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后上
——《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6)
崔自默
[主题词] 知识 笛卡尔 坐标 已知 未知 科学 迷信 确切
飘/摄影/2007年/崔自默作
知识仿佛地址。地址需要概念名词与相对位置来确定。
笛卡尔(1596-1650年)说过,“知识就是确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坐标系,就是笛卡尔的发明。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著名的《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简称《方法论》。在《方法论》中附有三篇论文,第三篇贡献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即解析几何,可谓一项重大的数学进展,为牛顿后来发明微分学铺平了道路。
坐标系,就是用以标注“相对位置”。大与小、远与近、高与低,都是相对的。
作为数学家的笛卡尔,他的哲学研究注重方法。他从怀疑一切开始,所以有人认为,笛卡尔的失败之处在于对外部世界以及所有知识的怀疑论。其实,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或者说,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简单与复杂,也是相对的。尺子是现成的,会不会使用却是个问题。每人发一杆枪,未必都能打下鸟来。地址是明确的,也有读不懂的人,或者误读的人。
“先下后上”,可以标注在公共汽车或者电梯上,是指应该先让想下来的乘客下来、然后想上来的乘客再上来,以免发生拥挤;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单个乘客而言,他一定是要“先上后下”的,他不曾上车又怎谈下车呢?可见,“先下后上”和“先上后下”没有矛盾,因为它们指的是两个问题、两个环节。
所谓矛盾,往往是偷换概念,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或环节混淆在一起。偷换与混淆,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故意的。
客观无所谓矛盾,矛盾产生于主观。
那么,世界上存在确切的知识么?所谓“确切”,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契合。然而,客观是变化的,主观也是变化的,于是它们契合的几率很微小;即便偶然契合,又瞬息万变——而那一瞬息,又如何把握和断定呢?
笛卡尔认为我所能拥有的最确切的知识就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以此来强调内在知觉的优先性和自我意识的实在性。“我思故我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生存哲学,它指出了主观学习的强烈意愿,却未必是对客观知识的准确判断。个人自身已有的知识虽然可以当作行为与判断的前提条件,类似于寻找新地址时先行确认周围的标志性建筑,但是“我”的存在是否确切,仍然值得怀疑。
笛卡尔的哲学动机是反驳知识论和基督教中的怀疑论,可他自己也在使用一种普遍怀疑方法来重新检验知识基础。他觉得唯一不可怀疑的是他自己的存在,由此出发可以重建知识的确切性。问题是,个性的知觉与意识,也往往不可靠,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路以及对内在知觉的强调,属于“唯我论”的哲学方法,与“唯心论”是近邻。
以自我为坐标原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距离大致都如此。对于个体知识而言,一如寻找某个地址,不妨以我为基准来进行,但对于群体而言,以任何人的坐标原点为基准则显然都不合适,都有失确切性。确切性,在于公正性与公众性,要能经得起反复的验证。反复,是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什么是知识”——对于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笛卡尔将之置于他哲学体系的中心,这一点值得钦佩。
对于世界上的很多存在,在不认识它之前可以算作知识,在认识它之后就是常识。人们从事学习、学术、学问等等,都是如此,都是在不断化未知为已知,变知识为常识。因为都介于未知与已知之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与怀疑没有绝对区别。同理,精神与物质、唯心与唯物,这两对基本的哲学概念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区分。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没有未知之前被称作精神或唯心,在已知之后就是物质或唯物。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迷而信之,称作迷信;知而信之,是为科学。介于已知和未知之间,也就是介于迷信与科学之间。什么都是,也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也就什么都是。
明白了大前提,以及小前提,才可能着手趋近结论。
譬如说“有鬼无害”,要明晰如此说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问:“鬼难道不可怕么?鬼难道无害么?我们难道还需要鬼么?”答:“正因为鬼可怕,所以人们害怕它;正因为害怕它,坏人才不敢做坏事;所以不管鬼存在或不存在,认为它存在总是没有什么害处。”
1641年,笛卡尔发表了另一部名著《冥想录》,用古典的拉丁文写成,行文讲究理性,显示了他的数学思维。他是上帝虔诚的信徒,却不为教会权威所接纳,因为在他的骨子里是一个无神论者,这本身就很有戏剧性。
以自己主观之“思”,来认识世界客观之“在”,不管其结果到底怎样,笛卡尔的愿望是合理的。他的同时代人批判他有“循环推理”的毛病,但这个毛病存在于所有哲学家身上。哲学的陈述,靠的是语言,语言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和一种学说的重要,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正确性或确切度,而在于其影响力。
确切度究竟怎么衡量?难以断言。影响力究竟怎么产生?难以明了。一个问题的发生与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与条件,也就是普遍联系,所以在条件不具备时,一定要追求确切,是强人所难。人生短暂,企求万事具备,难。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存在。要确切地判断一个地址,需要且必须需要相对坐标。所谓“相对”,就是要涉及目标周围那些不相干的东西。譬如问“眉在哪里”,答“眉在眼上”;问“眼在哪里”,答“眼在眉下”。这就是“眉眼高低”,直接说眉或眼在哪里,根本就没法说。
本想清楚,却难免糊涂。曾经沧海难为水,之后,越脱离低俗,就越趋近崇高。在茫茫宇宙空间里,又无所谓上下高低。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