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纸 > 正文 站内搜索:
关于“默纸”对话(5)
http://www.cuizimo.com  2011年2月14日 17:16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7344次
关于“默纸”对话(5)
 ——“默纸”与默观
问:王化    答:崔自默
 
 
问:我写下《“默纸”与默观》时,其实,我更想问的问题是《“默纸”与“默”的世界观》。因为决定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并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而是创作者赋予这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是吧?
答:“默”的世界观,不等于“默观”。文字不一样,概念就不一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文字组合有关系。“‘默’的世界观”,“默”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默观”,可以理解为禅定、静思、沉思、默想、玄想,等等,可以翻译为“meditation”。要说一件作品的“好坏”,先认识“什么是好坏”?我说过,只有特点与非特点之分,而没有绝对优点与缺点之别。好坏,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问题,当然与作者赋予它的深度与广度有关。“赋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心里有,未必能透彻表达出来;即便表达出来了,读者未必能妥帖地理解。所以,我很重视理解、解读、阐释的作用。要“适度阐释”,不容易,或者说不可能。很多情况是,过度阐释或不足阐释。白日见鬼,夸张,也许是艺术审美中的大问题。
问:深度和广度,恰恰就是永恒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就是世界观。基于此,我总是想将“默纸”归类为时空艺术;因为:我能够感觉到您在创作“默纸”的过程中,那种无以名状、超越时空、非思想能够捏造的世界观。这样的提问,是否精准呢?
答:我们总是试图精确,但事实上,在理论上研究,总是难以如愿的。言不尽意,问题本身,不能代表或阐释我们的意图或想法。时间和空间,是世界、是宇宙,是一个无比大的概念。瞬间即永恒,局部即整体,全息论、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场,等等——我的“默纸”,可以用以往的这些哲学的美学的或者科学的心理学的概念和知识来解读,这说明它内含的广大空间可能性。或许,因为它不全,才“全”——不全之全,因为是残片,所以留给审美的空间余地就大。当然,空间的发生与存在,必然与时间同在,协同发生。当然,“默纸”仅仅是一个特例,它不能代表我世界观的全部。你把“默纸”归为时空艺术,很好。“非思想能够捏造的世界观”,你这么说,很有意味。很多东西,是一种存在,“法尔如是”——即便我们亲手创造了它,一旦它成为一种存在,我们就无法完全控制它。它又是完全游离在我们之外。“默纸”,就是这样,我自己都不能无安全理解它;它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文化理念的或者艺术行为的个案,是一个文明理想的寓言什么的,说不清楚。我觉得,作为艺术作品,只要它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与审美余味,就够了。传统的东西很好,但因为没有充足的审美空间,就僵化了。我有很多极传统的线描艺术精品,但我不觉得它的艺术创造力很大,不及“默纸”的典型性和个性化、风格化。当然,传统的精品也有其审美的经典性,有它的市场和读者。至于“默纸”,它的承载与追求,要更高远、高明。
问:目前的美术界似乎正在迷茫而混浊的浪潮之中,一个浪潮掀了起来,紧接着就会被另一个浪潮拍得粉碎。后浪不停地推着前浪,浪潮凶猛。您是一位冲浪的高手,可是,一浪正在逝去,而另一浪并没有诞生,或者已经诞生了,就是“默纸”,您愿意掀起这全新的艺术浪潮么?
答:很多事情的规模和气象,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影响,是大家的参与,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努力。时髦的东西,如果经营得当,可以掀起浪潮;但浪潮,势必此起彼伏,没有呆着不动的浪头。能成为经典的浪潮,一定是有哲学思维和文明承载的存在。“默纸”,如果仅仅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阐释,当然也可以赋予它很多的理念和理论,可以写好几本书;但我觉得,“默纸”的意义在于其文明的启示——它是反文明的——“No printing; No painting”,不印刷、不书画,这已经背离了纸的存在。是啊,就是在这个似乎的“默纸悖论”中,显示出它的魅力。在现实中,也许“默纸”不容易起到大的作用,但理念先行,它的意义在于启示。信息时代,假如没有这么多信息,没有这么多交流,我们现在多么悠闲啊。文化的意义在于交流,但我们的生活,需要那么多交流么?有用么?
问:您说的“人力莫经营”,这也是您的“默观”么?
答:邵雍《百病吟》句子有“若论真事业,人力莫经营”,说的是大事业不是个人能经营出来的,而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春华秋月,夏雨冬雪,哪个是人安排的?
问:在您的观照之下,“默纸”将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方式?
