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从前 > 正文 站内搜索:
从前(二十三)——过年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14:7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5473次

 

在我的记忆中,过年最主要的事情是准备过年,其实,也根本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和重要的事情可准备的。

大年三十夜晚,一家人在一起,吃完饺子,就是放炮。大年初一穿新衣服出门,四处走走,到刚取过媳妇的人家看新娘子,遇到漂亮的,就多待一会,多看两眼,然后各自散去。

在村里,谁家娶媳妇都是一件大事,一般安排在腊月,年根底下,农闲了,大家都有时间。头一天晚上就开始热闹,放炮,大家互相通知一声,关系近的就去商店买一条被面,叫“喜帐”,拿过来贺喜。张罗事的接了“喜帐”,写下名字,烟卷接待,坐下来喝两盅。外面的房檐上挂“喜帐”,屋檐挂不下,就挂到树间平时晾衣服的铁丝上,挂得越满,说明这家人缘越好。一会儿,院子的大锅煮面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过来了,取碗盛着吃,没有人阻拦的。第二天是接新娘子,一阵大炮轰鸣,新娘子进门,拜堂仪式,亲戚朋友掏喜钱,司仪大声宣唱。接下来是喜宴,男女双方的宾客开始斗酒,不亦乐乎。

大年初二,是去姥姥家的日子。大姨、小姨、大舅、小舅还有在本村的我们一家,还有更远的亲戚们都来了,一群表哥表弟们在一起。紧连着是吃三顿饭,大人们聊一些无关宏旨的家常事。

大舅喜欢唱戏,扮演秦香莲是他的拿手好戏,声音清婉,手法细腻,身段自然。大舅手巧,平常闲时做些泥人,画了脸,等谁家有“白喜事”(就是死了人)时用,就会请他去,用纸搭戏楼、车、马,跟泥人一起烧了入土。

小舅喜欢动笔墨,帮人画影壁,平常在家也画些山水之类。小舅和小妗子都是天主教徒,他们严守戒律,在地里忙碌了一天之后,在十字架下一心念经,——那大概是支撑他们生存的最高信仰和理由,他们也许还不大完全理解其中的各种渊源和奥妙,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虔诚。

姥姥更是虔诚,从小虽不识一字,但可以倒背如流,念经时跪着,腰背笔直,身体特别好,八十岁时她到窖里去山药,不小心摔了下去,但安然无恙,也算神奇。

年就算过完了,就等正月十五了。过十五,相当于再过一个元旦(在农村叫“阳历年”),重要性仅次于初一。迷信的人家会大放一阵子爆竹,点上一大堆烟花,叫作“还愿”,比如病治好了、儿子生了什么的。

有一次十五我去看人家放花,玩到很晚才回家,母亲责怪我忘了看书,我可能是顶了嘴,母亲顺手抓起地上的一根棍子,打在我的腿上,立刻出了血印。母亲哭了,说我怎么就不懂事,不知道自己争气。我记得,这是母亲一生中唯一一次动手打我。

过年放炮(爆竹),大概是孩子们的头等大事,我也不例外。父亲赶集买来几包小炮儿,没等过年就拆开来,不时地零星放上几个,没等过年,就放得差不多了。当时伙伴们有歌谣云“有炮不放,憋得肚胀”,正是表达这种心情。

上了高中以后,一年也只回家两三次,才懂得过年的真正意味,懂得过年的可珍惜,也觉得自己开始长大了,开始有了回忆少时过年的感觉和心情。

很快上了大学,回家过年仅两个星期左右。回家前,同学们都上街买些当地的土特产,我也买一些小东西带着,可带回来给父母时,他们并不怎么高兴,告诉我,他们什么也不缺,以后不要乱花钱。我意识到,回家带些东西,并不是父母所需要的,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带着好成绩回家,回家与他们一起过年。父亲精神焕发,招呼我写春联,帮我贴上,然后打扫院子,里外忙碌着;母亲则默默地准备过年的一切,主要是吃的东西。

没几天,就要回学校了,起个大早,母亲几乎还没有睡下,就已经在煮饺子了。该出发了,天仍然黑着,父亲要送往白庄的车站,母亲跟到大门外,在抹眼泪,我不敢回头看她。

再往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在异乡城市忙碌了一年之后,放假探亲。静静地走在乡间空朗的路上,听着远近村庄的鸡鸣狗叫,不时遇上一两个似生还熟的面孔打招呼,也便操起正宗的乡音跟他们寒暄几句。很快到了家门,双亲迎出来,诉说一年来里里外外的新鲜事。

还有就是村里村外的亲戚们,我们虽然已经离开村子很远,但他们常年在念叨我们,在他们的各自的邻居们面前夸耀,他们有怎样怎样的好亲戚。他们希望见到我们,更希望我们进步。我们要回家来,他们很早就开始打听确切的日期,等我们刚进家门,他们就很快过来了,问长问短。我看到并且意识到,农村的生活仍然那么艰苦,他们都需要我们帮助,但内疚的是,我们到底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呢?

除夕夜,一阵鞭炮轰鸣鼎沸之后,一家人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父亲带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不断给大家沏茶倒水、拿瓜子花生。五六天后,又要分别,母亲准备的过年吃的东西还剩下好多,一定让我们带着,我们说行李沉、不好带,她就讷讷地住手,但她不生气。又要等一年才能再回来,我四处看看没有忘记什么东西,就跟着父亲出家门,黑暗中母亲声音低沉地说再见,我不敢回头看她的眼。父亲送到车站,等长途车来,赶紧抱行李送我上车。一挥手,父亲的身影消失得远了。望着窗外朦胧的苍茫的大地,一会儿东方才开始有红光跳动。

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了,那个曾经热闹地过年放炮贴春联聚餐的家,台子下面开始长杂草,四处一片寂寥。多少次我出外过家乡,听到乡人的口音也立刻感到几分忐忑,更不敢绕路回家门看一眼自己的家。

但我清楚,那永远是我魂牵梦挂的哪里也不能替代的家。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上一篇: 从前(一)——小院
 下一篇: 从前(二十四)——端午节和八月十五
  相关文章
·从前(一)——小院
·从前(二)——老槐树
·从前(三)——零花钱
·从前(四)——上学去
·从前(五)——别耽误孩子
·从前(六)——黑草纸本、第一支钢笔和第一块手表
·从前(七)——做好事
·从前(八)——看蛇精去
·从前(九)——教室里的事
·从前(十)——生产队
·从前(十一)——棉花地
·从前(十二)——浇园、除草
·从前(十三)——拉土
·从前(十四)——打坯、扣坯、烧砖
·从前(十五)——打麦场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