如旅如寄,人之间的缘便是如此,不期然而至。聚聚散散,不要欣喜,也不要悲凉,所以是“悲欣交集”。之所以好有这样的感叹、感受,当然还是有情在。情是什么?“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硬要把握,刹那之间,反而销声匿迹了。
问:你的“心裁”画也如此吗?
答:是的。有的剪裁之作,构图值得欣赏、使用,但推广到大画面时,却难以把握。“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正是上面司空表圣表述的诗境,真是很无奈。
问:自然而然的东西,人工难以比拟。顺水推舟,顺性,会事半功倍。
答:是啊。同时应该认识到,剪裁过程中,还是有尺度的、标准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审美标准,直接决定审美效果。传统的技法,还在发生着作用。
问:我看到你在画面上题的字很多都是古诗词。
答:是啊,本来不想去写,但不写就太省力了,有偷懒之嫌。小画上写小字,费力气。题上字,可以调节画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引领读者的眼光和心态,进入同样一个境界。即便主体客体不完全统一,也有引导的效果。有感斯应,有影有响,才有意思。
问:感应?
答:是视觉心理。美术虽然是视觉艺术,但视觉效果与审美心态有关,需反复体验,才能互相感应。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关于“心裁”答客问(10)
 下一篇: 关于“心裁”答客问(6)
  相关文章
·关于“心裁”答客问(10)
·关于“心裁”答客问(9)
·关于“心裁”答客问(8)
·关于“心裁”答客问(6)
·关于“心裁”答客问(4)
·关于“心裁”答客问(3)
·关于“心裁”答客问(2)
·关于“心裁”答客问(1)
·关于工笔画的几点思考
·崔自默著《章草学》目录
·再读董其昌
·“就书法谈书法很无聊”——答文化报记者问
·书画真假之“辩”
·禅画刍议
·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