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崔自默美学笔记 > 正文 站内搜索:
还有别的事么——《崔自默美学笔记》(34)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25日 14:43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3547次
 
 
还有别的事么
 
——《崔自默美学笔记》(34)
 
崔自默
 
[主题词]资格 逆反心理 腻烦心理 学问 精英
前天写了《谁把你拉下水》一篇,这个“谁”是问话,我的言下之意,还是暗示你自己。有人指责说,崔自默有“诋毁中国文化”之意,我说“还不至于吧”,因为我本来就是搞国学的,我再没有出息,也没有必要实行反动,开始反其道而行之。
我考虑问题都从“必要性”出发,可信性来源于合理性。只要有骂我的必要,表面和善也等于零;只要我值得人骂,尽管骂来,我不会生气。
在一次课堂上,我说我当初考博士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我将来不注意骂到博士时,不会被人说是酸葡萄心理作怪。你有资格么?今天,我也没有资格骂中国文化;那么,谁又有资格呢?登上山顶的人有资格说山不高,探索完海底的人有资格说海不深。我说过,中国文化不是高山而是大海,谁想彻底探索一遍就要有壮烈牺牲的准备。
有资格骂中国文化的,只有它自己。骂,是评价的一种。任何个人,面对中国文化之海,都只会望洋兴叹。谁的观点也不是终极观点。
我说我忽然不喜欢“博大精深”了,是“忽然”,不代表将来的意见,而且现在的“不喜欢”,也是主观的感觉。“不喜欢”——这三字因为带有即时性、主观性、个人性,不是绝对、客观、普遍,所以可以用来判断所有事情,不会犯什么大错误。
文化的意义在于教化人生,其实际用处之一在于彼此交流;既然是交流,以简单明了实用为上,故作高深、互相猜忌,可厌,等于彼此耽误工夫、互相谋杀。
“本来无一物”,文化,原来也是这样的。不同时代很多自以为是的人,把自己主观的念头与想法记录下来,还要传之久远,于是,不断累积、汇集,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它最终让后人越来越不堪重负。不继承不学习好像就不尊重传统,可要尊重他们就得委屈痛苦自己。
写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以前的大文化人比如鲁迅,学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对文化产生逆反心理,指出传统中有“吃人”的东西;那些不站出来提反对意见的,也会遵循“学至无学”的观点,认为很多所谓的学问根本没用,学问做到最后要朴素平常。我说很多文化没用,实际上还远没到那个份上,好在人微言轻,不至于造成负面影响。在文明还没有达到自律自足的时候,我就开始产生“腻烦心理”(不是“逆反”);自己想想也便罢了,还写出来教唆别人,是错误,在此先行检讨。
文化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针对心态而下药,理当时时反省觉悟。奈何有无相生,从有到无易,从无到有难,复归于“空”,真难。
既然不是真空,就只能退求其次,空气稀薄,适可而止。能忍耐与习惯,从容驾御,才是本事。对文化的欲求,能如此观照,是大善。
很多大学者拥有的所谓知识、学术、学问,完全属于他们个人的事情。他们之所以能耐得住寂寞,能有所获得,无外乎他们自己的素质与性格,并不适合于别人,不能教育、普及、鼓励大家都来学。好之不如乐之,出于个人嗜好,没有别的正经事干,也干不了别的,于是,做学问,最后也只留下连自己也觉得没用处的一堆故纸。有意思的是,忽然被物质丰富了的人们挖掘抬举了出来,被认定为大师、精英,就是幸运的了。
被挖掘抬举出来的,毕竟是少数。大师与精英,被认定而后可,之前,什么也不是。一旦被认定,大家一哄而上,一起抬轿子吹捧,再没有心思别辟蹊径,去冷静地挖掘更有潜能的新货色。也好,都是大师还了得么?轿子还抬得过来么?
大师能刻意制造出来吗?以往的大师,出于天性,为自己干事,主动而不是被动,所以耐力持久,精神恒常,终有成就。今天社会条件好了,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规律没变。
在树林里,哪一棵树将来会最高?谁能来判断回答?时间。
今天不是没有大师的苗子,而是我们不愿意也不可能事先选定一个大师去开始培养,让周围民众来抬举、崇拜。他需要自己生长、竞争,度过岁月的长河。过去的寨主不会主动让位,后来的只有与之争,像动物一样。跟自己斗,跟别人斗,跟时间斗,跟衰老疾病斗,杀出一条血路来。大师一旦挺秀而起,我们尊重的是他的全部,包括他那一大把年纪,那很说明问题。人能长久地跋涉,活下来,就是奇迹。
资格认定,硬性指标之一是:时间。时间最客观,它无可争议,即便有所争议,也是局部的、偶尔的。厚重,比如元代青花瓷器上的花纹,不仅仅是当时的画工优秀使然,更重要的是时光的塑造。
当他资格到了的时候,恰恰荣誉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的年纪已经不允许他肆意挥霍。他能把持得住,他的经验时刻起着作用。年轻的大树,中心尚实,没有空虚,于是只好被用作栋梁;所以,庄子警醒才人要作不成材料的山木,“此木已不材终得其天年”。
感叹大树还不如小草么?芸芸众生,小草太普遍太渺小了,还是愿意做大树,期求杰出,不惜一切代价,奈何。争胜的愿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别光埋怨我”,内火攻心之时,急、疾、亟,心态不平不稳;面对这样的对手,别着急,他会很快把他自己毁掉的。
世界上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天生劣性、病根、痼疾,自以为是、自暴自弃、自作自受。不愿意战胜自己,不去做值得做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
“我知道,你下不了决心。”
 
 
 
【作者:崔自默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凡人怕过——《崔自默美学笔记》(102)
 下一篇: 马尾巴的功能——《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34)
  相关文章
·凡人怕过——《崔自默美学笔记》(102)
·有屁股不愁打——《崔自默美学笔记》(101)
·其实,我不是那么想的——《崔自默美学笔记》(1)
·书非买不可读也——《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1)
·从右往右——《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1)
·大呼与小叫——《崔自默美学随笔》(2)
·扁鹊论画——《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2)
·君子动口不动手——《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2)
·“隔壁的人家现在在干什么?”——《崔自默美学笔记》(3)
·驴唇对马嘴——《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3)
·偷鸡不成反失把米——《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3)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崔自默美学笔记》(4)
·文字之死——《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4)
·货到地头死——《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4)
·昂贵的垃圾,就是钻石——《崔自默美学笔记》(5)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