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正文 站内搜索: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9月30日 16:9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71070次

 

[242],润枯之间,惟手笔微妙者得之。草木敷荣,云雪飘扬,玄化无言,何待丹青?大画家在于神工独运,以人工之笔墨得自然之意、逼造化之真;反是,以丹青追丹青,是浅陋而已。“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243]用墨之法,谈何容易!上述荆浩论画“六要”中把“墨”列其中,云“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要言不烦,为折肱之语。“似非因笔”之“似”字,最宜着眼;墨,虽然经由笔而刹那间敷写到了纸上,但由之而间接地传达自然山川、四时景物的真实形象,的确非凡。以云为例,其四时体势形状、阴晴聚散、气色变化,瞬息有别,或舒畅、或沉郁、或廓静、或昏重,或淡宕、或突黑、或明净、或惨淡,轻而为烟、重而为雾、浮而为霭、散而为气,倘不目察心记,他日岂可望默写手挥?“想其时候,方可下笔”,“霞不重以丹青,云不施以彩绘,恐失其岚光野色自然之气也”[244],顺物理、握妙法、得真意,乃得因笔成墨之道。

 

中国画的空间感,是经由虚实相生的大法则实现的,虽不以显透视与明暗为能,但并非不知,前人关于“明暗”多有述及[245],只是一来我们自己忽视了,二来西方人也像不理解中国的散点透视一样,对中国的“明暗阴影法”[246]莫名其妙而已。什么叫科学?不斤斤于此却毫不逊色,最有艺术性,才叫科学。只是庸俗的或低能的画家,无法用水墨把它表现出来,转而埋怨中国画种在表现光影上的缺陷云云。墨用活了,就有了光影与色感,不同局部的墨瀋淋漓与水晕多变,产生光线明暗之别、颜色深浅之分;这是一种视错觉,因邻近的墨色的深浅对比而诱发了读者头脑中的真实印象。中国画便是巧妙地利用了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最佳的审美效果。赏八大的《荷花图》[247],荷花荷叶荷梗浑融一气,墨色幻化,极有光影之感。墨与色的浓与淡,是对比而产生效用的,故而不可简单而论墨色宜浓或宜淡,善用者在于浓淡有致,该淡则淡,当浓则浓[248]

 

八大用毕生的艺术实践,把中国画的水墨运用至于出神入化之境,在梁楷、石恪、牧溪、陈道复、徐渭等先贤基础上,臻达一前所未有的高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现代艺术在追求抽象美与画面色彩单纯的时候,开始注意到中国绘画中的精神因素,那么作为其中最佼佼者的八大山人,获得世界性的广泛关注是为必然的了。

 

 5.八大的“大”

 

5.1  简净的八大

画境,以简净最为高明,八大得之矣。

 

“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运其神气于人所不见之地,尤为惨淡。此惟玄解能得之。”[249]简净,看似惜墨如金、用力最省,却是别有会心;简净的背后,惨淡经营,预设着无穷的想象空间。八大69岁(1694年)所作的《山水册》[250],简净之极,堪称“淡简荒率”、“无一点尘俗风味”[251];即便他笔墨繁复的山水之作,犹“用意甚微”,思之所在,惟简净也!

 

笔墨形式,与审美情思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象。正是笔墨符号的“简”、“净”,才使得“象外之象”得以实现、得以寄托,否则画面拥塞、笔墨入俗,读者睹之亦必寡然无味。

 

 “斋阁值三更,写得春山影。微云点缀之,天月偶然净。”

 

“净云四三里,秋高为森爽。比之黄一峰,家住富阳上。”

 

八大山水势欲表现的,正如他不厌其烦而多次书写的上面诗[252]中所流露的格思与务求。“董巨墨法,迂道人犹嫌其污,其它何以自处也?要知古人雅处,今人便以为不至”;“倪迂作画,如天骏腾空,白云出岫,无半点尘俗气”[253]。八大这样理论,也这样实践,他画的纯净,至于“迂”至于“癖”,是何般境界!董源、巨然之画尚且嫌“污”,况他人者乎?看八大《山水》一作[254],是何等澄澈、空明、淡宕、静默。八大自净其意,乃是心中湛然常寂、光风霁月的皎然无滓的大净之境的外化。由56-60岁的构图的简明与笔墨的孤寂,到61-65岁的构图的完整与笔墨的洒脱,到65-80岁时画法书法相参,得倪瓒与董其昌的幽淡天真、宁静素朴,八大的笔墨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简净,是笔墨的,也是气息的;虽是来自于视觉的感受,但它又是出自心理的体验。八大笔墨的简净,在其功力深湛的外相背后,决然是他心性的流露,那是他深刻内省之后的苦心孤诣。“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秕糠,绰约冰雪”,“笔笔有天际真人想。带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255]

 

简而净,净而静,静而远,如果说八大的画中有禅意的话,即表现于斯[256]。“境至静矣,而此中有人,如隔蓬山,思之思之,遂由浅而深。”[257]“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258] 意念一净,见闻觉知,令万境不染,静而持敬,至虚立本,随之守本致用,于文于艺,殊为契合。“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259]。八大41岁时的作品中,常用“萧疏淡远”一印[260],可见其冷静之追求。

 

画得简净之气,则有宁静深远之意。画之简净,固得于笔墨之单纯淡宕,而此种笔墨的来源,则是心性的空寂安详,那是诞生逸品之作的园地。“逸”,不是作手可轻易仿佛的。恽南田特意拈出黄山谷论文的“静”与“净”[261]二字,着实独具只眼。画而无“静”、“净”之气,必落庸俗,必非大师手笔。八大山人之所以超凡入圣,在于他独得“静”与“净”二字,气息那么渊雅、沉实、肃穆、寥阔、圆融,而笔墨那么清淡、真纯、素朴、洗练、简括。“画中静气最难,骨法显露则不静,笔意躁动则不静,全要脱尽纵横习气,自有一种融和闲逸之趣浮动丘壑间。”[262]“愿得诗无声,颇觉山为静。”

总共5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上一篇: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相关文章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道日损——跋
·《为道日损》序 ——范曾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摘要(中英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学术创新情况概要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一)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二)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