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新著<<艺文十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艺文十说>>,崔自默著,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文怀沙题签崔自默著<<艺文十说>>,扉页
崔自默自题<<艺文十说>>珍藏版
《艺文十说》目录
正编
1]文艺评论的“同情心说”
2]文艺理论的“意思说”
3]中国画语言的“意象说”
4]笔墨境界的“崇高说”——八大的“大”
5]文艺研究的“概念说”——“禅画”概念梳解
6]文艺批评的“无矛盾说”——以八大山人的诗画对比为例
7]视觉形式的“相对说”——八大山人与黄宾虹的笔墨对比
8]对比研究的“量级说”——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
9]艺术通才的“符号说”——再读董其昌
10]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心鉴说”
[附编]
美为秩序说
熟非俗说
文字瓶颈说
书法校勘说
立论条件说
必然有我说(附王国维《人间词话》辨读)
艺术品价值说
书画真假说
“有用的文化”说
《艺文十说》序
文/张帆(北京大学)
“有意思”、“没意思”,大概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在表达褒贬时用得最广泛、最简洁、最明确、最省事,同时也是最模糊、最耐人寻味的词语了。乍一说出,有着意味深长的充实;将补充说明,却有着空虚的难度。进而,在对艺术的评价中,所谓的外行,美学与艺术的初学者,乃至专家,都常利用这个词表达自己观感的直率或者莫测的高深。“意思”这个词好似佛的拈花一笑,有一种模糊的会心、不可名状的通融。“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开天布道就是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这种绝对主观的、不确定性的、无标准的、充满着华丽而空洞辞藻的艺术批评,一直是中国艺术文化史的主流,从而导致学习者阅读和领悟上的困扰,导致继承和发展的困难。这也一直是西方学者对中华治学的“诟病”所在。到底有多少人对这点意思认真,到底要不要对这点意思认真,能不能把这点意思说明白,其实是关乎文化艺术兴亡断续的大事。
“这个意思,是精神的和形而上的所在,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很难说清楚,也正因为难以说清楚,才有继续想说清楚的必要和可能性”(语见崔自默《意思说》)。崔自默是学人中的“拗相公”,执意以现代科学精神厘清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技术脉络,把千年来文化心照不宣的混沌归位在确切的经纬上,把中国艺术中那些“意思”认真地、负责地写出来,其聪慧坚定,其锋芒气魄,又着实令我动容。
如文中所言,有意思就是有东西,真有意思就是真有东西。《艺文十说》是一本实实在在、真有东西的书。崔自默凭借丰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造诣,立论“十说”,从中国视觉艺术的欣赏角度切入,以丰富的美术史经验对历代各家的艺术学说进行了研考与梳理,细致推导。既不淹没前人的痕迹,又集其大成,创建了更全面、犀利、通观、准确的艺术思想体系。强调在标准、数字、条件化的基础上,做有价值的、定性定量、相对的研究。“十说”专注于艺术的评价、艺术要素的归结、表现形式的对比与探询、审美价值的估量与审美心理的描述,文字间充满了理性与诗情。
《艺文十说》从艺术谈起,同时深度探讨了历史与文学,“站在问学的历史纵横坐标上瞻前顾后、继往开来”。“问学”,是做学问的学问。艺术加历史与人文是什么?是文化!是准确还原一个个历史时代不可或缺的三核心。所以,这是一部以科学的方法把中国艺术的“术”归“道”的形而上研究,又是一部非常诚恳的中国文化的基础性著作。尤其是篇末提出“有用的文化”主张,看似轻松,寄托甚大。
崔自默文艺理论的可操作性很强,是实用的理论。借他书中的思路,我们可以重新建构中国美术史乃至中国艺术史。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作为工具书来用的。这是他独一无二的风格,并在本书中愈见老辣成熟,这也是他每一著作问世便洛阳纸贵的秘密所在吧。
理论之外,作为实践家,崔自默是一个身在艺术市场中的人,他并不将艺术阳春白雪化,也不讳言艺术的市场消费性。在我看来,本书前六说好思者宜读,第七至九说趋雅者宜读,而第十说和附篇中的第八第九篇则是逐利者不可不读的。如果你像本人一样,有些好思有些趋雅又免不了有些想从艺术品中逐利,那就不妨拿出些时间来通读全篇。
“艺文”一词首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 是文化书籍的总称。历代沿革,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是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之重典,经史子集的前身。崔自默博士此书名的通俗理解,是有关艺术审美的文章,看起来波澜不惊、暗藏不露;但懂得中国文化传承重任的人,会懂得崔博士寄予此书的文化理想和抱负。如今的中国出版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年出书十几万种,但正如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样,也充满泡沫,充斥着大量的文化八股、抄袭伪作。我很高兴在万象纷纭的2008年,可以阅读到这部四溢着一个有严肃文化责任的学者、艺术家才华、智慧与心血的著作。对中国文化的导读“十说”,显然是不过瘾的,我期待着“百说”的诞生,那就更有意思了。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