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文/崔自默
当初在选题时,我本想找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人物或作品来研究,以便于别出心裁,来做一本很像论文的论文。当询问我的导师范曾先生时,他断然否决,说:不必用一流之才来写三流的人物,历史上很多人不值得一写;要研究,就选择八大。我说,研究八大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先生听罢不以为然,径直告诉我,正因为很多人写过了,才更能见出你的学识工力,也才能更见出你研究的独特价值。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资料准备了许多,困难出来了,就是文章如何标题。同样的一些内容,因为标题不同,写作的构架和细节也就会发生差异。于是,我又借机询问先生。记得是在晚饭后,先生听了我的难处,略蹙浓眉,大概两三分钟后,先生大呼,有了,就用四个字: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这四个字的提纲挈领之功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显示出来。势如破竹,在三个半月的时间内,我完成了这篇26万字的论文。
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概念,甚至只是一个字,也会翻阅大量的参考书,反复展转,其甘苦自知。为了写一个简单的问题,用这么多的笔墨,其实是与“为道日损”的大标题相违背的,由此我惭愧自己的无能为力。
在行文当中,虽说确信偶尔也有些属于自己的见解,但我还是继续引述了很多文献资料,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明自己的无知。
2004年秋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