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xsbsqb/油彩/2008年/崔自默作
放长线钓大鱼——《崔自默美学笔记》(89)
[主题词] 差不多 选择 迷信 公平 诱饵 蝜蝂传
要成就一宗事,不是很容易,需要很多细节的完善。局部零件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好是坏,有机缘,有数焉,严丝合缝,一点都差不得。
人都喜欢说“差不多”,其实,又能差多少呢?差不多就是差得远,只是听起来好听。一点点除以零,就是无穷大。“二人齐心,其利断金。”芥子纳须弥,咫尺千里,心里隔膜的距离,尤其之大。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苦处”,就是细腻处。对事对情,都需要曾经付出真实的痛苦以及获取细腻的经验,不然,只是“差不多”,遇到真事就差远了。事实胜于雄辩,理论是苍白的。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两可”,就需要选择与放弃,选择不该选择的或者放弃不该放弃的,都会遗憾;然而,谁也难以预见未来,所以只好“平心”。“平心”,就是轻荣辱、忘得失、少是非,随缘、知足、知止。人在“两可”的情况时,总是犹豫不决,每当此时就应该小心,因为“两可”往往不是好事。
客观选择的机缘、几率,总是不公平的。人为因素的选择,是根据各自的需要,更是不公平。于是,不得已采用抽签、扔色子的办法。谁也不服谁,只能依靠迷信的方式,结果是都得“认命”。是你自己的选择,埋怨不得别人。这种“迷信”的方式最公平、最科学,但似乎又拿不到台面上去。——这是科学的乏力!
台面上发生的事,又往往起于个人目的。虽然说个性不能代替普遍性,但个性却可以被利用。邻里是不同民族,他们之间的摩擦不能代表民族之争,但可以被放大与利用。既然见仁见智,就要看怎么个“见”法。
人是野蛮的。不以国为家,不以人为亲,是自私阶段的文明。“各家自扫门前雪”,却都不担忧公共场所的好歹。恐怖主义总是以牺牲人质或者集体安全来要挟政府,此时的政府就要像保护动物一样,不论阶级差别,一本正经地对待。在公共场所大按喇叭、乱扔垃圾,都是一种“要挟集体”的做法。个人于集体虽然乏力,但“一锅臭肉满锅腥”,少数制约多数,也是普遍现象。
一屋不扫,难以扫天下,但能扫一屋却也未必可扫天下,术业有专攻,问题的性质不同。
人给驴子吃黄豆,并不是因为人喜欢驴子,而是因为需要它有力气干活。人不需要驴子有特别的志向,只要塌实地拉磨子就行了。驴子似乎也不可以有志向,否则尥蹶子撒欢遭人讨厌,难免“卸磨杀驴”。驴子用不上又杀不得,只好分道扬镳,各行其是。终于一天,驴子化了龙,那些本来的驴子的主人们,还会来崇拜的。
聪明人总是把对方当驴子,可以笨驴究竟又没多大能耐。虽说“放长线钓大鱼”,但大多情况是,诱饵用了一大堆,却没有一条大鱼上钩。
虚荣心是诱饵。你不要在有心计的人面前显摆你的关系和人缘,否则人家会顺藤摸瓜,给你摊派任务。你受累,还会连累朋友。“久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哪有事事如意的?晚得罪不如早得罪,怕麻烦就必须低调。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正确时,就该小心了。
礼貌,就是有礼的样子。样子——外貌如此,内心却未必如此。
人受不了气,是因为气还没有受够,或者说认为这气不该受、还不算大,认为自己能够抵抗,于是,越挣脱被钓得越牢靠。
佛法说“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却是大智慧,是看到了人的行为懒惰,却在欲望上难以满足,于是对症下药,最终解决问题。假如人没有欲望,没有任何好奇心、进取心,也就可怕了,宛如得病而没有症状,无从下手。无知无欲,软硬不吃,就是木石其心、行尸走肉,不好办。人需要觉悟的,就是这种境界——这当然也是一种极端的说法,矫枉过正,事实上,大活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呢?
人的欲望,与感觉是伴随在一起的。没有了快感,哪来的欲望?柳宗元《柳河东集》里的《蝜蝂传》,描绘了一种虫子,它见什么都往身上背,累死不辞,殊为奇怪。“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这是在可怜虫子,也是在哀叹人!如果说蝜蝂背东西只是一种快感、没有什么实质目的,那么,人又何尝不如是呢?
人的最终归属和目的,是什么呢?常识不是知识,不需要回答。在圣人们眼里,很多事情都是常识,所以才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彼此之间,知音其难哉,因为少,才是经典。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时候连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成为自己的知音,是自知、智者。能控制自己,是圣贤。
人都声称好学,却大多不愿意了解自己。自己,是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对镜端详,忽觉惊诧。
水要下流,不得已耳。人之欲望,有若是者。
要学着借坡下驴,顺水推舟。“只有累坏的牛,没有耕坏的地”,话丑理端。
两耳不闻窗外事,大事小情如放屁。转眼百年风雨过,多少得失有谁记。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