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裁”答客问(3)
崔自默
三:剪刀、剪裁、心裁、心画
问:你的小画,我觉得是剪裁出来的。
答:问得好!只是,那不是剪裁,而是“心裁”。
问:总得用剪刀吧?
答:剪刀是机械的,心裁是主观的、意识的、境界的,是“有我”的。
问:别出心裁。
答:别出心裁,不是不要出心裁,而是必须有心力的作用。“别”字是“另”之意,旁边有个立刀旁。别开生面、别辟蹊径,创新,靠什么?
问:剪刀?斧头?
答:是,“心裁”。心的判断。判、断,两字旁边都是立刀旁。创、新,两字旁边也都是立刀旁。
问:还真是。
答:剪刀、剪裁、心裁、心画,是一个过程,一个次第渐进渐高的过程,中间,需要很多细致的环节,值得研究。大匠运斤,斫轮老手,游刃有余,那才是境界啊!小剪刀算什么?
问:只是工具?
答:《孟子·尽心下》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工具只是工具,不能巧妙运用,出不来好东西。
问:那你为什么一定要裁呢?
答:我没有一定要裁,只是偶尔为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平日兴之所至,所作微画,却是“尽致之集”。倒不全是淋漓尽致之意,而是觉得意犹未尽。
问:那又为什么要偶尔为之呢?
答:做一篇文章,又臭又长,就不如采取局部,只留中心思想。你照相,总是选择美好的瞬间吧?
问:就是删除不必要的?
答:是的。删繁就简,枝叶去掉,只留主干。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也许会更容易吸引人。
问:文章可以删改,画也可以吗?
答:问得好!传统认识是文章可以删改,画布可以,但是,思考一下,反问:为什么不可以呢?谁告诉我们不可以了?画不也是文章么?
问:你直接拿小纸画不就行了?
答:你能保证只拍摄一张照片,就最满意么?
问:照片,不是画啊?作画也靠偶然么?
答:问得好。用一张小纸片,笔触一上去就立刻糊涂了,还能画出局部之妙处吗?
问:不知道。你说呢?
答:很难画出来。一片叶子对于一棵大树来说,虽然简单,但我们造不出一片叶子。
问:一片叶子跟画小画有什么关系么?
答:直接奔主题,直接画小画,既然很难,就可以“委曲求全”了。
问:关键是你直接画不了小画,是吧?
答:也可以直接画小画,但费力气,不如间接地委曲求全来得容易,来得巧妙。不期而遇的妙处,有时是远胜过苦心经营的。刻意,不如随意。
问:不直接画,也是一种方法么?
答:当然。一小片宣纸,放在哪里都不方便,无从起笔,开始就弄糟糕了就没机会再注意细节、修理细节了。
问:那么丰富的细节,不全是你画出来的?
答:难道是你帮我画出来的?
问:不是,那是我读出来的。
答:对了,作者要表达得出,读者要欣赏得出。其实可以说,是偶然与自在的因素,帮助我画出来的。
问:是天意?
答:也可以用这个词。是法尔如是,是数、存在、道。再有把握的笔,也不能全部控制在意料之内。表达,也不是完全可控制的,是主观与客观的机缘凑泊。
问:那么细节就是你碰出来的?
答:可以这么说,但是,也需要经验。没有准备,永远也碰不上。
问:不是讲究要“意在笔先”吗?
答:没错,但不是还有神来之笔么?
问:不是讲究“胸有成竹”吗?
答:不期而遇不是更高的境界么?
问:出乎意料,是惊喜,对吧?
答:是自然而然,是顺理成章。在画大画的时候,我根本没考虑那么多细节,只是不满意时,我才琢磨着剪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工、完善、丰富。
问:这是不是有点“机会主义”?
答:不是机会主义,而是见机行事、废物利用。而且,艺术上的“机会主义”,不好么?我不忌讳,可以直言心得。即便是笔墨的“机会主义”,那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问:那别人也可以剪裁啊?
答:问得好!完全可以,剪裁画面,是每个人的权利。
问:可大家没这么做啊?
答:都这么做,还谈得上新鲜么?你还会有这么多问题么?再者说,人家就是剪裁了,还需要告诉你么?还需要到处宣扬么?心领神会是也。
问:真的?
答:齐白石的画尺寸不一样、潘天寿的画尺寸也有大小异型。当然,他们也许是舍不得糟蹋纸,但更自然地把可取的局部剪裁下来,题字足成。
问:可都是妙笔啊?
答:因为是局部特写,是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所以才可能成为一张超凡的妙笔。
问:平常也许直接画还画不来呢,是吧?
答:对啊。还有,南宋大画家马远和夏圭的“马一角”、“夏半边”,既可以看作是构图的习惯、风格、方法,也可以转换一个思维,是剪裁自然风景的一角。
问:自然风景能剪裁吗?
答:摄影照相,不就是剪裁自然风景的一角么?既然自然风景可以剪裁,那么剪裁画面风景的一角,有什么本质区别么?
问:当然有。
答:是什么呢?
问:自然风景是自然风景,而画则是画。
答:你这是一句废话。
问:宁可说废话,也不做废画,对吧?
答:妙!废话,总是必然的。真理就没有废话,它只是一个理想,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废画,却是相对的。
问:“废画”怎么相对?
答:“相看两不厌”啊。拿一张废话,像相面、看风水一样,《庄子》不是说“化腐朽为神奇”么?化腐朽为神奇,让人失望之余,忽然喜出望外,感慨只能有一,不可复得。
问:变废为宝。
答:准确!但能不能“化”,变废为宝,需要本事。
问:也是,面对一张废画,怎么个裁法,因人而异是吧?
答:当然!如何剪裁,端赖巧手慧心。一件旧衣,妙手裁剪,仍然可以他用。一篇拙文,老手编辑,陡然生发天趣。同样一个风景,不同的摄影机和摄影家,会得到不同的画面。同样一个人体,不同的裁缝做出不同的衣服。有的完全是两张皮,有的只是做到了妥帖,最高级的才能既严丝合缝,又添加光彩。
问:你是说需要发现废画中的美么?
答:是的,即便不是废画,就是平庸之作也不值得保留和欣赏,这时,宁可画坏,也不画赖——宁产生一张精品,不制作百张能品、庸作。这时,就可以“心裁”了。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