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活动记录 > 正文 站内搜索:
崔自默在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艺术论坛上的发言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2月6日 15:45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56366次

 

崔自默在

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艺术论坛上的发言

                

 在茫茫的大海中前行,重要的是要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方位。笛卡儿说过,“知识就是确切”,他发明了坐标系,为科学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

     我也做一些八大山人的研究工作,我在写我的《为道日损》一书时,领会到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萧鸿鸣、王方宇等很多先生,都做过比如年表之类的基本素材的挖掘,那是我们继续探索时可以依赖的坐标系。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越多,就为我们后来的研究提供出更余裕的空间,而不会是说已经完满得无路可走了。

     掌握信息对研究工作极为重要,信息失误,会网漏吞舟,造成遗憾。要开始自己的研究,必须知道哪些人已经做了些什么,不然就会走弯路,做无用功,甚至是坐井观天。那天在食堂遇到李一先生,他约请参加这次八大山人的学术会议,我欣然同意。研究八大山人,不来实地体会一下,毕竟是遗憾。等来了,遇到杨新、薛永年、陈传席、吕品田、何延哲、萧鸿鸣等先生,很高兴,但没看到刘墨,打电话问他,他说不知道,他写过关于八大山人的著作。

     我写《为道日损》时,搜集并阅览关于八大山人的所有图文资料,发现了继续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材料有了,如何研究,方法论就显得举足轻重;不同的路径会有不同的结果。学术方法也因人而异,如汽车制造,有零件车间,也有组装车间。我在写作过程中,曾经问过王朝闻先生,他告诉我一定要史论结合,我很赞同;因为没有论的史和没有史的论,都是单薄的、有所欠缺的。为了弄明白一个概念,就要查阅很多专门著作,目的是直截了当、直抵本心。我不喜欢以道古人姓氏名号为能,因为那有沦为概念游戏的危险。美术史乃至整个文化艺术史上的很多大家以为重要无比的问题,其实也只是一些概念之争而已。彼此不能认同,于是从争论到争斗,从精神观念然后是物质行为,这无疑是人类的悲哀,但谁也没有办法。

     杨新先生幽默地说要弄清楚“八大”这个名字到底从何而来,还是问八大山人自己,其实,即便问了,也未必清楚。我做了个梦,问八大山人关于他的诗的问题,他不愿意回答,后来回答说,他在写诗时,是根据当时偶然的心理感受,随机使用一些词汇,当然有所指事,但是现在他自己也忘记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心理学讲究动机、证据,八大山人不能自己说明,我们只好揣摩他的动机,并根据史料来逻辑推理,证明我们的猜测。

    八大山人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我们穿越时空来与他会见、对话,来感悟他的“心象”。佛学讲见性明心,本“心”,才是最真实、最合理的依据。王国维讲究历史研究要考查事实背后的事实,但背后的背后还有背后,无有穷尽。陈寅恪先生提出史学研究中“同情心”这一概念,我把他推广到文艺研究中;这不是伦理道德上的概念,而是现在的读者与当时的作者同一心情,是设身处地,以理解之,而不是妄加评判。有人研究敦煌壁画,针对画幅的中间凹槽形说得神乎其神,其实,这中间部位乃是雕塑造像之所在而已。

     八大山人的心,是活的,是变化的。筑基于儒,成就于佛,浑化于道,八大山人打通了三教;有理无宗,有学无教,他脱略了形式,越来越落到了实处、平易处、简便处。他更多的表现出儒家的脉统,他最后焚烧僧服、娶妻生子,他使用《诗经》里的词句,他说自己“羸羸如丧家狗”,都是证据,但是,他最终还是心态平稳了下来,而不是一味地愤世嫉俗下去,不然他活不到八十岁。他的水仙形象有遗民和隐士象征,有顾影自怜的心理成分,但绝对不是全部的艺术内容。我们不能曲解八大山人,不能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他。八大的画,笔墨简练干净,构图奇崛,表现出一股空明寂寥的气息,但不能认定那就是悲苦荒寒的化身。《八大的“大”》,我写过这么一小节,他的大,就是视野宽,思维深,境界高,是道的寄托,具体而微。

     具体到八大的画语,它很独特,观看时有不稳定的因素,那既是势,更是他对构图语言的探索。树干下面细,中间粗,是因为中间部分离观者近。以小观大,强调空间感,是八大的一大突破。他的荷花亭亭如华盖,给人仰视之感,这是注重空间感。他的落款字往往很小、用印距离大,也是突出空间感。穷款更是有趣味,在画面上不是二维平面的摆放,而是三维空间的布置,产生出忽前忽后、可前可后的视觉动感,平添一种审美趣味。有强烈的构成意识,实现了抽象化、夸张化、象征化、符号化,八大山人的画可以与世界级的现代派的大师们相比肩,而决不稍让。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篇: 崔自默考察美国麻省艺术与设计学院
 下一篇: 无
  相关文章
·崔自默考察美国麻省艺术与设计学院
·崔自默游美杂记
·崔自默考察美国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a Arts)
·崔自默参观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Harvard Art Museum)回顾展.
·崔自默考察美国麻省伍斯特艺术博物馆(Worcester Art Museum)
·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收藏崔自默书画
·崔自默赠书<<诚虚净>>与音乐家盛中国夫妇
·崔自默参加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
·崔自默为“歌剧之王”普拉西多·多明戈制印 .
·崔自默博士给北京道教协会学员作讲座
·崔自默在北京前门老舍茶馆为齐白石研究会做讲座
·崔自默博士听李嘉存先生唱京戏
·崔自默博士做北京"品元节"荣誉顾问
·崔自默为中国道教书画展创作作品
·崔自默在万柳高尔夫俱乐部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影像
与范曾先生
与学者
与明星
与书画同道
活动记录
自默相册
与朋友
摄影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