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而不理非理也——关于鉴宝打假行政干预的思考
文/崔自默
鉴宝打假呼声甚高,于是据说文物古玩市场要“行政干预”。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恐怕又要走这样的老路子?不应该。
干预,属于客观方面的力量,是外因,它能起作用,但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内因,是心态,是思想,是精神,是文明程度。
好在我们开放已经很长久了,自由发展了一阵子之后,人们自己都已经摸索出了游泳过河的本事。自助多福,吃亏是福,起码长了必备的经验。自己不长眼,自己不交学费,不会感到切实的心痛,也学不到真本事。“上了一当又一当,当当上的不一样”,吃一堑也未必能长一智。老手赚的钱,是后学的学费。后学不踊跃跟上,前辈们怎么发大财?
古董收藏行业,水深,说白了,就宛如击鼓传花的游戏。喜欢,就玩下去,不喜欢,就立即离开。“烫手的山芋”最后终归会落到某个人身上,砸到谁手里就是谁的,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靠别人管,等着别人管,永远也长不大,尤其是关于艺术关于收藏。
不进行买卖的东西,不是商品,只是藏品,是个人的事情。我们的文物市场、艺术收藏,假如不是出于个人的真正爱好,不是文化的消费、精神的享受、生活的品味,假如把它仅仅视为股票、基金一般,来冒险、淘宝,风险就伴随一生,问题就层出不穷,压倒骆驼的那根儿稻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忽然出现。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真就有假,安全的“真”,有么?即便有,怎么证明?文物和艺术收藏一行,其魅力所在,也许就包括炼就人们的火眼金睛。《鉴宝》类节目之所以还有不错的收视率,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淘宝”心理;这心理,就是赌博心理、冒险心理、好奇心理。好不好?不好说。艺术不是科学,研究和讨论方法不能那么死。
集体的盲目与无意识,跟风,耳鉴,一窝蜂,势必出现问题,这怪不得大家。既然都参与了,谁也别埋怨谁。“大家”是谁?也包括你自己。都不参与了,都冷静了,问题自然就少了,就没了,这仍然需要时间。人成熟需要时间,市场成熟也需要时间。
当然,在这个“成熟”的过程中,不能消极地盲目地等,需要社会的群体教育——教育,是既管又理,是养成一个好习惯、好认识、好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象之后的原由多了,要综合考虑,一一对待,具体实施,细致管理。
只管而不理,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拆东墙补西墙,势必捉襟见肘,按下葫芦起来瓢。
太认真肯定不行,但不认真又会惹麻烦。
“惟利是图”的当下,文物和艺术交易涉及的金额巨大,放任自流,一点不管也实在不行。单从意识和认识层面上,提高素质也是当务之急。连大媒体也在参与报道怎么做仿制品发财的事情;实际上,仿制品就是“赝品”。这很危险,看起来是弘扬国家的传统工艺,实际上可能会毁灭我们的国粹,在世界市场上影响我们的文化信誉,损害我们的民族形象。
顺畅、有序、繁荣,我们期待。
好了,既然要下决心管,就要有个整体思路,要一盘棋,要有战略眼光,要遵循科学发展观,要组建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权威的规范、体系、套路,不能临时性的堵漏洞。堵漏洞固然重要,但目的是要解决漏洞之所以发生的源头,不能为罚而罚,“以罚代法”。
要管理别人,管理者自己更要站得端直。量度别人的尺子,首先它自己要准。不能“打着红旗反红旗”,不能一言堂,利用手中权力获自己之利,借机再扒二层皮。怎样防范这些弊端?不易做到,不是一张嘴说“要管了”就完事大吉了,所以,很需要科学发展观的观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常识,但不科学。不战而屈人之兵,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因势而利导之,才是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
水来了,挡得住么?大禹治水的故事,很说明问题。洪水肆虐,鲧置自己安危于度外,筑堤防洪,填了九年依然是“滔滔洪水,无所止极”;禹承父遗志,决心治水,他采用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填堵筑堤;二是疏通引导。鲧和禹都不笨,但还是有层次之别。
总共1页 1
|