答:“默纸”是艺术品,也是文化品。从文化角度来推广的话,“默纸”可以仅仅是符号,不以利益为目的。但考虑到文化品也是特殊的商品,那么“默纸”本来就是艺术品,从艺术市场出发,它发展的空间很大。数量毕竟不可能无限大,所以也是可以操控的。“观照”,这个概念要比“关照”高明得多。“关照”只是主观的局部的经营,而“观照”则是客观的整体的组织、关系。
问:我以为艺术一旦进入了商品市场,成为被叫卖的商品,也就面临穷途末路。而这种穷途末路是否意味着“默纸”将以新的观照方式、新的存在方式、新的诠释方式、新的觉知模式,来昭示世人呢?
答:或许吧。“默纸”不是简单的纯粹的艺术品,我反复强调它的文化属性、文明启示意义。至于它的价值和前景,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大众,属于未来。
问:也许“默观”并不是您个人对于历史或对于现代美术界的透视与观照,而是引导别人进入一种全新的艺术领域。因为不管是古典主义还是现代派种种,每一个新的画风新的画派的诞生,都不可避免的等待着成为守旧的典范,都要眼睁睁地面对下一波流派的挑战。“默纸”如何在时空中定位?
答:问得好!任何新的艺术风格,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经典”——也就从此意味着它的守旧。永恒的“经典”,一定是那些不定数的东西,或者说变幻莫测的东西、难以阐释清楚的东西,像谜一样,宛如维纳斯的断臂、蒙娜丽莎的微笑。我的油画和视觉场系列绘画,追求的就是陌生感、神秘感、未知数,也就是这个意图。至于“默纸”,更是如此,因为它永远不完全、不清楚,所以我觉得生命力无限。仅仅从哲学美学意味上阐释,“默纸”即是如此;假如从文化符号和文明启示的意义上来解读,“默纸”可以被赋予的空间就更大。它的生命力在于“无”、“空”,那是永恒的存在,是难以企及的境界。从这个理解上说,“默纸”无法被替代,能挑战它的,是它自己。只有不存在的“默纸”,才是它的“克星”——但“不存在”,是完全的“皇帝的新衣”,就太离谱了,也就完蛋了,俗了。“默纸”是非空非有——真空妙有。当然,“默纸”的材料对象是中国手工造纸,先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可是造纸既然是人类的发明、文明,它面向的也是世界各民族的文明需求。
问: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不可避免地进行自我折射似的宣泄。有的艺术家就这样说:我的作品仅仅是我的排泄物。而在您的《为道日损》一书中,我看到的您是一位为了理想中的艺术而上下求索的“苦行僧”,绝不仅仅限于通过自我的观察外部世界的局限之中,来展示种种感官与心情。
答:是的。真正的艺术品是严肃的。我说过:大艺术是生命的寄托。大成就,也不是仅仅靠小趣味来获得的。艺术家,应该尊重艺术,尊重作品,更尊重读者,尊重文化。《为道日损》一书是严肃的,我很“自私”,争取让每一页书都对自己有用,所以,我相信它会对读者有用。即便反对我的人,即便仇恨我的人——当然,在我的内心世界,我不觉得我有任何“敌人”——他也一定尊重我的著作,他会偷偷看我的书,因为对他有用。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一种自在、存在,即便不出自我的口、我的手。我的“默纸”,看似游戏,其实是绝对严肃的。我看到文明进步的落后之处,文明繁荣的衰微之处,我希望看到全人类的慢节奏,而不是你追我赶的浮躁与繁忙。这样的启示与追求,我相信对大家都有用;当然,大家都觉得好的理想之物,未必能实行,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没有办法。世界上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的。
问:您最得意的书法作品“觉”字,是“照见”二字的组合。您在“默纸”的观照之中,是否退回到潜意识,或者前进到超意识?是否退回到理性之下,或者进入超理性的境界?这是否是超越自我与个人的世界观,而进入宇宙时空的观照?这是否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潜能?
