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与轨迹
——“二十世纪书法大展”观感
文/崔自默
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于1998年2月10日隆重开幕。此展占据北京中国美术馆全部10个展厅,主要分为4个展项,即“二十世纪已故著名书家遗作展”、“当代中国书坛名家作品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和“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在为期6天的展览中,慕名而至者络绎不绝,如此规模宏大的书法艺术的集中展示,恐怕史无前例。笔者亦有幸前往观瞻,留连半日,收获颇多,随想亦复不少,兹掇拾一二。
“二十世纪已故著名书家遗作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为它可算是一个世纪的文化成就和艺术景观的缩影。观者跨越时空,伫想当年情景,不失为一种精神的散步。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二十世纪无疑最为激烈、最为壮观。在这段离我们并不遥远、便于回顾的历史转捩期,中国的整个人文生态环境经受过一番空前的洗礼,作为中国独有、世界无二的书法艺术,更不例外。
书艺之林,风景独好,徜徉其间,爽心悦目者俯拾即是。沈曾植、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等历史人物,风云叱咤,气势纵横;毛泽东、朱德、陈毅、董必武等革命先辈,高风亮节,慷慨而歌;鲁迅、郭沫若、马一浮、谢无量等文化巨人,学养渊雅,挥洒自如;更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李叔同、徐生翁、徐悲鸿、潘天寿、林散之、陆俨少等艺术大师,笔精墨妙,令人击节。
政治家、学者、画家和书家,济济一堂,相参互比,我们在品味和诠释他们书法艺术的同时,可以探寻和领会他们彼此之间人格气质、文化品位、知识结构、艺术取径以及风格追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处和内外因。
大多已故著名书家中,其笔墨功力与字外学养当无疑议,在书法史轨迹上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
“当代中国书坛名家作品展”,亦颇引人注目,它充分显示了活跃在当代书坛的著名中老年书家的创作实力、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书坛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冷寂之后,在80年代初期迅速升温并出现了“书法热”的现象。书坛能有今天的繁荣和气候,书家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说当初的“书法热”起过原动力和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总共3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