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可以使人自觉、自警,那促使内心活动,而外在的行动,则随之落实到对“新”的不懈怠的追求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来简单,又有几人能完成呢?“新”,值得反复思索之、实践之,才可能循之而向往“和而不同”的要求下实现个人的浪漫与社会的理想。理想的实现,一定不是迅速的,否则就不称其为理想。具体而微至此,使人感到一点畏惧,原来人的一生就是在“渐”“新”的追求中度过的,在忽然之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谓“偶得”,似乎是忽然之事,但假如没有经久的条件积累与基础建设,是忽然不起来的。就像陈丹搞品牌识别标志设计一样,虽是偶得,却总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忽然一下子抓住的。认识陈丹将近二十年了,我发现他总在思考,即便说笑时,尤其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他的脑袋会微微摆动,我觉得他此时神经的运动,就宛如萧绎《金楼子·立言》说的“唇吻遒会,情灵摇荡”。与此相仿佛的,先生在创作类如《苦吟图》等作品时,也一定是心摇神会的。
先生画人、衣饰、画石,最是独绝,多以没骨法出之,面对着瞬息幻化的墨晕色彰,倘有佳作偶得,一定是快慰无比的。读先生的画作,虽可轻松,但需认真,因为可以纵身在那笔墨色彩的幻化中,游走一段独特的视觉与心理之旅。
画家西丁先生
西丁作品《相见亦无事》
总共2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