答:这些概念和理念,已经很神奇玄妙了,不能轻易发言、下结论。“照见”二字草书上下连写可以组成“觉”字,是我抄录《心经》时偶尔的发现。眼睛是看见,受到方向的局限;智慧和光明则没有方向的局限,它是全方位的、圆融的、通达的。“默纸”的偶然创作和形成属于潜意识,但它的必然和寄托属于超意识;既是感性的,是理性之下,也是超理性的,因为它不可解。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之分,“默纸”之妙,一如诗,也有这三个成分;尤其是,它“不必解”。“不可解”和“不必解”,都是超越自我和个人世界观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备一定的“潜能”,但这是高要求,因为仅仅在“文字般若”的阶段,就已经把很多艺术家拒之门外。有人觉得艺术家可以“不学无术”,事实上,仅仅靠视觉审美那一点点,可以画漂亮的画,但真正有思想有历史价值的巨作,需要很多的资质,其中包括“潜能”。
问:世界观就是艺术家身心的潜能、创造的潜能,因为艺术家本身就是艺术的组成部分。您在“默纸”中所观照的世界,或者“默纸”世界观、“默纸”观世界,是否给大家一个独特的观照方法?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很少有人会怀疑自己的世界观;就好像鱼无法觉知自己在水里,人类无法觉知只为了一口气而活着一样。
答:这个问题很玄妙。世界观可以看作艺术家潜能的一部分,艺术家也可以看作艺术的一部分,这都没有问题。如果说“默纸”可以给人提供一种观照世界的方法和渠道,那就是“默”——无言。“No printing; No painting”——不印刷、不书画,只去感受,这足够了。真正的记忆、浪漫的故事,是写不到纸面上的。真正美妙的意象,是书画不到纸面上的。我们有被教育的权利,但作为个人而言,也有拒绝被教育的权利——我称之为“无知权”——因为知识也是一种污染,信息也是一种垃圾,文明也是一种累赘。生命在呼吸之间,人除了呼吸之外,应该没有更多的疲累。人类自从有了所谓的文明,就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不能沟通,或者沟通失误,就会发生争斗、战争,那与文明的意思是背道而驰的。战争和奔命如果也是文明的话,那地球上最文明的东西无疑是自由竞争,是野蛮。
问:在路上,疯狂的车轮,踩碎了路的寂静。真的,在举国欢度的春节里,谁还会在如此空旷的路上奔驰?只为感受大地山河的悠久绵长与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我现在梵净山,这是我此时此刻的世界观或者观世界。是的,人类可以转瞬即逝,而沧海却能变成桑田。不朽的物质,仍旧以宇宙的基本特征地水火风继续存在。
答:儒家讲“慎独”,道家讲“坐忘”,就是来享受一种孤独的至高至上至纯至善的境界。很多东西一旦看破了,就简单了,就有了行为的基础;但是,“知行合一”是很难的境界。看破了,未必能放下,未必能随缘自在。
问:“默纸”,完全是传承的古法手工造纸,才有的材料是完全的天然的自然之物,所以可以说“默纸”就诞生在两千多年前,也同样是经过了地水火风那七十二道工序的修炼。在“默纸上”,有您的“默画”点缀其中,纸就改观了,世界就改观了,世界观就改变了。我知道,人类尽管不停地经历着死亡、痛苦与泪水,但这并不关宇宙什么事儿。任何非永恒的东西,都是不值得争取的,那么“默纸”是永恒的么?假如宇宙拥有很多永恒的东西,就值得人类去争取么?
答:这些问题太深切了,太彻底了,很难回答。此一时彼一时,短期、中期、长期,理想与现实,应该分而论之。你看到“默纸”的好处,那是你心中已有,是自觉自在之物。人类的生老病死,与世界有关又无关。在地球上,不必有人类,人类不必有文明。人类与其他物种是一样的。佛说众生皆佛,而凡俗之人只愿意礼佛,却毫无忌惮地伤害其他物种。人是很世俗很势利的,没办法。什么都难以永恒,宇宙都在变化。非永恒的东西,也有争取的必要性,起码对于短暂的人生而言,否则就更苦不堪言了,因为人类毕竟有着灵智和感知,不是无情之物体。“默纸”当然也不是永恒,但瞬间可以化作永恒,这是时间的相对论。永恒的东西,值得不值得去争取?天知道。什么叫“争取”呢?
 


总共1页  1  
 上一篇: “默纸”时装设计2
 下一篇: 关于“默纸”的对话(4)
  相关文章
·“默纸”时装设计2
·“默纸”时装设计1
·一个艺术寓言——崔自默的“默纸”
·崔自默的“默纸”在石桥(2)
·崔自默的“默纸”在石桥(1)
·“默纸”的诗 无言的梦
· “默纸”解梦
·一个艺术寓言——关于“默纸”的访谈
·关于“默纸”对话(5)
·关于“默纸”的对话(4)
·关于“默纸”的对话(3)
·关于“默纸”的对话(2)
·“默纸”释义
·“默纸”石桥行
·“默纸”缘
  图片推荐
《艺术沉思路》清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艺术产品
复制品
矿泉水
推荐文章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崔自默画话《二十四节气》
·崔自默先生作品在北京瀚海2019春拍再创..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