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崔自默美学笔记 > 正文 站内搜索:
“撑死人,不占盆”——《崔自默美学笔记》(14)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5日 16:42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941次

 

“撑死人,不占盆”

——《崔自默美学笔记》(14)

崔自默

 

[主题词]教化  辨证  道德  适度  两面性

民间俗话,有地方色彩,话丑理端。对于其中之理,不仅仅在于欣赏其幽默感,更在于从中启发辨证思维。比如,山东把矮子叫“恨天高”,把瘸子叫“地不平”,可以避免既说事实又无法直说的尴尬。

“撑死人,不占盆”是东北话,即便把人撑死,也别浪费饭菜,反映了过去的勤俭节约、不浪费的优良传统。假如是冬天或者有冰箱,饭菜放不坏,那么怕占盆子就反映出一种懒惰的习性。“不占盆”,却占肚子,“撑死人”则是更大的浪费,得不偿失。

怕浪费,想用上,往往造成更大的浪费。怕失去,想得到,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

遇到困难、失望、不快,一般人第一反映是吃亏,于是烦恼、发火、生气;假如没有情绪,还立即思考变废为宝的办法,化不利为有利,甚至喜出望外,才是智慧、非凡。

得于口,往往失于心;失心则德废。

一个人遇到意外的好待遇,在极为得意的心态下,会转述给最少17个他周围的人,那是活广告,有口皆碑。反之,他正在埋怨,你不化解,反而讽刺挖苦、找理由推卸责任,则等于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反作用力的变本加厉,眼前或许虽不至于怎样,但可能埋下一枚定时炸弹。

中心是冰块时,想直接融化很难,也许还会衍生出其他矛盾,不如瓦解其周边,暗渡陈仓,釜底抽薪,或许效果更佳。人有从众心理,所谓个性,在共性中容易消弭。

易,就是变更、更改、改变、变化、转化;转化很难,所以才说“不易”。

《中庸》开篇说“修道之谓教”,教育之功大矣,与天地造化同。调教、教导、导引、引领,其中有道存焉。水是至柔的、无形的,最听话,也最倔强,要利用它,需要开渠道;很多时候,要积极地开渠引水,而不能等待水到渠成。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具此“十号”,其中“调驭丈夫”为应世之道。《地藏菩萨本愿经》指出众生的病根:“其性刚强,难调难伏”,“结恶习重,旋入旋出”。人都有智商,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很难教化;即便偶尔有所效果,回头也就忘记了,回到他的老路上。

一切大道哲思、觉悟,都是世间关于人事的法则。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有因必有果,佛重因,人重果。凡人不知杜绝妄念,于是忙于堵漏洞,却忽略了源头。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此偈告戒人要福慧双修。双修、兼得、并举,就需要辨证法,就需要转换念头,重要的是知目行足,知行合一才不会堕落。

只要有世界,就不会存在没有两面性的事物,所以辨证需要牢记。

凡人凡物都有用处,所谓无用,不是真的百无一用,而是用不上、还没有派上用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既是人才的失误,也是领导的失误。不知人不善用,是见金矿而不知开掘冶炼之法;不解人事、不明道理,是入宝库而不得其要。

什么最珍贵、最有用?自己的心知道,所以叫诚明、明心。20世纪初农民教育家思想家王凤仪老善人,笃行忠、孝,自诚而明,成为一代宗师。他教人尽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倾心力倡办女学,以善为本度济世数十载。

心性决定命理,既要求见性,更要求化性。高大、崇高,是指形象的;形象是虚的,也因此能尽精微、致广大,尽虚空,遍法界,一心、一我、一体。眼睛生来不是用以听的,耳朵生来不是用以嗅的,鼻子生来不是用以尝的,舌头生来不是用以说话的,而脑子却生来是用以看问题的。心是长着眼睛的。见识,靠的就是心眼。

辨证法时时需要,又是双忍之剑。地物有风水,人情也有风水。一般人听骗不听劝,你把玄机告诉他,本是好意,他会觉得你有心机懂厚黑,诲盗诲淫。菩萨心肠,还需霹雳手段,常人只可随其造化,任其机缘。

法法相因,镜镜相照,影影相生,其象无穷。智慧交流,真知发生,面对的一定是君子、是智者。谋,有阴谋、有阳谋,君子谓之有策略,小人谓之用奸计。

结果,不是原因。现象,不是道理。很多事物,既可以作一种客观的现象来观看,也可以作为一种主观的方法来研究。遇强徒劫道,不追不行,死追也不行,需要适度。怎么才叫适度?可以理想,可以理解,但毕竟不是现实,不能实现。

智慧,源于道德;道德,就是性命。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凡人怕过——《崔自默美学笔记》(102)
 下一篇: 不远不近——《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14)
  相关文章
·凡人怕过——《崔自默美学笔记》(102)
·有屁股不愁打——《崔自默美学笔记》(101)
·其实,我不是那么想的——《崔自默美学笔记》(1)
·书非买不可读也——《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1)
·从右往右——《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1)
·大呼与小叫——《崔自默美学随笔》(2)
·扁鹊论画——《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2)
·君子动口不动手——《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2)
·“隔壁的人家现在在干什么?”——《崔自默美学笔记》(3)
·驴唇对马嘴——《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3)
·偷鸡不成反失把米——《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3)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崔自默美学笔记》(4)
·文字之死——《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4)
·货到地头死——《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4)
·昂贵的垃圾,就是钻石——《崔自默美学笔记》(5)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