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书信 > 正文 站内搜索: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鹤兵>>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9日 11: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746次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鹤兵>>
 
鹤兵:
 
你提的问题很高级,难以一言蔽之。
现在的电视台,以所谓的“收视率”为目标,虽然说在商品经济的竞争时代在所难免,但是因为急于求成,就难以塑造文明健康的观众。
观众在劳累了一天之后,需要放松、轻松,不需要再来接受教育或思考问题,这才使娱乐类节目大行其道。可是,观众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股天生俗气,他们也需要塑造和引导。
现在揭密和探秘类的节目不少,有的很有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还有的是魔术手法的拆解,也很有意思,但大概不会受魔术界的欢迎。但是有的节目就全是故弄玄虚,没有什么真东西,却扯得很长,不断地“这是为什么呢?”调人兴趣不当,就是倒人胃口。
还有的打着“文化遗产”的幌子,镜头却很“残酷”,让人看了极不舒服。有的情节和镜头很玄虚,迷信色彩很浓。这除了是显示地方民族的陋习与落后,误导不辨是非的观众,还能有什么意义呢?文化垃圾不需要保护。
迷信与文化的界限,需要认真区分,但期望确切区分又不容易。佛教、佛学、佛家,概念要清晰,涉及范畴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不能打着宗教的幌子来搞迷信;也不能喊着破除迷信的口号来扼杀宗教。这中间的度很难揣摩,需要学术的真正眼光。上世纪曾经辩论过“有鬼无害论”,指出民众认为有鬼存在并没有什么坏处,因为有所惧怕,对于维系世风的善良有补偿作用。连鬼都怕,什么都敢做,社会就麻烦了。一切都等待法律的最后裁决,只能是亡羊补牢。
信息时代很容易混乱视听,一不注意会被垃圾信息掩埋,成为牺牲品。
央视10套的节目我还是愿意看的,起码科学教育的味道较浓。你说的《走进科学》之《解密山水画·破解笔法玄机》我没有看,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角度和目的,方法又如何。但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我觉得也有些费解。“笔法”是一个很正常的概念和东西,没有什么“玄机”好“破解”的。至于你说它“颠覆了我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概念,觉得不可思议”,也令我奇怪,这个片子能有那么大的力量?
上山有很多条路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山顶却只有一个。不能否认,技巧可以帮助达到目的。传统的技巧的确有很多讲究,所以费力费时,不能投机取巧。倘若使用“邪门歪道”的技巧,也能实现相同的视觉效果,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
我之所以说“无可厚非”,就是因为传统告诉我们传统是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们传统不是什么;传统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却没有告诉我们不可以怎么做。否则,就没有了所谓创新。事实上,传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本身就蕴涵着无数的变数。
大道圆通,真正融通透彻之后,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歪门邪道”了。“六十耳顺”就是这个意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是,在不能透彻之前,半瓶子醋、夹生饭,就容易不伦不类;不过它也并非毫无意义,相反却仍然可以启发聪明人的思考,作为进步的台阶。
“欣赏尺度”,是相对的,虽然传统知识体系已然完备、客观,但艺术欣赏必然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不朽的法则。绝对一律的公理、定律,很难出现在艺术欣赏领域里。科学和艺术的分野,此为一主要细节;当然到了更高层面,科学和艺术的界限也模糊起来。科学应该是客观的,但也会附着科学家的主观性。
标准是人定的,标准也无法使所有人必然遵守。法律应该是严格的,但不也是需要法庭上的反复辩护、陪审团商量而后裁决么?
今不如古,是一个人类的惯性问题。后来的人,都希望回到理想而健康的原始童年时代,但可惜,时间不会倒流。明清羡慕唐宋,唐宋羡慕汉魏,汉魏羡慕先秦,先秦还要羡慕远古,追溯先民。
事实上,“前进”是没有方向性的,属于中性词。在茫茫宇宙空间里,没有上下前后。
崔自默2009-3-30 16:30
 
[鹤兵来信]
崔老师,你好:
昨日观看中央10台《走进科学》之《解密山水画·破解笔法玄机》,颠覆了我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概念,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人竟可以凭借所谓的“技巧”,达到应用传统技法几年的功力才能达到的高度,难道“技巧”真如此重要?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不由替那些大师感到惋惜了,究其一生的精力、财力、才力留下后人的精品,竟如此的不堪一击。
节目中,记者为了表现“技法”的效果或为了体现节目的中立性,请一些专业画家或评论家来印证,这就不免涉及到一个欣赏的尺度问题,究竟对一件文艺作品的欣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有一定的法则,亦或是根本没有这些标准。完全是今人看古人,古人必妙;今人看今人,从古人妙。
                                                 学生:鹤兵 2009-3-30  13:35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关于“流水作业”答正文君
 下一篇: 崔自默通信集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之41)
  相关文章
·关于“流水作业”答正文君
·答磐石山人书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9)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29)
·与陌生女子的通信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9)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8)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7)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6)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5)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4)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3)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2)
·《崔自默通信选》之《与陌生女子的通信》(61)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小岛》(2)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